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
孟子说“读其书不可不知其人”。特别是读历史相关的书,可以看出作者对笔下历史人物的主观观点。读史,不管是不是正史,肯定都不能直接全盘接收。就如当下发生的一些事,你知道的当然也未必就是真相,更何况几百几千年前的事呢。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当然,这不是绝对,还是有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所以,读史,一般需要结合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时代一起考虑。 嗯、读史,其实也挺烧脑的,不过很有意思。当然,这是指读到有意思的书;如果写的很枯燥的,大抵会丧失兴趣。说真的,虽然我从小酷爱历史,但是对于学生时代的历史课真的提不起什么兴趣——真的太枯燥、太乏味了!(顺便吐槽下下╮( ̄▽ ̄)╭) 《秦謎: 秦始皇的祕密》这本书主要推理关于秦始皇的四件疑案:生父之谜,弟弟和假父之谜,表叔之谜和后宫之谜。这里最熟悉的就是关于秦始皇的生父了,作者这历史推理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个人觉得还是能站得住脚的,推荐看。 •关于秦始皇的生父 估计很多人印象中都应是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很多历史靠电视剧得以传播,也因为电视剧深入人心。记得第一次接触,应该是小时候看的《吕不韦传奇》,就讲了吕不韦把已经怀孕的赵姬献给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会有这样的故事,也都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矛盾。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而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写: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前者第一句明显的说了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也”;而后者却又说“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自匿有身也就是隐瞒怀孕。(子楚就是子异)同一本书里,对于同一件事,却有不同的记载,因此才有了那故事。 正如作者所说,个人也觉得,吕不韦老谋深算,既然准备拿全部身家“投资”秦公子异,是不会干这种蠢事的——风险极大。那个时代虽然民风开放,娶了别人的媳妇没啥,娶了有孩子的媳妇也没啥,顺带着养孩子也没啥,但是对于王室的血统还是很“认真”的!王室的血统必须纯正!虽然秦公子异是质赵,但是一应的奴仆、医官都还是有的,如果赵姬不是十月怀胎,应是瞒不过的。 再者,秦在商鞅变法后,法律健全,有完整的继承法,对于王室公子的记录也都有要求,这个类似后来皇室成员的玉碟。但有疑惑,想必以华阳夫人为主的在秦的楚系外戚也是不会同意的。而且,在《史记•吕不韦列传》这段中也埋有一个伏笔——“至大期时,生子政”中的“大期”二字!“大期”是足月、十月怀胎的意思,如果早就怀孕了,这记录的时间就不可能是“大期”了。 ╮(╯▽╰)╭所以,司马迁是在逗我们吗?司马迁爱听故事,所以会把一些听到的拿不稳、吃不透的故事用曲折的笔法写进去,写得模棱两可,让读者自己作判断。不过,也不排除是后人整理的史记添加补充的。 •概述几则八卦 1.嬴政和他爹公子异都是依靠楚系势力(华阳夫人)上位的,楚国外戚势力在秦国根深蒂固,秦昭襄王时的宣太后开始,秦中掌大权的一直都有楚系的一份。除此还有韩系(嬴政他爹公子异的亲娘),赵系(嬴政他娘赵姬)。 2 .嬴政的弟弟成蛟为什么在攻打赵国时投降跑了?嬴政的弟弟成蛟是韩国公主所生,知道嬴政要弄死自己当然就跑了。成蛟留下的年幼的儿子婴,是后来的秦三世。 3.嫪毐为啥能封侯?嫪毐虽然是秦始皇之母赵太后的面首,深得恩宠,但是秦法严明,对于爵位的封赏都有明文规定,除了军功,只能是与军功相应的功劳才能授予。而且嫪毐被封长信侯,是爵位的最高一级——侯。于是,经过各种推理,敢情他在成蛟投降跑这事告密有功才封了候。嫪毐在嬴政继位时谋反,是代表赵系势力反楚系势力,不是反嬴政。至此韩赵势力剪除。 4.楚考烈王在秦当质子时娶了秦昭王的公主,后来跑回去继位老婆儿子都扔秦国了。儿子昌平君因此既是楚国公子,又是嬴政的表叔,吕不韦被免相后为丞相。灭楚国前,嬴政把持反对意见的昌平君免职调到靠近楚国的陈县,结果昌平君反了,打得进攻楚国的二十万秦军腹背受敌大败。楚王死后昌平君还自立为楚王,后来王翦出山才打败他和项燕,灭了楚国。 5.秦始皇的皇后最有可能是楚国公主,生扶苏。昌平君谋反皇后也被牵连,楚系势力彻底剪除。扶苏由于楚系的出身而长期被嬴政排斥猜忌不肯立为太子,收到一封信就立即自杀也就合理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陈胜吴广反秦复楚,要打扶苏和项燕的名号。(>﹏<) 我还一直挺气扶苏这“傻”样的,好好的江山啊~~~~ 6. 秦始皇没有坑儒,没有坑儒,只是焚书了。最多也是杀杀骗子方士。 PS. 另外推荐一本 台大吕世浩老师的《秦始皇:穿越现实和历史的思辨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