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病小痛的大乱斗(养胃篇)
“医生,我经常干呕,不能吃油腻和甜的东西,一吃就想吐。没什么胃口,吃什么都不香。” “你先验个血,查一下血常规,乙肝两对半,丙肝,丁肝。再照一个胃肠彩超。” 这是2014年1月的冬天我与医生的对话。上午排了长长的队抽血,而后做胃肠彩超。进到彩超室,医生给我喝了一大杯香香的糊糊,片刻后才开始正式检查。医生问我,平时是不是常吃辛辣?我答还好,有时候吃点。(比起我那些常吃重辣的同学,我吃辛辣的程度真的算“还好”。)照完马上出了单子,医生边递给我单子边说:“你这胃没事,哦~”好似他懂我心里的慌张,特意送我一个“这不过是虚惊一场”似的安慰。我接过单子,机器检查结果那一栏写着“浅表性胃炎”。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病,看字面意思加上医生那句真诚的“没事”,我也不再恐慌了。因为之前一直以为是胃溃疡,甚至担心是胃癌(“发现就晚期”的情况也是有的)。 把所有的检查结果拿给门诊医生,医生看后说:“你这血液也正常,胃也没事,胆也没事,不用吃药。”我问:“那我为啥会干呕呢?”医生说:“那你就是中医说的这个虚那个虚的,去找中医吧,我这不用给你开药,吃太多药胃反而更难受。” 回到家,跟老爸转达了医生的话,刚好他认识一位在医院的中医朋友,便带我去看了。这个中医蜀黍什么都没问我,我一坐下就给我号脉,我第一次看中医,才知道号脉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只在一只手的腕部按一会,而是两只手都号,除了腕部,还要在腕部往前一点的地方号。号完脉,医生便说了一大通我的症状,竟然都对,最后他总结八个字,****,脾胃虚寒。抱歉!前四个字我忘了。😳 开了几包草药,医生特意嘱咐,熬药前加两片生姜三个大枣做药引子,熬完的药渣子不要扔,煮沸后泡脚用。医生说我寒气太重,先驱了寒再治胃病,不着急。按照他的要求服完药又去瞧,接下来医生便换了另一种药,不必加生姜大枣做引子,也不必用药渣子泡脚了。后来的几服药只觉得胃不停地冒泡。吃完药再去医生那里,没再开熬的中药,只开了两种中成药,说是不舒服的时候吃,平时不用吃。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辛辣生冷硬的食物。还教了我两个小方法,按足三里,揉肚子。(睡前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揉,女生揉七七四十九下,男生揉八八六十四下,之前我每天都揉,现在只有偶尔觉得腹胀才揉,揉完49下后真的能揉出一个屁!或一个嗝~) 吃完几服中药效果虽然明显,但干呕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不过着实让我见识了中医的妙处,那些在西医看来不是病不必治疗的问题,在我这个准患者看来实际上非常痛苦并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时候中医站出来要你怎样调理饮食怎样注意冷热以及怎样应对小症状带来的不舒适,当你照着做的时候,不管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症状都有所缓解,不也是很好的事吗?回到学校的我虽然食欲有所改变,但还是干呕,我自己也烦恼极了。但确定的是,这是胃的问题,不是肝或者其他什么毛病。后来偶然在app市场搜到了“胃,你好吗”的应用,那里面养胃的小知识很多,而且可以提醒你固定的时间睡觉做运动等,那时候真是每天都严格地按照app的做法,查看哪些食物可吃不可吃。其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提示就是晚上早睡觉和中午小憩对胃是非常好的,然而,这一条我在学校里始终没有好好践行(那时候都是凌晨1点左右才睡)。直到离开学校去实习才有机会实现,因为在实习的宿舍实在没什么娱乐,也不像在学校那么多事情要做,第二天还要早起,就按时睡了。 然而那时候的我吃东西还是不怎么忌口的,麻辣烧烤之类的照吃不误,因为觉得自己的胃没什么问题。干呕的症状虽有,但是比从前好多了。我的胃最恶劣的状态是整个2013年,上半年由于不吃早饭,早起干呕不说,还要每天拉一次肚子,最严重的一次一天拉三次肚子。下半年开始不管起多晚都坚持去食堂吃一碗煮粉,总算不再拉肚子。但是到冬季则逐渐变成没胃口,吃任何东西都觉得无味,吃到七分饱就开始反胃干呕,原本分量不多的饭菜也剩了好多。早起习惯性干呕,一次早上空腹喝了一杯水,出门后竟然完全吐了出来,那一刻情绪绝望到极点,没有什么比吃不下喝不下更让人委屈的了。就是那个挺不住了才去看医生的冬天,我瘦到了极点,脸上没肉,人没精神,而且觉得皮肤都非常暗淡不饱满。比起这些恶劣的状态,实习后的我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病了,常跑去小吃街吃好吃的,也按照app的要求照做。