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温柔是如何炼成的。
![]() |
01 温柔是一种慈悲
我不认为有天生温柔的人。温柔是智慧达到一定高度才会具有的品质。没有经历世事磨练的温柔只是一时天真。
温柔也不是压抑,不是沉默,不是小女人的脆弱,更不是撒娇发嗲的小伎俩。
温柔是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他人内心世界、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悲悯。一个温柔的人一定有着可贵的共情能力,就是体察他人的内心感受、通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的能力。
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当你遇到困难,看不开、想不通的时候,他们告诉你,这只是一件小事,这根本不是问题,然后给你提供很多解决方案。
即使他们再热心,仍然安慰不了你。
这个世界分为现实的世界和人内心的世界。同样一件事,不同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对于你来说是小事一桩,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严重的困扰,你不能说他的那个情绪是假的、错的、不值得的。
以自己的标准或客观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内心现实,只是一种自以为是,这种前提之下的帮助,不仅不会让对方接受,反而让他觉得自己无能。
我有一个小姐妹,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绝好的女人,不爱她的男人都是瞎了狗眼。她曾向她的男朋友分析如果娶了她有哪些好处:两套房子,很多的钱,还能帮助他的事业。结果男友不但没领情,反而疏远了她。
她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她觉得自己对男人很好,为什么男人那么没眼光。
原因在于她只是在“自以为是”地对男人好,并没有进入男人的内心,去理解男人的关切。男人也许赞叹她事业上的聪明才智,却未必觉得她是一个温柔的伴侣。
还有一类人貌似的温柔,是经过美化的伤口,是自卑、压抑、不敢提要求。被温柔的背后是内心的虚弱,而不是强大。
他们心理能量都用来向外索取养料维护脆弱的内心世界,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
如果说有的人是因为自负而“我”太大,这一类人则是因为自卑而“我”太大——都是执着于“我”,而无法看到别人
————不是眼睛的看到,是心灵的看到。
02 没有与生俱来的温柔
心理学家曾研究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性,认为一个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性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上称之为气质(器质),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后天很难改变。
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特征,将人的气质(器质)分成四种类型:
抑郁型: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很弱。当有过强刺激时,容易引起疲劳甚至神经衰弱。它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慢为特点。
安静型: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强而平衡,但二者不容易转换,灵活性弱。以安静、沉着和反应迟缓为特点。如果要说有天性温柔的人的话,就是这种类型了。这类人情绪稳定,心很“死”,几乎没有波澜,人生态度非常现实。
活泼型: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强而平衡,且二者容易转换,灵活性强。能够较快适应环境,思维敏捷,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有灵性的人基本都是这一型。
兴奋性:强而不平衡。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冲动,不可遏制。典型人物,张飞。
心理学家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人的天性禀赋有异。启示之一是对于孩子的养育要结合天性。
把一个安静型的孩子改造成一个活泼型的孩子,或把一个兴奋型的孩子改造成一个安静型的孩子,不是很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二则,同样的教养方式对于不同孩子的影响天差地别。
一个活泼型的孩子对于被关注和认可的需求比安静型的孩子更多,情感的忽视对他产生的伤害可能远大于安静型。
一个安静型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如果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可能只是让她更加顺从,并不会产生严重的情绪困扰,而对一个活泼型和兴奋型的女孩来说,则往往造成她十分叛逆,抗拒权威,争强好斗。
03 被亏待长大的人,不会温柔
马斯洛说,人的本性是完善的,恶是欲求受挫的结果。
我朋友单位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女人,瞒上欺下,打压下属、排挤同僚。人人痛恨。
当我了解了她的出身背景我就明白她何以如此。
这个女人出身很苦,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成长路上磕磕绊绊,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丈夫又没本事,要靠她养家。她内心不忿,痛恨社会不公,觉得自己那么努力为什么总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为什么人人都要来跟我争?
她的恶行侵扰他人的同时,其实自身也活在痛苦之中。
原谅这样的人吧,至少原谅她心里那个从未被爱过的小孩。她是无辜的。就算她有原罪,也已经得到了惩罚,成为了这样的一个人。
因为天性和后天的原因,有些人距离温柔很远。马斯洛所说的那个本自具足完善的自己,于他们,就像被灰尘掩盖的明镜,被乌云遮蔽的明月,完全地迷失了。
天性不是安静稳定的人,又在成长经历当中屡屡受挫,积攒了负性能量,形成太多的恶,每次释放就伤人伤己;已经与现实不适应的各种心理机制,依然主导他们的言行,不断地带来新的挫折与攻击。
这样的人,真的无法对世界温柔相待。
04 作,只因你从未心安
我们常常劝那些“作”的人: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可你知道他为什么作?
作是因为他有一个最关键的需求从来没有被满足过。
就像安静型的人安于现实生活,有吃有喝有人陪就满足了,而活泼型的人则追求灵性成长,无法从锦衣玉食当中获得快乐,如果没有灵性生活,他会有灵魂受苦的感觉。
外人看着觉得他简直不知足,但你要知道,这个就是他的内心现实,他的感受是真的,不是装的。
你让他改变内在需求、接受外在现实,那是勉为其难,即使表面上接受了,内心也永远骚动不安。
然而他又只知此时此地不是归宿,却也不知该去向何方、寻找什么。
他把目光投向外界,妄图从外面获取什么去填补内在的空虚。
有的辗转于不同异性的怀抱,有的满腹牢骚对待家庭生活,有的成为一个职涯漂泊者……
无数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向外寻找是一条歧途,无一不失败。
因为你不能控制除你之外的任何人,也不能控制外部世界发生什么。
最终现实把你逼上绝路——其实这才是一条正途——你开始认识自己,拨开层层障碍,去探寻内在的真相。
05 成全自己海阔天空的温柔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美,那全世界说你美你都不会信,如果你不认可自己,即使做出了最好的成绩,你也会认为都是别人的功劳或者是运气。
如果你自己不能陪伴自己,即使有人陪伴你,你还是会担心他不在了怎么办。
精神的成长,更是一个人的事,你的成长不是一场表演,为什么一定要有观众与你共鸣。
我们与外界的关系,最终全归结于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们追求的那些东西,认可、理解、陪伴,精神的成长,正是自己没有给自己,才转而向外界求索。
而外界永远不会令你满意。
一位刚刚生了孩子的年轻妈妈,一度陷在尿布和奶瓶当中心力交瘁,聪明的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时间,把孩子交给父母,自己到喜欢的咖啡馆,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读一本书。
两个小时的独处时光,让她回归内心的平静,又有力量回去面对尿布和奶瓶的考验。
懂得自己的喜欢,满足自己的喜欢,在需求与现实之间找一种得宜的方式,把负面能量释放。回过头去,永远做一个宁静的妻子和温柔的妈妈。
若要给世界温柔,先要给自己温柔。我们以自己的智慧理解自己,找回自己,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给自己心安。从此不再苛求外界必须如你所愿。温柔在这时才开始向外伸展。
你心平气和地面对不那么理想的现实,你能够理解别人的言行感受、内心世界,甚至能理解最亲密的人对你的伤害、责怪、不爱,和离开。
只因心中海阔天空,才什么都能包容。这就是真正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