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成本——理性之美》读书笔记
布凯南:人和动物的差别,是人能试着改变自己!
每个人可以自问,当你过世之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希望家人朋友镌刻哪些字眼?如果在墓碑上,希望刻上的是:“这里长眠的,是一个正直、爱家庭、乐于助人的人。”那么就以这个碑文为目标,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指导原则。只要念兹在兹,认真奉行,经年累月之后,自己就会成为具有这些特质的人。
成功不是偶然的,在亮丽炫目的果实背后,往往是辛勤耕耘、历经起伏。
生命本身的意义到底如何,似乎不容易有定论,但是借着各种极尽巧思的比拟,可以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认。而且,抽象来看,这种比拟和譬喻,还透露出一个重要讯息:一件事物(包括生命)的意义,是由其他事物所衬托而出,是被充填和被赋予的。
休谟:理智是情感之奴。也就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精确具体来说,人不是情感的动物,人是成本效益的动物!理智不是情感的奴隶,情感才是受到理智的驾驭和节制!
唐突失当的言行,事后一定会悔恨懊恼;光明磊落的举止,事后自己会舒适自在。
面对两难和考验时,与其诉诸道德哲学,不如向生活经验求援。
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一种生物;人之所以为人,不该是道德式、教条式的口号。当环境里有适当充沛的条件时,人才可以负荷较多的重量,也才能享有起码的尊严。因此,值得花心思使社会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好的条件。
道德上,强调慎终追远;现实上,却无法从容面对。
抽象来看,规则是一道宽广的光谱,由个人画地自限的小规矩,到一般法律和最高层次的宪法;宪法之上,事实上还有宗教的戒律。
对于货币,人们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本能般的反应;只要涉及钱,潜意识立刻启动因应的机制。或者小心守护,避免减损;或者勉励争取,希望增添。
对正义的追求,不能无视于代价。
微罪不举,是文明社会普遍接受和奉行的原则,也巧妙地反映了成本效益的考虑。
抽象来看,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冲突,是水平方向的取舍;某种价值的高低,是垂直方向的取舍。无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追求某种价值的背后,都隐含了权衡和取舍。
最高法院的判决是终极,不是因为这些判决是对的,而是因为它们是终极的。
我不寻求冲突,但我不畏惧冲突。
写好文章的基本原则就是:通顺,言之有物。
当同侪(chai二声)群体放弃警戒和防线时,自己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虽然不容易做到,却是避免小错变灾难、好事变坏事的守则。
现代文明社会里,尊重标准作业程序,就是保障别人和自己。
在个人层次上,差别待遇(歧视)是常态;在社会层次上,以法令排斥、消弭歧视,是社会进步的轨迹。在私领域和公领域里,采取不同游戏规则。一旦两者有冲突,社会所揭示和追求的价值,当然值得肯定。可是对个人而言,施与受双方,到底要承担多少的责任呢?
当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不会有心思气力去注意别人,更遑论关心别人了。同样的道理,只有当自己的生活已经能够温饱舒适,自己觉得有尊严时,才有余力将心比心、关心别人的尊严。
过分执着与目前的做法,等于是放弃了改善和求变的可能性。
权利的赋予,都不是绝对的;各种权力所享有的空间,都有一定的范围,受到相关条件的影响。
国父孙中山尝言: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物货其流。
每个人可以自问,当你过世之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希望家人朋友镌刻哪些字眼?如果在墓碑上,希望刻上的是:“这里长眠的,是一个正直、爱家庭、乐于助人的人。”那么就以这个碑文为目标,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指导原则。只要念兹在兹,认真奉行,经年累月之后,自己就会成为具有这些特质的人。
成功不是偶然的,在亮丽炫目的果实背后,往往是辛勤耕耘、历经起伏。
生命本身的意义到底如何,似乎不容易有定论,但是借着各种极尽巧思的比拟,可以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认。而且,抽象来看,这种比拟和譬喻,还透露出一个重要讯息:一件事物(包括生命)的意义,是由其他事物所衬托而出,是被充填和被赋予的。
休谟:理智是情感之奴。也就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精确具体来说,人不是情感的动物,人是成本效益的动物!理智不是情感的奴隶,情感才是受到理智的驾驭和节制!
唐突失当的言行,事后一定会悔恨懊恼;光明磊落的举止,事后自己会舒适自在。
面对两难和考验时,与其诉诸道德哲学,不如向生活经验求援。
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一种生物;人之所以为人,不该是道德式、教条式的口号。当环境里有适当充沛的条件时,人才可以负荷较多的重量,也才能享有起码的尊严。因此,值得花心思使社会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好的条件。
道德上,强调慎终追远;现实上,却无法从容面对。
抽象来看,规则是一道宽广的光谱,由个人画地自限的小规矩,到一般法律和最高层次的宪法;宪法之上,事实上还有宗教的戒律。
对于货币,人们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本能般的反应;只要涉及钱,潜意识立刻启动因应的机制。或者小心守护,避免减损;或者勉励争取,希望增添。
对正义的追求,不能无视于代价。
微罪不举,是文明社会普遍接受和奉行的原则,也巧妙地反映了成本效益的考虑。
抽象来看,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冲突,是水平方向的取舍;某种价值的高低,是垂直方向的取舍。无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追求某种价值的背后,都隐含了权衡和取舍。
最高法院的判决是终极,不是因为这些判决是对的,而是因为它们是终极的。
我不寻求冲突,但我不畏惧冲突。
写好文章的基本原则就是:通顺,言之有物。
当同侪(chai二声)群体放弃警戒和防线时,自己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虽然不容易做到,却是避免小错变灾难、好事变坏事的守则。
现代文明社会里,尊重标准作业程序,就是保障别人和自己。
在个人层次上,差别待遇(歧视)是常态;在社会层次上,以法令排斥、消弭歧视,是社会进步的轨迹。在私领域和公领域里,采取不同游戏规则。一旦两者有冲突,社会所揭示和追求的价值,当然值得肯定。可是对个人而言,施与受双方,到底要承担多少的责任呢?
当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不会有心思气力去注意别人,更遑论关心别人了。同样的道理,只有当自己的生活已经能够温饱舒适,自己觉得有尊严时,才有余力将心比心、关心别人的尊严。
过分执着与目前的做法,等于是放弃了改善和求变的可能性。
权利的赋予,都不是绝对的;各种权力所享有的空间,都有一定的范围,受到相关条件的影响。
国父孙中山尝言: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物货其流。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