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乱神」玉镜夫人
![]() |
《萤窗异草》[清]长白浩歌子
对于《萤窗异草》可能大家都不是特别熟悉,单刀直入,这部作品基本上是受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很深的影响,叙述的也多是明末清初的见闻,在诸多仿《聊斋》的作品中属于成就较高的一部作品。
虽然本书某些故事情节与《聊斋》雷同,并且有少数几篇作品还以《聊斋》续篇为标题,以及在取材构思、命题立意等方面也继承了《聊斋》的创作精神。但其本身在仍然有许多自己的艺术特点。作为一个也不甚懂古代文学的人就不在这儿班门弄斧,多加评论了。
但凡故事能引人入胜,有阅读下去的欲望,总是有它自身的魅力所在。
这本书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作者,署称“长白浩歌子著”。这位作者究竟是何许人?有人断言是清乾隆年间的文人尹庆兰,也有人表示怀疑,至今还没有得到确认,有待学者作进一步的考证。我们现在只能说他是清代中期的一位文人,父亲做过不小的官,他自己嗜爱鬼怪异闻,很有才气。
*尹庆兰:字似村,满洲镶黄旗人,原姓章佳氏,是尹文端公继善的第六子。庆兰大约生于乾隆元年(1736),至迟卒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他虽然生于贵育之家,却性情恬谈,不慕功名,耽吟咏,好风雅。乾隆十九年(1754),在尹继善督理南河时,庆兰与袁枚相识于袁浦署中。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两人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庆兰博学多才,曾经乾隆殿试,颇受称赏,然终身未仕。有《绚春园诗钞》。从庆兰的经历、志趣和文学素养等情况看,他是有可能成为《萤窗异草》的作者的。然而没有佐证支持此说。戴不凡在《小说见闻录》中讲到了题作《聊斋剩稿》的稿本,从其篇目和内容来看,正是《萤窗异草》。“纸已敝败,盖不知已经过多少人阅读使然。有因使用指甲翻书而抓破纸张缺字缺句者,有被人揭去半页者,其阙文又有经人用竹纸衬贴补全又复脱落者。就纸色而观,当不晚于乾隆。”或许从乾隆末到光绪初,《萤窗异草》只是以手写本的形式被人们辗转传阅,影响并不广,到光绪初申报馆印行之后,它才风行一时。
《萤窗异草》卷一|玉镜夫人
外史氏曰:烈哉,赌之为祸也。一掷而失其身弃其位,俯首帖耳,慨然从范大夫游。非赌当不至如是。然王以赌得至宝,复以赌得美人。世间无皃公闻之,难必其不色喜。试为之语曰:“若有空空儿之妙手乎?即令击之,遂中。一识鄱阳君,将为越溪长矣!”夫人泥鬼,冥漠中良不可知,又何羡焉?
临淄有一位叫做王友直的人,非常擅长樗蒲[chū pú]——樗蒲是继六博戏之后,出现于汉末盛行于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从外国传入。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因为这个而致了富,人到中年,不再沉迷于此,开始五湖四海游玩,因为性情豪放,忧人之忧,急人之急,大家都把他比喻为杜季良。
*杜季良
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
东汉名将马援在给侄子马严、马敦的书信中说: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龙伯高,一个叫杜季良。龙伯高为人敦厚谨慎,出言皆善,谦和节俭,清廉无私,我爱重他、钦佩他,希望你们学他。杜季良为人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各色人等皆有交往,他的父亲去世,数郡都有朋友来吊唁,我爱重他、钦佩他,但我不愿意你们学习他。
