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这部音乐剧,你的人生会有缺憾!
也许你还没有看过音乐剧
也许你错过了《歌剧魅影》与《伊丽莎白》
但在这里,小编还是要安利一波!
只有当你看过一部音乐剧,你的人生会完整!
德奥音乐剧与百老汇音乐剧
欧洲德语系音乐剧有着良好的戏剧传统,深刻的主题与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他们独特的风格色彩。相比美国百老汇的热闹欢快,德奥音乐剧有着一种“严肃”的精彩,严谨理性地呈现情节,在音乐中更看重故事性,以其地道的德奥式厚重收获了属于它的叫好又叫座。
所有德奥音乐剧都具有其相似性。德奥音乐剧会更愿意接近史实,还原历史人物和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百老汇的音乐剧是依托于喜剧或舞蹈,使整个舞台更具有渲染的氛围与张力,让观众能瞬间融入其中。
德奥音乐剧的主创团队则希望创造出新的基于欧洲传统的东西,找出引人入胜的故事,以新颖的角度,通过音乐剧和古典音乐,讲述发生在奥地利的历史故事。也因此,德奥音乐剧相比百老汇音乐剧可能会更贴近人物实际的生活状态。
同样的舞台 衍生出不同的爱
在观看的过程中,德奥音乐剧其独特的魅力就是使观众在感受其娱乐性的同时也会提出问题,反观自己从舞台上发现和收获对自己的生活有益处的东西。
所以说,对于每位观众而言大家所欣赏的舞台是相同的,但所领会的意境却是不同的。
德奥音乐剧《莫扎特》
《莫扎特》是一部考验作曲者的音乐剧,因为创作者首先就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处理莫扎特自己的音乐。最终主创们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用当代音乐,流行、摇滚音乐来体现剧中人物的感受和感情。莫扎特的音乐仅仅用在小莫扎特身上,他有一个小盒子,当它打开时,观众就能听到莫扎特的音乐,但演员在剧中并不演唱莫扎特的音乐。这其中其实隐含着象征意义,莫扎特在当时的地位就如同今天意义上的流行摇滚巨星,主创团队通过这样的处理,能与当下产生共鸣。如果莫扎特生活在当下,他可能也会使用吉他创作音乐。
在众多以莫扎特为主题的戏剧中,德奥音乐剧《莫扎特》因一个绝妙创意而显得特别突出。在剧中将出现两个莫扎特:成年后的莫扎特和神童莫扎特。莫扎特小时候长得像一个精美的瓷娃娃,他将一直出现在舞台上,代表着莫扎特与生俱来的天赋,并且他一直在创作,提醒长大了的莫扎特要去工作,而成年莫扎特却只想着寻欢作乐和赌博。小莫扎特就像他自己的影子,一直跟随着莫扎特,剧中就有一首歌《你怎么能失去你的影子》,仿佛就像诅咒一般,让你永远无法从束缚中逃脱。
演出阵容—型男篇
莫扎特一角将由2015年驻场版中的年轻小生乌多·凯帕什饰演,他的嗓音既清亮纯净又充满爆发力,金黄头发、脸容瘦削,嗓音清亮,凯帕什尽现了青年莫扎特的灵气与能量。
与莫扎特针锋相对的柯罗雷多大主教,则由马克西米利安·曼恩扮演。这也是他第一次演“坏人”。虽然和导演、制作人相熟,曼恩还是通过三轮海选,争取到了这个角色。
上海观众对他应该不陌生,2014年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在沪登台,曼恩曾在其中扮演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这两个角色很不一样,约瑟夫很爱伊丽莎白,性格温柔,甜美,内心很敏感。柯罗雷多大主教性格更强,他爱科学也爱艺术,有点冷酷,很有野心。”
剧中,莫扎特与父亲一直处在复杂的情感拉锯战中。另一位已经确认的演员,便是莫扎特父亲的扮演者马克·克里尔。音乐剧演员和音乐剧导演的双重身份,让他的表演更添老辣。
(未完待续)
也许你错过了《歌剧魅影》与《伊丽莎白》
但在这里,小编还是要安利一波!
