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和碎石路
![]() |
Cascais市政厅前的碎石路 |
![]() |
顽强的高跟鞋女郎 |
去过澳门的同学们都知道, 那里的特色就是黑白碎石路,这个也是当时作为葡萄牙殖民地延续下来的风格。据说当时还是葡萄牙人千辛万苦从欧洲运石头到澳门进行路面铺砌,好执着哦。
在葡萄牙的小镇, 随处可见这样的玄武岩或者石灰岩的石头行人路面,有紧致光滑的,有坑坑洼洼石块蹦出来的。 有时不是小路, 一条大道上都是绵长的黑白小石块铺就的花图案。葡萄牙人对此风格迷恋至深,甚至在购物中心这样现代的建筑里面, 他们也不忘铺设上这种图案的打滑地板——其实我也不清楚那是真实石头做成然后打磨好的路面, 还是说直接弄出的图案瓷砖组合而成,多半是前者,这样才能陪衬出葡萄牙人的固执和长情。可惜的是,现在越来越少人懂得如何铺砌这样的石头路,如同所有古老美好的事物,他们总会面临减少和消逝。
小石头路好看,复古简朴,怀旧悠扬。但是对于喜欢穿高跟鞋的姑娘们,这个就是小有痛苦的挑战。
我刚开始抵达波尔图的时候,依然坚持我的高跟鞋小短裙风格。时间久了, 觉得实在不适合而且备受折磨。为什么呢?如果是走在已经被行人走到平滑无比的路面,下雨的时候就要步步为营,小心摔倒。如果是没有打磨过的路面,那么高跟鞋容易嵌入石头缝隙里。看着自己最爱的鞋 子被糟蹋得不成样子,我很伤心。虽然给了机会路人甲乙丙丁帮忙拔鞋跟, 终归这里不是巴黎,没有法式颂歌作为背景,FADO这样悲戚的命运曲也总带不出一见钟情的浪漫。至于小短裙嘛,除非是紧身裙,否则在大风的海边走,时刻要小心翼翼压着裙角,提防不让它飞起来,不然老是步步惊心,随时有化身玛丽莲梦露的机会。
我的斯威士兰的Serina同学,极其钟情高跟鞋,每每和她出去酒吧,从出门到上的士,她都是平底运动鞋,快要到酒吧门口她才换上鞋跟高尖如剑的宝贝鞋子,然后高贵地步出的士俯瞰众生,在男生平均海拔1米8不到的葡萄牙地带,其实这样对她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鹤立鸡群地在酒吧走一圈,又到点换地方了,于是相互搀扶着,在波尔图的小山丘上的石头路,摇摇晃晃,一步深一步浅地前进着。支撑着抵达到新的酒吧门口,立时窈窕淑女现身,昂头推门而入。
这又令我想起在柬埔寨吴哥窟,当我们手脚并用在寺庙里的石阶上艰难攀爬的时候,另一个中国女郎,也是高跟鞋小短裙,在皮鞋男朋友的带领下,横着身子,一步一步往下移动。我很为她的“勇敢”而心惊肉跳。
现在再看我自己,普通日子,平底鞋或者低跟鞋也穿得不亦乐乎。高跟鞋,还是留着出席晚会或者心动约会再说。那些时刻,车子直接到住处接送,绅士开车门,我女王一般地端庄落座,高跟鞋套在脚上,如同水晶鞋子那样带有魔力,让我心亮堂如镜,在波尔图的夜晚里闪闪发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