在马援眼中,龙、杜二人都是高尚的人,但为什么龙能学,杜不能学呢?因为学龙不成还不失为一个老实谨慎的君子;如果不能从内心里学到杜的“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只是学了他的表面(如朋友遍天下),就不免会成为一个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是一些有阅历的长辈对晚辈学习游侠的忧虑。
一年夏天他带着上万贯钱财,准备到蜀越一带去,船开到了洞庭湖突然刮起了大风,不能前进,就停在了岸边。
一天晚上天色晦暗,他就着烛光独自坐在船中,到了半夜的时候,突然听到骰盅的声音,听这动静像是从边上的船里传来的,本来准备睡下的王生心里蠢蠢欲动,正准备差人去探听一下情况的时候,船外来了两位貌美的青衣女子,称家主觉得长夜漫漫甚是无聊,故来邀请王友直一起娱乐娱乐打发打发时间。王友直性情中人,也不多问,便跟着两个年轻人去见他们的家主。一路上经过的路况异常诡异,*原文【甫出舱,昏濛无所见,青衣亦不索烛,惟暗中扶掖而行。王觉所履者非木非石,滑软如脂。视之,苦不能辨,而耳畔汹汹,俨有波涛之状,王心讶焉。】而后离开了船上到了陆地,到了那两位年轻人口中的家主的住处后,发现有四人,长相就如同世人所画的神的图像里的样子一般。*原文【旋见有贵官四人,状如世所图之神像,直前迎迓曰:“萍水相逢,他乡无事,愿与君为一宵之聚,幸无疑。”王固知其非人,而天性豪放,略无畏心。】王友直至此已经大概知道这四人并非“人”,但他天性豪放,也不害怕。而几位家主也毫不避讳的告知了实情,即他们分别为各地海湖的君长,这次是为了来朝见他们的头头洞庭君而来此,正好碰到王友直的船停在岸边,看情况也有两天了停泊在此,正好遇到这种郁闷的天气,所以差人请他过来一起消遣娱乐一下。几番客套之后,王友直与四位“神”玩起了樗蒲。
几轮之后,四神拿出一件宝物——玉钩。*原文【太湖君心甚不平,大呼以玉钩来。左右进一物,王睨之,雪色莹然,长近尺许,形如倒垂之莲。甫出椟,光照一室。】
王友直知道该物必为无价之宝,但开局不利,未能赢走这件宝贝,于是说自己船上还有余资万緡,再来一局。结果,赢得了宝贝。满心欢喜。离开之时,两位带他来的年轻人告诉他好好保管这件宝物,尤其是越过渭水的时候,可能会被玉镜夫人所夺,要分外小心。王友直连声答应后,回到船中,思前想后整件事仿佛做梦一般。*原文【王出,二青衣仍来相送,谓王曰:“君所得者,至宝也。若过越水,恐为玉镜夫人所攫,切宜慎之。”王颔其言。及返舟中,恍惚若梦寤。】
第二天,王友直进入了现在的浙江省,夜里的时候那件从四神那儿赢到的宝物突然不见了,问起船家。船家答“前途有水仙祠,不知其名,客有载宝过者,必为所取。”王友直很是生气,气冲冲的冲进了那个祠。祠里摆着一尊女子的像,前面立着一块碑,其他字已经看不清楚了,唯独”玉镜“两字还可见,*原文【中庑祀一女像,冠翡翠,衣云霓,貌绝妖冶。读其碑记,惟叙其精灵,不著姓氏,窃疑青衣之妄。继得古碑一通,文皆漫灭,而玉镜二字尚可识,因悟为古之名号,今特概之以水仙耳。】王友直给神像做了几个揖之后,便说到:“你作为一位“神”,不保佑来往的人,不惩戒暴徒也就罢了,却还抢夺过路人的东西。如果你真的喜欢这样东西,我可以和你赌一把,谁赢谁得此宝物,愿赌服输。如果你不答应我,我就去玉皇大帝那儿告你状,让他把你的神像毁掉,把你的庙宇也烧毁,作为你抢夺别人物品的惩罚。”说完,他就睡在了那个祠堂里。*原文【“若以一女子血食此方,宜卫行人,禁暴客,靖共厥职耳。今乃昧于不贪为宝,而轻匿吾珍,殊非正直之道。兹与汝商,果好此,请与予博。胜则将去,予亦非鄙吝者。倘不予听,当诉尔于上帝,毁尔躯,火尔宇,以正贪冒之罪。尔亦宜引义自决,勿致噬脐。”祝毕,宿于祠内,坚不出。】
