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分享给每一位识字的朋友的书单(一)
世间之书,浩渺如同繁星。如果粗略地区分,大概有两种——一种为有用之书,一种为无用之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为“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更好的物质生活。
风花雪月,诗歌哲学,是为“无用”。然而,“以无用之事,遣有涯之生”,于我而言,是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作为学工科出身,又沾了一点点“无用的文艺”气息的我,一直在努力维持着二者的平衡。我想,这就是我读书的原因。

《海的女儿》全译本 作者:安徒生 这是我幼时看的第一本全是字的书。和各种儿童绘本表现的不同——小美人鱼真正追求的,并不是那个王子,而是一个不灭的灵魂。而最后,她也并没有单单化成泡沫,而是终于得到了一个完成夙愿的机会。 我想,也许这并不只是一个爱情悲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只关于小美人鱼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老祖母、五个姐妹、人类公主、还有那个完美得像梦一样的王子,终于成为她短暂生命的匆匆过客。经历了一翻尘世梦幻,她终于选择了自我牺牲,也终于踏上了真正的旅途。

《女性主义》 作者:李银河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这是一部关于女性主义历史和发展的综述,也是了解女性主义理论的完美入门读物。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男女平等?也许就如同波伏娃的那句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就的”。 可是,这个世上,总有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这种预设的、不平等的角色,他们想拥有选择的自由。 而我想,女性既然生而为人,也就值得被当做真正的人——而不是被物化的、低男性一等的第二性——来看待。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还记得开篇曹公自述,“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孝,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自古以来,常有把王朝覆灭归咎于女人的,但《红楼梦》却为闺阁女子著书立说。在曹公心中,这些女子不单有名有姓,更拥有独一无二、高贵不灭的灵魂。 对我而言,《红楼梦》拥有太多太多的伟大,不可尽数。她让我庆幸自己是中国人,庆幸自己的母语是中文,更庆幸拥有这样一部作品,足以陪伴我的一生。

《源氏物语》 作者:紫式部,推荐译本:丰子恺、林文月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描绘了被降为臣籍的皇子光源氏的一生经历。作者紫式部是宫廷女官,她将溶溶忧思,寄予风月草木,笔触柔软细腻,哀婉动人。 很多人将《红楼梦》同《源氏物语》做比较,不过,这算得上一部悲剧么?从通俗意义上讲,源氏位极人臣,儿女双全,他的情人们被安放那座仿佛汇集了世间所有美好的六条院,似乎已然圆满。然而我想,如果《红楼梦》的悲剧在于在于无法逆转的命运,在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么《源氏物语》的悲剧,就在于禁锢。 女主人公紫姬,这个在书中被称为最完美、最幸福的女人,实际上只是源氏豢养在豪华鸟笼的金丝雀。从生活方式到喜怒哀乐,她的一切,都按照源氏的喜好建立起来。而对于源氏而言,穷极一生都禁锢在年幼时代就失去的、母亲的气息中。他不断追求各种各样的女人,用尽自己的感情。 当峰回路转,终于领悟,十八岁初遇时的那片春光,却已消散在茫茫岁月之中。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这是一部讲述“美”的书。 冯友兰的赞美应该是对她最好的概括:“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实际上,这部 “大书”,只是一本两百页的册子。但是,从远古图腾到明清文艺思潮,李泽厚却用这两百页的文字,完美地展现了中国数千年的美学演化过程。各个时代的审美、文艺、历史乃至哲学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终于形成璀璨深厚的中华文明。 关乎“美”,更关乎“人性”。这部止于明清的美学史,给了我生生不息的、追寻的力量。 “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鱼丽之宴》 作者:木心 很多人知道木心,是因为他那首《从前慢》。被改编成歌曲之后,这位已故的英俊老人终于开始走入世人的眼睛。 在我了解到他还是个画家之前,他的《文学回忆录》已经躺在我的“想读”书单里很久了,谁知阴差阳错,《鱼丽之宴》成了我读的第一本木心作品。 我喜欢木心,喜欢他文字里的古意、雅趣和精雕细琢,喜欢那涌动着的灵气与哲思,乃至骄傲、乃至狡黠、乃至那弥漫着、无法消散的孤独与痴心。 《鱼丽之宴》是木心的问答录,名字来源于诗经《小雅•鱼丽》,盛赞宴享时酒肴之甘美盛多。用在这里,以木心自己的意思,是因为这些问答涉及文学、艺术,“自有一番纷繁......如此则原想叙叙人生上的立钝成败,结果却变成了一场酒酣耳热的飨宴。”

《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毛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了《月亮和六便士》 。 一位受人尊敬、过着典型中产生活的中年英国证券经纪人,忽然抛妻弃子,放弃一切身份、地位和财产,跑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理想。然而巴黎尚且喧嚣世俗,他最终选择了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在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岛屿,他与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开始了无尽的创作。 满地都是六便士,心却向往着月亮。如果真的视眼前为苟且,如果真的去追求诗和远方…… 关于梦想、关于现实、关于个性与天才,关于人性与社会,孰是孰非,只有自己去找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