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一座城,一些人,一段故事,,,,
刚到平遥,一走进古城新东门时,正好遇到当地人出殡。
除了电光炮震耳欲聋的声响外,不包括各种品牌的汽车,光是那种租用的电瓶车就有几十辆。出殡的队伍披麻戴孝近百人,举着招魂幡、抬着棺木、各种祭祀用品,浩浩荡荡地走出了东城门外。
还没走进我入住的客栈,我就在门外静静地看了有十多分钟。
平遥古城,就是这样在我面前拉开了它生活的帷幕。
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是我对这个古城并不陌生。
我生活中最好的朋友Alex祖籍就在山西的交城,据说离平遥只有几十公里。
有一年,他寻根问祖回到了故乡,用卡片机拍摄了许多平遥老城的照片带给了我,让我第一次见到了平遥的模样。
后来,从许多影视作品中看到过这里的风貌,当时虽说没有多大的渴望想马上去到这里,但也从没有放弃过去平遥的念想。
来之前,没有去网上搜索有关它的一切,我就是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人们传说中的平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在客栈里安顿好自己后,美美地睡了一觉。
之所以不想太过冲动地闯进这个陌生的城池,想来是因为 这里的历史与文化太过厚重,为了尊重这样一座古城,我必须要收拾整理好一个旅行者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惯了的行为方式,以平和而庄重的心情去面对它。
平遥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古城内珍贵文化遗产众多,光是叫得上名的著名游览处就多达22个。为了在尽可能的时间内多看到这些景点,在客栈的帮助下,花130元买一张3天内有效的通票是最经济实惠的。
门票上有古城的地图,所有景点标明详细,可以按照上面的标注分别去这些地方参观。
平遥古城已有27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市。作为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有300多处古迹。“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双林寺”被专家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万佛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最珍贵的木构建筑之一。
西周时代,“此”地沿无县、邑的行政区划,但尹吉甫率师北伐时,既“驻兵于此”,营建防御工事,当属首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实行郡县制,置县平陶,属太原郡。汉朝时,平遥为京陵、中都二县及邬县地。北魏太武帝时,徙汉平陶(原址在文水县西南)于京陵城西,并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东迁至今址,平遥城作为县治之所在,是平遥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隋唐时期,为防御北方突厥族的侵入,作为“表里山河”的军事重镇山西,在战略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其时,平遥以一座土夯的城垣,经历过冷兵器时代一场场自卫战争的考验。
北宋初,太初赵匡胤为讨平北汉政权派兵焚烧平遥城。
唐宋时期,平遥古城商贸初具规模。
明代中叶,古城商贸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平遥城墙历经26次修葺增补,形成了现存的已有规模。
平遥城三华里见方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有二,形如“乌龟”头南尾北,所以平遥城又称龟城。作为城的标示——城楼,在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间重修。古城内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街也形成明清时期,体现县置的平遥县衙建成于元至正六年(1346),历经元、明、清各代,保留至今。
古城主体的民居宅地,商铺作坊,是在十五世纪初随着晋商文化的中心城市逐步形成,而渐渐兴建起来的。
清代中叶,古城商业贸易一度兴盛,曾发展为全国的商业金融中心。
清道三年(1823),日升昌票号诞生,平遥商帮迅速崛起,进一步促进古城贸易的发展,此后持续百余年之久。
古城里有22处重要的珍贵文化遗产分别是:平遥古城墙、日升昌、汇武林、蔚泰厚、古民居、商会、华北镖局、清虚观、蔚盛长、天吉祥、协同庆、中国镖局、同兴公镖局、百川通、县衙、城隍庙、文庙、雷履泰故居、珍奇报馆陈列馆、古兵器博物馆、二郎庙、马家大院。
不管是穿梭于街头巷陌还是走进这一个又一个曾经名声在外的院落里,恍如隔世的时空交错常让人分不清身在何处。
每一个物件、每一块砖头,默默无声地在向后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任何一处都能闻到山西老陈醋浓郁的香味。
