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语
翻旧本子来用
居然找到三年前的日记
一个忘记带手机的工作日
抄起手边的本子
写起了字:
“
在知乎一日上看到这篇关于“止语”的感受分享。
这看起来像是个行为艺术,和小时候看的《 Sex and The City》这么一段有点像:
不吃不喝不睡觉的女艺术家,把自己安置在开放空间的阁楼上,24小时供人参观。她在阁楼上做自己的事,迎来参观者的监督。Carrie总是怂恿Samantha一起,在深夜去参观,试图逮个正着,女艺术家正在偷吃东西或者偷偷睡觉。
没逮着。
对于一个约定来讲,她进入了一个空空的,毫无外界的永动世界,她本身的严格规定自己,并非为别人的检查。
Carrie非常灰溜溜地不战而败了。
再回来解释“止语”:
止语是佛教修行的一课,去掉说话、写字、阅读、与人交流、快速走路、关心时间,这些想法和行动,离开电子设备,只和自己安静相处。
一个还没遁入佛门的我,还是需要上班来维持生计,要与同事、路人交流来完成这个维持,也必然无法摆脱电脑。
于是因为疏漏而忘带手机这件事,成为了我止语一日的延展试验。
整个早上我都惶惶不安,心里一直念着忘记带手机这事。慢慢的,脑子里回荡的关键字只剩下手机两个字。这不安也推动着我去改了QQ签名,也许不能被及时联络到,望周知。
其间也会毫无意识地低头找手机,找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忘带了。想起这个反而更想看一眼朋友圈,因此心痒痒的。
但这个感受在经过半天之后就能基本平复了,完全坦然接受了一个被通讯隔绝的处境。唯一让我难释怀的是,看见好的构图,不能立刻拿出手机拍照。
作为一个民间手机摄影爱好者,对于事务细节捕捉的喜好,从大学得到第一部并不高级的数码相机开始,随身带着随时拍照的乐趣,在手机相机的更迭后,就顺理成章地铺张开来了。
我生怕无法留下它们。
但在这个被动规定的“止语日”,我不得不说服了自己。
一天里有那么一两次,坐在没有阳光进来的,也不想惊扰到声控灯的楼梯间的台阶上抽一根烟,借以加速忘记身外的人和事。
就好像更加轻易地进入了自己。
不必留不必走,随着自然的移动,完成朴素的一天。
我想那些好看的角度、位置关系、颜色和形状,流动动作中的一祯画面,带给我的原本就不该是一张留在数码设备里的照片。
它们大于一张照片。
我常念着的过往,人和故事也如此。
每次陷入回忆,口违背着心不停诉说的时候,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都会站出来阻止,别琢磨了,那只是过去,过去不该在未来里。
是的都过去了。
它们钉在静止的当时,又随着自转的地球移开了,连当时的自己也是。
甚是连时间的概念都不必拿来说。
所以他们的故事以及随之而来而去的心境、思绪、流露出的喜好,再往俗气一点讲,背后的意义,也都只停在当时当地。而那一时刻站在对面的,回应着的我,不管方式和姿态是否完美,已经完结了它。
那些无处安放的人和情,在没有当事人面对面的此时此刻,再揪住不放都是错乱的悖论,不能成立。
所以我要在此时想些此时的事,如当下正在写着的每一笔一划,把自己从一个不成立的假命题中,拽了出来。
写到这里,心中的对抗溜走了,我顺理成章地,好像安静下来,站在自己的身边。
看着自己慌乱地找手机、叹气、走来走去、回忆和分析、推翻、重想。
没有阻止自己。
一分一秒褪掉了聒噪,自然而然地与自己交流起来。没有结论,也没什么感触,连绵不绝地归结于心中冒出的一大堆对话,向前滚动。
接着,淡掉了从外界索取交流回馈的欲望,这才真正安静下来,不真的那么绝望了。
——2013.11.7
”
近三年后的今天看到当时的字
也算是那个钉在原地的自己
留给此时此刻的礼物
对于事物的依赖
在无形态的背道而驰中
非常细微地
撒开了手
日积月累的细微
终于集结成了一个大到可见的变化
一口气读完
我冲着有点久远的自己
微了一个大大的笑
那些当时挣扎在其中的
忘与不忘之间的事
竟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
今日成绩
拖了一个月的稿子
花了一小时三十七分钟搞定了
为一个啥也还没有的亲子餐厅
写了一个童话故事
写完
朗读
在完结的时候跟自己击了个掌
字的债务就此还清
明日新债们
来着吧
——
以上
晚安
——
最近我们
一齐
