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何如日远
明天,我正式二十九岁了。
我忽然发现“二十九岁”这个年龄所受的待遇很不公平,它的存在有点尴尬,似乎不属于任何年龄阶段。
归属二十代,二十代不接受;划在三十代,不是还差一年么?
它像是两个繁华城市之间的小站,人们路过它是为了达到远方,甚至在途径它时,都未必正视它的存在,心里都在惦念着远方的驿站。
老话讲,三十而立。跟这样一个重大的门槛年龄毗邻,二十九岁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哪怕是收获,都要被归结为给“三十岁”的献礼。
我心疼“二十九岁”。
我,也在匆忙的赶去“三十岁”。
自去年,我开始在慢慢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三十岁了啊。
以及,更让人沮丧的:一事无成呐,孑然一身呵。
刚开始,这个现实很难接受。时日长久,不仅是接受了、认可了,甚至泰然处之。
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什么年纪必须做什么事情,一直按着自己的想法做选择,走在或者努力走向想要到达的方向。
年界三十时,我这样鼓励和安慰自己。
工作第五年,职业并不如我期待的那样进入上升期。又或者,它是上升的,但我心急。
近来,这份工作很让我苦闷。其实,这种苦闷一直隐隐存在,只是在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更好的掌控以后,显得更加明显。如向外人说起这种痛苦,大约是要说我矫情的——在一个市场销售部门里的RA,连续两个半年,拿到唯一一个A绩效奖金的人,痛苦什么?
所以,我并不向外人说。
在二十九岁的这一年,这份痛苦会一直梗在心里,愈演愈烈。
我安慰自己,这是成长的阵痛,就像我小时候,身体长得太快,营养跟不上,经常整晚整晚的腿疼、抽筋。
所有的痛苦都会有出口的,在找到那个出口之前,你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吗?
我以前也曾做过很多设想,三十岁前要完成什么、做成什么、送给三十岁什么礼物。
那些设想,有的完成了,多数没有。当匆忙踉跄的,即将迈入三十岁时,我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想法了。大约时间上真是不允许了,又大约是越来越能掌握控制生命、不太需要用外界或物质的抚慰。
如果一定要计划什么的话,参加几场考试吧。年轻的时候,一直想考,因为心疼钱,从来没试过。虽然现在考来并没有什么用处,试一试总不坏。
在二十九时,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敬畏学习和读书,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希望坚持读书和学习到老。
我前些年,特别固执,争胜心特别强。这些年消磨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越来越沉默、宽容,随和很多,甚至是任人摆布的。
我曾自问过,这就是成熟?圆滑?磨平棱角?
后来,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和低头,却愈发觉出:不,我从来都不是随和的。
每一个让步、每一次妥协,不是让我更柔和,而是更坚硬。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像现在这样狠过。
是的,是“狠”这个字眼。
那些坚硬在这些年里,积淀成了“狠”。
我一向喜欢柔软、温和的人,也希望自己是柔软的,温和的。
但我并不排斥或讨厌这种“狠”,我珍惜我的 “狠”。
我愿意继续学着温和待人,维护那个一直说“好”“行”“可以”“我来办”的人设,也希望自己越来越狠,坚定、执着、勇敢、果断,用自己的方式消耗生命。
而今,我可算是真正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了。
身边多数同龄朋友、同事,都已结婚、生娃。如我这样的,真的不多了。
前两年,我是着急过的。也因为这种急,做过一些尝试。有些人和事,当时当下,是可进一步,可退一步的。只是,我当时都选择了退。
遗憾是有的,但未曾后悔过。
每个人都有各自要背负的东西。自我选择的结果,我并不怨言生活的沉重和囹圄。
当不害怕一个人独自到老时,对于婚姻和感情的需求,就回到了最初、最本来的模样。
从未如此笃定、不犹疑,随心,随性,从未如此自由。
“长安何如日远? ”
我这样的问自己时,眼睛里泛满泪光。
因为从我现在的角度看去,长安和太阳,都很远。
我明白,这样遥远的距离,会持续很长很长,也可能,永远都无法触及,无法到达。
但我还是想试试,不畏一路辛苦。
希望有一天,再想到这个问题时,我回答:
都不远。
2016.8.23
我忽然发现“二十九岁”这个年龄所受的待遇很不公平,它的存在有点尴尬,似乎不属于任何年龄阶段。
归属二十代,二十代不接受;划在三十代,不是还差一年么?
