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女性主义
我理解的女性主义,或是男女平等,并不是力求男女相同。男女不论是生理和心理特征上都有着天差地别,各有各的擅长和不擅长,不应该也没必要硬要把女人变成和男人一样。不过有一点,在智力上,男女的平均水平已经趋同,也因此,女性在社会上担任了越来越多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女性平均智商在历史上由于教育等因素一直低于男性的局面已经于去年打破:已经有智商测试专家得出了女性智商首次高于男性的结果。“在过去100年的时间里,男性和女性的智商都在提升,但女性上升的速度较快,”弗林称。最新上任的英国首相,马上进行的美国大选,德国总理、韩国总统,均由女性担任。
男女相同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指相同的机会和权利: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独立思考的权利,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生在这个时代的我是幸运的,作为女性的我不用在青春期到来时就被安排结婚生子,而是可以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计划怎么过自己的人生。
男女还有一点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作为女性要比男性面对更多艰难的选择和责任:十月怀胎和幼儿的哺育女性都无法脱身,这就要迫使她们在家庭、自我以及事业之间作出选择和权衡。当然,男性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但就艰难的程度而言有本质的区别。
目前中国乃至许多西方国家的主流观念仍旧是女人就得生孩子,不然就是人生缺憾,就是有失颜面:去年英国的一家主流媒体上,一位年轻女性在一篇受访中提到自己计划做结扎手术,因为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这辈子不想要生孩子。这位女性在报刊登出几天后收到了许多来自网络的恶意攻击,许多人骂她自私,还有许多人用了很多淫秽不堪的语言辱骂她。他们认为生育是大自然赋予女性的天职,天经地义,不履行就是有违天命,而光想要享受性带来的快乐而不想要孩子就是不要脸。
这种想法有意或无意间让女性失去了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权利,而这些观念恰恰是由她们至亲的人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她们的:她们的父辈、伴侣、以及同样身为女性的同伴。这种观念禁锢了她们的思想,让她们在结婚生子这件事上别无他念,只有去做,没有为什么。就好像老师发下了考卷,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写上自己的名字,开始答题,并且必须在铃响之前交卷。而这卷子上的分数评价的是他们丈夫的收入,是他们儿女的成就。
她们的自我价值和自己无关,而是吸引异性,并孕育和培养下一代。很多女人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想清楚,连自己的价值都没来得及实现,就有了自己的孩子,然后把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如果这孩子是女孩,那么就这么周而复始,母亲有了女儿,女儿又变成母亲。生命有了延续,这就是唯一的价值。
其实人各有志,不论男女,有些人无所谓什么理想不理想,价值不价值,只要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好。油盐酱醋,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新女性也并不是鼓励女性变成工作狂,变成女老板,或是变成身强力壮的女汉子。相反,新女性应该忠于自我,不让性别限制自己的个性,也不要让性别扭曲了自己的个性:该温柔的温柔,该刚强的刚强,该霸气的霸气,该隐忍的隐忍,喜欢什么样就什么样。
新女性并不意味着排斥结婚生子,或是反对成为家庭主妇,而是说,在结婚生子和不结婚生子之间可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做决定的权利。结婚生子的女人可以是幸福的,不结婚不生子、结婚不生子、生子不结婚、甚至独身的女人也同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而不用受到社会的歧视。
但,新女性必须是要独立的,是有思想的,是自尊自爱的。
新女性生孩子是自己想要,而不是因为老公想要孩子,婆婆想要孙子,三姑六姨想要乐子。出于爱情,想和另一半孕育拥有对方基因的孩子;或者,纯粹出于天生的母性,即使没有另一半,也想要孕育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最美丽的答案。
当然,那些觉得生孩子天经地义不用理由的,她们恰恰是比较幸福的。就好像一个自以为聪明整天考虑生命意义的人,可能还没一个傻子幸福。痛苦的恰恰是那些有了自己的想法却仍旧被迫去做的,或是没考虑清楚为什么做了之后又后悔的,这不仅对自己,对家庭和后代都将是悲剧。
这让我想到胡适的一片散文,文中他遇见了老同学,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怯懦地向他讨要生命的意义。他年轻时对爱情懵懵懂懂时便听从老师的劝糊里糊涂结了婚,然后没有计划地让老婆怀上了孩子,第二第三个,孩子有了,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却没了。整天为了钱发愁,却不知道这些是为了什么。
孕育后代,像千千万其他动物一样,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延续生命的本能。然而作为智慧稍高一尺的人类,已经做了太多违背大自然规则的事:从安全套的发明,到试管婴儿和代孕,乃至现在的同性培育后代。现代女性又有什么理由必须背负这一条早已过时的使命?
