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间部分收获总结
【概要】
1. 专业方面的收获
2. 了解自己
自己能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和任务?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3. 了解实习单位
看到单位的优势:最大限度学习单位的优势和所长!
看到单位的不足:提出意见,看到哪里哪些不足我可以发现,哪些我又可以提升弥补。
4. 我是否适合这个单位自然就明了明确
【专业方面】
1. 在接触全新的概念和方案时,需要提高思考和整理速度,首先要从全局逻辑思路入手!
2. 第一遍看本子时看到的都是优点,再深入反复去看的时候就看到越来越多的不足和建议。
3. 前期工作多思考多准备!在着手做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每件事情可能会有歧义和难度的分叉点,在着手之初就要想清楚并且准备把握方向,向负责人问明确,以免日后返工。
4. 专业收获:这两部分内容完成后,对于多规合一的理解又更加深入了一层。
5. 高于要求完成任务。整理数据的时候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注意到了一些细节问题(数据时间统计口径不一),因此把各个县市的时间重新梳理了一遍,并且加了备注列,补充一些额外的信息。高于要求完成任务是个好习惯,要继续发扬。
6. 专业收获:多规一张图的形成部分的深入了解。
7. 接触新类型的项目时的学习能力很重要,要抓得住重点,把握正确方向!
8. 通过对多规合一更加深入的学习,回想起当初席师兄带领我们做姜堰的时候,虽说接触到如此新型的项目,面临着很多空白和少量的前人探索,我们有些茫然,但是通过有限案例的学习我们也能找得到真正的核心和本质,之前完全把一张图、差异分析和处理这两大核心领域我们都没有抓住,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只是堆一堆分析,当内行人拿到我们的方案一眼就能看到完全是虚和水,没有做到一点创新,关键问题也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我想到,当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和项目类型之时,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论文的学习,一定要学会抓重点、抓核心,形成一个无懈可击的基本的系统性思路,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思考如何增加自己的特色,才能指导下一步的框架结构的形成和分工,不能堆堆塞塞。
9. 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素质。
10. 下笔认真写内容之前,要广泛、全面、快速的涉猎所有的材料,摘录已有规划中相关的内容,不能再犯局部性错误。摘了一点点就开始写,写着写着发现有个规划已经有了这部分内容。
11. 现状部分的梳理还是要注重逻辑性。好的逻辑习惯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抓手!
12. 评价模型方面要尽可能找到依据、增强科学性。以前在学校做项目时如果用到定量模型并不会特别深究其科学性,但是今天在查找论文资料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做任何分析和评价,定量方法如果没有科学的依据会有很多的bug,万一项目汇报或者评审时出现了任何问题,我就要负责任,因此,对于方法、模型的选择要千万慎重,找到科学的依据再入手。
13. 通过进一步的梳理,生态承载力部分稍微理解更深入了一些。
14. 在收集城市科创相关资料的时候感觉这部分还是很有意义,如果有足够的新意和思考,可以结合这个项目写一篇论文。
15. 和余青还有宝宝交流,有一点体会,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所以对于这些琐碎的抱怨,一方面的确是这里的一个特色,另一方面,自己实际行动中还是要踏实认真少抱怨好好做事。
16. 简单的事情也可以找到技巧,在超出要求高效完成任务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本来简单繁琐的任务我找到的规律和技巧,很快做好。
17.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公顷=1500亩!!!——返工的教训!!
18. 做项目的过程现状分析(像总规评估)需要很扎实的逻辑和论证能力,以及数据的运用和分析能力,学习罗震东老师的PPT。要先从大框架入手去理顺重点分析哪些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其次就是各个部分如何进行论证,这部分是经验性为主,尽可能的全面思考、求新求准。——有时候是结合甲方交流的重点,有时候是从网上查资料、论坛等,有时候是从数据本身中挖掘。
19. 区域分析、战略分析部分需要眼光和高度,需要不断的积累。。
20. 做项目要把思考学习和项目推进结合起来,不能在前期准备和学习经验的时候就不开始启动,这样会产生低效和拖延,要把必须要做的分析先马上做好,剩下的拓展部分再不断吸取外界经验。
21. 案例中要注重模式的总结,也就是针对现状去总结、直接对接现状的不足给予建议!
22. 【PPT制作技巧总结】【word中有详细内容】,善用符号和设计要素,图片和边框,让文字有条理、有可读性。我学习了华夏幸福基业的很多设计要素。可以多多积累。
23. 【word排版】,表格都设置为根据窗口调整表格排版页面会更加工整。
【处事&处世方面】
24. 【突发任务的应对】有突然任务分配下来的时候要用最快的速度思考,这是什么,需要做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万一有意外状况我要联系谁!
