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恶
![]() |
小的时候,我们学《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稍长大点,就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荀子•性恶》中提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此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
我本人是“性恶”的拥护者。我一直以为,人刚出生,一切属于懵懂状态,凡事寻求本心,不会多加顾忌他人。然而在利益相争下,过多的顾己就是对他人的伤害,是以为“恶”。而人随着不断成长,懂得更多道理,知晓更多约束,于是渐渐规范己身,将对他人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愿意自损而助人,是以为“善”。如果自身修养不够,道德不足,人之本性就暴露得越多,“恶”也就越多。
“恶”分“小恶”和“大恶”。生活中,“小恶”无处不见。
地铁始发站乘客候车区,候车乘客排成两排等候列车,可是总有人会站在中间下车部位,做那第三排的排头。管理员说他,他还振振有词,说这是始发站,没有乘客下车。可他忘了,队伍已经排得很长,他这第三排的小排头,和插队没有任何区别。
两个人处于竞争关系,一个太过优秀,另一个就难免嫉妒。作为那个没那么优秀的人,你会怎么做呢?是疏离他,诋毁他,栽赃陷害他,还是跟他做朋友学东西?你跟他学他就会教你吗?会不会怕你超过他而主动远离你,或是讽刺你看不起你?那个时候你又该怎么做呢?
去小餐馆吃饭,旁边桌的人已经吃完起身要走,却把手机落在了桌子上。你是旁若无人地放进自己裤兜,还是追出去送还手机?
我想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做法。
有一次和朋友坐公交车去烟袋斜街,车上人来人去,一个拖着行李的小姑娘就在停站这么个空档被偷了钱包。因为她打电话报了警,公交车只好停在路边等待警察的到来。耽误了大伙儿的时间,好多乘客不干了。有的说要赶去听相声;有的说要赶飞机,耽误了的话要小姑娘赔机票钱;有的说你报警有用吗,警察能给你抓小偷?最后演变成几乎全车的人都在指责小姑娘做无用功,小姑娘委屈得哭了。这时司机问她来北京干嘛,她说旅游。当时司机的回答到现在我还记得,他说:“北京有什么好的?以后记着点,千万别再来北京了。”我不知道司机说这话时抱得什么心态,但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小姑娘,可能真的再也不来这座城市了。谁都有有难处的时候,要是自己家里的孩子遇到这种事,还被全车的人骂出眼泪,心里不定怎么心疼吧。
说到底,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占他人便宜,就是怪别人损伤了自己的利益。
“大恶”存在的几率比“小恶”少,一旦发生就是一场悲剧。
很多研究人性的专家都会对那个敏感的动荡十年耿耿于怀,他们不懂为什么整个民族可以集体陷入一种疯癫的状态。学生迫害老师,子女迫害父母,民众迫害伟人……白的可以说成黑的,好的可以说成坏的,没有任何理由就可以随随便便定一个人的罪,没有任何征兆就可以轻轻松松毁掉一个家。其实有什么不懂的呢?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啊,只不过这种“恶”缺少一个契机,缺少一种形式释放出来罢了。
前两天刚抓获的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的凶手,要说他不是恶人,可能天理都难容。也许他真的高考落榜过两次,考飞行员也没考上,家里又贫穷,他觉得人生对他不公吧。因为他缺少教养和素质,所以他不懂得调节渐渐扭曲的人格,一点点把内心的劣根性放大。他说他第一次杀人是因为入室盗窃被撞破,之后呢?他割破了受害人的喉咙,扒开了她的衣服,在她身上捅了26刀。那一刻,他在想什么?他是不是在杀人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或刺激,于是一次又一次犯下罪行,让自己人性的“恶”暴露无疑?
人们都恨贪官,但如果你处在那个位置,也许你也是个贪官。因为钱真是太好了,山珍海味总比残羹剩饭鲜美,车接车送总比挤成肉酱舒服,绫罗绸缎总比粗布短衣得体,被人仰望总比被人踩在脚底安心。更何况游戏规则就是如此,除非你有魄力不玩这个游戏。日子过得舒服了,才会觉得人活着有意义,至于让你舒服的钱从哪来,老百姓是不是生活得好,是不是会逼出人命,谁还顾得了这些呢?
常常听身边的人念叨,活着越来越难了。骗子公司到处都是,每一个员工讨薪的故事,都是一部血泪史。辛苦了一辈子,最后竟然买不起自己国家的一套房!你要时刻小心身边的人,因为他们帮你可能是为了骗你的钱;你要时刻小心接听的电话,因为它可能会源于诈骗而要了你的命。还有那些被偷走的孩子,你并不知道他们是被卖了,还是被打成残疾逼去乞讨……觉得绝望吗?可是人人都这么活,而且为了你爱和爱你的人,还得继续好好地活。
有人说,如果中国的男人能不随地吐痰,随地小便;如果中国的女人能不贪图小便宜,不斤斤计较,中国的国民素质将上升一大截。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真要做到,恐怕很难。
就拿小孩随地大小便这事来说好了,憋得急了情有可原,但家长是不是可以事先准备塑料瓶和塑料袋给小孩用呢?我看见过不分场合让孩子就地解决的父母,也见过把小孩抱到没人的地方,用事先准备的工具让小孩解决的父母。毫无疑问,这两种家庭的小孩都会长大成人,但他们自身所积累的教养也一定天差地别,这是显而易见的。
还是得让国民多受教育,这个教育不只是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道德教育。加强自我约束力,加强自我羞耻感,在“恶”念升起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多想想自己的未来,多想想这个世界上,一定不只有你一个受苦的人,那么这个社会,是不是会更容易生存?
![]() |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推荐给其他小伙伴一起关注哦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