有一年,我来到太原,酒席之间,从不饮酒的我端起了茶水。主人见状说到:“到了山西不饮酒的话,按照当地习惯必须要喝掉碟子里的陈醋。在我大口喝下了老陈醋时,整个席间哄堂大笑起来。
原来他们是在捉弄我。
我不仅没有生气,反到是因为这比美酒还要浓香的老陈醋,在进入我的胃里,流过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之时,我整个人仿佛与晋中大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士兵之时,“认识”了一位山西籍的战友。鸿雁传书四载,我与他都没有见过一面。有一年中秋节前夕,接到他要来成都的消息时,时光已过去了整整十年。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在迎来送往的火车站,我与这位“相识”了十年的战友见了第一面。但是半个小时之后,他又将随同这班列车回到山西。
他说:他只有5天假,从山西太原坐火车来成都,往返的时间刚好是5天。他这样日夜兼程,座了5天硬座火车来成都,就是想让我尝尝山西的月饼。
望着远去的列车,捧着4盒月饼的我,伫立在站台上,任泪水横飞。。。。。。
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山西人,是我走上社会人生之路时,我对世界的认知,人与人相处,世界观的形成,得到最珍贵的一笔财富。
山西人骨子里保留着中国古典乃至东方人的许多优良传统。尊老爱幼,重视家庭亲情关系以及邻里关系,善良热情喜欢帮助人这些都在山西人身上表现的很明显。
我在平遥为数不多的日子里,虽然没有时间去接识更多的当地人,但在给予过我帮助的平遥人身上,再一次感受到了他们最真诚的情谊。
客栈房东阿龙(这是他微信18303444143 )是个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按照时下的话说:有着如此规模庞大的客栈,应当是真正的“壕”哥了。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看似有些沉闷的他,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游客,带着我爬上客栈的最高处,望着夕阳下的老城墙,如数家珍地给我讲起平遥的许多过往与历史故事。甚至与我坐下来,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吃着地道的山西美食。
这应当是我住过的客栈里最为豪华与高规格的了。说起这个客栈,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典故在里面
除了电光炮震耳欲聋的声响外,不包括各种品牌的汽车,光是那种租用的电瓶车就有几十辆。出殡的队伍披麻戴孝近百人,举着招魂幡、抬着棺木、各种祭祀用品,浩浩荡荡地走出了东城门外。
还没走进我入住的客栈,我就在门外静静地看了有十多分钟。
平遥古城,就是这样在我面前拉开了它生活的帷幕。
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是我对这个古城并不陌生。
我生活中最好的朋友Alex祖籍就在山西的交城,据说离平遥只有几十公里。
有一年,他寻根问祖回到了故乡,用卡片机拍摄了许多平遥老城的照片带给了我,让我第一次见到了平遥的模样。
后来,从许多影视作品中看到过这里的风貌,当时虽说没有多大的渴望想马上去到这里,但也从没有放弃过去平遥的念想。
来之前,没有去网上搜索有关它的一切,我就是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人们传说中的平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在客栈里安顿好自己后,美美地睡了一觉。
之所以不想太过冲动地闯进这个陌生的城池,想来是因为 这里的历史与文化太过厚重,为了尊重这样一座古城,我必须要收拾整理好一个旅行者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惯了的行为方式,以平和而庄重的心情去面对它。
平遥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古城内珍贵文化遗产众多,光是叫得上名的著名游览处就多达22个。为了在尽可能的时间内多看到这些景点,在客栈的帮助下,花130元买一张3天内有效的通票是最经济实惠的。
门票上有古城的地图,所有景点标明详细,可以按照上面的标注分别去这些地方参观。
平遥古城已有27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市。作为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有300多处古迹。“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双林寺”被专家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万佛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最珍贵的木构建筑之一。