它像是两个繁华城市之间的小站,人们路过它是为了达到远方,甚至在途径它时,都未必正视它的存在,心里都在惦念着远方的驿站。
老话讲,三十而立。跟这样一个重大的门槛年龄毗邻,二十九岁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哪怕是收获,都要被归结为给“三十岁”的献礼。
我心疼“二十九岁”。
我,也在匆忙的赶去“三十岁”。
自去年,我开始在慢慢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三十岁了啊。
以及,更让人沮丧的:一事无成呐,孑然一身呵。
刚开始,这个现实很难接受。时日长久,不仅是接受了、认可了,甚至泰然处之。
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什么年纪必须做什么事情,一直按着自己的想法做选择,走在或者努力走向想要到达的方向。
年界三十时,我这样鼓励和安慰自己。
工作第五年,职业并不如我期待的那样进入上升期。又或者,它是上升的,但我心急。
近来,这份工作很让我苦闷。其实,这种苦闷一直隐隐存在,只是在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更好的掌控以后,显得更加明显。如向外人说起这种痛苦,大约是要说我矫情的——在一个市场销售部门里的RA,连续两个半年,拿到唯一一个A绩效奖金的人,痛苦什么?
所以,我并不向外人说。
在二十九岁的这一年,这份痛苦会一直梗在心里,愈演愈烈。
我安慰自己,这是成长的阵痛,就像我小时候,身体长得太快,营养跟不上,经常整晚整晚的腿疼、抽筋。
所有的痛苦都会有出口的,在找到那个出口之前,你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吗?
我以前也曾做过很多设想,三十岁前要完成什么、做成什么、送给三十岁什么礼物。
那些设想,有的完成了,多数没有。当匆忙踉跄的,即将迈入三十岁时,我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想法了。大约时间上真是不允许了,又大约是越来越能掌握控制生命、不太需要用外界或物质的抚慰。
如果一定要计划什么的话,参加几场考试吧。年轻的时候,一直想考,因为心疼钱,从来没试过。虽然现在考来并没有什么用处,试一试总不坏。
在二十九时,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敬畏学习和读书,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希望坚持读书和学习到老。
我前些年,特别固执,争胜心特别强。这些年消磨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越来越沉默、宽容,随和很多,甚至是任人摆布的。
我曾自问过,这就是成熟?圆滑?磨平棱角?
后来,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和低头,却愈发觉出:不,我从来都不是随和的。
每一个让步、每一次妥协,不是让我更柔和,而是更坚硬。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像现在这样狠过。
是的,是“狠”这个字眼。
那些坚硬在这些年里,积淀成了“狠”。
我一向喜欢柔软、温和的人,也希望自己是柔软的,温和的。
但我并不排斥或讨厌这种“狠”,我珍惜我的 “狠”。
我愿意继续学着温和待人,维护那个一直说“好”“行”“可以”“我来办”的人设,也希望自己越来越狠,坚定、执着、勇敢、果断,用自己的方式消耗生命。
而今,我可算是真正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了。
身边多数同龄朋友、同事,都已结婚、生娃。如我这样的,真的不多了。
前两年,我是着急过的。也因为这种急,做过一些尝试。有些人和事,当时当下,是可进一步,可退一步的。只是,我当时都选择了退。
遗憾是有的,但未曾后悔过。
每个人都有各自要背负的东西。自我选择的结果,我并不怨言生活的沉重和囹圄。
当不害怕一个人独自到老时,对于婚姻和感情的需求,就回到了最初、最本来的模样。
从未如此笃定、不犹疑,随心,随性,从未如此自由。
“长安何如日远? ”
我这样的问自己时,眼睛里泛满泪光。
因为从我现在的角度看去,长安和太阳,都很远。
我明白,这样遥远的距离,会持续很长很长,也可能,永远都无法触及,无法到达。
但我还是想试试,不畏一路辛苦。
希望有一天,再想到这个问题时,我回答:
都不远。
201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