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家
08.29 16:53
脑袋里随机摘取的一些记忆
我的老家是一个小镇,县级镇。
有一个旱冰场,是棕色的皮革鞋,两排轮,穿的时候脚上要套一个塑料袋。中间吊着一个大圆球,是彩灯,天黑了通上电会旋转着发光,投得整个场子五颜六色,那时候不觉得艳俗,反而兴奋。背景乐是唐古拉,大大小小的人排成一条,拉着前面人的衣角,认识不认识的混在一起,围着场子疯转,摔成一团爬起来哈哈大笑。
六年级的时候转来一个新同学,是老师的侄儿,说普通话,是厦门来的。他脾气很不好,总和女生吵架,而且一生气就挠自己的脸,摔书踢桌子,还拿头撞墙。有一次他午眠没在教室,老师让我们出去找他,镇上只有一家游戏厅。他看到我们的时候摔了手柄,要冲去马路上撞车,我们都很害怕。几个月后他转走了,不知道现在脾气有没有好一点。
小学是在教室里睡午眠,趴在课桌上,眼睛必须闭着,不许说话,男生和女生的头不小心挨在一起还会被嘲笑。班长在讲台上守纪律,把不睡的人名字记在黑板上。值周老师偶尔会趴在窗户上偷看。学校里的小卖部门口拦着一根木杆,应该是怕挤坏玻璃,下课的小学生很恐怖的,只管埋着头挤,手里挥舞着钱,一毛,两毛,五毛,一元。
外婆家有一个热水壶。外壳是竹子编的,旧得有些发黑,纹路很漂亮,我一直以为那是古董,后来才知道那是外公做的。还有烟囱和水泥灶台,煮饭的时候要烧火,我喜欢架柴,但我不会用火钳,太重了。外婆把红苕放进灶孔里,过一会儿就能闻到烤红薯的香味,是橘黄色的,会烫嘴。还有花生,花生要埋进柴灰。
外婆有两个院子,前院挨着邻居,后院是一片竹林,还有柚子树,干枯的小河床里堆满杂草和叶子。听我妈说,她小时候河水还活着,河边有一座大洗衣台,晚饭后她和我舅舅会躺在上面乘凉,看星星。外婆蹲在青石板上洗衣服,外公给他们讲故事,还和外婆拌嘴。
小时候一直觉得外公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会写很漂亮的毛笔字,还会做木工,他给我和我哥一人做过一把木剑,特别逼真,磨得很光滑,一点也不刺手。
外婆家的前院有一座土房子,墙很厚,是褐色的土块堆起来的,破洞的地方还能看见篾条。那里住一对老夫妻,是我的二祖祖,大概是我外公的某个叔叔。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很老了,不记得哪个更老,只记得有一个卧床,一个还能走动。他们的皮肤都很皱,我很怕,外婆和其他邻居常常端汤和饭菜给他们吃。在我初中的某一年,他们都去世了。
我还有我自己的祖祖,是我妈妈的奶奶,九十多岁的时候还来我家玩过,说坐不惯摩托。她是我五年级的时候去世的,下葬的时候我没去看她,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后悔。她对我妈妈很好,我妈说她小时候家里没有电扇,祖祖通宵用蒲扇给她扇,帮她赶蚊子。祖祖也经常给我吃薄荷糖,我却没有去看她。
我爸爸的奶奶也是我祖祖。已经记不清了,对她的印象只来源于照片,她也很老,脸皱皱的,但我不怕她。因为每张照片上她都在笑,还抽烟,有一个长烟杆,还吊着一个很精致的小囊袋,爸爸说那是装烟草碎的。
我小时候有很多照片,全是我奶奶拍的,都是抓拍,没有构图,一大本相册全是我。我奶奶能说出每张照片拍摄时发生的事情,我为什么笑,为什么哭,精确到每张照片。奶奶很喜欢小时候的我,但我觉得照片上的我长得很陌生。
奶奶是一个标准的老太太,唠叨。她很喜欢讲她年轻时的事,她年轻的时候过得很艰难,他的大儿子病死了,没有钱治。每每讲到这里的时候她就会哭,我也很难受,心疼我那位素未谋面的伯伯。
有一个暑假我跟爸爸守药店,吃完饭要午觉,爸爸带我去镇上一家人的院子里打水洗脚,用桶从井里把水拉上来,像钓鱼一样。爸爸让我站在离井一米远的地方,把水泼到我脚上,我凉得跳起来。
药店对面有一个大哥哥,比我大几岁,他教我用酒瓶盖当锅抓蚂蚁来煮,那时候觉得很好玩,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太残忍了。向蚂蚁道歉。
