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37
现在是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北京时间8时34分。
今天要抄的是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这首诗跟前面几首有点像。“乍见翻疑梦”,离别许久,乍一见以为自己在做梦,这话跟之前抄过的戴叔伦的“翻疑梦里逢”一样一样的嘛。“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最后仍是惜别的情绪,跟之前抄过的戴叔伦的“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卢纶的“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李益的“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都有点像。
忽然想起知乎上有个问题,说你都听过哪些大实话,有人甩出一句“有些人,你已经见过最后一面了”,这确实蛮让人感慨的。
当初看《史记·孔子世家》:明岁,子路死於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细一想,这真的很难过,孔子拄着拐杖倚着门说“赐啊,你怎么才来?”,不过好歹是见到了,七天后孔子就死了。
早上是背着电脑来的,因为办公室里这台电脑不行了。
最近在看刘震云的一本书,刘震云的书总有一种糙感,这种糙感让我觉得他是在农村长大的,不过这只是个猜想,我还没有验证。
这种糙感,我有时很喜欢,因为它意味着不矫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人总是能挺过来,千万人的人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种糙感,我有时又很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美化,好事总是太少,人生总是孤独,千万人的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和余华相比,刘震云在人生悲剧的刻画上更优秀,他能在琐碎中搞出悲剧,但刘震云留希望的技巧不如余华,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体会。
有本书叫《画什么,怎么画》,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今天要抄的是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这首诗跟前面几首有点像。“乍见翻疑梦”,离别许久,乍一见以为自己在做梦,这话跟之前抄过的戴叔伦的“翻疑梦里逢”一样一样的嘛。“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最后仍是惜别的情绪,跟之前抄过的戴叔伦的“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卢纶的“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李益的“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都有点像。
忽然想起知乎上有个问题,说你都听过哪些大实话,有人甩出一句“有些人,你已经见过最后一面了”,这确实蛮让人感慨的。
当初看《史记·孔子世家》:明岁,子路死於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细一想,这真的很难过,孔子拄着拐杖倚着门说“赐啊,你怎么才来?”,不过好歹是见到了,七天后孔子就死了。
早上是背着电脑来的,因为办公室里这台电脑不行了。
最近在看刘震云的一本书,刘震云的书总有一种糙感,这种糙感让我觉得他是在农村长大的,不过这只是个猜想,我还没有验证。
这种糙感,我有时很喜欢,因为它意味着不矫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人总是能挺过来,千万人的人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种糙感,我有时又很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美化,好事总是太少,人生总是孤独,千万人的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和余华相比,刘震云在人生悲剧的刻画上更优秀,他能在琐碎中搞出悲剧,但刘震云留希望的技巧不如余华,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体会。
有本书叫《画什么,怎么画》,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