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书展、出版社及其他
坊间流传一句话:“买书第一,读书第二,编书第三,写书第四”,出处不可考(止庵?月庵?),但我也引为同道,说白了这是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与书相关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卖书,我还没试过;教书,那是一段回忆,在心中留一个位置。至于排序,“买书”之前,我想或许还可以加个“看书”,此“看”非“读”,“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的“看”,照词典上的说法是“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到即可,或曰“买不起总还可以看看”,亦是赏心乐事。
上周末,去苏大拜访一位老师,时值上海书展(17-23),顺道一游。三天时间,还逛了三家书店,拜访了一家出版社,举目皆书,书海难称徜徉,行色略显匆匆,但“看书”的场所大抵如此。
2016.8.20 午后四时 苏州大学图书馆
在苏大等人,约在图书馆门前,人未至,进图书馆大厅看看。
进门右手边即是一家咖啡馆,如今似已成国内大学标配,中大、暨大皆如此。
大厅内正对大门的是个空窗,而非很多图书馆服务台的设计。毕竟苏州,随处可见园林。
2016.8.20 晚九点至十点 苏州诚品书店
在李公堤晚宴,酒足饭饱众人要去春蕾茶馆喝茶打牌听评弹,既然诚品就在金鸡湖对岸,我又牌技不精,便拉上师弟陪我去逛逛,路遇南通大学风韬、文婕夫妇,愿同往。
诚品书店曾是我对台湾诸多想象中绕不过去的一个情结,终于等到南京开放自由行,赴台从北到南各家诚品逛了个够。彼时大陆早已开出很多家“最美书店”,再见诚品已无惊艳。信义店规模够大,品种算全,但对常买书的人来说,价格可能还是关键。我情愿去一些会打折的小书店。不想空手而归,买了一些文创。
苏州诚品开业已近一年,不断有同事、朋友前往,回来普遍评价不错。书店晚上十点关门,仅留给我们一个小时走马观花。很多景象早已在微信的朋友圈中熟知,比如这栋楼梯。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巴西人,是玛格南图片社历史上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
匆匆一览,书店设计得开阔、漂亮、精致,“书生活”的理念随处可见(将茶具和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并置一处,在旅行类的书籍旁摆放行李箱等),港台及其他外版书不少,但未统一单独陈列,而是混杂于大陆版图书之间。人不少,颇为符合前任董事长的判断——现在买书的都是小资。而如我辈囊中羞涩者,拿起一本标价75元的原版绘本,摩挲半天,终于还是放了回去。伴随着提醒即将打烊的广播,又杀到二楼文创区,之前在台北买的线圈本做读书笔记用的快写完了,没找到同款,但有同色的。
2016.8.21 黄昏 上海泰晤士小镇钟书阁
本科同学W、G夫妇住松江,附近有个泰晤士小镇,小镇里有家“网红”书店,摆拍胜地——钟书阁。W君知道我喜欢,带我去看。泰晤士小镇据说照搬英国社区,钟书阁的外观也是异国风情。大门口就见到很多摆拍的人,我想拍个门头等了好久。进得店内,人气颇旺。周边大学的学生还没开学,但据报道每日也有一两千的客流。虽然店中多的是吃甜点、喝咖啡、拍婚纱、打个盹的顾客,但既然愿意选择书店为背景,还是应该感谢他们。用唐诺的话说,这是一群“假装”的读者,“他们相信正在读一本好书是光荣的一件事,尤其一不小心被身旁认识不认识的人看到时”,编辑要重视这一群人,相信“久假不归”、“弄假成真”的可能。“而且书籍版图的扩大,乃至于社会智识的缓缓进展,其实正是来自于这群假装读者在时间里的正向变异。”书展期间,钟书阁在静安区芮欧百货又开新店,再次刷新“最美”,开张首日迎来1.1万客流,营业额达10万,用颜值吸引读者已成当下实体书店一条生路。
对这种将书“铺就在地上,你必须轻轻地走在上面,不自觉地表现出对书籍的敬意”的理念不敢苟同。
2016.8.22 上午 上海古籍出版社、衡山和集
G君任职上海古籍出版社,早我三年做编辑,她七点出门上班,但在微信里早已详细为我规划好了路线。地铁九号线坐到打浦桥,1号口出来右侧有一家星巴克,对面就是田子坊,穿街过巷,泰康路转到瑞金二路,法桐树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招牌已映入眼帘。进大门,传达室窗门紧闭,阍者无意阻拦,和他礼节性地打了个招呼,走过小院,来到主楼。楼高六层,不大,一楼大厅堆放了不少书。和G君通了个电话,便坐电梯到五楼,G君开门迎接。办公室小叙,G君领我参观六楼天台闲健阁、一楼会客室等。