大哥哥还教我打手柄游戏,超级玛丽,魂斗罗,俄罗斯方块。暑假结束后爸爸给我买了游戏机,但是不让我玩,只能在上面练习键盘打字。
小时候我妈对我哥哥很好,不是我亲哥哥,是爸爸的弟弟的儿子。刚开始我讨厌他,还给他写威胁信,让他离开我家,说我恨他。那封信我写好放在抽屉里忘记拿走了,被我爷爷看到,问我为什么觉得被哥哥抢走了母爱。那时候我觉得爱是很肉麻的一个字,很不好意思谈论,就骗我爷爷说那是同学写的,我同学和我叫一样的名字,也有一个哥哥,他哥哥也和我哥哥叫一样的名字。
现在长大了一点,对爱还是羞于启齿,但敢承认我爱我哥了。亲人的爱,本来我不想多解释这一句的,但是现在的世界太莫名其妙了,不说清楚怕别人觉得奇怪。我哥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大多数觉得温暖的回忆都是他给我的,他给了我父爱和母爱,有一段时间我完全是为了不让他伤心才活着。
还有我二爹,就是我爸的弟弟。我二爹是我小时候最崇拜的人,他去过很多地方,会打鼓和弹吉他,还有很多看起来像陈浩南一样的朋友,留长发,皮裤皮靴,特别厉害。现在我也很崇拜他,但是不再觉得他厉害了,他也是个普通人,为了生活也会做很多不屑于做的事情,而且皮裤也挺丑的。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是灰色的,灰色的水泥街道和青灰色的石板。
经常会有外地的杂技团来演出,他们在市场里的空石板地上搭简易舞台,唱歌跳舞表演绝活。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群和尚,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和尚,反正是光头。他们把钢珠放进水里咽下去,又从鼻孔里喷出来,还用脖子顶钢筋,用身体把钢筋折弯,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理解这种称作“绝活”的表演,丝毫没有美感,只有惊悚。
他们说去过全国各地表演,我很羡慕。我跟我爸说我想跟他们一起走,住在车里去环游世界。我爸骂我,说我是不想好好念书。我觉得他骂得很对,但不知道为什么对,好像小孩子生下来就应该去念书,念完书就成为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成为爷爷奶奶,再继续制作下一个小孩子,让他们再去念书。
我妈妈长得很漂亮,现在也很漂亮,至少在同龄人里她是漂亮的。从小到大很多同学都这么说,我很自豪。妈妈的第一个手机是天语的一款滑盖,酒红色,她打九宫格特别快,我练了好久也没赶上,后来手机被她自己摔坏了。第二个手机是一个翻盖,也是酒红色,不知道为什么我妈妈总喜欢这种颜色,我家的车也是这个颜色,我觉得很难看。
我家原来是一个摩托,忘记是什么牌子了,反正在电视上看到过。车很重,是银黑色的,比其他人那些红色的普通摩托车好看。后来家里买了一辆很贵的汽车,开了几年又卖掉了,换成一辆很普通的车。
初中有一个同学长得很高,一米八多,脚也很大。他每次买鞋都要去市里,买订做的皮鞋或者旅游鞋,一次买好几双,穿一学期。
校门口有一角书屋,可以租书看,我也办了卡。我喜欢租老夫子和多啦A梦的漫画,每天都租,有的同学没有办卡,就充钱到我的卡里用我的卡租。他们喜欢看网络小说,很厚一本,封面都差不多,黑色的,每一页有爬满很多字,密密麻麻像一堆蜘蛛,而且有很多册,几十册,都那么厚。我一直都很想认识那些书的作者,现在也想。有一次一个同学租了一本这样的小说,上课放在桌下看,被老师发现了,让他交出来,他红着脸直接扔出了窗外。我后来才知道那是黄色小说,去书屋赔钱的时候一直低着头觉得很羞耻。
现在的我遇到这种事已经不会羞耻了,说不定还能看得津津有味。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跟村里的人比较起来算是生活在大地方,后来去了市里和省城读书,去过了一些真正的大地方,也知道了大地方的外面还有更大的地方。
我长大了一些,不能再成为小时候的我了,我的老家也长大了许多,游戏厅变成了电玩城,溜冰场也有了真正的冰。
我的小镇发展起来了,我很高兴,但我偶尔也想念那个物质匮乏的它。