只有当你看过一部音乐剧,你的人生会完整!
德奥音乐剧与百老汇音乐剧
欧洲德语系音乐剧有着良好的戏剧传统,深刻的主题与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他们独特的风格色彩。相比美国百老汇的热闹欢快,德奥音乐剧有着一种“严肃”的精彩,严谨理性地呈现情节,在音乐中更看重故事性,以其地道的德奥式厚重收获了属于它的叫好又叫座。
![]() |
所有德奥音乐剧都具有其相似性。德奥音乐剧会更愿意接近史实,还原历史人物和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百老汇的音乐剧是依托于喜剧或舞蹈,使整个舞台更具有渲染的氛围与张力,让观众能瞬间融入其中。
![]() |
德奥音乐剧的主创团队则希望创造出新的基于欧洲传统的东西,找出引人入胜的故事,以新颖的角度,通过音乐剧和古典音乐,讲述发生在奥地利的历史故事。也因此,德奥音乐剧相比百老汇音乐剧可能会更贴近人物实际的生活状态。
同样的舞台 衍生出不同的爱
在观看的过程中,德奥音乐剧其独特的魅力就是使观众在感受其娱乐性的同时也会提出问题,反观自己从舞台上发现和收获对自己的生活有益处的东西。
![]() |
所以说,对于每位观众而言大家所欣赏的舞台是相同的,但所领会的意境却是不同的。
德奥音乐剧《莫扎特》
《莫扎特》是一部考验作曲者的音乐剧,因为创作者首先就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处理莫扎特自己的音乐。最终主创们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用当代音乐,流行、摇滚音乐来体现剧中人物的感受和感情。莫扎特的音乐仅仅用在小莫扎特身上,他有一个小盒子,当它打开时,观众就能听到莫扎特的音乐,但演员在剧中并不演唱莫扎特的音乐。这其中其实隐含着象征意义,莫扎特在当时的地位就如同今天意义上的流行摇滚巨星,主创团队通过这样的处理,能与当下产生共鸣。如果莫扎特生活在当下,他可能也会使用吉他创作音乐。
![]() |
在众多以莫扎特为主题的戏剧中,德奥音乐剧《莫扎特》因一个绝妙创意而显得特别突出。在剧中将出现两个莫扎特:成年后的莫扎特和神童莫扎特。莫扎特小时候长得像一个精美的瓷娃娃,他将一直出现在舞台上,代表着莫扎特与生俱来的天赋,并且他一直在创作,提醒长大了的莫扎特要去工作,而成年莫扎特却只想着寻欢作乐和赌博。小莫扎特就像他自己的影子,一直跟随着莫扎特,剧中就有一首歌《你怎么能失去你的影子》,仿佛就像诅咒一般,让你永远无法从束缚中逃脱。
演出阵容—型男篇
莫扎特一角将由2015年驻场版中的年轻小生乌多·凯帕什饰演,他的嗓音既清亮纯净又充满爆发力,金黄头发、脸容瘦削,嗓音清亮,凯帕什尽现了青年莫扎特的灵气与能量。
![]() |
与莫扎特针锋相对的柯罗雷多大主教,则由马克西米利安·曼恩扮演。这也是他第一次演“坏人”。虽然和导演、制作人相熟,曼恩还是通过三轮海选,争取到了这个角色。
![]() |
上海观众对他应该不陌生,2014年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在沪登台,曼恩曾在其中扮演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这两个角色很不一样,约瑟夫很爱伊丽莎白,性格温柔,甜美,内心很敏感。柯罗雷多大主教性格更强,他爱科学也爱艺术,有点冷酷,很有野心。”
剧中,莫扎特与父亲一直处在复杂的情感拉锯战中。另一位已经确认的演员,便是莫扎特父亲的扮演者马克·克里尔。音乐剧演员和音乐剧导演的双重身份,让他的表演更添老辣。
![]() |
(未完待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