25. 【思虑全】有问题找领导之前要把问题搞清楚。有什么疑点尽量避免。
26. 【理解、宽容温和】要理解和温和。要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看法和观点,及时对方有错误,也要温和对待他人的错误和荒谬之处。【宝宝帮思奇同学的事情】
27. 【自己内心】昨天包子说的很有道理,薪资和内部环境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了。对于政策性的城市发展引导,这些是我最初直至现在也依旧很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又是发展的大趋势和关键所在。我要明确,我的优势也不在规划设计。发展院、智库依然是我的重点考虑对象!
28. 【自己内心】婉云来杭州,聊了很多,主要是我的吐槽和独白模式,听她说的并不多。感觉在湾湾和爱情的滋润下婉云更加温柔了,台湾的收获没有多谈,只提到“为自己生活,懂得慢下来听从内心的召唤。”
29. 【财商】年轻人如果想积累财富,一定要有财商,在合适的机会要看准方向。
30. 【战略性眼光,把握先机】乔总回想他们发迹的那个年代,很多时机把握的妙,有远见,有战略性思考,就必然会占领先机。
31. 【金融知识宏观环境】【智慧和机智】对金融、经济大环境和大趋势的了解非常有意义。【通货膨胀、收缩、资产负债率等等】乔哥虽然不炒股,但对于股票的常识性知识也都了如指掌,并且对关键的技巧有所了解;对于按揭率利息等等数字倒背如流,计算能力也很强,迅速可以计算出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和所需奋斗时间等等;对于整个经济形势的把握很专业很到位,如产业发展等等方面,很多问题分析的都不比专业人员差。
32. 【专业又广博】对金融、在一个专业领域有专攻的基础之上,对于很多领域都有所涉及,人便显得即深刻又广博、有趣。乔总不仅仅对化学专业领域有扎实的功底,对于金融、运动、科技、产业等等都有所涉猎,时尚程度不差于我们这代年轻人。
33. 【轻松与广博】一起再次跟乔总一起吃饭,乔总这次更加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比上次的说教少了些,聊聊政治时局历史文化,再次惊叹他的广博,我们也需要多多向他学习,努力了解更多的未知,用智慧和思考去看透更多的迷局。
34. 【宏观背景,战略眼光】在中国创业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会观天象,所谓的天,一是趋势(时代眼光、什么发展阶段什么是必需品和消费趋势),二是工具(技术变革、发展支撑等等),三即是政策,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政策导向是非常关键的。
1. 专业方面的收获
2. 了解自己
自己能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和任务?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3. 了解实习单位
看到单位的优势:最大限度学习单位的优势和所长!
看到单位的不足:提出意见,看到哪里哪些不足我可以发现,哪些我又可以提升弥补。
4. 我是否适合这个单位自然就明了明确
【专业方面】
1. 在接触全新的概念和方案时,需要提高思考和整理速度,首先要从全局逻辑思路入手!
2. 第一遍看本子时看到的都是优点,再深入反复去看的时候就看到越来越多的不足和建议。
3. 前期工作多思考多准备!在着手做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每件事情可能会有歧义和难度的分叉点,在着手之初就要想清楚并且准备把握方向,向负责人问明确,以免日后返工。
4. 专业收获:这两部分内容完成后,对于多规合一的理解又更加深入了一层。
5. 高于要求完成任务。整理数据的时候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注意到了一些细节问题(数据时间统计口径不一),因此把各个县市的时间重新梳理了一遍,并且加了备注列,补充一些额外的信息。高于要求完成任务是个好习惯,要继续发扬。
6. 专业收获:多规一张图的形成部分的深入了解。
7. 接触新类型的项目时的学习能力很重要,要抓得住重点,把握正确方向!
8. 通过对多规合一更加深入的学习,回想起当初席师兄带领我们做姜堰的时候,虽说接触到如此新型的项目,面临着很多空白和少量的前人探索,我们有些茫然,但是通过有限案例的学习我们也能找得到真正的核心和本质,之前完全把一张图、差异分析和处理这两大核心领域我们都没有抓住,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只是堆一堆分析,当内行人拿到我们的方案一眼就能看到完全是虚和水,没有做到一点创新,关键问题也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我想到,当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和项目类型之时,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论文的学习,一定要学会抓重点、抓核心,形成一个无懈可击的基本的系统性思路,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思考如何增加自己的特色,才能指导下一步的框架结构的形成和分工,不能堆堆塞塞。
9. 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素质。
10. 下笔认真写内容之前,要广泛、全面、快速的涉猎所有的材料,摘录已有规划中相关的内容,不能再犯局部性错误。摘了一点点就开始写,写着写着发现有个规划已经有了这部分内容。
11. 现状部分的梳理还是要注重逻辑性。好的逻辑习惯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抓手!
