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夏天开始的时候,我在想,我一定要写点什么,可夏天都快过去了,我却还什么都没写。
已是八月下旬,天气依然热的让人心慌,气象报道说,立秋之后气温还如此之高,是近十年来少有的。
望着窗外炙热的阳光,忽而便想到了高中校园,想到了教学楼旁的那颗梧桐树,一到夏天,枝繁叶茂,一地阴凉。我似乎都听到了彼时夏日的蝉鸣,一瞬间像是真真切切的回到那时那地,午休时分的校园,一片寂静,像是时光停止。
十几载光阴你倏忽而过,转眼我们已是而立之年,欲望、攀比、喧闹、琐碎、乏味······,让我们对生活产生一地鸡毛的厌倦感和无力感。
夏天来的时候,阳光一照,总让人觉得恍惚,恍惚间总会有许多记忆中的画面跳帧般闪过:童年夏日、夏日的雨、夏日希望和离别,在我走着或睡着,在某个清晨或傍晚,还是闲暇或忙碌的某个瞬间,猝不及防的击中内心,令人唏嘘。
时间走了就是走了,人总是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老的。
童年夏日
童年的暑假,总是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小时候,总是期盼着放暑假回老家,因为没有父母的管束。而我们回去,也是爷爷奶奶最大的期盼。彼时他们身体硬朗,看着我们笑,看着我们闹,我猜那便是他们心中的好日子吧。
现在还常常会想起夏天和爷爷奶奶在老屋度过的日子。还记得老屋门前有两颗槐树,槐树下有两个很大的树坑,一下雨,积满了水,我们一群小孩便下到树坑里踩水玩,雨水因为泥坑被我们踩的愈发浑浊,而我们的脸上,却荡着最清澈的笑。
老屋的院子里还种着桐树、杏树、香椿树、还有爬满了枝枝慢慢的葡萄。
在老家的日子,爷爷奶奶会尽他们所能为我们做一些好吃的,不过是乡下都有的食材,但却都是费过心思的。傍晚,他们会带着我们去村中间的池塘边乘凉。池塘边有一排柳树,有风吹过,曼妙多姿,奶奶会折了柳枝为我编帽子戴。晚上,池塘会传来不绝的蛙鸣。
有时候,我们也会去地里闲逛,成片成片的田地,种着果树、桃树,乡间的晚风让人沉醉,绿色海浪中闪现的星星点点,是劳作的人们。等天完全黑了,他们才往家走,地里的庄稼,可是他们的宝贝。
如今,我们的老屋已不复存在,我们另买了地盖了新的房子。如今,村里已没有了池塘和成行的柳树。如今,我们的爷爷奶奶,也已不再人世。
我们回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那些记忆,慢慢的也都只能留在心里了。
夏日的雨
十六岁的夏天,有磅礴的大雨。那一年夏天的雨好像特别的多,第一次听见那么大的雷声,像是要把天空炸裂。
雨,有时候是从半夜开始下,有时候是白天。雷从天边炸开的时候,我从睡梦中惊醒,于是便睁开眼睛,望着黑暗,然后听着雨开始下起来。
雨很大,哗啦啦的一直下,好像没有停的意思。正迎合了我的满腹惆怅。
夜晚,我听着雨。白天,我看着雨。
有一种叫思念的东西在雨中滋生、蔓延。
少年初识愁滋味。
夏日希望
很多决定人生变化的时刻都发生在夏天,比如高三的夏天,比如大四的夏天。
高三,在炎热中开始,在炎热中结束。记得高三开学的很早,校园里,树叶都被烤的了无生气,上面积满了灰尘,知了在不知疲倦的叫着。
一开始,大家的劲头和天气一样,通常晚上都要学到后半夜,后来渐渐支撑不住,才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我便是从那时开始失眠,然后白天喝咖啡,造成现在的咖啡依赖症。也是从那个时候,患得患失、悲观等消极情绪不断入侵,后来甚至成为我性格中的顽疾。
大概所有的人都觉得,高考是一场战争,是一次分水岭,尤其是对于我们小地方的人来说,高考对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
当夏天再次来的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好的,不好的;满意的,不满意,一切都在那个夏天成为定局。
我没有考到如愿的大学和专业。所谓有希望便有失望,我的失望,显而易见。那应该算是人生第一次最大程度上的失落,我开始变成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至今无所改变。
这样的情形,到大四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又是期待,又是并不符合期待的现实。
夏天里,留下过很多我们的期待的和无奈。
夏日离别
对于整个学生时代来说,夏天是开始,也是结束。
