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特调饮品
查看话题 >一直没有离开便利店的维他奶

一直以来,一个标志性的东西经常出现在香港电影里面,不知道你有没发现。电影《甜蜜蜜》中,黎明和张曼玉一起看香港录影,一起喝维他奶。

《少林足球》里面,周星驰喝着维他奶,一个人坐在街边,无比孤单地坐在街头,思考着前途。

这个标志就是一瓶维他奶。

维他奶不但走过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而且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像半岛君的童年,妈妈不准我喝太多汽水,却会常常买维他奶给我,相信很多广东的小伙伴都有这样的回忆。

到了大学,别的宿舍都在「劈酒」,只有我的宿舍是在「劈奶」。

喜欢的饮料可以有很多,但是有感情的,只有维他奶。是时间和回忆令人有这种痴情和固执。 今天,半岛君和你翻翻历史的相册,讲讲维他奶这些被遗忘的小故事。 76年前的诞生 在粤语残片一样破旧的40年代,很多人营养不良,又喝不起牛奶。当时,一位名叫罗桂祥的博士凭着丰富的经验,成功研制了营养丰富且廉价的豆奶来代替牛奶。

由于豆奶能提供维他命,而「维他命」也是一种人人都知道的先进名词,所以罗博士将豆奶的名称定为「维他奶」。在1940年4月3日,维他奶正式面世,当时它只是卖6仙(5仙为0.05分港币)一瓶。

76年的包装变化 在香港历史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维他奶的包装在76年间经历的变化:玻璃瓶装、纸盒装、拉罐装、塑料瓶装。

第一代的包装,类似一个矮矮胖胖的牛奶瓶,瓶身两面都有中英文的凹凸字体,加上一颗小爱心,简单趣致。

到了70年代,玻璃瓶的外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瓶身的线条就像火箭。

90年代的玻璃瓶包装和现在就很接近了,瓶身更加圆滑流畅。

70年代,香港经济繁忙,人们连站着喝一瓶饮料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更喜欢可以边走边喝的罐装饮料。于是,只有玻璃瓶装的维他奶开始销量大减。

维他奶在感叹发展的同时,也着手变化,在1975年从瑞典引入纸包装饮品技术,当年的纸盒在瑞典生产,之后运回香港注入维他奶。70、80年代的纸包装长这样。

1980-1995年的纸包装更加突出logo,简洁大方。

我们现在普遍喝的就是这个包装了,logo也更「bigger」了。

76年的市场印象 不同年代的人,对于维他奶的印象是不同的。 40-50年代,维他奶的定位是营养饮料,「营养、充饥、解渴」是普通大众的刚需。

到了50年代,生活好转,社会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维他奶将「营养」拓展为一系列更具体的口号「维他奶令你更高、更强、更健美」。

70年代,香港经济不断腾飞,维他奶成为了一种消闲饮品。广告人纪文凤为它创作新的广告词「唔止汽水咁简单」,表明维他奶比汽水更健康。我们熟悉的霑叔(黄霑)认为将「唔止」改为「点止」之后,说出来会更加响亮,结果,「点止汽水咁简单」的广告大受欢迎。

80年代,陪伴过香港人40年的维他奶强调童年回忆,唤醒大家心中的那份情意结。1993年的电视广告《乡情》,故事讲述一位爷爷横过铁轨,给即将离开家乡的孙子去买维他奶,十分感人!

这支广告还是陈浩民人生中的第一支广告,当年的他真是满满的胶原蛋白!

现在,一首「Stand by me」的广告歌红遍 Youtube,这首歌的每句歌词都让人想起喝维他奶的美好回忆: 伴我开玩笑 闷了相约见 年月里头天天笑未停 日记交换了 风雨挡住了 傻气故事总不缺少 你...你的真摰使我没疲累 天真分享梦想这快乐 延续到秋冬 stand by me

玻璃瓶装的维他奶最好味,虽然维他奶的包装越来越方便,但是我们最爱的是玻璃瓶装。

就像欧阳应霁所说:都知道无论是瓶装纸包装拉罐装的维他奶都是一样的维他奶,但竟都一往情深地迷信瓶装总是比较好滋味。

那些年,玻璃瓶的维他奶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美好回忆。 在夏天炎热的下午,最好的解暑方法就是一边喝着冰冷的维他奶,一边把冰冻的瓶子贴在脸上。

冬天里,和他/她一起喝着加热了的维他奶,握着温暖的瓶子,就是浪漫。

不过,玻璃瓶装的维他奶越来越少了。前不久深圳大学的食堂就停售了,同学们一片惋惜。听说,深大的玻璃瓶维他奶一直都是卖1.5元/支。

不知道,还有多少士多店保留这种热水箱,在冬天加热维他奶。

维他奶就像维他柠檬茶一样,喝多了会有一份痴情。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发布者的设置,不展示所有人的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