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记忆》第十二集剧评
(因为上周事情实在太忙,所以更新推迟了好几天,在这里向大家道歉,鞠躬~)
《记忆》有两个有趣的镜头偏好,一是喜欢拍人物的手部特写,二是喜欢把人像拍出“重影”的效果。这第二个偏好是在最近几集中才明显起来,正与人物多面性的逐渐展现形成同步。重叠的影像营造出迷离破碎的观感,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各个人物的“固有特性”也开始分崩离析,越来越多差异巨大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释放出来,让人难以整合归一。明明是一个人的身体,却寄居着不同的角色,还要控制它们在各种场合的表现,这身体的主人一定会活得精神分裂,简称精分。
第十二集的开头承接上一集结尾的对质场面,本集第一个精分人物李承浩登场。本来我和朴泰硕一样认为他会坦诚相告,毕竟上一次要不是罗英善的电话提前结束两人对话,他就会说出实情;但这回在言语神态都无法掩饰破绽的情形下,李承浩竟然还要坚持隐瞒真相,实在令人意外。朴泰硕一直试图给这个年轻人“台阶”下,一点一点地指出不合情理的地方却又不戳破,神情上也不像和李代表对峙时那么激动强硬,倒有一丝循循善诱的味道。直到李承浩转身离去他都没有严厉驳斥,但看着对方背影的他,脸上是大写的“不相信”。如果表情还不够有说服力,要郑律师调查李承浩也足以证明他的想法。
朴泰硕想到了对方说谎,却想不到说谎的原因。听到父亲亲口承认杀害贤旭,李承浩再也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可见他对父亲虽然颇有微词,内心却是十分牵挂,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原则去维护他。当然,这样做并不容易,所以我们看到他极力克制但又克制不住的神态变化(紧锁的眉头,闪躲的眼神,颤抖的嘴角,以及不自觉滚动的喉结),还有已经分不清究竟由谁说出来的话语:
“贤旭是因我而死,如果我见您的时候把事实告诉您,贤旭就不会死,他就还活着。”——这是本来的李承浩所说。讲到贤旭现身和他的家庭也是客观叙述,但是随着回忆插入对话,观众发现被隐瞒和扭曲的事实越来越多,开头的那句话变得模棱两可起来。对于本性单纯善良的李承浩来说,倒向自己的对立面太过艰难,于是连谎言也隐晦地成为对自己的注解:
“我也非常惊讶,非常害怕,我不知道要如何去做”——究竟是对虚构的贤宇过错,还是对知情人忽然以秘密要挟的现实?
“他说必须向某个人说实话才能活下去,除了我,他没有可相信的人”——这里的“我”和“他”应该互换吧?
“因为父母没法拿出勇气(自首)”——这是真话,不过主语应该是“我”。
“我本来想要向您说出真相,但是那并不容易。”——也是真话,问题在于“真相”是什么。
到这里李承浩已经讲了太多似非而是的话。确实,如果没有什么符合实情的话,要坚持说这么久对他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这些充满歧义的言语成了逃避罪恶感的武器,一方面不说出真相以保护家人,另一方面又暗含实情守住自己的底线。即便如此,当他说出“对不起”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令人叹息的是,让他做出如此牺牲的直接原因,竟是一句谎言。
谎言另一头的人也并不好过。李灿武代表明明已经坦荡荡地为自己正名,却又要把别人的脏水泼到自己身上,承受不必要的责难。阳关大道不走,偏要走上独木桥,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高智商的李氏父子如此选择都是由于亲情的“蛊惑”。李承浩隐瞒事实是为了保护父亲,李代表撒谎是为了保护儿子和母亲。虽然有顺从强势母亲的惯性,但保住儿子的前途和母亲的晚年才是让他态度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知子莫若母,李代表的确是个感情用事的人,有关姜贤宇的所有担心都集中在“人”而不是“事业”上,即便身为律所的日常管理人,考虑问题也是先从家庭成员而非企业运营的角度出发,知情人的勒索也压抑怒气去配合。有了这样的参照再看黄太善会长,斩草除根还不劳自己动手,一边是残酷的绑架现场,一边是主使人的气定神闲,平和外表下的冷酷果决隐藏得深沉,一旦闪现便令人毛骨悚然。至于李承浩,他还是更像爸爸。父子俩都是重感情又有道德坚持的人,所以无法像黄会长那样痛下杀手,即便无奈转投“恶人”阵营也痛苦万分,电话中李承浩看似性情大变,其实本质仍然如一,所谓的变化只是麻痹自己的手段罢了。