好像高三以前的离别都特别仓促,没有任何仪式,甚至连高考结束,我们也就那样各奔东西了,从来没有害怕过,很多人,就此以后就各天涯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则不然,校园里很早就开始弥漫着离别的气息。离别更像是一场狂欢,大家肆无忌惮的放纵。一个班、一个宿舍、三五好友,大家开始用一次次的醉酒来宣告大学时代的结束。
校园里,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见有人唱歌、有人叫喊。大家知道那是要离校的学生,也都抱以宽容。
我第一次喝酒就是在大四毕业的时候,自然不胜酒力,两倍啤酒下肚就晕了。我趴在椅背上,静静的看着一切。推杯换盏间,有人热泪盈眶,诉说着四年的情谊。有过节的,喝一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大家还是同窗,还是好兄弟、好姐妹。平日里没敢表白的,猛喝几口,趁着酒劲大胆倾诉。被表白的人也只是静静的听着,谁都知道,说了,也仅仅是想说出来而已。最后一片狼藉,大家高喊着十年后我们再聚。
可是十年后呢?还记得去年班长在微信群里组织大家聚会,可响应者寥寥无几,最后就不了了之。十年,终究是没聚成。
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列过一个毕业生应该做哪些事情的清单。我好像什么都没做过,就像我的人生一样,一直都平淡无奇,连一次特立独行的举动都没有过。我甚至在毕业的时候都隐藏了自己的悲伤,不像很多人,在散伙饭上哭的不能自已。而其实哭的最厉害的人,反而离开后更洒脱,很少沉浸在回忆里。倒是我,在之后很多个夜晚,伤感,怀念。
工作后的夏天,没有假期,没有离别,也没有开始。像一年四季的任何季节一样,甚至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渐渐都模糊了季节的变化。
对季节的变化不再敏感,也不再伤春悲秋。
关于夏天的记忆,也像是一份成长的记忆,而这份记忆,竟是从充满快乐的记忆到渐渐不快乐的现实。
最初,还为这份不快乐挣扎过、纠结过、焦虑过。到后来,就变成了麻木,甚至觉得,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吧。
而,就是这样,才让人深深的绝望。
夏天就快要过完了。
已是八月下旬,天气依然热的让人心慌,气象报道说,立秋之后气温还如此之高,是近十年来少有的。
望着窗外炙热的阳光,忽而便想到了高中校园,想到了教学楼旁的那颗梧桐树,一到夏天,枝繁叶茂,一地阴凉。我似乎都听到了彼时夏日的蝉鸣,一瞬间像是真真切切的回到那时那地,午休时分的校园,一片寂静,像是时光停止。
十几载光阴你倏忽而过,转眼我们已是而立之年,欲望、攀比、喧闹、琐碎、乏味······,让我们对生活产生一地鸡毛的厌倦感和无力感。
夏天来的时候,阳光一照,总让人觉得恍惚,恍惚间总会有许多记忆中的画面跳帧般闪过:童年夏日、夏日的雨、夏日希望和离别,在我走着或睡着,在某个清晨或傍晚,还是闲暇或忙碌的某个瞬间,猝不及防的击中内心,令人唏嘘。
时间走了就是走了,人总是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老的。
童年夏日
童年的暑假,总是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小时候,总是期盼着放暑假回老家,因为没有父母的管束。而我们回去,也是爷爷奶奶最大的期盼。彼时他们身体硬朗,看着我们笑,看着我们闹,我猜那便是他们心中的好日子吧。
现在还常常会想起夏天和爷爷奶奶在老屋度过的日子。还记得老屋门前有两颗槐树,槐树下有两个很大的树坑,一下雨,积满了水,我们一群小孩便下到树坑里踩水玩,雨水因为泥坑被我们踩的愈发浑浊,而我们的脸上,却荡着最清澈的笑。
老屋的院子里还种着桐树、杏树、香椿树、还有爬满了枝枝慢慢的葡萄。
在老家的日子,爷爷奶奶会尽他们所能为我们做一些好吃的,不过是乡下都有的食材,但却都是费过心思的。傍晚,他们会带着我们去村中间的池塘边乘凉。池塘边有一排柳树,有风吹过,曼妙多姿,奶奶会折了柳枝为我编帽子戴。晚上,池塘会传来不绝的蛙鸣。
有时候,我们也会去地里闲逛,成片成片的田地,种着果树、桃树,乡间的晚风让人沉醉,绿色海浪中闪现的星星点点,是劳作的人们。等天完全黑了,他们才往家走,地里的庄稼,可是他们的宝贝。
如今,我们的老屋已不复存在,我们另买了地盖了新的房子。如今,村里已没有了池塘和成行的柳树。如今,我们的爷爷奶奶,也已不再人世。
我们回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那些记忆,慢慢的也都只能留在心里了。
