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作《浮士德》,有没有第三种改编方案?
![]() |
史云梅耶《浮士德》
对于像是《浮士德》这样的鸿篇巨著来说,改编电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如果做出“过分”的改编,那么必然会招致一种“不敬”的批评;而如果太过于亦步亦趋,那么电影成为文学的奴隶,则又是电影作者们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两厢综合,使用最为风格化的电影语言来重新讲述“浮士德类”的故事,就成为了众多导演所选择的“第三种改编方案”。实际上,作为歌德最深刻的长篇文本,《浮士德》的影像化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摆在导演面前的“第三种改编方案”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使用大量的隐喻性的情节展开描绘,要么把众多的复杂的人性囊括到一起。
当然,杨·史云梅耶和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对于《浮士德》的改编,就是这样做的。
![]() |
索科洛夫《浮士德》
站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史云梅耶手下的《浮士德》是一个杂耍场。在他的影片里,浮士德是一个路人,受到了诱骗来到了一个鬼影幢幢的剧场,并莫名其妙地在一个《浮士德》的戏剧里扮演了浮士德这个角色。然而超现实的内容此刻降临,他真的成为了角色本身。片中的梅菲斯特,就是上帝的代理人,而木偶版本的上帝则是一个唯唯诺诺备受欺凌的小可怜。史云梅耶还设定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一个小丑。这个小丑实际上是另一个版本的上帝,他喋喋不休地说着大道理,并认为可以控制一切,可是最终,还是遭到了命运的捉弄。在最关键的交易的那场戏里,上帝成为了一张纸。影片的最后,浮士德看透了这一切,准备离开剧场,脱下了戏服的走到了街上,却被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撞死——这一撞相当彻底,浮士德的袜子也给撞掉了。
而到了索科洛夫的影片里,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友情”则演变成了一场欲望勃发的大戏。在这个版本里,浮士德是一个解剖尸体的学者,期待能研究出来灵魂、上帝和魔鬼这样的议题。在魔鬼的利诱下,浮士德发现了自己的欲望,并用自己死后的灵魂和魔鬼交换了与一个美丽女性共度一夜的权利。通过一段奇怪的隧道之后,浮士德得到了女性的身体,并与魔鬼前往交易地点。在这一片荒芜的充满喷泉和硫化物的土地上,浮士德砸死了魔鬼,并最终无法走出——这一片隐喻着地狱的山地。在索科洛夫的控制下,梅菲斯特并不是一个为了得到人类灵魂而作恶多端的人,他甚至对浮士德起了感情,满足了人类,期待人类完成交易,却不料,死在了人类手里——这个结尾与史云梅耶版本,相去甚远。
![]() |
史云梅耶《浮士德》
史云梅耶版本的《浮士德》是一种杂糅了超现实、木偶、戏剧、真人秀、粘土动画和定格动画的电影。这种想象力,成就了影片最为瑰丽的色彩,并将视觉效果做到了极致。这种极致并不属于好莱坞的后期技术,也不是在大量基础性研究上做出的合理推演。这是一种艺术家的臆想能力。是带有想象力、符号性质和隐喻特征的效果。尤其是黏土动画的那几段,已经被史云梅耶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在索科洛夫的手下,《浮士德》却沾染了更多的写实性的色彩。片中传递所谓“神性”和“深刻”内容的载体,并不是声画语言的艺术,而是最直白简单的台词。虽然索科洛夫使用了变形镜头、长镜头、特效化妆这种“技术性手段”,可是,这些技术层面上的内容,并没有让影片变得深刻,在某种程度上,它加深了影片和观众之间的隔阂。换而言之,它让影片变得更加决绝,而不是更加独立。
史云梅耶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信奉上帝的导演,所以他会在影片中将上帝设计成一个可怜蛋,甚至是一张纸。而且,他还让小丑不断地翻书和“亵渎书籍”,表示对“权威”和“既定思维”的蔑视。但是索科洛夫却是一个对“神”、“魔”有着高度敬畏感的人。所以,在《浮士德》里,他构建了一个极为完整的人-神-魔的逻辑链条。人无法通过科学变成神,魔鬼除了诱惑人之外自己也在淫乱;科学无法拯救人类,宗教一样解脱不了众生;魔鬼没有能降服人类,而人类的谨慎和知识也没能规避魔鬼的圈套。至此,索科洛夫想表达的,神、魔、人的“三位不一体”,彻底的表达了出来。三者互相不兼容,同时又互相拆台。而最痛苦的就是人类,无法企及神的高度,又在魔的诱惑下,泯灭人性。
![]() |
索科洛夫《浮士德》
如同尼尔·波茨曼所说,一种话语的媒介决定了它所传递的文化的质量,史云梅耶选用动画和真人秀的表达方式,自然就限制了影片的深度和主题广度。而索科洛夫的某种无力的形式主义倾向,也造成了影片的观影壁垒。一部电影,需要恰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格和修辞手段来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容易理解;甚至可以用修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雅典教育体系中,修辞课远远比哲学课重要。而对于这两部电影来说,修辞本身是就是一种表达手段和内容本身,所以修辞所修饰的“语句”,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泛滥,可是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说,电影本身就是“声画语言”的艺术。那么,有了图像,有了声音,电影就是成立的。如果这种图像和声音还是一种“风格化的存在”,这样的电影,足以洗汰人们脑海里对于电影的“好莱坞式”的认知。无怪乎索科洛夫凭借本片拿到金狮奖的时候,评委会主席阿伦诺夫斯基如是说:
“有些电影让你哭,有些电影让你笑,有些电影让你看清现实,有些电影制造梦想,而有一些电影,能让你重新认识电影。”
本文章为「巴塞电影」原创,转载请联系「巴塞电影 APP」或「巴塞电影」微信公众号(ID:MovieBase)。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