已过下班时间,我提出想去资料室看一看,G君担心管理员去打乒乓球了,结果很幸运,管理员还在。一个理想的古籍社都应有一个理想的藏经阁,而每一个藏经阁都会有一个深藏不露的扫地僧。G君介绍,管理员是施蛰存先生哲嗣,望之俨然。G君问他今天怎么没打球,答曰刚吃过中饭,稍憩。蒙其慨允,得以进资料室一观。虽然据说楼上还有古籍善本线装书,但仅就所见,已是大饱眼福,暗羡上古家底殷富。
告辞离开上古,看到资料室一楼果然放置一张乒乓球台,以后有机会再来切磋。
可能是来沪前,我和G君提到过衡山和集,她说没去过但离单位不远,她也爱逛书店,便打车同往。书店位于衡山路,衡山路是法租界,以前去上海图书馆的时候步行路过,两旁浓密的法桐很像南京的颐和路,隐身其间的酒吧、茶坊、餐厅、画廊、中唱公司又多了份小资情调,很上海。G君做过功课,衡山和集位于新打造的“衡山坊”街区,共有四栋独立建筑,其中Dr.White为书店,余下The Red Couture、Mr. Blue和My Black Attitude卖服装及其他。
书店去年底开业,算是继方所广州、成都、重庆之后的又一家分店,创意总监令狐磊是我校友,因其个人喜好,电影和杂志是衡山和集的两大特色。黑白主色,淡淡爵士,三层小楼,周边摆了不少,但“若损坏商品,请原价购回”的提示让人感到逛书店是件需小心翼翼的事情。
发现海桑新出了本诗集,还是原来的开本装帧,体量价格都很适合做“到此一游”的纪念,买一本,要求钤印,居然还是压模的。
2016.8.22 下午 上海书展
G君编辑室下午在书展还有个活动,她要去帮忙,就近找了家星巴克吃点简餐,聊聊各自工作,就奔赴书展。G君单位发了门票,省去排队之苦。过安检,进入场馆。先找到他们的活动场地,孙机先生已经开讲。听了一会,放下包,我先去逛逛。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似比去年人又多了,茫茫人海书海,居然还偶遇H君、D君。一直想买个地球仪,上次去伊东屋,看到做得精致,可惜全是日文标识,这次恰逢中国地图出版社在促销,小小的一个仿古款18元,收入囊中。工作人员主动往袋中塞入两张优惠券。上海书店出版社展位看到汪耀华的《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出了增订本,汪当年有本《书店风格》算是打开我对书店视野的入门书,也买下。
G君工作忙完,与我会合,又小逛一会,一直不满上海书展选择上海展览中心做场地,追追赶赶高高低低,虽然去年已来过一次,这回又迷路了,找不到企鹅、海豚的展位,作罢,已然体力不济,不复当年大战旺角西洋菜南街二楼书店之勇。五点多了,G君和其同事晚上还要陪孙机吃饭,我坐地铁到上海站。
原定八点的车改签G7026七点回宁,车上掏出海桑的书,书名叫《不如让每天发生些小事情》。
不如让每天都可以看到书。
上周末,去苏大拜访一位老师,时值上海书展(17-23),顺道一游。三天时间,还逛了三家书店,拜访了一家出版社,举目皆书,书海难称徜徉,行色略显匆匆,但“看书”的场所大抵如此。
2016.8.20 午后四时 苏州大学图书馆
在苏大等人,约在图书馆门前,人未至,进图书馆大厅看看。
进门右手边即是一家咖啡馆,如今似已成国内大学标配,中大、暨大皆如此。
![]() |
大厅内正对大门的是个空窗,而非很多图书馆服务台的设计。毕竟苏州,随处可见园林。
![]() |
2016.8.20 晚九点至十点 苏州诚品书店
在李公堤晚宴,酒足饭饱众人要去春蕾茶馆喝茶打牌听评弹,既然诚品就在金鸡湖对岸,我又牌技不精,便拉上师弟陪我去逛逛,路遇南通大学风韬、文婕夫妇,愿同往。
诚品书店曾是我对台湾诸多想象中绕不过去的一个情结,终于等到南京开放自由行,赴台从北到南各家诚品逛了个够。彼时大陆早已开出很多家“最美书店”,再见诚品已无惊艳。信义店规模够大,品种算全,但对常买书的人来说,价格可能还是关键。我情愿去一些会打折的小书店。不想空手而归,买了一些文创。
苏州诚品开业已近一年,不断有同事、朋友前往,回来普遍评价不错。书店晚上十点关门,仅留给我们一个小时走马观花。很多景象早已在微信的朋友圈中熟知,比如这栋楼梯。
![]() |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巴西人,是玛格南图片社历史上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
