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你好,镇远
难得国庆长假,终于逢着天时地利人和,在朦胧的烟雨中,邂逅古镇镇远。
没有想象中的灵秀旖旎,更缺少沉淀历史的厚重。可是待惯了钢筋水泥的一线都市,厌倦千篇一律的车水马龙。镇远,缓缓舒卷着的新鲜别致让一个整天对着电脑屏幕的我忍不住为之神迷。
此行,目的简单。
从没见过这样澄净的碧波,绿到心里的丝丝寸寸都似乎是一望无际的盎然。蜿蜒的古河道将镇远东西分二,左岸笙歌连连,右岸街巷纵横,穿梭在午后蜿蜒的小巷中,转角处抬头觑见小段天空,心情更为明朗。
横架于河道之上的是中式古典风格的石桥,桥上有座木亭,逢晴天丽日,可见酒吧的驻唱歌手忘情卖唱,一把吉他,一架非洲手鼓,一段小曲,钻入耳廓之中的是让人为之手舞足蹈的异域风韵。
就想那么静静坐着,听着小曲,与夕阳同老。
晚上少不了去酒吧。镇远的夜景流光溢彩,热情的红,迷乱的紫,端庄的黄……这是区别于白天的另一个国度,狂放、靡侈。但即便不沾滴酒,浅啜奶茶,任灯光在眼眸里渲染出斑斓夜景,一首曲,便足以在心中翻唱无数,千转百回。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或许,我踏上旅途的目的是为了听更多的故事。
住宿于巷里最深处的客栈,青石板路的最尽头,黑与花之家。老板叫我们称他黑大叔,其实不过是个刚三十出头的人,大厅椅具尤为有趣,藤篮与懒人沙发闲散地搁在各角落,偶有房客造访或回归,坐在大厅里,你一言我一语便聊开来,天南扯到海北,祖籍谈到专业,几个素不相识的房客心潮澎湃,搬出天台的烧烤炉,开几瓶啤酒,一边烧烤,一边嘻嘻哈哈打趣,火光将人的眉目烘得暖意融融。
我是极为钟爱大厅的沙发,老板倒也体贴,陪着我们几姑娘喝酒打牌,旁边来自丽江本地的纳西族男孩一直把玩着檀珠,偶尔说下丽江的故事,几人的酒竟然很快就喝完。
黑大叔厌倦大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辞职在镇远最僻静的角落开个客栈,妻子与他三观相左,不愿来清净小地,待在广州市中心最繁华的区过着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而苗寨萍聚客栈的老板却有一段浪漫的因缘。小老板娘只身闲逛逛千户苗寨时,迷醉于浓郁的苗家风情,玩了一个半月竟然不想归家,老板不愿意不识趣地说些“陌上花开,伊可缓缓归矣”,而是大气地租下苗寨最里处的吊脚楼,稍做装饰,简素的萍聚客栈矗立在寨中最僻静处,俯身即可瞰半个苗寨,夫妻从此带着年幼的儿子过起闲云野鹤的生活。
同样选择,不同结局。不知道黑大叔与娇妻半夜以电话纾解相思时,会不会生起些许无奈的悲戚之感?
择黄昏处,沿着水榭亭栏,逆光而上。
河岸旁静静泊着几叶木舟,薄暮的金芒遍洒河面,苍山杳远,夕阳悄然隐下。闲坐在藤椅上,心神转念间都是日升日落、潮起潮生的浩瀚奥义。
再喧嚣的人间世,似乎独剩我一人。
翌日,转车去凯里时,火车站前坪点燃了烟花。同行的姑娘诧问道,为什么在白天放烟花呢?
我笑道:或许是欢送我们的离去吧。
转身,千年古镇掩映在重重叠叠的楼宇之外。
眼眸之中,已不可及。
没有想象中的灵秀旖旎,更缺少沉淀历史的厚重。可是待惯了钢筋水泥的一线都市,厌倦千篇一律的车水马龙。镇远,缓缓舒卷着的新鲜别致让一个整天对着电脑屏幕的我忍不住为之神迷。
此行,目的简单。
从没见过这样澄净的碧波,绿到心里的丝丝寸寸都似乎是一望无际的盎然。蜿蜒的古河道将镇远东西分二,左岸笙歌连连,右岸街巷纵横,穿梭在午后蜿蜒的小巷中,转角处抬头觑见小段天空,心情更为明朗。
横架于河道之上的是中式古典风格的石桥,桥上有座木亭,逢晴天丽日,可见酒吧的驻唱歌手忘情卖唱,一把吉他,一架非洲手鼓,一段小曲,钻入耳廓之中的是让人为之手舞足蹈的异域风韵。
就想那么静静坐着,听着小曲,与夕阳同老。
晚上少不了去酒吧。镇远的夜景流光溢彩,热情的红,迷乱的紫,端庄的黄……这是区别于白天的另一个国度,狂放、靡侈。但即便不沾滴酒,浅啜奶茶,任灯光在眼眸里渲染出斑斓夜景,一首曲,便足以在心中翻唱无数,千转百回。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或许,我踏上旅途的目的是为了听更多的故事。
住宿于巷里最深处的客栈,青石板路的最尽头,黑与花之家。老板叫我们称他黑大叔,其实不过是个刚三十出头的人,大厅椅具尤为有趣,藤篮与懒人沙发闲散地搁在各角落,偶有房客造访或回归,坐在大厅里,你一言我一语便聊开来,天南扯到海北,祖籍谈到专业,几个素不相识的房客心潮澎湃,搬出天台的烧烤炉,开几瓶啤酒,一边烧烤,一边嘻嘻哈哈打趣,火光将人的眉目烘得暖意融融。
我是极为钟爱大厅的沙发,老板倒也体贴,陪着我们几姑娘喝酒打牌,旁边来自丽江本地的纳西族男孩一直把玩着檀珠,偶尔说下丽江的故事,几人的酒竟然很快就喝完。
黑大叔厌倦大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辞职在镇远最僻静的角落开个客栈,妻子与他三观相左,不愿来清净小地,待在广州市中心最繁华的区过着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而苗寨萍聚客栈的老板却有一段浪漫的因缘。小老板娘只身闲逛逛千户苗寨时,迷醉于浓郁的苗家风情,玩了一个半月竟然不想归家,老板不愿意不识趣地说些“陌上花开,伊可缓缓归矣”,而是大气地租下苗寨最里处的吊脚楼,稍做装饰,简素的萍聚客栈矗立在寨中最僻静处,俯身即可瞰半个苗寨,夫妻从此带着年幼的儿子过起闲云野鹤的生活。
同样选择,不同结局。不知道黑大叔与娇妻半夜以电话纾解相思时,会不会生起些许无奈的悲戚之感?
择黄昏处,沿着水榭亭栏,逆光而上。
河岸旁静静泊着几叶木舟,薄暮的金芒遍洒河面,苍山杳远,夕阳悄然隐下。闲坐在藤椅上,心神转念间都是日升日落、潮起潮生的浩瀚奥义。
再喧嚣的人间世,似乎独剩我一人。
翌日,转车去凯里时,火车站前坪点燃了烟花。同行的姑娘诧问道,为什么在白天放烟花呢?
我笑道:或许是欢送我们的离去吧。
转身,千年古镇掩映在重重叠叠的楼宇之外。
眼眸之中,已不可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