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秘境之旅(悬空寺、华严寺、永安寺)
悬空寺
总是这样,你期待越大有可能失望就越大。不是说悬空寺不好,不过比起其他地方并没有格外的惊喜。
首先毫无疑问这是个建筑奇迹,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不过回想这些年我去过的不少寺庙,大家仿佛都这么说呐!算了,不重要。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悬空寺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
悬空寺规模较小,毕竟是这么高难度的工程,不可能像一般寺庙一样给每位神尊盖一座大殿,所以连大雄宝殿都是很袖珍的一个小房间。整个悬空寺分为南北两座楼,中间相连。
可能是因为名气大人多,在狭小的阁楼见,大家拥挤排队向上慢慢走,感觉就不是很有趣了。
华严寺
不带个讲解参观华严寺有一点点难,新旧建筑混合不太好判断那一部分是参观的重点,不过换个角度讲,又何必非得执着于某部分,毕竟环境这么好,阳光这么好,享受一个美丽的下午就好。
没错,以上是自我安慰。因为我去的时间略有些晚,已经接近下午六点,且从下飞机奔波一天有点疲累。入寺第一眼看上去有很多新建筑,一个大意就想当然以为都是重新修缮的建筑,没有请讲解,但是寺内面积非常大,像无头苍蝇一样转来转去,虽然知道很多重点文物但却没法知道具体位置。错过了绝大多数精彩内容,我去面壁了。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后又经过多次损毁重建。
华严寺分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
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大雄宝殿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平方米,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
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殿内最为出名是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位于主像左侧,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在薄伽教藏殿内四周,依壁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在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龛上覆木制屋顶,椽飞、瓦当、脊饰、瓦垅、鸱吻,与大型建筑几无二致。其所用斗拱种类繁多,计有17种。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辽代斗拱中最复杂的一种。,是中国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
华严宝塔
新哒,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塔底近500平方米的面积中,采用了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地宫中藻井、塔柱、壁画、地板、扶梯等,采用了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
永安寺
这就对我胃口多了,毕竟作为非著名景点却拥有价值非凡的小众古迹的地方人永远不会多。
永安寺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俗称大寺,在一处挺破败的胡同内部,走了两个来回大门未开还有点迷茫,后来才确定中午午休,居然只有一名管理员开着边门。
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灾。元初 ,浑源州高定父子在废墟上大规模重建。不过现在的永安寺规模不大,只有两进,且生活气息浓厚。有趣的很。永安寺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在特殊时期被征用做粮仓,所以元初大书法家雪庵和尚为正殿所题的「传法正宗之殿」匾额,还有殿内的元代重彩壁画得以保存。
永安寺是一座超度用的道场,与一般寺庙有所不同,所以大殿内所绘壁画也与一般寺庙有所不同。
大殿内四壁的巨幅工笔彩画,高 3 米,长 56.8 米,画面总计 170 平方米。是明代壁画中的精品,其内容丰富,画技高超。882 个人物形象,表情生动自然,儒、释、道三教融会在一起。
正面所画最为考究,内容为佛教密宗十大明王彩绘。形象巨状诡怪,笔力飞动,受到考古学家的瞩目。宿白等著名学者看过後,鉴定为元代作品。明王为使世人醒悟痴迷,常以狰狞面目出现,如同棒喝,使人迷途知返。在传法正宗殿内正北面北壁上可看到有一明王,蓝颜赤发,面目狰狞,但其双手做揭开自己面皮状,显示撕开面皮後露出的是一副大慈大悲的神容。画作极为有趣少见,非常生动。
东西两壁绘制了天上人间地下等等人物,东壁约十八米长重彩壁画,画面为天、地、人三界。上层为天界日、月、水、木、金、火、土诸神;中层为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等诸神;下层为人间帝妃、文臣武将、黎民百姓、僧道等人像。大殿西壁主要也为十八米长的重笔彩绘,也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五岳神帝、四海龙王等诸神;中层为十殿阎君、阴曹地府诸官像;下层是十八层地狱及厉鬼群像等。
虽然我去的时候仅有一位管理员大方的跟我说喜欢的话拍几张照片,但是你们懂的,作为一个超度的道场,我也不敢拍啊~~所以大家难以见到真容了。
殿外非常宁静,坐在殿前看两侧角楼和后面的山脉,非常舒服。
总是这样,你期待越大有可能失望就越大。不是说悬空寺不好,不过比起其他地方并没有格外的惊喜。
![]() |
首先毫无疑问这是个建筑奇迹,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不过回想这些年我去过的不少寺庙,大家仿佛都这么说呐!算了,不重要。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悬空寺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
![]() |
![]() |
![]() |
![]() |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
悬空寺规模较小,毕竟是这么高难度的工程,不可能像一般寺庙一样给每位神尊盖一座大殿,所以连大雄宝殿都是很袖珍的一个小房间。整个悬空寺分为南北两座楼,中间相连。
可能是因为名气大人多,在狭小的阁楼见,大家拥挤排队向上慢慢走,感觉就不是很有趣了。
![]() |
![]() |
![]() |
![]() |
![]() |
![]() |
华严寺
不带个讲解参观华严寺有一点点难,新旧建筑混合不太好判断那一部分是参观的重点,不过换个角度讲,又何必非得执着于某部分,毕竟环境这么好,阳光这么好,享受一个美丽的下午就好。
没错,以上是自我安慰。因为我去的时间略有些晚,已经接近下午六点,且从下飞机奔波一天有点疲累。入寺第一眼看上去有很多新建筑,一个大意就想当然以为都是重新修缮的建筑,没有请讲解,但是寺内面积非常大,像无头苍蝇一样转来转去,虽然知道很多重点文物但却没法知道具体位置。错过了绝大多数精彩内容,我去面壁了。