脑袋里随机摘取的一些记忆
我的老家是一个小镇,县级镇。
有一个旱冰场,是棕色的皮革鞋,两排轮,穿的时候脚上要套一个塑料袋。中间吊着一个大圆球,是彩灯,天黑了通上电会旋转着发光,投得整个场子五颜六色,那时候不觉得艳俗,反而兴奋。背景乐是唐古拉,大大小小的人排成一条,拉着前面人的衣角,认识不认识的混在一起,围着场子疯转,摔成一团爬起来哈哈大笑。
六年级的时候转来一个新同学,是老师的侄儿,说普通话,是厦门来的。他脾气很不好,总和女生吵架,而且一生气就挠自己的脸,摔书踢桌子,还拿头撞墙。有一次他午眠没在教室,老师让我们出去找他,镇上只有一家游戏厅。他看到我们的时候摔了手柄,要冲去马路上撞车,我们都很害怕。几个月后他转走了,不知道现在脾气有没有好一点。
小学是在教室里睡午眠,趴在课桌上,眼睛必须闭着,不许说话,男生和女生的头不小心挨在一起还会被嘲笑。班长在讲台上守纪律,把不睡的人名字记在黑板上。值周老师偶尔会趴在窗户上偷看。学校里的小卖部门口拦着一根木杆,应该是怕挤坏玻璃,下课的小学生很恐怖的,只管埋着头挤,手里挥舞着钱,一毛,两毛,五毛,一元。
外婆家有一个热水壶。外壳是竹子编的,旧得有些发黑,纹路很漂亮,我一直以为那是古董,后来才知道那是外公做的。还有烟囱和水泥灶台,煮饭的时候要烧火,我喜欢架柴,但我不会用火钳,太重了。外婆把红苕放进灶孔里,过一会儿就能闻到烤红薯的香味,是橘黄色的,会烫嘴。还有花生,花生要埋进柴灰。
外婆有两个院子,前院挨着邻居,后院是一片竹林,还有柚子树,干枯的小河床里堆满杂草和叶子。听我妈说,她小时候河水还活着,河边有一座大洗衣台,晚饭后她和我舅舅会躺在上面乘凉,看星星。外婆蹲在青石板上洗衣服,外公给他们讲故事,还和外婆拌嘴。
小时候一直觉得外公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会写很漂亮的毛笔字,还会做木工,他给我和我哥一人做过一把木剑,特别逼真,磨得很光滑,一点也不刺手。
外婆家的前院有一座土房子,墙很厚,是褐色的土块堆起来的,破洞的地方还能看见篾条。那里住一对老夫妻,是我的二祖祖,大概是我外公的某个叔叔。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很老了,不记得哪个更老,只记得有一个卧床,一个还能走动。他们的皮肤都很皱,我很怕,外婆和其他邻居常常端汤和饭菜给他们吃。在我初中的某一年,他们都去世了。
我还有我自己的祖祖,是我妈妈的奶奶,九十多岁的时候还来我家玩过,说坐不惯摩托。她是我五年级的时候去世的,下葬的时候我没去看她,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后悔。她对我妈妈很好,我妈说她小时候家里没有电扇,祖祖通宵用蒲扇给她扇,帮她赶蚊子。祖祖也经常给我吃薄荷糖,我却没有去看她。
我爸爸的奶奶也是我祖祖。已经记不清了,对她的印象只来源于照片,她也很老,脸皱皱的,但我不怕她。因为每张照片上她都在笑,还抽烟,有一个长烟杆,还吊着一个很精致的小囊袋,爸爸说那是装烟草碎的。
我小时候有很多照片,全是我奶奶拍的,都是抓拍,没有构图,一大本相册全是我。我奶奶能说出每张照片拍摄时发生的事情,我为什么笑,为什么哭,精确到每张照片。奶奶很喜欢小时候的我,但我觉得照片上的我长得很陌生。
奶奶是一个标准的老太太,唠叨。她很喜欢讲她年轻时的事,她年轻的时候过得很艰难,他的大儿子病死了,没有钱治。每每讲到这里的时候她就会哭,我也很难受,心疼我那位素未谋面的伯伯。
有一个暑假我跟爸爸守药店,吃完饭要午觉,爸爸带我去镇上一家人的院子里打水洗脚,用桶从井里把水拉上来,像钓鱼一样。爸爸让我站在离井一米远的地方,把水泼到我脚上,我凉得跳起来。
药店对面有一个大哥哥,比我大几岁,他教我用酒瓶盖当锅抓蚂蚁来煮,那时候觉得很好玩,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太残忍了。向蚂蚁道歉。
大哥哥还教我打手柄游戏,超级玛丽,魂斗罗,俄罗斯方块。暑假结束后爸爸给我买了游戏机,但是不让我玩,只能在上面练习键盘打字。
