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儿(故事)
夏夜。大排档。
三瓶“崂山”见了底,辣炒田螺的空壳堆了起来,正是聊天的好时候。
老姜不愧是“老姜”,喝红了鼻子,像刚刚挖出来姜,顶着一尖儿紫色。只要喝了酒,那尖儿上就冒出密密的汗。
“坏人也是人,是人都有弱点。我就说说碰瓷儿的事儿吧。”老姜用竹签挑着一卷田螺肉,送进口里一,闭眼品味,“好吃。这田螺呀,得有点儿土腥气,用辣椒一呛,那感觉……”
我知道他在卖关子,但喝酒不听故事,就像田螺缺了辣椒,实在没味儿,就催他讲碰瓷儿。
“那是去年。”老姜开始讲述了。
那是去年的夏天,老姜从南京出差回来,出了车站,背着包往家走。他家距离车站也就四站地远。
车站前永远很多人,操着各种方言,做着各种营生。老姜低着头只顾往前走,有人举着纸牌子拉他住店,“卫生干净,服务周到。”你知道的,“服务周到”,哈哈,等你交了钱,就没人搭理你了。
一会儿,我已经走出广场了,路上的人和车少了。从吵杂的地方到了清净的地方,我很享受。正哼着小歌走,我又被拉住了。
“我不住,不住!”我有些生气。能不生气吗?都跟到这儿来了。
“哥们儿,你刮了我们车了。”
我这才注意到拉我的,是两个小伙子。这两个小伙子,你在所有城市里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穿着绷紧身体的T恤,好像穿着潜水衣刚刚上了岸,还来不及换衣服。头发上的发胶涂了很多,真担心甩头时会飞出来。
“怎么刮了?”我自然要问。实在想不起来怎么刮的。
两个小伙子开始说。我这才注意到两个小伙子的区别,一个高一些,偏瘦;另一个头发又长又卷。为了方便,我就叫他俩“晾衣杆”和“狮子头”吧。
“狮子头”拉住我的背包带,说:“你路过站前街的时候,没看到一辆白色的现代?”
我想了想,好像有。可是白色的现代?真的吗?
“就是白色现代。门开着,车顶放一个包。”“狮子头”盯住我,手紧紧地拉着,那气势,要与我的包共存亡啦。
记忆里好像有一辆白色的车。我点点头。可是白色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坐。
“狮子头”见我点头,马上提高了嗓门:“你的包碰到我的车门上了,掉了一块漆,你看怎么办吧。”
“怎么办!”“晾衣杆”附和,声音不是质问也不是疑问,肯定的好像车门上有一个洞似的。
我翻过来看我的包,意外地,包角上三四点白色,好像罪证似的粘在那里。
“你看,你看——”“晾衣杆”得意了,手指着我包上的白点。
我真的懵了。我真的刮了人家的车门?我摸摸包,软软的。
“怎么办?你说。”我看看“晾衣杆”,对“狮子头”说。
“五百!”“狮子头”的巴掌直伸到我的脸前,“整一下,喷一下,五百还便宜你了。”
说老实话,当时我脑子懵了,一直想我是不是真的刮了他们的车。刮了的话自认倒霉,可是,如果刮了,我怎么毫无感觉?
“看你刚下车,少点儿,五百。”“晾衣杆”也伸出手。
我脑子里一道光闪过,这才想起来,我刚下车,从南京回来的,要回家。
“好吧。”我说,“你们也知道,我刚回来,身上没带多少钱。要不,你们和我回家拿?”
他俩互相看看,“晾衣杆”把“狮子头”拉到了一边,低声商量。“狮子头”眼睛盯着我,怕我跑了。有一分钟的时间,“晾衣杆”点点头。两人朝我走来,说:“走。别骗我们啊,对不讲道理的人,我们不客气的。”
我在前,他俩在后,顺着长安大街走。路中的车好像多起来,人行道上的行人也多起来。可没有人注意到我和我们。
老姜讲到这里,给我倒了一杯酒,催我:“喝啊。别只听,来,走一个。”我俩喝了酒,他又吃了几颗田螺,有一颗他“呸”一声吐在地上,说:“坏了。继续。要不说走路有助于思考呢!我不是和他们走吗?这一走,倒走出我的道道儿了……”
我走着,心里就琢磨。这就是一个碰瓷儿呀。我的包是铁包吗?刮了车为什么不把车开来呀?这么一想,就发现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筛子,漏洞聚起来都可以开会了。“这他妈的,走路都能跌到老鼠洞里。”我想。
我偷偷看他俩。他俩跟着,四只眼盯着我,好像我会突然掉进窨井消失似的。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太阳已经升起来,噼里啪啦地照着。我的后背已经出了汗,胶水一般。我想呼救,但这个冲动立刻被否定了。白天永远不懂夜的黑,还不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
“哥们,抽烟吗?”