事实上,女性平均智商在历史上由于教育等因素一直低于男性的局面已经于去年打破:已经有智商测试专家得出了女性智商首次高于男性的结果。“在过去100年的时间里,男性和女性的智商都在提升,但女性上升的速度较快,”弗林称。最新上任的英国首相,马上进行的美国大选,德国总理、韩国总统,均由女性担任。
男女相同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指相同的机会和权利: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独立思考的权利,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生在这个时代的我是幸运的,作为女性的我不用在青春期到来时就被安排结婚生子,而是可以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计划怎么过自己的人生。
男女还有一点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作为女性要比男性面对更多艰难的选择和责任:十月怀胎和幼儿的哺育女性都无法脱身,这就要迫使她们在家庭、自我以及事业之间作出选择和权衡。当然,男性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但就艰难的程度而言有本质的区别。
目前中国乃至许多西方国家的主流观念仍旧是女人就得生孩子,不然就是人生缺憾,就是有失颜面:去年英国的一家主流媒体上,一位年轻女性在一篇受访中提到自己计划做结扎手术,因为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这辈子不想要生孩子。这位女性在报刊登出几天后收到了许多来自网络的恶意攻击,许多人骂她自私,还有许多人用了很多淫秽不堪的语言辱骂她。他们认为生育是大自然赋予女性的天职,天经地义,不履行就是有违天命,而光想要享受性带来的快乐而不想要孩子就是不要脸。
这种想法有意或无意间让女性失去了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权利,而这些观念恰恰是由她们至亲的人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她们的:她们的父辈、伴侣、以及同样身为女性的同伴。这种观念禁锢了她们的思想,让她们在结婚生子这件事上别无他念,只有去做,没有为什么。就好像老师发下了考卷,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写上自己的名字,开始答题,并且必须在铃响之前交卷。而这卷子上的分数评价的是他们丈夫的收入,是他们儿女的成就。
她们的自我价值和自己无关,而是吸引异性,并孕育和培养下一代。很多女人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想清楚,连自己的价值都没来得及实现,就有了自己的孩子,然后把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如果这孩子是女孩,那么就这么周而复始,母亲有了女儿,女儿又变成母亲。生命有了延续,这就是唯一的价值。
其实人各有志,不论男女,有些人无所谓什么理想不理想,价值不价值,只要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好。油盐酱醋,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新女性也并不是鼓励女性变成工作狂,变成女老板,或是变成身强力壮的女汉子。相反,新女性应该忠于自我,不让性别限制自己的个性,也不要让性别扭曲了自己的个性:该温柔的温柔,该刚强的刚强,该霸气的霸气,该隐忍的隐忍,喜欢什么样就什么样。
新女性并不意味着排斥结婚生子,或是反对成为家庭主妇,而是说,在结婚生子和不结婚生子之间可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做决定的权利。结婚生子的女人可以是幸福的,不结婚不生子、结婚不生子、生子不结婚、甚至独身的女人也同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而不用受到社会的歧视。
但,新女性必须是要独立的,是有思想的,是自尊自爱的。
新女性生孩子是自己想要,而不是因为老公想要孩子,婆婆想要孙子,三姑六姨想要乐子。出于爱情,想和另一半孕育拥有对方基因的孩子;或者,纯粹出于天生的母性,即使没有另一半,也想要孕育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最美丽的答案。
当然,那些觉得生孩子天经地义不用理由的,她们恰恰是比较幸福的。就好像一个自以为聪明整天考虑生命意义的人,可能还没一个傻子幸福。痛苦的恰恰是那些有了自己的想法却仍旧被迫去做的,或是没考虑清楚为什么做了之后又后悔的,这不仅对自己,对家庭和后代都将是悲剧。
这让我想到胡适的一片散文,文中他遇见了老同学,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怯懦地向他讨要生命的意义。他年轻时对爱情懵懵懂懂时便听从老师的劝糊里糊涂结了婚,然后没有计划地让老婆怀上了孩子,第二第三个,孩子有了,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却没了。整天为了钱发愁,却不知道这些是为了什么。
孕育后代,像千千万其他动物一样,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延续生命的本能。然而作为智慧稍高一尺的人类,已经做了太多违背大自然规则的事:从安全套的发明,到试管婴儿和代孕,乃至现在的同性培育后代。现代女性又有什么理由必须背负这一条早已过时的使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