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一)
儿时的记忆中,爷爷是个小老头,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跟庄稼地里的泥巴一样。常年的体力劳作使身上的皮肉都紧贴在骨头上,显得精瘦而结实。满头短发虽没有了年轻时的光泽,但也根根挺拔显得精神奕奕。一双不大的眼睛却也有神,生气的时候两眼一瞪,往往吓得年幼的我大气也不敢出。平日里爷爷总是一脸严肃,但吃饭的时候喜欢喝上两盅,然后在奶奶喋喋的数落中“嘿、嘿”憨笑,露出满口饱经烟熏的黄牙和额头上几缕悠长的褶皱。
快两岁时弟弟出生了,我便开始由爷爷奶奶带,晚上也是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睡。不大的床上,我和奶奶睡一头,爷爷睡另一头。记得睡觉的时候,隔上几天爷爷就拿他的大脚在被子里贴着我的小脚比对一下,然后乐呵呵的说,“哎呀,飞吖的脚又长大咯,再过几天就快赶上爷爷的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也是从那时起,还年幼的我就总是莫名的期待着快快的长大。
晚上睡觉前,爷爷还喜欢给我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对爷爷这一生不多的了解中,便都是从这些故事里零零碎碎的获知。爷爷的父亲好赌,到爷爷两三岁的时候就将家里的钱财、土地和宅子都已输光,自己也大病一场又无钱医治,便一命呜呼了。一两年后,爷爷的母亲因生活所迫也郁郁而终。两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姐姐为了存活都被送到了别人家做童养媳。最终留下还年幼的爷爷一个人在村子里冬眠草垛、夏睡桥洞,饥一餐饱一顿地吃着百家饭长大。到六七岁的时候,爷爷学会了用河边的芦苇编织凉席、草鞋等物件,便也终是能靠一双稚嫩的双手养活自己了。再后来,又靠着村里人的帮助和解放后分得的些许田地,爷爷也盖了个小草棚子,遇到奶奶后成了属于自己的家。爷爷这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坚守着门前的这几亩田地,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慢慢养大了我的父亲,也养大了我。
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跟着爷爷去看戏,那个年代里属于农村人的娱乐还很少。哪个村子里要搭个戏台,请人唱上三天大戏,就算是很轰动了,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过去凑个热闹,解一解这整日农忙的苦和乏,爷爷自然也不例外。这时候小孩们也都很高兴,虽然听不懂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在唱些什么,但戏台下的小糖人、棉花糖、冰糖葫芦等都是我们的最爱。因此,每次爷爷要出门看戏的时候,我都会闹着也要去。爷爷也从不拒绝,一双满是茧子的大手把我高举起来,往脖子上一架,嘱咐我一声抱好他的脑袋,便兴致勃勃的迈着大步出门了。
看完戏,往回走的时候往往都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村口那条回家的小路上,渐渐就走出来一个略微佝偻着腰的小老头的身影,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白里泛黄的衬衫和一条前后已打满补丁的深青色裤子,脚上的破布鞋边上也露出了些断了的线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夹着根干瘪皱巴的烟,走几步路便送进嘴里吧嗒、吧嗒的抽上几口,又从嘴里、鼻子里不时冒出几缕青烟缭缭,似乎还哼着什小曲,一脸的陶醉,悠然似神仙。脖子上骑着个年幼的小屁孩,虎头虎脑的一手抓着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一手又高举着一团云彩似的棉花糖,不停的左舔一下,右啃一口,忙的也不亦乐乎。夕阳的余辉日复一日的洒满这乡间的大地,映红了他们的脸颊,落入了眼眸深处,最后又调皮的将这爷孙两的影子拉的越来越长,直至夜幕降临,又换上漫天星辉……很多年以来,这一幕都一直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深处,时至今日已逐渐定格为一幅永恒的画面,成了我心底里对爷爷最深沉的念想。
快两岁时弟弟出生了,我便开始由爷爷奶奶带,晚上也是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睡。不大的床上,我和奶奶睡一头,爷爷睡另一头。记得睡觉的时候,隔上几天爷爷就拿他的大脚在被子里贴着我的小脚比对一下,然后乐呵呵的说,“哎呀,飞吖的脚又长大咯,再过几天就快赶上爷爷的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也是从那时起,还年幼的我就总是莫名的期待着快快的长大。
晚上睡觉前,爷爷还喜欢给我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对爷爷这一生不多的了解中,便都是从这些故事里零零碎碎的获知。爷爷的父亲好赌,到爷爷两三岁的时候就将家里的钱财、土地和宅子都已输光,自己也大病一场又无钱医治,便一命呜呼了。一两年后,爷爷的母亲因生活所迫也郁郁而终。两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姐姐为了存活都被送到了别人家做童养媳。最终留下还年幼的爷爷一个人在村子里冬眠草垛、夏睡桥洞,饥一餐饱一顿地吃着百家饭长大。到六七岁的时候,爷爷学会了用河边的芦苇编织凉席、草鞋等物件,便也终是能靠一双稚嫩的双手养活自己了。再后来,又靠着村里人的帮助和解放后分得的些许田地,爷爷也盖了个小草棚子,遇到奶奶后成了属于自己的家。爷爷这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坚守着门前的这几亩田地,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慢慢养大了我的父亲,也养大了我。
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跟着爷爷去看戏,那个年代里属于农村人的娱乐还很少。哪个村子里要搭个戏台,请人唱上三天大戏,就算是很轰动了,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过去凑个热闹,解一解这整日农忙的苦和乏,爷爷自然也不例外。这时候小孩们也都很高兴,虽然听不懂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在唱些什么,但戏台下的小糖人、棉花糖、冰糖葫芦等都是我们的最爱。因此,每次爷爷要出门看戏的时候,我都会闹着也要去。爷爷也从不拒绝,一双满是茧子的大手把我高举起来,往脖子上一架,嘱咐我一声抱好他的脑袋,便兴致勃勃的迈着大步出门了。
看完戏,往回走的时候往往都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村口那条回家的小路上,渐渐就走出来一个略微佝偻着腰的小老头的身影,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白里泛黄的衬衫和一条前后已打满补丁的深青色裤子,脚上的破布鞋边上也露出了些断了的线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夹着根干瘪皱巴的烟,走几步路便送进嘴里吧嗒、吧嗒的抽上几口,又从嘴里、鼻子里不时冒出几缕青烟缭缭,似乎还哼着什小曲,一脸的陶醉,悠然似神仙。脖子上骑着个年幼的小屁孩,虎头虎脑的一手抓着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一手又高举着一团云彩似的棉花糖,不停的左舔一下,右啃一口,忙的也不亦乐乎。夕阳的余辉日复一日的洒满这乡间的大地,映红了他们的脸颊,落入了眼眸深处,最后又调皮的将这爷孙两的影子拉的越来越长,直至夜幕降临,又换上漫天星辉……很多年以来,这一幕都一直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深处,时至今日已逐渐定格为一幅永恒的画面,成了我心底里对爷爷最深沉的念想。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