我站住了,拿出烟来,先自己点了一支,把烟递过去。他俩各抽出一支,我给点着。
“这天,真热啊。”我说。
“是。”“狮子头”抬起手背擦汗,抬起头看看头顶的太阳。“晾衣杆”低着头,脚尖趁着地面,漏出他的后脖,一节节脊柱骨节把皮顶起来,好像要揭竿而起的样子。
“你家还有多远?”“狮子头”拧着眉头,问。
“不远了。我这人吧,做点儿小买卖,最喜欢交朋友了。二位一看就是义气之人,我倒想和你们交个朋友呢?”
“晾衣杆”不再刮地皮了,抬起头来看我。“狮子头”有些意外,手指夹着烟停在了嘴边。
从小我就喜欢交朋友,特别是讲义气有能力的。到了我家,钱是小事,咱们造两个菜,喝点儿。
我真诚地对他俩说。他俩将信将疑地看着我。“狮子头”抽一口烟问:“你家里没人?”
我知道他所说的“人”指其他人,点点头。在家里我一人吃饱大家不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所以才能交天下朋友啊。你有见过广交朋友的带着老婆孩子?宋江要上梁山之前,还得先把阎婆惜杀了。俩位一看就是有能力的,我真想交你们这两个朋友呀。
他俩对视,“狮子头”把烟扔了,催我上路。
“不急。抽完就走。”
烟抽完了,把背包松了松,背好,开路。
过了地道桥。经过的时候,桥上面驶过一列火车。我就想是不是我从南京回来时坐的那列车,在车上我吃了盒饭,把盒子放在座位底下了,不知道列车员收了没有?坐在车上的时候不觉得,现在走在列车的下面,才发觉原来列车开动起来,“轰隆隆”地地动山摇,声音太大了。那么,住在铁道两边的人们,晚上怎么能睡得着?不怕半夜里从床上震下来?就是不震下来,日日梦里自己都在列车上“轰隆”,这一辈子实在是可悲的很……
“哥们。你他妈别是骗我们吧,还没到?”我没有回头,知道是“狮子头”。我指指前面,说不远了就在前面。
“我们不走了。”我的包有被拉住了,是“晾衣杆”,“现在掏钱,五百,你带我们旅游啊。”
我只好站住,望望前面,说真的不远了,我家冰箱里还有一只德州扒鸡,还是上次从山东带回来的,一直舍不得吃,就等着朋友来。我还想说德州扒鸡的香味有多么诱人,色泽多么赏心悦目,“狮子头”把我的话堵回我肚子里。
“这么远,你他妈的……”
“远能怪我?其实也不远。”
“到底哪里?”“晾衣杆”拽了拽包。
“前面。我不说谎,到了有钱有酒,咱们好好喝几杯。我从不说谎。”我掏出烟来,点了一颗。
“好吧。你要是骗了我们,别怪我们不客气。”“狮子头”的眼睛里冒着火光。
我答应着,继续走。
天气更热了,太阳很努力地发光发热,把整个城市当作了自己的烤箱。
我的背上已经都是汗,脸上的汗刚出来就被蒸发,留下一层微盐。我想像自己满脸白色的盐粒,想看看他俩是不是脸变得白了。当然,我是不会回头去看的。
他俩——我想笑。真的,如果他俩不在身后,我是会笑出声来的。没办法,你也忍过笑不是?好像胸膛里有一张嘴在“咕咕”地笑,自己还要紧紧地闭住嘴,就怕这“咕咕”声从自己嘴里漏出来,这真的很难受。于是,我走得快一些,这样可以好受一些。身后的脚步声也加快了,凌乱而沉重。
过了福星阁,前面是十字路口,过了十字路口,五百米就是我家。这时候我开始想到了家怎么办,德州扒鸡在冰箱里呢,啤酒也在冰箱里呢,五百块呢?
