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虚构与叙事》笔记
整理一下有用的思路。
第一章 故事虚构
第一节 故事的创意构思
一、故事的起源
1.故事起源于现实人生
2.故事起源于历史文本
3.故事起源于想象世界
三、小说虚构的路径
2.两大构思意向
(1)外向型构思
(2)内向型构思
第二节 写作小说
一、故事、叙事与叙述
二、写什么
1.具有叙事价值的故事
2.感动作者的故事
3.令人可信和有所发现的故事
4.能被驾驭的故事
第三节 小说写作的技能培养
一、写作经验的积累
1.阅读与习作
2.观察与内省
3.欲望与策略
第二章 情节设计
第一节 情节线索
二、情节线索与事件类型
1.情节性事件,是小说情节链中不能缺少的事件
2.非情节性时间,是与小说情节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
3.复合性事件,是小说的情节要素与非情节要素组合而成的事件
第二节 叙事方式
一、讲述方式
1.作者讲述
2.全知叙述者讲述
3.第一人称主人公讲述
4.人物讲述
(1)间接引语的人物讲述
(2)直接引语的人物讲述
二、展示方式
1.对话式展示
2.情景式展示(从人物的感知和情感中呈现在场的环境)
3.场景式展示(由小说人物和小说故事的叙述者的叙事视角来呈现在场的事件)
第三节 叙事序列
一、叙事语法结构
二、叙事逻辑结构
三、叙事时空结构
1.同时态的空间化叙事(作者以空间切换的叙事方式,将发生在同一时间而不同空间中的两个(或以上)平行展开的叙事序列,进行空间化地来回切换,取消两个叙事序列各自的时间连续性)
2.异时态的空间化叙事(作者以时空切换的叙事方式,通过小说故事的叙述者或小说人物的异时态叙述途径,在小说的叙事序列中不时地引入另一时空中的叙事序列,使正在进行的叙事序列中插入了已经完成或将要发生的叙事序列中的事件。其中,追叙和预叙是异时态空间化切换的常用手法)
第三章 人物塑造
一、人格构成(建议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1.气质类型
2.性格特质
3.人格象征
四、主要人物与陪衬人物
1.在人物结构关系上,主要人物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陪衬人物则是衬托主要人物的辅助性人物
2.在小说情节上,主要人物是主导和制约情节演变方向的人物,而陪衬人物则根据情节的需要而设置,侧重于事件、人物和场景的串联,以及场景氛围的渲染和叙事节奏的调控
第四章 环境描写
第一节 环境的结构层次
一、感知层
1.在感知类型上,视听感觉与多元感觉的环境描写
2.在感知主体上,小说人物感知与全知叙述者感知的环境描写
3.在感知层次上,外部感觉与内在感知的环境描写
二、景象层
1.景观描摹,是从环境的外部表象上进行图画式的描写,包括静态描摹与动态描摹
2.场景展示,是将人物的言行举止放置在特定的场景中加以描写
3.人物对话,是在人物的对话行为和对话内容中呈现环境
三、意象层
1.对比,在两种环境描写之间的对照、矛盾或冲突中营造意象
2.重复,在异质同形的环境描写中构造意象
3.隐喻,用环境描写来暗示具有相似性指向的意象
4.象征,在具体的环境描写中传递出多种指向的不确定意象
第二节 环境与人物
一、展示人物心理
1.现实环境中展示人物内心情绪
(1)主观情绪的投射
(2)客观景象的刺激
2.意念环境中展示人物内心思绪
二、刻画人物身份
1.在环境描写中暗示人物的职业身份
2,在环境描写中凸现人物的文化身份
3.在环境描写中隐喻人物的社会身份
第三节 环境与情节
一、设置叙事基调
1.用环境描写来渲染叙事氛围
2.在环境描写中营造叙事意象
3.通过环境描写来点化叙事主体
二、参与情节组构
1.用环境因素来制造小说中的情节性事件
2.将特定的环境描写作为情节发展的外部动力
3.用环境因素来衔接情节中的不同事件
三、预示情节发展
1.用环境描写来设置小说情节突变的预兆
2.用环境描写来暗示人物关系或人物命运的危机
第五章 视角调控
第一节 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
一、客观视角(客观视角是一种由客观化的叙事感知和非评价性的叙事态度所构成的叙事意象。视角调控上表现为,作者在叙述主体与被叙述对象之间设置一定的叙事距离,并悬置起叙述主体的主观性叙事判断,将叙事视角限制于叙述主体直观或客观的事实感知之中)[客观只是相对而言]
1.全知叙述者的客观视角
2.小说人物的客观视角
3.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客观视角
二、主观视角(作者在叙述主体的叙事意象中投射了主观化的感知和个性化的评判)
1.展现人物的主观化感知判断
2.表达人物的个性化感知评判
第二节 外视角与内视角
一、人物塑造上的内外视角
1.显示人物外部状貌和外在行动的外视角
(1)外视角中描写人物的外部状貌
(2)外视角中展示人物的外在行动
2.揭示人物内心的意识或无意识活动的内视角
(1)用内心独白展示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2)在梦境或幻觉中呈现人物内心的无意识秘密
