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小小绘本馆的成长史1——绘本很美好,跳坑需谨慎
![]() |
想想树自我接手也已两个年头,两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到今天为止,它还存在着,也让我有了些回顾的“资本”,就说说这两年里的故事吧!
2014年,闺女3岁,全职当妈的工作眼看就要下岗,为了不被朝九晚五套牢,以及为了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继续当个“好妈妈”(赖在家里),我开始琢磨自己能做点啥?考虑过开网店、加盟培训机构、做个手工艺人……最后的最后,我准备听从内心的呼唤,开间绘本馆。我当然不是一个盲目的人,自然也会去考察别家绘本馆,做前期预算(就仅此而已,当时不知道还应该看看人家的盈利模式是虾米)。盘算了自己的私房钱,心里有了底,准备将闺女送入幼儿园后,就逐步实施我的“绘本馆计划”。
天上掉了个馅饼,我把它吃了
话说6月的一天,友人与我说她常常租借绘本的那家老板准备和老公回美国,要将绘本馆转手,问我有没有兴趣接。抱着只是去看看的心与前老板见了一次面聊了半个小时,我当即就决定——接手想想树!7月签合同、9月正式接手,咱干事就是这么干脆利落。现成的会员、现成的课程、现成的图书,我一接手就可以坐着收钱,再没有比这更好地安排(也再没有比我更天真地人)。
馅饼我吃了,也着实把我噎住了,差点没噎死过去。与前房东的纠纷先按下不表,光是N年前的老会员拿着收据来退押金,就快把我整神经了。退吧,我心不甘;不退吧,我也纠缠不过。好吧,这都只是小事,说说大事。现成的会员——没剩几个、现成的课程——绘本馆支柱课程是前老板美国老公的英语课,眼看要0收入了,这可咋整呀!
前老板是个很不错的人,看我不懂经营,给支了个招。不如在馆里办个半天的小私塾,自己闺女的幼儿园费可以省了,还可以再收几个,之前会员里有一个、两个、三个……这些都是会来的,这下子收入就不成问题了。我一想,嗯,这招不错,就这么办!可咱非专业人士,把孩子招来不能误人子弟呀,狠K几本书,招了个老师,先干起来再说。就这样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是交钱的剩下三个免费的),加上我两个老师,每天上午与孩子们摸索着前行,下午学习、备课、想办法继续招生。
那半年和闺女一起流过的泪
要问我为什么开绘本馆,当然是为了我闺女,我希望她有足够多的书可看,我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她成长。可自接了绘本馆,开了小私塾,我与闺女的时间被挤压着。每天上午看似我们都在一起,可我是“老师”而非“妈妈”(三岁多的她很难区分这两个角色);每天下午她只能自己玩,或者让奶奶/姥姥接回家去;等晚上回到家,我脑袋里仍然不停地在为馆里的生计转动着。有很长一段时间,走在带她一起上班的路上,她哭我也哭。
那时从家里到馆里要先坐公交车再倒地铁,接着再走一站路左右。早上七点多就要把她叫醒,草草吃了早饭出门,一个小时晃到下地铁,那长长一截路她往往不愿走,就想让我把她一路抱过去,在抱与不抱之间我俩频频起冲突,我心里有着没办法好好陪她的愧疚,也有着“为什么你不理解我”的怨忿,最后则常以两人垂泪结束。是的,就那样蹲在路边搂着她一起哭,有时默默流泪有时放声大哭,哭完,擦干眼泪,继续和她往前走。那半年流的泪好像比我当妈三年流的泪都多,也许吧!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这个坑,我还会跳,不过,应该不会这么直不楞登闭着眼儿就往下蹦了吧,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