正想着,背后一声大喊:“站住!”
我转身,他俩满头的汗,没有满脸白色的盐粒,这有些让我失望。
“哥们儿,这样吧,我们照顾你一下,你兜儿里有多少?有多少算多少吧。”“晾衣杆”擦着汗。
“不行!”我断然拒绝,“先不说我身上真的没钱,就是有,怎么可以这么对待朋友!钱是小事,义气才是大事。”我说得大义凌然。
“这样吧。要不你给我俩每人买包烟,我们陪你走了这么远。”“狮子头”的眼神游移,脸上写着“沮丧”两个字。
我没说话,盯着他俩,气得脸都红了。我本来不想发火,可是肚子里已经燃烧起来,怎么都忍不住,提高了嗓门,指着“狮子头”:“你把你看成什么人了?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你是乞丐吗?我是不讲情谊的人吗?咱们的情意就是两包烟?你就这么交朋友?我不说谎,真的想交你俩,可你俩就这么想?两包烟?两包烟呀!就值两包烟!”我气得嘴唇都哆嗦起来,瞪起了眼睛,手指胡乱地指向他俩。
有路人停下来,也有人用脚尖支着,坐在自行车上看。
“走!到我家去!五百块钱,一分不少,有酒有肉。”我更加气忿,伸手想拉“晾衣杆”。
“晾衣杆”本能地后退,踩到后面看热闹人的脚,那人推了他一把。“晾衣杆”的脸色突然变白,拉了“狮子头”一把。“狮子头”本来就慌乱了,被“晾衣杆”一拉,扭头就走。
“别走啊,别——”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俩已经挤开人群,出去了。
“哎,朋友!”我喊着。
老姜说到这里,鼻子尖儿的汗水汇集起来。他笑着,说这是他遇到的最有趣的碰瓷儿事件,他说真的想和那两个人交朋友。
“真的?”我问。
“我说了真的你也不信。可就是真的。来,走一个。”
我俩喝尽了酒,这么热的夜里,这么清凉的啤酒,太爽了。
三瓶“崂山”见了底,辣炒田螺的空壳堆了起来,正是聊天的好时候。
老姜不愧是“老姜”,喝红了鼻子,像刚刚挖出来姜,顶着一尖儿紫色。只要喝了酒,那尖儿上就冒出密密的汗。
“坏人也是人,是人都有弱点。我就说说碰瓷儿的事儿吧。”老姜用竹签挑着一卷田螺肉,送进口里一,闭眼品味,“好吃。这田螺呀,得有点儿土腥气,用辣椒一呛,那感觉……”
我知道他在卖关子,但喝酒不听故事,就像田螺缺了辣椒,实在没味儿,就催他讲碰瓷儿。
“那是去年。”老姜开始讲述了。
那是去年的夏天,老姜从南京出差回来,出了车站,背着包往家走。他家距离车站也就四站地远。
车站前永远很多人,操着各种方言,做着各种营生。老姜低着头只顾往前走,有人举着纸牌子拉他住店,“卫生干净,服务周到。”你知道的,“服务周到”,哈哈,等你交了钱,就没人搭理你了。
一会儿,我已经走出广场了,路上的人和车少了。从吵杂的地方到了清净的地方,我很享受。正哼着小歌走,我又被拉住了。
“我不住,不住!”我有些生气。能不生气吗?都跟到这儿来了。
“哥们儿,你刮了我们车了。”
我这才注意到拉我的,是两个小伙子。这两个小伙子,你在所有城市里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穿着绷紧身体的T恤,好像穿着潜水衣刚刚上了岸,还来不及换衣服。头发上的发胶涂了很多,真担心甩头时会飞出来。
“怎么刮了?”我自然要问。实在想不起来怎么刮的。
两个小伙子开始说。我这才注意到两个小伙子的区别,一个高一些,偏瘦;另一个头发又长又卷。为了方便,我就叫他俩“晾衣杆”和“狮子头”吧。
“狮子头”拉住我的背包带,说:“你路过站前街的时候,没看到一辆白色的现代?”
我想了想,好像有。可是白色的现代?真的吗?