(3)在临终经验中显示人物的无意识活动
二、情节展示上的内外视角
1.在情节外层叙述事件的外视角
(1)在外部空间的叙事视角中展示情节性事件
(2)在不明事件缘由的叙事视角中叙述突发性事件
(3)因聚焦于真相不明的事件而呈现的外视角
2.在情节内层展示事件的内视角
(1)在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中叙述情节性事件
(2)在先果后因的逻辑关系中叙述情节性事件
第三节 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一、小说人称上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1.小说人物的限知视角
2.第一人称主人公的限知视角
(1)我在亲历事件时的限知视角
(2)我在追忆往事时的视角跨越
(3)我于追忆往事中的视角融合
3.全知叙述者的全知视角
(1)以无人称叙述主体的身份使用全知视角
(2)在超出人物叙事视野的角度使用全知视角
(3)在人物的限知视角组合中使用全知视角
4.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转换中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二、叙事意象上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1.单个人物叙事意向中的限知视角
2.两个以上人物叙事意向中的全知视角
(1)多个人物的客观视角中合成的全知视角
(2)两个人物的主客观视角交替中构成的全知视角
3.游移于人物与全知叙述者之间的全知视角
三、视角呈现上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1.内视角中的限知视角
2.内视角中全知视角
(1)超越人物感知范围的全知视角
(2)超越人物道德观念的全知视角
(3)偏离人物叙述语气的全知视角
第六章 声音配置
第一节 两种叙述声音的基本表达方式
一、人物声音的自言式
1.对话言谈,在与他人说话中的自言式人物声音
2.内心独白,在与自己说话时的自言式人物声音
二、作者声音的代言式
1.全知叙述者的代言式
2.第一人称主人公的代言式
第二节 两类声音的复调配置
1.小说故事叙述者我的可靠叙述声音
2.小说人物之我的不可靠叙述声音
好累。停。
第一章 故事虚构
第一节 故事的创意构思
一、故事的起源
1.故事起源于现实人生
2.故事起源于历史文本
3.故事起源于想象世界
三、小说虚构的路径
2.两大构思意向
(1)外向型构思
(2)内向型构思
第二节 写作小说
一、故事、叙事与叙述
二、写什么
1.具有叙事价值的故事
2.感动作者的故事
3.令人可信和有所发现的故事
4.能被驾驭的故事
第三节 小说写作的技能培养
一、写作经验的积累
1.阅读与习作
2.观察与内省
3.欲望与策略
第二章 情节设计
第一节 情节线索
二、情节线索与事件类型
1.情节性事件,是小说情节链中不能缺少的事件
2.非情节性时间,是与小说情节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
3.复合性事件,是小说的情节要素与非情节要素组合而成的事件
第二节 叙事方式
一、讲述方式
1.作者讲述
2.全知叙述者讲述
3.第一人称主人公讲述
4.人物讲述
(1)间接引语的人物讲述
(2)直接引语的人物讲述
二、展示方式
1.对话式展示
2.情景式展示(从人物的感知和情感中呈现在场的环境)
3.场景式展示(由小说人物和小说故事的叙述者的叙事视角来呈现在场的事件)
第三节 叙事序列
一、叙事语法结构
二、叙事逻辑结构
三、叙事时空结构
1.同时态的空间化叙事(作者以空间切换的叙事方式,将发生在同一时间而不同空间中的两个(或以上)平行展开的叙事序列,进行空间化地来回切换,取消两个叙事序列各自的时间连续性)
2.异时态的空间化叙事(作者以时空切换的叙事方式,通过小说故事的叙述者或小说人物的异时态叙述途径,在小说的叙事序列中不时地引入另一时空中的叙事序列,使正在进行的叙事序列中插入了已经完成或将要发生的叙事序列中的事件。其中,追叙和预叙是异时态空间化切换的常用手法)
第三章 人物塑造
一、人格构成(建议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1.气质类型
2.性格特质
3.人格象征
四、主要人物与陪衬人物
1.在人物结构关系上,主要人物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陪衬人物则是衬托主要人物的辅助性人物
2.在小说情节上,主要人物是主导和制约情节演变方向的人物,而陪衬人物则根据情节的需要而设置,侧重于事件、人物和场景的串联,以及场景氛围的渲染和叙事节奏的调控
第四章 环境描写
第一节 环境的结构层次
一、感知层
1.在感知类型上,视听感觉与多元感觉的环境描写
2.在感知主体上,小说人物感知与全知叙述者感知的环境描写
3.在感知层次上,外部感觉与内在感知的环境描写
二、景象层
