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岛
去黄岛,坐机场大巴走跨海大桥,望不见头,凭空延伸,渔船浮在海面上。跨海大桥上飞奔了半小时,海太美了,我第一次看到海中央来往的船只,以前只见过岸边停泊的渔船。包括桥上来往的车辆,桥栏杆,桥上支起帆一般的线条。简洁又节制,自由之外还有某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规则。自然绝不是对文明的否定,这些结构形成的美感令人感到审美的开阔。 放下行李和麻麻步行到金沙滩,阴天,伞棚仍然需要,讲价也需要。


我们坐着,淌水,望天;望天,踩沙,坐着……无限循环。将近七点才日落,吃了饺子。 第二天坐大巴进城,问陶馆路,问半天。老爷子哈哈大笑,你是说馆陶路不,我纳闷自己一个老青岛也没听说过这陶馆路啊。



五月,已经见不着樱花,不过满街的大树,泡桐,也很美。墙头看不尽的蔷薇,大红色的竟然如此好看。 压马路是看到一家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之后的几天,中山路湖南路河南路武汉路,穿来绕去,只要经过老舍公园旁,就没见麦香食品的窗口空过。当然,每次都要买一袋面包,满是过去的味道。

说到吃,怎么会错过最漂亮的樱桃,这里是樱桃海洋!







经过优步司机的指点,可以在附近的菜市场买生鲜,找一家饭馆加工,别说38一只的大虾,38一大盘噢。会发现什么劈柴院简直坑。


在青岛最喜欢看人,公园里打牌下棋的人,山上步行的老者,路边的理发摊儿。南方并没有这种味道,不是说南方不下棋,不遛弯,而是赶局似的太把时间当回事儿,人多的地方都是人,老城区的人老极了,老到不快乐。但在青岛,我感受到一种自由自在,跟空间也有关。



看腻江南粉墙黛瓦,青岛房子的颜色令人激动!


跨海之行的四天之后,晚上起点乘坐大巴去机场的路上再次感怀某种恩赐。因为没早起看日出,却仍然能获得这么美的落日,陪伴一路。蓝色红色黑色紫色无穷无尽的颜色铺满天边。车子飞速往前,心一路后退。夕阳总让人不想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