在睡梦中王友直感到有人踢醒了他,并且告知说玉镜夫人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势提出要求要见玉镜夫人,踢醒他的人为玉镜夫人的奴婢,之后便带他去见玉镜夫人,带到跟前时称“偷玉钩的人带到了”。
王友直气不打一处出来“明明是你们偷我的东西,怎么我成了偷玉钩的人了。我可是用了一船的筹码和太湖君打赌赢来的,你们简直无赖。”
而玉镜夫人也不示弱,道“这宝物在我宫中已好几年,前几个月突然不翼而飞。现在宝物回来了,我不追究你盗窃就不错了,你还敢满口狂言亵渎神灵!……但是听你描述,也并非是你的错,那我们就照你说的赌一把吧。赢了我就把玉钩给你。”
王友直可也不是省油的灯,在祠前见到玉镜夫人的神像,心生爱慕,便开始讨价还价说“玉钩本来就是我的东西,我赢了只是拿回自己的东西,你输了你什么都没损失,我什么利益都没得,这买卖不划算吧。”玉镜夫人就问他“那你还要什么?”“要你!”王友直霸道总裁上线。玉镜夫人答应这个赌约后,几番下来,输给了王友直。于是,信守诺言。*原文【王又艴然曰:“钩为余钩,汝悍不还,今又以此与余赌。余胜则仅得故物,汝负则莫损纤毫,岂以黄口儿视我乎?”帘内沉思良久,乃曰:“余技素精,随子所欲,即以之相当,其可乎?”王悦,始拜谢而诺。帘内又询王所欲。王见夫人像,久动于中,嗫嚅曰:“一言唐突,幸毋见怒。余阅人綦多,从无如夫人之丽者。倘得幸胜,则愿以金屋贮玉人,他无所欲。”】
但是,玉镜夫人怕别人生疑,不跟王友直一起回去,只说让他马上回到船上去,看到渡口有一块光洁如玉圆滑美丽的石头,那个就是她。让王友直把石头拿回去,夜里睡着,她自会来相聚。夫人将玉钩交还给王友直,并趁其不注意,用玉钩敲了一下他的背,王友直顿时醒了过来,发现自己依然睡在那个祠堂里。
起身回船上,果真发现了一块温润玉如的石头,便抱回了船上,夜里准备睡下时,这块石头发出了香味,随之玉镜夫人也出现了。当然之后难免要“啪啪啪”一下。*原文【王欢然亟起,与之解衣,挽以共枕。是夕,备极缱绻。】
然后关于这玉钩原来也有它自己的一段故事:玉钩本与玉镜都为世间珍宝灵物,玉钩管理滩溪,玉镜主管苕溪。但是去年春天,玉钩出门玩耍,遇到了南海龙王的小郎子,双方坠入爱河,于是两人成为了夫妻,在水宅中尽情交欢。小郎子生性奔放,搅动了海水,海上洪波泛滥,淹死了岸上许多无辜的百姓。太湖君听说后便上奏,天帝用雷火焚烧他们,恢复了原型。而太湖君就把玉钩放在身边玩耍。本来听说落到了王友直手中,玉镜想抢回玉钩,经过锻炼,将其恢复人形。*原文【“渠与妾实同类也。渠主霅溪,妾主苕溪,俱为上帝所命。客岁仲春,渠出游戏,偶遭南海小郎子,两心相悦,遂成姻契。荒淫于水宅,龙性未驯,洪波大作,淹毙无辜数命。太湖君闻而劾之,九阍震怒,命以雷火焚之,还其本元。太湖君乃留而玩好。前闻归君,妾甚欣幸,意将摄之去,再加锻炼,俾以成形。今如此,其命也夫?”】
从此之后,王友直身边便挂着一块玉钩一块玉镜不离身。
各位,你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么,并没有。
一天,玉镜夫人突然告诉王友直“鄱阳君已向天帝请命,让你管越溪,你可以永生不灭了。(就是你要成仙了)(我们的特工传统捍卫者应该非常羡慕王友直……)”
第二天,王友直便得了病,留下遗言要玉镜玉钩殉葬,最后死在了越溪南岸边。家仆也照遗愿将其与玉镜玉钩一起埋葬。*原文【夫人忽告王曰:“鄱阳君已请帝命,令君总摄越溪,寿不永矣。”王翌日果病,遗命以二物殉葬,竟卒于溪之左侧。从人如其命,合葬焉。】
下周末见!
有点儿小事:
【小黄书】与【怪力乱神】会每周周末穿插更新!
感谢你们~~
可爱的人类们 周末愉快!
以及 无止尽的安利一个公众号:高级动物特工
哈哈哈哈哈哈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