收到同一个礼物
居然找到三年前的日记
一个忘记带手机的工作日
抄起手边的本子
写起了字:
“
在知乎一日上看到这篇关于“止语”的感受分享。
这看起来像是个行为艺术,和小时候看的《 Sex and The City》这么一段有点像:
不吃不喝不睡觉的女艺术家,把自己安置在开放空间的阁楼上,24小时供人参观。她在阁楼上做自己的事,迎来参观者的监督。Carrie总是怂恿Samantha一起,在深夜去参观,试图逮个正着,女艺术家正在偷吃东西或者偷偷睡觉。
没逮着。
对于一个约定来讲,她进入了一个空空的,毫无外界的永动世界,她本身的严格规定自己,并非为别人的检查。
Carrie非常灰溜溜地不战而败了。
再回来解释“止语”:
止语是佛教修行的一课,去掉说话、写字、阅读、与人交流、快速走路、关心时间,这些想法和行动,离开电子设备,只和自己安静相处。
一个还没遁入佛门的我,还是需要上班来维持生计,要与同事、路人交流来完成这个维持,也必然无法摆脱电脑。
于是因为疏漏而忘带手机这件事,成为了我止语一日的延展试验。
整个早上我都惶惶不安,心里一直念着忘记带手机这事。慢慢的,脑子里回荡的关键字只剩下手机两个字。这不安也推动着我去改了QQ签名,也许不能被及时联络到,望周知。
其间也会毫无意识地低头找手机,找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忘带了。想起这个反而更想看一眼朋友圈,因此心痒痒的。
但这个感受在经过半天之后就能基本平复了,完全坦然接受了一个被通讯隔绝的处境。唯一让我难释怀的是,看见好的构图,不能立刻拿出手机拍照。
作为一个民间手机摄影爱好者,对于事务细节捕捉的喜好,从大学得到第一部并不高级的数码相机开始,随身带着随时拍照的乐趣,在手机相机的更迭后,就顺理成章地铺张开来了。
我生怕无法留下它们。
但在这个被动规定的“止语日”,我不得不说服了自己。
一天里有那么一两次,坐在没有阳光进来的,也不想惊扰到声控灯的楼梯间的台阶上抽一根烟,借以加速忘记身外的人和事。
就好像更加轻易地进入了自己。
不必留不必走,随着自然的移动,完成朴素的一天。
我想那些好看的角度、位置关系、颜色和形状,流动动作中的一祯画面,带给我的原本就不该是一张留在数码设备里的照片。
它们大于一张照片。
我常念着的过往,人和故事也如此。
每次陷入回忆,口违背着心不停诉说的时候,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都会站出来阻止,别琢磨了,那只是过去,过去不该在未来里。
是的都过去了。
它们钉在静止的当时,又随着自转的地球移开了,连当时的自己也是。
甚是连时间的概念都不必拿来说。
所以他们的故事以及随之而来而去的心境、思绪、流露出的喜好,再往俗气一点讲,背后的意义,也都只停在当时当地。而那一时刻站在对面的,回应着的我,不管方式和姿态是否完美,已经完结了它。
那些无处安放的人和情,在没有当事人面对面的此时此刻,再揪住不放都是错乱的悖论,不能成立。
所以我要在此时想些此时的事,如当下正在写着的每一笔一划,把自己从一个不成立的假命题中,拽了出来。
写到这里,心中的对抗溜走了,我顺理成章地,好像安静下来,站在自己的身边。
看着自己慌乱地找手机、叹气、走来走去、回忆和分析、推翻、重想。
没有阻止自己。
一分一秒褪掉了聒噪,自然而然地与自己交流起来。没有结论,也没什么感触,连绵不绝地归结于心中冒出的一大堆对话,向前滚动。
接着,淡掉了从外界索取交流回馈的欲望,这才真正安静下来,不真的那么绝望了。
——2013.11.7
”
近三年后的今天看到当时的字
也算是那个钉在原地的自己
留给此时此刻的礼物
对于事物的依赖
在无形态的背道而驰中
非常细微地
撒开了手
日积月累的细微
终于集结成了一个大到可见的变化
一口气读完
我冲着有点久远的自己
微了一个大大的笑
那些当时挣扎在其中的
忘与不忘之间的事
竟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
今日成绩
拖了一个月的稿子
花了一小时三十七分钟搞定了
为一个啥也还没有的亲子餐厅
写了一个童话故事
写完
朗读
在完结的时候跟自己击了个掌
字的债务就此还清
明日新债们
来着吧
——
以上
晚安
——
最近我们
一齐
收到同一个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