西周时代,“此”地沿无县、邑的行政区划,但尹吉甫率师北伐时,既“驻兵于此”,营建防御工事,当属首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实行郡县制,置县平陶,属太原郡。汉朝时,平遥为京陵、中都二县及邬县地。北魏太武帝时,徙汉平陶(原址在文水县西南)于京陵城西,并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东迁至今址,平遥城作为县治之所在,是平遥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隋唐时期,为防御北方突厥族的侵入,作为“表里山河”的军事重镇山西,在战略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其时,平遥以一座土夯的城垣,经历过冷兵器时代一场场自卫战争的考验。
北宋初,太初赵匡胤为讨平北汉政权派兵焚烧平遥城。
唐宋时期,平遥古城商贸初具规模。
明代中叶,古城商贸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平遥城墙历经26次修葺增补,形成了现存的已有规模。
平遥城三华里见方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有二,形如“乌龟”头南尾北,所以平遥城又称龟城。作为城的标示——城楼,在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间重修。古城内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街也形成明清时期,体现县置的平遥县衙建成于元至正六年(1346),历经元、明、清各代,保留至今。
古城主体的民居宅地,商铺作坊,是在十五世纪初随着晋商文化的中心城市逐步形成,而渐渐兴建起来的。
清代中叶,古城商业贸易一度兴盛,曾发展为全国的商业金融中心。
清道三年(1823),日升昌票号诞生,平遥商帮迅速崛起,进一步促进古城贸易的发展,此后持续百余年之久。
古城里有22处重要的珍贵文化遗产分别是:平遥古城墙、日升昌、汇武林、蔚泰厚、古民居、商会、华北镖局、清虚观、蔚盛长、天吉祥、协同庆、中国镖局、同兴公镖局、百川通、县衙、城隍庙、文庙、雷履泰故居、珍奇报馆陈列馆、古兵器博物馆、二郎庙、马家大院。
不管是穿梭于街头巷陌还是走进这一个又一个曾经名声在外的院落里,恍如隔世的时空交错常让人分不清身在何处。
每一个物件、每一块砖头,默默无声地在向后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任何一处都能闻到山西老陈醋浓郁的香味。
有一年,我来到太原,酒席之间,从不饮酒的我端起了茶水。主人见状说到:“到了山西不饮酒的话,按照当地习惯必须要喝掉碟子里的陈醋。在我大口喝下了老陈醋时,整个席间哄堂大笑起来。
原来他们是在捉弄我。
我不仅没有生气,反到是因为这比美酒还要浓香的老陈醋,在进入我的胃里,流过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之时,我整个人仿佛与晋中大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士兵之时,“认识”了一位山西籍的战友。鸿雁传书四载,我与他都没有见过一面。有一年中秋节前夕,接到他要来成都的消息时,时光已过去了整整十年。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在迎来送往的火车站,我与这位“相识”了十年的战友见了第一面。但是半个小时之后,他又将随同这班列车回到山西。
他说:他只有5天假,从山西太原坐火车来成都,往返的时间刚好是5天。他这样日夜兼程,座了5天硬座火车来成都,就是想让我尝尝山西的月饼。
望着远去的列车,捧着4盒月饼的我,伫立在站台上,任泪水横飞。。。。。。
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山西人,是我走上社会人生之路时,我对世界的认知,人与人相处,世界观的形成,得到最珍贵的一笔财富。
山西人骨子里保留着中国古典乃至东方人的许多优良传统。尊老爱幼,重视家庭亲情关系以及邻里关系,善良热情喜欢帮助人这些都在山西人身上表现的很明显。
我在平遥为数不多的日子里,虽然没有时间去接识更多的当地人,但在给予过我帮助的平遥人身上,再一次感受到了他们最真诚的情谊。
客栈房东阿龙(这是他微信18303444143 )是个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按照时下的话说:有着如此规模庞大的客栈,应当是真正的“壕”哥了。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看似有些沉闷的他,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游客,带着我爬上客栈的最高处,望着夕阳下的老城墙,如数家珍地给我讲起平遥的许多过往与历史故事。甚至与我坐下来,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吃着地道的山西美食。
这应当是我住过的客栈里最为豪华与高规格的了。说起这个客栈,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典故在里面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