我們這一生花了多少時間「嚼屎」?————許驥
我曾在文章中批評機場書店的書,一邊是創業管理,一邊是心靈勵志,一邊教人拿得起,一邊教人放得下,這種情況非常有「中國特色」。
「拿得起」和「放得下」有錯嗎?當然沒錯。只不過,當這六個字變成教條,而不是發乎心的體會的時候,它們會變得沒有意義。而這六個字,可以說是每個人在短短的一生中都要努力追求的內心境界。否則,總會陷在無限的痛苦中。
在這個世界上,「拿得起」比「放得下」容易。但是如果在「拿得起」時忽略了「放得下」,那麼「拿得起」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沒有作好失去的準備,當這件東西突然失去的時候,那種情緒是很難接受的。
一般人說放得下,多數指要放得下錢財,所謂「錢財身外之物」。不過,其實很少有人真的是放不下錢財。在這個物質豐裕的時代,被餓死是件很有難度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多是「相對」的,是擁有的多和更多的差別,而非有與無。
因此,當我們失去錢財的時候,很難對我們的溫飽產生影響,而最大的影響往往來自心理落差。我們憤怒、不服、委屈、難過、失落,換言之,真正讓我們「放不下」的是情緒,而非錢財本身。這問題就很難辦。因為,如果真的是錢財的問題,錢可以再賺,但情緒的問題,人們總是會耽溺於壞情緒當中不能自拔。
有句話說得話糙理不糙:人這輩子難免要吃屎,不丟人,但記住了,千萬別嚼。但你仔細想想,我們這一生有多少時間都花在「嚼屎」上了?
可能正因為這樣,那些「敢愛敢恨」的人,總是成為文學描寫的對象,也是人們歆羨的對象。
世界上最難放下的情緒,叫「愛」。前不久看了電影《抖室》,片中女記者跟被囚禁多年的媽媽說:我知道愛孩子不易,但是學會放手更難。是啊,無論你有多愛一個人,都要尊重對方,把對方當作獨立的個體。
可惜,自作聰明的人還是多,過度自信的人還是多。當一切蜂擁而來的時候,盲目以為這「勢」不會停止。錢不會停?愛不會停?基於這些虛妄的假設,當它們真的停下來的時候,人們卻陷入痛苦。
最佳的狀態,是「龍椅坐得上去,泥地坐得下去」。但現實往往是,很多人兩樣都不敢去坐。
愛與財富的唯一來源,是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他者。
那天我聽老狼唱張瑋瑋的《米店》,不禁潸然淚下:「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碼頭上停著我們的船。我會洗幹凈頭發爬上桅桿,撐起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我想起《約翰克里斯朵夫》的結尾——「孩子,你究竟是誰?,為何如此沉重?」「我是即將到來的日子。」所謂成長,就是有能力揹負更多明天。
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和「放得下」有錯嗎?當然沒錯。只不過,當這六個字變成教條,而不是發乎心的體會的時候,它們會變得沒有意義。而這六個字,可以說是每個人在短短的一生中都要努力追求的內心境界。否則,總會陷在無限的痛苦中。
在這個世界上,「拿得起」比「放得下」容易。但是如果在「拿得起」時忽略了「放得下」,那麼「拿得起」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沒有作好失去的準備,當這件東西突然失去的時候,那種情緒是很難接受的。
一般人說放得下,多數指要放得下錢財,所謂「錢財身外之物」。不過,其實很少有人真的是放不下錢財。在這個物質豐裕的時代,被餓死是件很有難度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多是「相對」的,是擁有的多和更多的差別,而非有與無。
因此,當我們失去錢財的時候,很難對我們的溫飽產生影響,而最大的影響往往來自心理落差。我們憤怒、不服、委屈、難過、失落,換言之,真正讓我們「放不下」的是情緒,而非錢財本身。這問題就很難辦。因為,如果真的是錢財的問題,錢可以再賺,但情緒的問題,人們總是會耽溺於壞情緒當中不能自拔。
有句話說得話糙理不糙:人這輩子難免要吃屎,不丟人,但記住了,千萬別嚼。但你仔細想想,我們這一生有多少時間都花在「嚼屎」上了?
可能正因為這樣,那些「敢愛敢恨」的人,總是成為文學描寫的對象,也是人們歆羨的對象。
世界上最難放下的情緒,叫「愛」。前不久看了電影《抖室》,片中女記者跟被囚禁多年的媽媽說:我知道愛孩子不易,但是學會放手更難。是啊,無論你有多愛一個人,都要尊重對方,把對方當作獨立的個體。
可惜,自作聰明的人還是多,過度自信的人還是多。當一切蜂擁而來的時候,盲目以為這「勢」不會停止。錢不會停?愛不會停?基於這些虛妄的假設,當它們真的停下來的時候,人們卻陷入痛苦。
最佳的狀態,是「龍椅坐得上去,泥地坐得下去」。但現實往往是,很多人兩樣都不敢去坐。
愛與財富的唯一來源,是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他者。
那天我聽老狼唱張瑋瑋的《米店》,不禁潸然淚下:「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碼頭上停著我們的船。我會洗幹凈頭發爬上桅桿,撐起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我想起《約翰克里斯朵夫》的結尾——「孩子,你究竟是誰?,為何如此沉重?」「我是即將到來的日子。」所謂成長,就是有能力揹負更多明天。
拿得起,放得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