![]() |
![]() |
![]() |
![]() |
![]() |
![]() |
陈绮贞也有黑胶 |
![]() |
从下往上第二册,我社《雕菰楼史学五种》 |
![]() |
![]() |
这个算台版专架 |
![]() |
中国古典文学专架 |
![]() |
我社《越缦堂日记说诗全编》、《郑板桥全集》、《缪荃孙全集》 |
![]() |
董桥的书居然还不全 |
![]() |
![]() |
![]() |
![]() |
匆匆一览,书店设计得开阔、漂亮、精致,“书生活”的理念随处可见(将茶具和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并置一处,在旅行类的书籍旁摆放行李箱等),港台及其他外版书不少,但未统一单独陈列,而是混杂于大陆版图书之间。人不少,颇为符合前任董事长的判断——现在买书的都是小资。而如我辈囊中羞涩者,拿起一本标价75元的原版绘本,摩挲半天,终于还是放了回去。伴随着提醒即将打烊的广播,又杀到二楼文创区,之前在台北买的线圈本做读书笔记用的快写完了,没找到同款,但有同色的。
![]() |
草绿色 |
![]() |
2016.8.21 黄昏 上海泰晤士小镇钟书阁
本科同学W、G夫妇住松江,附近有个泰晤士小镇,小镇里有家“网红”书店,摆拍胜地——钟书阁。W君知道我喜欢,带我去看。泰晤士小镇据说照搬英国社区,钟书阁的外观也是异国风情。大门口就见到很多摆拍的人,我想拍个门头等了好久。进得店内,人气颇旺。周边大学的学生还没开学,但据报道每日也有一两千的客流。虽然店中多的是吃甜点、喝咖啡、拍婚纱、打个盹的顾客,但既然愿意选择书店为背景,还是应该感谢他们。用唐诺的话说,这是一群“假装”的读者,“他们相信正在读一本好书是光荣的一件事,尤其一不小心被身旁认识不认识的人看到时”,编辑要重视这一群人,相信“久假不归”、“弄假成真”的可能。“而且书籍版图的扩大,乃至于社会智识的缓缓进展,其实正是来自于这群假装读者在时间里的正向变异。”书展期间,钟书阁在静安区芮欧百货又开新店,再次刷新“最美”,开张首日迎来1.1万客流,营业额达10万,用颜值吸引读者已成当下实体书店一条生路。
![]() |
![]() |
一楼光线过于昏暗 |
![]() |
我社《南京大屠杀史研究》 |
![]() |
对这种将书“铺就在地上,你必须轻轻地走在上面,不自觉地表现出对书籍的敬意”的理念不敢苟同。
![]() |
![]() |
有爱的绘本馆 |
![]() |
![]() |
星空 |
![]() |
阅览室 |
![]() |
![]() |
企脚高卧,浑然忘我 |
![]() |
![]() |
2016.8.22 上午 上海古籍出版社、衡山和集
G君任职上海古籍出版社,早我三年做编辑,她七点出门上班,但在微信里早已详细为我规划好了路线。地铁九号线坐到打浦桥,1号口出来右侧有一家星巴克,对面就是田子坊,穿街过巷,泰康路转到瑞金二路,法桐树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招牌已映入眼帘。进大门,传达室窗门紧闭,阍者无意阻拦,和他礼节性地打了个招呼,走过小院,来到主楼。楼高六层,不大,一楼大厅堆放了不少书。和G君通了个电话,便坐电梯到五楼,G君开门迎接。办公室小叙,G君领我参观六楼天台闲健阁、一楼会客室等。
![]() |
![]() |
![]() |
![]() |
团结敬业传播千年文明史,开拓奉献创建一流出版社 |
![]() |
![]() |
六楼天台 |
![]() |
![]() |
编辑是个久坐的职业 |
![]() |
![]() |
似曾相识 |
![]() |
其实也是有空调 |
![]() |
![]() |
《清代诗文集汇编》 |
![]() |
已过下班时间,我提出想去资料室看一看,G君担心管理员去打乒乓球了,结果很幸运,管理员还在。一个理想的古籍社都应有一个理想的藏经阁,而每一个藏经阁都会有一个深藏不露的扫地僧。G君介绍,管理员是施蛰存先生哲嗣,望之俨然。G君问他今天怎么没打球,答曰刚吃过中饭,稍憩。蒙其慨允,得以进资料室一观。虽然据说楼上还有古籍善本线装书,但仅就所见,已是大饱眼福,暗羡上古家底殷富。
![]() |
主楼旁边一栋三层小楼,二三层是资料室,友人引见,得以一窥堂奥 |
![]() |
![]() |
![]() |
![]() |
上海古笈 |
![]() |
![]() |
![]() |
续修四库,煌煌巨制 |
![]() |
![]() |
![]() |
![]() |
常销书 |
![]() |
![]() |
![]() |
我社《冯梦龙全集》 |