小时候我妈对我哥哥很好,不是我亲哥哥,是爸爸的弟弟的儿子。刚开始我讨厌他,还给他写威胁信,让他离开我家,说我恨他。那封信我写好放在抽屉里忘记拿走了,被我爷爷看到,问我为什么觉得被哥哥抢走了母爱。那时候我觉得爱是很肉麻的一个字,很不好意思谈论,就骗我爷爷说那是同学写的,我同学和我叫一样的名字,也有一个哥哥,他哥哥也和我哥哥叫一样的名字。
现在长大了一点,对爱还是羞于启齿,但敢承认我爱我哥了。亲人的爱,本来我不想多解释这一句的,但是现在的世界太莫名其妙了,不说清楚怕别人觉得奇怪。我哥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大多数觉得温暖的回忆都是他给我的,他给了我父爱和母爱,有一段时间我完全是为了不让他伤心才活着。
还有我二爹,就是我爸的弟弟。我二爹是我小时候最崇拜的人,他去过很多地方,会打鼓和弹吉他,还有很多看起来像陈浩南一样的朋友,留长发,皮裤皮靴,特别厉害。现在我也很崇拜他,但是不再觉得他厉害了,他也是个普通人,为了生活也会做很多不屑于做的事情,而且皮裤也挺丑的。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是灰色的,灰色的水泥街道和青灰色的石板。
经常会有外地的杂技团来演出,他们在市场里的空石板地上搭简易舞台,唱歌跳舞表演绝活。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群和尚,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和尚,反正是光头。他们把钢珠放进水里咽下去,又从鼻孔里喷出来,还用脖子顶钢筋,用身体把钢筋折弯,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理解这种称作“绝活”的表演,丝毫没有美感,只有惊悚。
他们说去过全国各地表演,我很羡慕。我跟我爸说我想跟他们一起走,住在车里去环游世界。我爸骂我,说我是不想好好念书。我觉得他骂得很对,但不知道为什么对,好像小孩子生下来就应该去念书,念完书就成为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成为爷爷奶奶,再继续制作下一个小孩子,让他们再去念书。
我妈妈长得很漂亮,现在也很漂亮,至少在同龄人里她是漂亮的。从小到大很多同学都这么说,我很自豪。妈妈的第一个手机是天语的一款滑盖,酒红色,她打九宫格特别快,我练了好久也没赶上,后来手机被她自己摔坏了。第二个手机是一个翻盖,也是酒红色,不知道为什么我妈妈总喜欢这种颜色,我家的车也是这个颜色,我觉得很难看。
我家原来是一个摩托,忘记是什么牌子了,反正在电视上看到过。车很重,是银黑色的,比其他人那些红色的普通摩托车好看。后来家里买了一辆很贵的汽车,开了几年又卖掉了,换成一辆很普通的车。
初中有一个同学长得很高,一米八多,脚也很大。他每次买鞋都要去市里,买订做的皮鞋或者旅游鞋,一次买好几双,穿一学期。
校门口有一角书屋,可以租书看,我也办了卡。我喜欢租老夫子和多啦A梦的漫画,每天都租,有的同学没有办卡,就充钱到我的卡里用我的卡租。他们喜欢看网络小说,很厚一本,封面都差不多,黑色的,每一页有爬满很多字,密密麻麻像一堆蜘蛛,而且有很多册,几十册,都那么厚。我一直都很想认识那些书的作者,现在也想。有一次一个同学租了一本这样的小说,上课放在桌下看,被老师发现了,让他交出来,他红着脸直接扔出了窗外。我后来才知道那是黄色小说,去书屋赔钱的时候一直低着头觉得很羞耻。
现在的我遇到这种事已经不会羞耻了,说不定还能看得津津有味。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跟村里的人比较起来算是生活在大地方,后来去了市里和省城读书,去过了一些真正的大地方,也知道了大地方的外面还有更大的地方。
我长大了一些,不能再成为小时候的我了,我的老家也长大了许多,游戏厅变成了电玩城,溜冰场也有了真正的冰。
我的小镇发展起来了,我很高兴,但我偶尔也想念那个物质匮乏的它。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