夏日的雨
十六岁的夏天,有磅礴的大雨。那一年夏天的雨好像特别的多,第一次听见那么大的雷声,像是要把天空炸裂。
雨,有时候是从半夜开始下,有时候是白天。雷从天边炸开的时候,我从睡梦中惊醒,于是便睁开眼睛,望着黑暗,然后听着雨开始下起来。
雨很大,哗啦啦的一直下,好像没有停的意思。正迎合了我的满腹惆怅。
夜晚,我听着雨。白天,我看着雨。
有一种叫思念的东西在雨中滋生、蔓延。
少年初识愁滋味。
夏日希望
很多决定人生变化的时刻都发生在夏天,比如高三的夏天,比如大四的夏天。
高三,在炎热中开始,在炎热中结束。记得高三开学的很早,校园里,树叶都被烤的了无生气,上面积满了灰尘,知了在不知疲倦的叫着。
一开始,大家的劲头和天气一样,通常晚上都要学到后半夜,后来渐渐支撑不住,才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我便是从那时开始失眠,然后白天喝咖啡,造成现在的咖啡依赖症。也是从那个时候,患得患失、悲观等消极情绪不断入侵,后来甚至成为我性格中的顽疾。
大概所有的人都觉得,高考是一场战争,是一次分水岭,尤其是对于我们小地方的人来说,高考对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
当夏天再次来的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好的,不好的;满意的,不满意,一切都在那个夏天成为定局。
我没有考到如愿的大学和专业。所谓有希望便有失望,我的失望,显而易见。那应该算是人生第一次最大程度上的失落,我开始变成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至今无所改变。
这样的情形,到大四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又是期待,又是并不符合期待的现实。
夏天里,留下过很多我们的期待的和无奈。
夏日离别
对于整个学生时代来说,夏天是开始,也是结束。
好像高三以前的离别都特别仓促,没有任何仪式,甚至连高考结束,我们也就那样各奔东西了,从来没有害怕过,很多人,就此以后就各天涯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则不然,校园里很早就开始弥漫着离别的气息。离别更像是一场狂欢,大家肆无忌惮的放纵。一个班、一个宿舍、三五好友,大家开始用一次次的醉酒来宣告大学时代的结束。
校园里,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见有人唱歌、有人叫喊。大家知道那是要离校的学生,也都抱以宽容。
我第一次喝酒就是在大四毕业的时候,自然不胜酒力,两倍啤酒下肚就晕了。我趴在椅背上,静静的看着一切。推杯换盏间,有人热泪盈眶,诉说着四年的情谊。有过节的,喝一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大家还是同窗,还是好兄弟、好姐妹。平日里没敢表白的,猛喝几口,趁着酒劲大胆倾诉。被表白的人也只是静静的听着,谁都知道,说了,也仅仅是想说出来而已。最后一片狼藉,大家高喊着十年后我们再聚。
可是十年后呢?还记得去年班长在微信群里组织大家聚会,可响应者寥寥无几,最后就不了了之。十年,终究是没聚成。
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列过一个毕业生应该做哪些事情的清单。我好像什么都没做过,就像我的人生一样,一直都平淡无奇,连一次特立独行的举动都没有过。我甚至在毕业的时候都隐藏了自己的悲伤,不像很多人,在散伙饭上哭的不能自已。而其实哭的最厉害的人,反而离开后更洒脱,很少沉浸在回忆里。倒是我,在之后很多个夜晚,伤感,怀念。
工作后的夏天,没有假期,没有离别,也没有开始。像一年四季的任何季节一样,甚至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渐渐都模糊了季节的变化。
对季节的变化不再敏感,也不再伤春悲秋。
关于夏天的记忆,也像是一份成长的记忆,而这份记忆,竟是从充满快乐的记忆到渐渐不快乐的现实。
最初,还为这份不快乐挣扎过、纠结过、焦虑过。到后来,就变成了麻木,甚至觉得,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吧。
而,就是这样,才让人深深的绝望。
夏天就快要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