你以为这就是第十二集所有精分的人物吗?别忘了,还有男主角朴泰硕。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我对片末男主角的歇斯底里终究略有消化不良,但即便在那种极度激动的状态下,朴律师还是没忘记把所有的百叶窗先拉下来,可见他还有掩藏自己情绪的意识。时间稍微往前推,他本来已经冲到李代表的办公室门口,准备再破门而入质问一番(就像上集那样),但最后还是咬紧牙关转身离去。丧子的悲痛没有改变,抓住肇事者的决心没有改变,但外部环境和朴泰硕的认知变了。上一次的导火索姜贤宇现在已成了一具尸体,而且朴泰硕意识到自己能进入太善律师事务所可能是东宇车祸的补偿,一个想法逐渐清晰:肇事者的背景强大到自己难以抗拒,甚至自己也在不知情中成了杀人者一方的人,某种程度上说,自己的飞黄腾达是踩在东宇的尸骨上实现的。要为儿子伸张正义所对抗的势力相当强大,可自己一直都把它划为“自己人”,甚至“为虎作伥”的自己都缺乏与之对立的立场,这样一来再像以前一样横冲直撞就不行了,只能先隐忍下来缓缓图之。毕竟朴泰硕是个有激情的人,要让他忍下这种愤怒实在太难,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片末的一幕。虽然令人心疼,但是戏剧嘛,总要有足够的矛盾冲突才有看头,最后的结束才够华丽,相信剧组不会令我们失望的。
《记忆》有两个有趣的镜头偏好,一是喜欢拍人物的手部特写,二是喜欢把人像拍出“重影”的效果。这第二个偏好是在最近几集中才明显起来,正与人物多面性的逐渐展现形成同步。重叠的影像营造出迷离破碎的观感,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各个人物的“固有特性”也开始分崩离析,越来越多差异巨大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释放出来,让人难以整合归一。明明是一个人的身体,却寄居着不同的角色,还要控制它们在各种场合的表现,这身体的主人一定会活得精神分裂,简称精分。
第十二集的开头承接上一集结尾的对质场面,本集第一个精分人物李承浩登场。本来我和朴泰硕一样认为他会坦诚相告,毕竟上一次要不是罗英善的电话提前结束两人对话,他就会说出实情;但这回在言语神态都无法掩饰破绽的情形下,李承浩竟然还要坚持隐瞒真相,实在令人意外。朴泰硕一直试图给这个年轻人“台阶”下,一点一点地指出不合情理的地方却又不戳破,神情上也不像和李代表对峙时那么激动强硬,倒有一丝循循善诱的味道。直到李承浩转身离去他都没有严厉驳斥,但看着对方背影的他,脸上是大写的“不相信”。如果表情还不够有说服力,要郑律师调查李承浩也足以证明他的想法。
朴泰硕想到了对方说谎,却想不到说谎的原因。听到父亲亲口承认杀害贤旭,李承浩再也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可见他对父亲虽然颇有微词,内心却是十分牵挂,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原则去维护他。当然,这样做并不容易,所以我们看到他极力克制但又克制不住的神态变化(紧锁的眉头,闪躲的眼神,颤抖的嘴角,以及不自觉滚动的喉结),还有已经分不清究竟由谁说出来的话语:
“贤旭是因我而死,如果我见您的时候把事实告诉您,贤旭就不会死,他就还活着。”——这是本来的李承浩所说。讲到贤旭现身和他的家庭也是客观叙述,但是随着回忆插入对话,观众发现被隐瞒和扭曲的事实越来越多,开头的那句话变得模棱两可起来。对于本性单纯善良的李承浩来说,倒向自己的对立面太过艰难,于是连谎言也隐晦地成为对自己的注解:
“我也非常惊讶,非常害怕,我不知道要如何去做”——究竟是对虚构的贤宇过错,还是对知情人忽然以秘密要挟的现实?
