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三个中译本对照
前几天听了梁道长在《一千零一夜》里讲到意大利作家Italo Calvino的Invisible Cities(意大利語:Le città invisibili),想来也正是可以借此机会好好读读。
鉴于本人既不熟悉意大利文,英文也就一般般,加上卡尔维诺本身的作品比较艰涩难懂,尤其是这部又讲究文字结构。哈哈,说这么说只是为了读中译本找借口。
好了,扯回正题,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有三个中译本,分别是:
《隐形的城市》,陈实译,花城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豆瓣读书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969648/
简单说一下,网上的90%的PDF(文字版)/TXT/MOBI等版本都是陈实译本。
注意!!!
那些标注台版或者王志弘的版本大都也是此版本,具体识别方法我会在下面简单说明一下。
《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译林出版社,2006.08
豆瓣读书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63930/
就是译林的绿色封皮的那本,一般大陆出版最多都是此译本。
网上的PDF扫描版也是这个。
《看不见的城市》台版,王志弘,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994.02
豆瓣读书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61449/
此版为直排繁体台译本,网上资源很少见。
不过可以通过读秀/超星等图书馆资源文献互借可以看得到。
那到底哪个《看不见的城市》译本最好?
还是直接上翻译吧,下面是书中的「城市和记忆之二」:
(鉴于原文是意大利语,看不懂,就上个英译本好了,具体出处我也不太清楚)
When a man rides a long time through wild regions he feels the desire for a city. Finally he comes to Isidora, a city where the buildings have spiral staircases encrusted with spiral seashells, where perfect telescopes and violins are made, where the foreigner hesitating between two women always encounters a third, where cockfights degenerate into bloody brawls among the bettors. He was thinking of all these things when he desired a city. Isidora, therefore, is the city of his dreams: with one difference. The dreamed-of city contained him as a young man; he arrives at Isidora in his old age. In the square there is the wall where the old men sit and watch the young go by; he is seated in a row with them. Desires are already memories.
陈实译本:
人假使在荒地上走了很长的时间, 自然就会期望到达城市。后来,他终于抵达伊希多拉,这儿的建筑物有镶满螺旋形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儿的人制造完美的望远镜和小提琴,这儿的外国人在面对两个女性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总会邂逅第三个女性,这儿的斗鸡会演变成为赌徒的流血殴斗。他期盼着城市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正是这些事情。因此,伊希多拉便是他梦想的城:只有一点不同。在梦想的城里,他是个年轻人;他抵达伊希多拉的时候却是个老头。在广场的墙脚,老头们静坐着看年轻人走过;他跟他们并排坐在一起。欲望已经变成记忆。
张宓译本:
一个人长时间骑马行走在丛莽地区,自然会渴望抵达城市。他终于来到伊西多拉,这里的建筑都有镶满海螺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里的人能精工细作地制造望远镜和小提琴,这里的外来人每当在两个女性面前犹豫不决时总会邂逅第三个,这里的斗鸡会导致赌徒之间的流血争斗。在他盼望着城市时,心里就会想到所有这一切。因此,伊西多拉便是他梦中的城市,但只有一点不同。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老人墙,老人们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回忆。
王志弘台译本:
(知道你们看很累,上个繁转简)
一个人在荒野里驰骋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会渴望一座城市。终于,他来到了伊希多拉。城中有镶饰了海螺壳的螺旋楼梯,出产上好的望远镜和小提琴。在两个女人之间犹豫难决的异乡客,总是会在这里遇到第三个女人。而此地的斗鸡,已经沦为下注者之间的血腥争吵。当他渴望一座城市时,总是想到这一切。因此,伊希多拉是他梦想中的城市,只有一点不同:在梦想的城市中,他正逢青春年少;抵达伊希多拉时,却已经是个老人。在广场那头,老人群坐墙边,看着年轻人来来去去;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欲望已经成为记忆。
以上就是三个版本,所以在网上找资源的时候,认准此页就100%不会出错。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有人觉得花城的更符合卡尔维诺的严峻文风。
有人喜欢台版语句优美,富有诗意,是最佳中译本。
有人觉得译林的更符合现代的行文。
最后发表一下个人的一点点小看法:
我是偏爱台版的翻译,但是资源不太好找,只能去图书馆港澳专区找。
张宓的我也觉得蛮好,而且我自己也爱实体书,当然网上也有扫描版。
陈实的嘛,有的人最先读的是这般,会有先入为主的代入感,而且网上资源最好找,所以我也放一个在kindle存着,万一突然哪天想看几眼呢。
哈哈,差不多就这样咯。书读的不多,就爱在这方面下功夫。
PS:刚开始提到的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读的是张宓的版本哦!