“就是白色现代。门开着,车顶放一个包。”“狮子头”盯住我,手紧紧地拉着,那气势,要与我的包共存亡啦。
记忆里好像有一辆白色的车。我点点头。可是白色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坐。
“狮子头”见我点头,马上提高了嗓门:“你的包碰到我的车门上了,掉了一块漆,你看怎么办吧。”
“怎么办!”“晾衣杆”附和,声音不是质问也不是疑问,肯定的好像车门上有一个洞似的。
我翻过来看我的包,意外地,包角上三四点白色,好像罪证似的粘在那里。
“你看,你看——”“晾衣杆”得意了,手指着我包上的白点。
我真的懵了。我真的刮了人家的车门?我摸摸包,软软的。
“怎么办?你说。”我看看“晾衣杆”,对“狮子头”说。
“五百!”“狮子头”的巴掌直伸到我的脸前,“整一下,喷一下,五百还便宜你了。”
说老实话,当时我脑子懵了,一直想我是不是真的刮了他们的车。刮了的话自认倒霉,可是,如果刮了,我怎么毫无感觉?
“看你刚下车,少点儿,五百。”“晾衣杆”也伸出手。
我脑子里一道光闪过,这才想起来,我刚下车,从南京回来的,要回家。
“好吧。”我说,“你们也知道,我刚回来,身上没带多少钱。要不,你们和我回家拿?”
他俩互相看看,“晾衣杆”把“狮子头”拉到了一边,低声商量。“狮子头”眼睛盯着我,怕我跑了。有一分钟的时间,“晾衣杆”点点头。两人朝我走来,说:“走。别骗我们啊,对不讲道理的人,我们不客气的。”
我在前,他俩在后,顺着长安大街走。路中的车好像多起来,人行道上的行人也多起来。可没有人注意到我和我们。
老姜讲到这里,给我倒了一杯酒,催我:“喝啊。别只听,来,走一个。”我俩喝了酒,他又吃了几颗田螺,有一颗他“呸”一声吐在地上,说:“坏了。继续。要不说走路有助于思考呢!我不是和他们走吗?这一走,倒走出我的道道儿了……”
我走着,心里就琢磨。这就是一个碰瓷儿呀。我的包是铁包吗?刮了车为什么不把车开来呀?这么一想,就发现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筛子,漏洞聚起来都可以开会了。“这他妈的,走路都能跌到老鼠洞里。”我想。
我偷偷看他俩。他俩跟着,四只眼盯着我,好像我会突然掉进窨井消失似的。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太阳已经升起来,噼里啪啦地照着。我的后背已经出了汗,胶水一般。我想呼救,但这个冲动立刻被否定了。白天永远不懂夜的黑,还不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
“哥们,抽烟吗?”
我站住了,拿出烟来,先自己点了一支,把烟递过去。他俩各抽出一支,我给点着。
“这天,真热啊。”我说。
“是。”“狮子头”抬起手背擦汗,抬起头看看头顶的太阳。“晾衣杆”低着头,脚尖趁着地面,漏出他的后脖,一节节脊柱骨节把皮顶起来,好像要揭竿而起的样子。
“你家还有多远?”“狮子头”拧着眉头,问。
“不远了。我这人吧,做点儿小买卖,最喜欢交朋友了。二位一看就是义气之人,我倒想和你们交个朋友呢?”
“晾衣杆”不再刮地皮了,抬起头来看我。“狮子头”有些意外,手指夹着烟停在了嘴边。
从小我就喜欢交朋友,特别是讲义气有能力的。到了我家,钱是小事,咱们造两个菜,喝点儿。
我真诚地对他俩说。他俩将信将疑地看着我。“狮子头”抽一口烟问:“你家里没人?”