“他说必须向某个人说实话才能活下去,除了我,他没有可相信的人”——这里的“我”和“他”应该互换吧?
“因为父母没法拿出勇气(自首)”——这是真话,不过主语应该是“我”。
“我本来想要向您说出真相,但是那并不容易。”——也是真话,问题在于“真相”是什么。
到这里李承浩已经讲了太多似非而是的话。确实,如果没有什么符合实情的话,要坚持说这么久对他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这些充满歧义的言语成了逃避罪恶感的武器,一方面不说出真相以保护家人,另一方面又暗含实情守住自己的底线。即便如此,当他说出“对不起”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令人叹息的是,让他做出如此牺牲的直接原因,竟是一句谎言。
谎言另一头的人也并不好过。李灿武代表明明已经坦荡荡地为自己正名,却又要把别人的脏水泼到自己身上,承受不必要的责难。阳关大道不走,偏要走上独木桥,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高智商的李氏父子如此选择都是由于亲情的“蛊惑”。李承浩隐瞒事实是为了保护父亲,李代表撒谎是为了保护儿子和母亲。虽然有顺从强势母亲的惯性,但保住儿子的前途和母亲的晚年才是让他态度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知子莫若母,李代表的确是个感情用事的人,有关姜贤宇的所有担心都集中在“人”而不是“事业”上,即便身为律所的日常管理人,考虑问题也是先从家庭成员而非企业运营的角度出发,知情人的勒索也压抑怒气去配合。有了这样的参照再看黄太善会长,斩草除根还不劳自己动手,一边是残酷的绑架现场,一边是主使人的气定神闲,平和外表下的冷酷果决隐藏得深沉,一旦闪现便令人毛骨悚然。至于李承浩,他还是更像爸爸。父子俩都是重感情又有道德坚持的人,所以无法像黄会长那样痛下杀手,即便无奈转投“恶人”阵营也痛苦万分,电话中李承浩看似性情大变,其实本质仍然如一,所谓的变化只是麻痹自己的手段罢了。
你以为这就是第十二集所有精分的人物吗?别忘了,还有男主角朴泰硕。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我对片末男主角的歇斯底里终究略有消化不良,但即便在那种极度激动的状态下,朴律师还是没忘记把所有的百叶窗先拉下来,可见他还有掩藏自己情绪的意识。时间稍微往前推,他本来已经冲到李代表的办公室门口,准备再破门而入质问一番(就像上集那样),但最后还是咬紧牙关转身离去。丧子的悲痛没有改变,抓住肇事者的决心没有改变,但外部环境和朴泰硕的认知变了。上一次的导火索姜贤宇现在已成了一具尸体,而且朴泰硕意识到自己能进入太善律师事务所可能是东宇车祸的补偿,一个想法逐渐清晰:肇事者的背景强大到自己难以抗拒,甚至自己也在不知情中成了杀人者一方的人,某种程度上说,自己的飞黄腾达是踩在东宇的尸骨上实现的。要为儿子伸张正义所对抗的势力相当强大,可自己一直都把它划为“自己人”,甚至“为虎作伥”的自己都缺乏与之对立的立场,这样一来再像以前一样横冲直撞就不行了,只能先隐忍下来缓缓图之。毕竟朴泰硕是个有激情的人,要让他忍下这种愤怒实在太难,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片末的一幕。虽然令人心疼,但是戏剧嘛,总要有足够的矛盾冲突才有看头,最后的结束才够华丽,相信剧组不会令我们失望的。
© 本文版权归 深水submari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