1.景观描摹,是从环境的外部表象上进行图画式的描写,包括静态描摹与动态描摹
2.场景展示,是将人物的言行举止放置在特定的场景中加以描写
3.人物对话,是在人物的对话行为和对话内容中呈现环境
三、意象层
1.对比,在两种环境描写之间的对照、矛盾或冲突中营造意象
2.重复,在异质同形的环境描写中构造意象
3.隐喻,用环境描写来暗示具有相似性指向的意象
4.象征,在具体的环境描写中传递出多种指向的不确定意象
第二节 环境与人物
一、展示人物心理
1.现实环境中展示人物内心情绪
(1)主观情绪的投射
(2)客观景象的刺激
2.意念环境中展示人物内心思绪
二、刻画人物身份
1.在环境描写中暗示人物的职业身份
2,在环境描写中凸现人物的文化身份
3.在环境描写中隐喻人物的社会身份
第三节 环境与情节
一、设置叙事基调
1.用环境描写来渲染叙事氛围
2.在环境描写中营造叙事意象
3.通过环境描写来点化叙事主体
二、参与情节组构
1.用环境因素来制造小说中的情节性事件
2.将特定的环境描写作为情节发展的外部动力
3.用环境因素来衔接情节中的不同事件
三、预示情节发展
1.用环境描写来设置小说情节突变的预兆
2.用环境描写来暗示人物关系或人物命运的危机
第五章 视角调控
第一节 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
一、客观视角(客观视角是一种由客观化的叙事感知和非评价性的叙事态度所构成的叙事意象。视角调控上表现为,作者在叙述主体与被叙述对象之间设置一定的叙事距离,并悬置起叙述主体的主观性叙事判断,将叙事视角限制于叙述主体直观或客观的事实感知之中)[客观只是相对而言]
1.全知叙述者的客观视角
2.小说人物的客观视角
3.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客观视角
二、主观视角(作者在叙述主体的叙事意象中投射了主观化的感知和个性化的评判)
1.展现人物的主观化感知判断
2.表达人物的个性化感知评判
第二节 外视角与内视角
一、人物塑造上的内外视角
1.显示人物外部状貌和外在行动的外视角
(1)外视角中描写人物的外部状貌
(2)外视角中展示人物的外在行动
2.揭示人物内心的意识或无意识活动的内视角
(1)用内心独白展示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2)在梦境或幻觉中呈现人物内心的无意识秘密
(3)在临终经验中显示人物的无意识活动
二、情节展示上的内外视角
1.在情节外层叙述事件的外视角
(1)在外部空间的叙事视角中展示情节性事件
(2)在不明事件缘由的叙事视角中叙述突发性事件
(3)因聚焦于真相不明的事件而呈现的外视角
2.在情节内层展示事件的内视角
(1)在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中叙述情节性事件
(2)在先果后因的逻辑关系中叙述情节性事件
第三节 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一、小说人称上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1.小说人物的限知视角
2.第一人称主人公的限知视角
(1)我在亲历事件时的限知视角
(2)我在追忆往事时的视角跨越
(3)我于追忆往事中的视角融合
3.全知叙述者的全知视角
(1)以无人称叙述主体的身份使用全知视角
(2)在超出人物叙事视野的角度使用全知视角
(3)在人物的限知视角组合中使用全知视角
4.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转换中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二、叙事意象上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1.单个人物叙事意向中的限知视角
2.两个以上人物叙事意向中的全知视角
(1)多个人物的客观视角中合成的全知视角
(2)两个人物的主客观视角交替中构成的全知视角
3.游移于人物与全知叙述者之间的全知视角
三、视角呈现上的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
1.内视角中的限知视角
2.内视角中全知视角
(1)超越人物感知范围的全知视角
(2)超越人物道德观念的全知视角
(3)偏离人物叙述语气的全知视角
第六章 声音配置
第一节 两种叙述声音的基本表达方式
一、人物声音的自言式
1.对话言谈,在与他人说话中的自言式人物声音
2.内心独白,在与自己说话时的自言式人物声音
二、作者声音的代言式
1.全知叙述者的代言式
2.第一人称主人公的代言式
第二节 两类声音的复调配置
1.小说故事叙述者我的可靠叙述声音
2.小说人物之我的不可靠叙述声音
好累。停。
雨中有座浪淘狗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用Chatgpt改写“前路迢迢” (1人喜欢)
- “敌特!绝对是敌特分子”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