我知道他所说的“人”指其他人,点点头。在家里我一人吃饱大家不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所以才能交天下朋友啊。你有见过广交朋友的带着老婆孩子?宋江要上梁山之前,还得先把阎婆惜杀了。俩位一看就是有能力的,我真想交你们这两个朋友呀。
他俩对视,“狮子头”把烟扔了,催我上路。
“不急。抽完就走。”
烟抽完了,把背包松了松,背好,开路。
过了地道桥。经过的时候,桥上面驶过一列火车。我就想是不是我从南京回来时坐的那列车,在车上我吃了盒饭,把盒子放在座位底下了,不知道列车员收了没有?坐在车上的时候不觉得,现在走在列车的下面,才发觉原来列车开动起来,“轰隆隆”地地动山摇,声音太大了。那么,住在铁道两边的人们,晚上怎么能睡得着?不怕半夜里从床上震下来?就是不震下来,日日梦里自己都在列车上“轰隆”,这一辈子实在是可悲的很……
“哥们。你他妈别是骗我们吧,还没到?”我没有回头,知道是“狮子头”。我指指前面,说不远了就在前面。
“我们不走了。”我的包有被拉住了,是“晾衣杆”,“现在掏钱,五百,你带我们旅游啊。”
我只好站住,望望前面,说真的不远了,我家冰箱里还有一只德州扒鸡,还是上次从山东带回来的,一直舍不得吃,就等着朋友来。我还想说德州扒鸡的香味有多么诱人,色泽多么赏心悦目,“狮子头”把我的话堵回我肚子里。
“这么远,你他妈的……”
“远能怪我?其实也不远。”
“到底哪里?”“晾衣杆”拽了拽包。
“前面。我不说谎,到了有钱有酒,咱们好好喝几杯。我从不说谎。”我掏出烟来,点了一颗。
“好吧。你要是骗了我们,别怪我们不客气。”“狮子头”的眼睛里冒着火光。
我答应着,继续走。
天气更热了,太阳很努力地发光发热,把整个城市当作了自己的烤箱。
我的背上已经都是汗,脸上的汗刚出来就被蒸发,留下一层微盐。我想像自己满脸白色的盐粒,想看看他俩是不是脸变得白了。当然,我是不会回头去看的。
他俩——我想笑。真的,如果他俩不在身后,我是会笑出声来的。没办法,你也忍过笑不是?好像胸膛里有一张嘴在“咕咕”地笑,自己还要紧紧地闭住嘴,就怕这“咕咕”声从自己嘴里漏出来,这真的很难受。于是,我走得快一些,这样可以好受一些。身后的脚步声也加快了,凌乱而沉重。
过了福星阁,前面是十字路口,过了十字路口,五百米就是我家。这时候我开始想到了家怎么办,德州扒鸡在冰箱里呢,啤酒也在冰箱里呢,五百块呢?
正想着,背后一声大喊:“站住!”
我转身,他俩满头的汗,没有满脸白色的盐粒,这有些让我失望。
“哥们儿,这样吧,我们照顾你一下,你兜儿里有多少?有多少算多少吧。”“晾衣杆”擦着汗。
“不行!”我断然拒绝,“先不说我身上真的没钱,就是有,怎么可以这么对待朋友!钱是小事,义气才是大事。”我说得大义凌然。
“这样吧。要不你给我俩每人买包烟,我们陪你走了这么远。”“狮子头”的眼神游移,脸上写着“沮丧”两个字。
我没说话,盯着他俩,气得脸都红了。我本来不想发火,可是肚子里已经燃烧起来,怎么都忍不住,提高了嗓门,指着“狮子头”:“你把你看成什么人了?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你是乞丐吗?我是不讲情谊的人吗?咱们的情意就是两包烟?你就这么交朋友?我不说谎,真的想交你俩,可你俩就这么想?两包烟?两包烟呀!就值两包烟!”我气得嘴唇都哆嗦起来,瞪起了眼睛,手指胡乱地指向他俩。
有路人停下来,也有人用脚尖支着,坐在自行车上看。
“走!到我家去!五百块钱,一分不少,有酒有肉。”我更加气忿,伸手想拉“晾衣杆”。
“晾衣杆”本能地后退,踩到后面看热闹人的脚,那人推了他一把。“晾衣杆”的脸色突然变白,拉了“狮子头”一把。“狮子头”本来就慌乱了,被“晾衣杆”一拉,扭头就走。
“别走啊,别——”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俩已经挤开人群,出去了。
“哎,朋友!”我喊着。
老姜说到这里,鼻子尖儿的汗水汇集起来。他笑着,说这是他遇到的最有趣的碰瓷儿事件,他说真的想和那两个人交朋友。
“真的?”我问。
“我说了真的你也不信。可就是真的。来,走一个。”
我俩喝尽了酒,这么热的夜里,这么清凉的啤酒,太爽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