![]() |
![]() |
![]() |
![]() |
![]() |
拍的时候没注意借书证的主人 |
![]() |
自动号码机,现在还在用。 |
告辞离开上古,看到资料室一楼果然放置一张乒乓球台,以后有机会再来切磋。
![]() |
![]() |
![]() |
G君赠丰子恺读库NB |
![]() |
路过田子坊,买了柄京扇子。 |
![]() |
![]() |
![]() |
![]() |
![]() |
![]() |
![]() |
![]() |
可能是来沪前,我和G君提到过衡山和集,她说没去过但离单位不远,她也爱逛书店,便打车同往。书店位于衡山路,衡山路是法租界,以前去上海图书馆的时候步行路过,两旁浓密的法桐很像南京的颐和路,隐身其间的酒吧、茶坊、餐厅、画廊、中唱公司又多了份小资情调,很上海。G君做过功课,衡山和集位于新打造的“衡山坊”街区,共有四栋独立建筑,其中Dr.White为书店,余下The Red Couture、Mr. Blue和My Black Attitude卖服装及其他。
![]() |
![]() |
![]() |
书店去年底开业,算是继方所广州、成都、重庆之后的又一家分店,创意总监令狐磊是我校友,因其个人喜好,电影和杂志是衡山和集的两大特色。黑白主色,淡淡爵士,三层小楼,周边摆了不少,但“若损坏商品,请原价购回”的提示让人感到逛书店是件需小心翼翼的事情。
![]() |
傅月庵的扫叶工房 |
![]() |
港台书向来是方所特色 |
![]() |
网红 |
![]() |
![]() |
![]() |
![]() |
张永和设计 |
![]() |
脚踏车宅 |
![]() |
![]() |
![]() |
![]() |
![]() |
![]() |
![]() |
![]() |
![]() |
放映区 |
![]() |
有点贵了 |
![]() |
![]() |
为书包上塑料书皮,既便于翻阅,又避免弄脏 |
发现海桑新出了本诗集,还是原来的开本装帧,体量价格都很适合做“到此一游”的纪念,买一本,要求钤印,居然还是压模的。
![]() |
盈掌一册 |
![]() |
2016.8.22 下午 上海书展
G君编辑室下午在书展还有个活动,她要去帮忙,就近找了家星巴克吃点简餐,聊聊各自工作,就奔赴书展。G君单位发了门票,省去排队之苦。过安检,进入场馆。先找到他们的活动场地,孙机先生已经开讲。听了一会,放下包,我先去逛逛。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似比去年人又多了,茫茫人海书海,居然还偶遇H君、D君。一直想买个地球仪,上次去伊东屋,看到做得精致,可惜全是日文标识,这次恰逢中国地图出版社在促销,小小的一个仿古款18元,收入囊中。工作人员主动往袋中塞入两张优惠券。上海书店出版社展位看到汪耀华的《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出了增订本,汪当年有本《书店风格》算是打开我对书店视野的入门书,也买下。
![]() |
房地产商也看的起书展 |
![]() |
![]() |
厚积薄发 |
![]() |
据说还有不少读者带着《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来签名 |
![]() |
![]() |
![]() |
![]() |
扫码送周边是老套路 |
![]() |
“荷兰最美的书”展 |
![]() |
![]() |
雅昌展位 |
![]() |
我社美编姜老师设计的《温婉》入选2015中国最美的书 |
![]() |
![]() |
山脚下的书店——书展预热 |
![]() |
![]() |
![]() |
上古展位 |
![]() |
据说《异兽》销量不错 |
![]() |
上古小周边 |
![]() |
![]() |
我社热销新书 |
![]() |
中信展位人气很高 |
![]() |
这本《S.》诚品也在推 |
![]() |
![]() |
情怀 |
G君工作忙完,与我会合,又小逛一会,一直不满上海书展选择上海展览中心做场地,追追赶赶高高低低,虽然去年已来过一次,这回又迷路了,找不到企鹅、海豚的展位,作罢,已然体力不济,不复当年大战旺角西洋菜南街二楼书店之勇。五点多了,G君和其同事晚上还要陪孙机吃饭,我坐地铁到上海站。
原定八点的车改签G7026七点回宁,车上掏出海桑的书,书名叫《不如让每天发生些小事情》。
不如让每天都可以看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