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爆发后,南方同盟凭借其作战的主力多是从前奴役黑奴的白人农场主,有相当强的战斗力,而多次取得对北方联邦作战的胜利。1863年6月,南方意欲取得一次较大的军事胜利,以取得欧州各国的承认。为此,派出以罗伯特.李将军统率的七万多人的兵力向北方挺进,意图占领华盛顿和费城。这支军队穿过马里兰州时,把沿途的村庄,市镇抢劫一空,引起北方人民的极大愤怒。北方派出了临危受命的乔治.米德率领守军前往阻击。6月28日,双方在宾夕法尼亚州rock河边的葛底斯堡相遇。在随后几天里,双方炮轰,冲锋,阵战,各有伤亡。7月3日,南方军集中所有炮火,向北方阵地发起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炮轰。南方先还还手,不久却没了声息。当南方以为北方已被轰得溃不成军而令步兵发起冲锋时,却遇到北方军猛烈的炮火的轰击。原来,南方军的长时间的发炮,使炮位和弹道都发生变化,几乎没有伤着躲在壕沟里的北方士兵;而北方的炮火为节省弹药又迷惑对方,故意不还击,此时却大显身手。接着,双方冲锋,反冲锋,战斗无比激烈,双方死伤无数。黄昏时,战斗结束。夜里,风雨交加。李将军考虑,己方的伤亡共达二万八千,占全部所率兵力的三分之一,北方军的伤亡估计也差不多,但他们有支一万二千人预备队,几天来还始终未动用。罗泊特.李毅然决定,毫无一点骚动和混乱,井然有序地带领全部人马连夜撤退。南方军发觉后,也就是跟在后面,未敢动作。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躺了几千双方士兵的尸体,北方政府派人清理,建了公墓。11月,公墓竣工时,林肯总统亲临前往,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就是“葛底斯堡演讲”。
这场战役,表面上是南方指挥失当,本质上暴露了双方的优势与弱点。而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民心的向背和士气的兴衰,兵力和财源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实,就这场战争,北方当初完全可以另派一支部队去打南方的老巢里士满,待罗伯特.李回兵救援时,于半路上给以截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