PPS:最后,再推荐一个网站(@阮一峰):
卡尔维诺中文站: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
2016.8.23
鉴于本人既不熟悉意大利文,英文也就一般般,加上卡尔维诺本身的作品比较艰涩难懂,尤其是这部又讲究文字结构。哈哈,说这么说只是为了读中译本找借口。
好了,扯回正题,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有三个中译本,分别是:
![]() |
《隐形的城市》,陈实译 |
《隐形的城市》,陈实译,花城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豆瓣读书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969648/
简单说一下,网上的90%的PDF(文字版)/TXT/MOBI等版本都是陈实译本。
注意!!!
那些标注台版或者王志弘的版本大都也是此版本,具体识别方法我会在下面简单说明一下。
![]() |
《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 |
《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译林出版社,2006.08
豆瓣读书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63930/
就是译林的绿色封皮的那本,一般大陆出版最多都是此译本。
网上的PDF扫描版也是这个。
![]() |
《看不见的城市》台版,王志弘 |
《看不见的城市》台版,王志弘,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994.02
豆瓣读书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61449/
此版为直排繁体台译本,网上资源很少见。
不过可以通过读秀/超星等图书馆资源文献互借可以看得到。
那到底哪个《看不见的城市》译本最好?
还是直接上翻译吧,下面是书中的「城市和记忆之二」:
(鉴于原文是意大利语,看不懂,就上个英译本好了,具体出处我也不太清楚)
When a man rides a long time through wild regions he feels the desire for a city. Finally he comes to Isidora, a city where the buildings have spiral staircases encrusted with spiral seashells, where perfect telescopes and violins are made, where the foreigner hesitating between two women always encounters a third, where cockfights degenerate into bloody brawls among the bettors. He was thinking of all these things when he desired a city. Isidora, therefore, is the city of his dreams: with one difference. The dreamed-of city contained him as a young man; he arrives at Isidora in his old age. In the square there is the wall where the old men sit and watch the young go by; he is seated in a row with them. Desires are already memories.
陈实译本:
人假使在荒地上走了很长的时间, 自然就会期望到达城市。后来,他终于抵达伊希多拉,这儿的建筑物有镶满螺旋形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儿的人制造完美的望远镜和小提琴,这儿的外国人在面对两个女性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总会邂逅第三个女性,这儿的斗鸡会演变成为赌徒的流血殴斗。他期盼着城市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正是这些事情。因此,伊希多拉便是他梦想的城:只有一点不同。在梦想的城里,他是个年轻人;他抵达伊希多拉的时候却是个老头。在广场的墙脚,老头们静坐着看年轻人走过;他跟他们并排坐在一起。欲望已经变成记忆。
张宓译本:
一个人长时间骑马行走在丛莽地区,自然会渴望抵达城市。他终于来到伊西多拉,这里的建筑都有镶满海螺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里的人能精工细作地制造望远镜和小提琴,这里的外来人每当在两个女性面前犹豫不决时总会邂逅第三个,这里的斗鸡会导致赌徒之间的流血争斗。在他盼望着城市时,心里就会想到所有这一切。因此,伊西多拉便是他梦中的城市,但只有一点不同。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老人墙,老人们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回忆。
王志弘台译本:
![]() |
(知道你们看很累,上个繁转简)
一个人在荒野里驰骋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会渴望一座城市。终于,他来到了伊希多拉。城中有镶饰了海螺壳的螺旋楼梯,出产上好的望远镜和小提琴。在两个女人之间犹豫难决的异乡客,总是会在这里遇到第三个女人。而此地的斗鸡,已经沦为下注者之间的血腥争吵。当他渴望一座城市时,总是想到这一切。因此,伊希多拉是他梦想中的城市,只有一点不同:在梦想的城市中,他正逢青春年少;抵达伊希多拉时,却已经是个老人。在广场那头,老人群坐墙边,看着年轻人来来去去;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欲望已经成为记忆。
以上就是三个版本,所以在网上找资源的时候,认准此页就100%不会出错。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有人觉得花城的更符合卡尔维诺的严峻文风。
有人喜欢台版语句优美,富有诗意,是最佳中译本。
有人觉得译林的更符合现代的行文。
最后发表一下个人的一点点小看法:
我是偏爱台版的翻译,但是资源不太好找,只能去图书馆港澳专区找。
张宓的我也觉得蛮好,而且我自己也爱实体书,当然网上也有扫描版。
陈实的嘛,有的人最先读的是这般,会有先入为主的代入感,而且网上资源最好找,所以我也放一个在kindle存着,万一突然哪天想看几眼呢。
哈哈,差不多就这样咯。书读的不多,就爱在这方面下功夫。
PS:刚开始提到的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读的是张宓的版本哦!
PPS:最后,再推荐一个网站(@阮一峰):
卡尔维诺中文站: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
201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