![]() |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后又经过多次损毁重建。
![]() |
华严寺分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
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大雄宝殿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平方米,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
![]() |
![]() |
![]() |
![]() |
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殿内最为出名是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位于主像左侧,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在薄伽教藏殿内四周,依壁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在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龛上覆木制屋顶,椽飞、瓦当、脊饰、瓦垅、鸱吻,与大型建筑几无二致。其所用斗拱种类繁多,计有17种。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辽代斗拱中最复杂的一种。,是中国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
![]() |
![]() |
![]() |
![]() |
![]() |
![]() |
![]() |
![]() |
华严宝塔
新哒,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塔底近500平方米的面积中,采用了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地宫中藻井、塔柱、壁画、地板、扶梯等,采用了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
![]() |
![]() |
![]() |
![]() |
![]() |
![]() |
![]() |
![]() |
永安寺
这就对我胃口多了,毕竟作为非著名景点却拥有价值非凡的小众古迹的地方人永远不会多。
![]() |
永安寺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俗称大寺,在一处挺破败的胡同内部,走了两个来回大门未开还有点迷茫,后来才确定中午午休,居然只有一名管理员开着边门。
![]() |
![]() |
![]() |
![]() |
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灾。元初 ,浑源州高定父子在废墟上大规模重建。不过现在的永安寺规模不大,只有两进,且生活气息浓厚。有趣的很。永安寺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在特殊时期被征用做粮仓,所以元初大书法家雪庵和尚为正殿所题的「传法正宗之殿」匾额,还有殿内的元代重彩壁画得以保存。
![]() |
![]() |
![]() |
![]() |
![]() |
永安寺是一座超度用的道场,与一般寺庙有所不同,所以大殿内所绘壁画也与一般寺庙有所不同。
大殿内四壁的巨幅工笔彩画,高 3 米,长 56.8 米,画面总计 170 平方米。是明代壁画中的精品,其内容丰富,画技高超。882 个人物形象,表情生动自然,儒、释、道三教融会在一起。
正面所画最为考究,内容为佛教密宗十大明王彩绘。形象巨状诡怪,笔力飞动,受到考古学家的瞩目。宿白等著名学者看过後,鉴定为元代作品。明王为使世人醒悟痴迷,常以狰狞面目出现,如同棒喝,使人迷途知返。在传法正宗殿内正北面北壁上可看到有一明王,蓝颜赤发,面目狰狞,但其双手做揭开自己面皮状,显示撕开面皮後露出的是一副大慈大悲的神容。画作极为有趣少见,非常生动。
东西两壁绘制了天上人间地下等等人物,东壁约十八米长重彩壁画,画面为天、地、人三界。上层为天界日、月、水、木、金、火、土诸神;中层为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等诸神;下层为人间帝妃、文臣武将、黎民百姓、僧道等人像。大殿西壁主要也为十八米长的重笔彩绘,也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五岳神帝、四海龙王等诸神;中层为十殿阎君、阴曹地府诸官像;下层是十八层地狱及厉鬼群像等。
虽然我去的时候仅有一位管理员大方的跟我说喜欢的话拍几张照片,但是你们懂的,作为一个超度的道场,我也不敢拍啊~~所以大家难以见到真容了。
![]() |
![]() |
![]() |
殿外非常宁静,坐在殿前看两侧角楼和后面的山脉,非常舒服。
![]() |
![]() |
![]() |
![]() |
![]() |
-
含笑半步颠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19 09:41:35
-
ddm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3 19:16:00
-
赵浪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3 10:14:09
-
白白壮壮的财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2 23:55:55
-
Aman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0 09:14:33
-
豆友18839311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7 22:23:18
-
果绿冯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2 09:19:30
-
百变小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5 12:14:06
-
鹏将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15:42:12
-
无声的平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2 02:04:5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22:55:24
-
桃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17:06:04
-
CKL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16:19:05
-
yur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16:05:12
-
张言丰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14: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