12. 评价模型方面要尽可能找到依据、增强科学性。以前在学校做项目时如果用到定量模型并不会特别深究其科学性,但是今天在查找论文资料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做任何分析和评价,定量方法如果没有科学的依据会有很多的bug,万一项目汇报或者评审时出现了任何问题,我就要负责任,因此,对于方法、模型的选择要千万慎重,找到科学的依据再入手。
13. 通过进一步的梳理,生态承载力部分稍微理解更深入了一些。
14. 在收集城市科创相关资料的时候感觉这部分还是很有意义,如果有足够的新意和思考,可以结合这个项目写一篇论文。
15. 和余青还有宝宝交流,有一点体会,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所以对于这些琐碎的抱怨,一方面的确是这里的一个特色,另一方面,自己实际行动中还是要踏实认真少抱怨好好做事。
16. 简单的事情也可以找到技巧,在超出要求高效完成任务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本来简单繁琐的任务我找到的规律和技巧,很快做好。
17.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公顷=1500亩!!!——返工的教训!!
18. 做项目的过程现状分析(像总规评估)需要很扎实的逻辑和论证能力,以及数据的运用和分析能力,学习罗震东老师的PPT。要先从大框架入手去理顺重点分析哪些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其次就是各个部分如何进行论证,这部分是经验性为主,尽可能的全面思考、求新求准。——有时候是结合甲方交流的重点,有时候是从网上查资料、论坛等,有时候是从数据本身中挖掘。
19. 区域分析、战略分析部分需要眼光和高度,需要不断的积累。。
20. 做项目要把思考学习和项目推进结合起来,不能在前期准备和学习经验的时候就不开始启动,这样会产生低效和拖延,要把必须要做的分析先马上做好,剩下的拓展部分再不断吸取外界经验。
21. 案例中要注重模式的总结,也就是针对现状去总结、直接对接现状的不足给予建议!
22. 【PPT制作技巧总结】【word中有详细内容】,善用符号和设计要素,图片和边框,让文字有条理、有可读性。我学习了华夏幸福基业的很多设计要素。可以多多积累。
23. 【word排版】,表格都设置为根据窗口调整表格排版页面会更加工整。
【处事&处世方面】
24. 【突发任务的应对】有突然任务分配下来的时候要用最快的速度思考,这是什么,需要做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万一有意外状况我要联系谁!
25. 【思虑全】有问题找领导之前要把问题搞清楚。有什么疑点尽量避免。
26. 【理解、宽容温和】要理解和温和。要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看法和观点,及时对方有错误,也要温和对待他人的错误和荒谬之处。【宝宝帮思奇同学的事情】
27. 【自己内心】昨天包子说的很有道理,薪资和内部环境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了。对于政策性的城市发展引导,这些是我最初直至现在也依旧很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又是发展的大趋势和关键所在。我要明确,我的优势也不在规划设计。发展院、智库依然是我的重点考虑对象!
28. 【自己内心】婉云来杭州,聊了很多,主要是我的吐槽和独白模式,听她说的并不多。感觉在湾湾和爱情的滋润下婉云更加温柔了,台湾的收获没有多谈,只提到“为自己生活,懂得慢下来听从内心的召唤。”
29. 【财商】年轻人如果想积累财富,一定要有财商,在合适的机会要看准方向。
30. 【战略性眼光,把握先机】乔总回想他们发迹的那个年代,很多时机把握的妙,有远见,有战略性思考,就必然会占领先机。
31. 【金融知识宏观环境】【智慧和机智】对金融、经济大环境和大趋势的了解非常有意义。【通货膨胀、收缩、资产负债率等等】乔哥虽然不炒股,但对于股票的常识性知识也都了如指掌,并且对关键的技巧有所了解;对于按揭率利息等等数字倒背如流,计算能力也很强,迅速可以计算出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和所需奋斗时间等等;对于整个经济形势的把握很专业很到位,如产业发展等等方面,很多问题分析的都不比专业人员差。
32. 【专业又广博】对金融、在一个专业领域有专攻的基础之上,对于很多领域都有所涉及,人便显得即深刻又广博、有趣。乔总不仅仅对化学专业领域有扎实的功底,对于金融、运动、科技、产业等等都有所涉猎,时尚程度不差于我们这代年轻人。
33. 【轻松与广博】一起再次跟乔总一起吃饭,乔总这次更加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比上次的说教少了些,聊聊政治时局历史文化,再次惊叹他的广博,我们也需要多多向他学习,努力了解更多的未知,用智慧和思考去看透更多的迷局。
34. 【宏观背景,战略眼光】在中国创业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会观天象,所谓的天,一是趋势(时代眼光、什么发展阶段什么是必需品和消费趋势),二是工具(技术变革、发展支撑等等),三即是政策,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政策导向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