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 |
一、名人解读
1.牛玉秋(中国作协创研部):《秦腔》抚慰了一代人的心灵,为传统的农耕文化奏响了安魂曲。《废都》是用放荡掩盖精神痛苦的作品,而《秦腔》则把他的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他以极其现实,甚至显得有些琐碎的日常生活场景,真实而深刻的揭示了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类精神困境,使得小说在象征的层面上具有了普遍的人文关怀的意义。
2.王干(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秦腔》的出现,可能是贾平凹人生第三境界。他创作的第一境界是技巧境界,如《商州初录》,以《废都》为代表进入智慧境界,《秦腔》里看到了一个知天命的平凹,我觉得他的小说已经进入了空谷无人的境界了。
3.薛正昌:《秦腔》是一部用秦语说秦事表秦情的作品,语言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大量的使用了不同于普通话书面语的土语,这些词语简单明了,极具生活气息,其中很多词语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很少使用了。
二、读者书评
1.网友三尺:贾平凹《秦腔》:还记得第一次读《秦腔》,只读了十几页就实在读不下去放一边了,后来也就渐渐忘了这本书,直到上个月花了好几天时间终于读完了。初读贾平凹的作品,可能都会读不下去,感觉他的小说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而且动辄四五十万字。原因在于贾平凹小说采用的手法是所谓“生活细节流”,就是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而是展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都去描写。耐下心一路读下去,的确是很有味道。引用陈思和的说法,贾平凹是“紧贴大地飞翔的作家”,他是扎根于八百里秦川的作家,读他的作品地域的气息扑面而来。《秦腔》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好作品,阅读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想起《白鹿原》,小说的精神层面上的价值是不亚于后者的。小说魔幻手法的运用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小说中“引生”的人物形象是十分出彩的。(摘自知乎)
2.网友“我”:贾平凹的《秦腔》吼出了这种失落的腔调,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内心世界。小说把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生活情节交织到一起,展现出了最为真实的农村生活图景,也展露出本质的精神空虚。社会转型时期,农村被推着向前走,传统的一切变得面目全非,而自身又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处在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里,为农村人,或者说为社会上的边缘人找到一种出路成为当务之急。这种出路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保障,更多的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重组,让人找到一种适应目前存在状态的一套价值观和生活法则。中国一味的追求壮大,在疾步向前走的同时,文化世界就逐渐被瓦解。或许人们隐隐约约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处境,但也顾不得找回失落的东西,就随波逐流的一直往前。处在潮流之外、不合群的这批人,就每天深受着精神上的折磨,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吼上几声,可这声音不吼还好,一旦吼了出去,在荒山蔓草四下里传来悠长的回声,更加的让人空虚寂寥。所有的呐喊都是一个人的寂寞,在当下快节奏发展的社会里,没有人会停下来去听你的呐喊。他们早已失去了理解这种呐喊的能力。你所唤起的无非是来自于广阔空间的回应。乡愁,不在人们心里,而成为文学上的说辞。乡愁是文化中的最为基本的情感,而丧失掉了乡愁的人,也就如同孤魂野鬼,找不到一种归属,成为失落的一代人。值的庆幸的是,现在至少还有人吼两声秦腔,随着这些人逐渐逝去,未来的年月里还有人能吼秦腔吗?这一切都是未知的,而我却为这担忧。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根,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如果失去了文化,我们做人的意义又何在?(摘自豆瓣)
3.网友雨天:秦腔的没落、夏风与白雪的婚姻,似都预示着农村传统的土崩瓦解。那倒塌的白果树、七里沟的山体滑坡,更是把对老一辈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对传统的坚守逐渐埋葬。从城里袭来的不明方向的浪潮,卷起了各类的碰撞,农村人生活形态的看起来不怎么美的改变,都是变革所要付出的代价。
全书细看鸡毛蒜皮,远观波澜壮阔,不愧为中国当代农村的史诗。(摘自豆瓣)
4.网友柳:看《秦腔》的时候,书中虽没有刻画脸谱型的人物,也未透露作者的好恶,却总感觉文中氤氲着作者深沉的情感和作者的影子。看完书,看后记的时候才知道作者写该书是“为了忘却的回忆”。那么,书中,作者的影子的谁呢?我想就是夏风。(摘自豆瓣)
5.网友林活泼泼地:《秦腔》,是为了忘却的记忆,是为故乡树起的一块碑。作者的家乡若是月,我的家乡便是水中月;作者的家乡是花,我的家乡便是镜里花。读的是别人的故事,想的却是自己的家乡。(摘自豆瓣)
三、经典语录
1.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出泼天富贵,冷药热药总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2.他的脚步沉重,世上最沉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不是金子,也不是石头,是腿。
3.老话里讲: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俗话讲人老了三个特征:怕死爱钱没瞌睡。
4.够义气的人都是恶人,他要对你好了,割身上的肉给你吃。但若得罪他了,他就是鳖嘴咬你,把鳖头剁下来了,嘴还咬着。
5.清风街的故事世事沉浮着,各有各的喜剧与悲剧,引生活得自在却,得不到他的白雪;白雪得到夏家的眷顾,却得不到夏风的爱;夏风赢得清风街的一致称赞和功名利禄,却在最后失去了自己的根;夏天义是清风街的“毛主席”,却因为固执己见,在晚年受到家庭和政治的冷落;夏天智在夏家一言九鼎,却没能安享晚年;夏天礼爱钱也死于金钱,夏君亭掌管了清风街,却不能阻止它的衰败……秦腔如烈酒,五味杂陈,不可一饮而尽。
QQ/微信:358841091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