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狄龙(5)
![]() |
![]() |
楚原奇幻武侠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人物塑造上,不像张彻武侠那么黑白分明。这跟古龙的小说有关,古龙的小说人物,基本都是灰色调的,不像张彻作品中的人物,要么侠肝义胆,要么卑鄙猥琐。
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好像是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原始的生存法则——肉弱强食更重要,至于什么社会公义,侠肝义胆反倒不重要了。这点楚原的电影也很好的继承了下来,你看在楚原的电影里,基本没有什么正派人物。
就拿电影中正面描述的主人公来说吧,傅红雪杀人是为父报仇,楚留香杀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奇特好奇心,甚至很多时候还是身不由已被卷入一些案子而展开的自救行动。
你说这些人怎么也不能称为替天行道的侠吧!不过,楚原好像也不在乎表现张彻这种大义凌然的侠义,很多时候甚至连杀人动机都懒得交代。
如果你看过《明月刀雪夜歼仇》这部片子,就能很好的理解这一点,在这部片子的末尾,傅红雪终于找到当年杀自己父亲的真凶,他愤怒质问仇人,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父亲。
你猜仇人怎么说,仇人说,“你也不用多问了,武林的恩怨其实也很简单,人在江湖二三十年,不管你是杀对了,还是杀错了,总会杀很多人。而这些人一定会有父母兄弟,就像你今天来杀我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下一部有关联的片子——《三少爷的剑》中,狄龙扮演的傅红雪躲了起来。你说,要是在张彻的片子里,这算什么事呀,堂堂一个大侠,为了躲避仇杀,当起了缩头乌龟。
在张彻的片子里,大侠都是宁可站着亡,不肯跪着生,肠子出来了塞进去再战三百合的主,到楚原的片子里可好,成了趋利避害的低等动物了,甚至连张彻片子中的反面人物都不如。
不过,观众不这样看,看惯了张彻人物的高大上,再看楚原的动物世界,觉得新鲜刺激,甚至还觉得真实。人类社会本来就是动物世界,只不过人类更能装逼而已,现在楚原给脱去了伪装,挺好!
楚原奇幻武侠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表现情感上,不像张彻那么夸张,基本上轻描淡写,另外,在情感内容上,要比张彻丰富的多,它不但有“基情”——兄弟之情,也有男女之情,从这点看,楚原的片子在情感上正常多了。
但是不正常也有,而且很震撼人心,楚原片子里的感情不是用来show的,是用来卖的。也就是说,在楚原的电影里很少有真感情,你动不动就被你的亲人、朋友、恋人出卖,总之在表现人性之恶上,楚原真是不遗余力,这倒是呼应了前面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只讲利害关系,不讲情感道义!
楚原奇幻武侠最后一个不同于张彻武侠的特点是——小巧别致。张彻的武侠大气,力求塑造英雄人物的一种悲壮感觉。楚原文艺青年出身,对宏大叙事不感兴趣,反倒对故事的一些细节上独具匠心,比如在舞台背景上,残阳、落日,小桥、流水,寒雪、梅花,总之,虽说外景不是很多,但很有意境。
也正因为这一点,据说邵逸夫的红颜知己兼总制片人——方逸华很喜欢楚原,因为楚原拍戏外景少,省钱。这跟动不动讲究排场的张彻就差太多了。讲真,张彻要是放在现在也是一个追求大成本,大制作的导演,肯定是烧钱的主。他这种导演要是赚到钱还好说,赚不到钱,估计拍几次就没有哪个制片商愿意找他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于张彻武侠的奇幻特点,楚原武侠一出,香港影坛为之震动,楚原更是得一力压张彻的美名——楚千万。
这下张老头真得坐不住,他开始谋划转型,事实上如果影迷们注意的话,像《生死门》这种片子明显是向楚原靠拢之作。
不过,就咱们这个话题而言,因为楚原的奇幻武侠,狄龙的两个舞台形象得以得到成功塑造。
个人认为,狄龙作为演员成功塑造了四个舞台形象,所以那些说狄龙不会演戏,不适合做演员的绝对是太偏颇了。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是姜大卫的忠实粉丝。我记得《教父》里,有句台词说得很好,“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让你丧失判断力!”同样,我要对那些以贬低狄龙,来抬高姜大卫的粉丝说一句,“不要崇拜你的偶像,那也会让你丧失判断力!”(如果你还不明白我这句话的意味深长,想想宋小宝那可怜的女粉丝吧!)
这四个舞台形象,前两个主要是张彻帮着狄龙塑造的,后两个是楚原帮着塑造的,接下来,我们就讲讲狄龙的这四个舞台形象。
-
一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8-26 16: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