但那时候脾胃依然虚弱,常觉得消化不动,时而便秘,不规律排便,而且口干,怎么喝水都觉得渴,早起觉得口臭,app上说是胃火导致,这“火”大概也是炎症的外在表现吧。那时候肚子很怕着凉,吹到风立刻就忍不住要去拉肚子,有时候真是十分尴尬。再热的天气也要用毯子把肚子盖好。 干呕症状终结于2014年秋天。入职后的我有了自己的小窝,也添置了锅碗瓢盆,那时候工作日三餐只有晚餐是自己做的,不过即便这样也很好,晚上吃的很开心;休息日基本上三餐自己在家煮,按照买的菜谱做或者百度。作息基本上随着工作时间开始规律,尤其晚上和中午的睡觉时间很固定。由于我的工作整天用眼直接导致眼干眼疲劳,所以到时间基本就支撑不住了,尤其中午不睡午觉的话,整个下午几乎没精力工作。可以说全是工作规约了我的作息。除了规律的作息,我想排骨汤也是功不可没的。10月份以后的每个周末我都去菜市场买各种食材,然后煲一砂锅排骨汤,这个排骨汤也是受到“胃,你好吗”的启发,它推荐给我的菜就是排骨蘑菇汤,不过人家是要求不放葱姜蒜和料酒的。而我做的汤,葱姜蒜料酒齐上,烫好后还要加鸡精葱花香菜。那味道,的确棒极了!然而,却引起了我后来一切的这疼那痒。下次的“健美篇”会延伸这个话题。 就这样作息规律,每周喝各种靓汤的坚持了不知道多久。某一个早上洗漱的时候才意识到,我竟然不干呕了。而且另一个变化是,我竟然重新爱上了甜食,无论是蛋糕一类的甜品,还是酸甜口味的菜。什么糖醋莲藕,糖醋排骨,不但不觉得甜腻,还会觉得越吃越开心。因为如此功力,大概只有10岁以内的小孩子还没有丧失,人(尤其北方)成年后的口味大多偏咸香辣,大多数人不能忍受放糖的菜。从那以后至今的我,再也不纠结粽子该吃甜的还是咸的,豆花该吃甜的还是咸的。因为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对我来说都是人间美味。 这篇文章过于碎碎念,现将干货挑出来供大家参考,我养胃的经验关键的几点,按重要程度排序: 拒绝熬夜!最好在11点前入睡(9点或10点有条件睡更好),底线是12点。因为我曾尝试过在胃好后凌晨2点睡觉,早起后从食管到胃都是一种被掏空后又勒紧的感觉,而且干呕症状卷土重来。偶尔熬夜到12点睡,第二天起来后胃就有些不舒服。所以,根据个人经验,拒绝熬夜是养胃第一要务! 饮食规律!三餐按时吃,尽量清淡,尽量避免辛辣或烟酒刺激。如果你的胃已经有很明显的症状,那么请善待它,饭菜尽量选好消化的,香料少的,盐也要少。如果你身体好,吃什么都不忌讳,但是有意识要保护好胃,那么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比较好。 多喝汤品养胃。如果你和我当初一样,已经有明显的不舒适,则建议多煲点汤来喝,不管是排骨萝卜汤,排骨蘑菇汤还是鸡汤,鱼汤,都对胃非常好,有营养而且刺激食欲,喝一段时间胃口会逐渐变好。但是,建议不要放太多调料,也不要煲得过久,因为很容易引起上火! 加强运动,帮助肠胃蠕动!如果你每天运动量很少,可能会直接导致消化缓慢。如果没条件做跑步打球之类的运动,可以尝试做家务这样耗时长的活动,但注意一定避免久坐和躺着一动不动。那样不仅对肠胃不好,还会变胖,胖到变丑!是不是很可怕!!如果每周有一两次流汗的运动就更好了,那样你就离“健美”的目标越来越近啦。 再推荐几种我养胃以来用得顺手的食物: 1.水。平时没事真的要多喝水,“多喝点热水”,并不是工科生的苍白之词。喝水要少量多次,水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如果觉得喝水无味,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泡茶,花草茶或者乌龙茶红茶绿茶都很棒啊! 2.蜂蜜。蜂蜜也是用来冲水的,通便效果明显,最好买品质好的,多贵都值得。吃完上火的饭菜就可以喝两杯蜂蜜水缓解一下,经验证明,效果不错。 3.酸奶或活菌饮料。不管你是便秘还是偶然的拉肚子,酸奶制品都可以调节你肠道里的菌群。活菌饮料也是,但是要确保超市里的活菌饮料里面的菌是活的。我曾多次见到超市里的人把活菌饮料常温储存,质问营业员的时候还狡辩说是正准备放进冷柜里的。从此以后我觉得原味酸奶更靠谱。 4.菊花。也是降火通便的好物,一般超市里的杭白菊,贡菊等平时饮用即可。最威猛的是雪菊,我在药店买了一瓶,标签上写的是野生西藏雪菊,不管真假,效果倒是非常明显。菊花+蜂蜜+水,效果几乎无敌,我有时候感到上火就晚饭后喝一杯,第二天早上就见效。 这几种东西都是我家中常备的,而且几乎哪里都好买到,也不是什么名贵稀罕物,也不会对人产生什么副作用。不建议不舒服就马上找药吃,虽然我以前就是这样的人,先尽量通过饮食调节,停掉导致上火便秘的食物,反之亦然。 p.s.然而,我还是不懂,那些能顿顿吃辣,不忌烟酒的人,到底有啥奥秘不会像我这样生病不舒服,如果看官知道原理,欢迎在后台给我发消息。 我养胃的道路可谓曲折漫长,经历过无数的试错,看了不少零零散散的相关知识加上敢于把自己当试验品,才有了这篇满是血泪的经验总结,自己茫然摸索着和小病小痛的各种乱斗,也终于成就了今天“身体倍棒儿,吃嘛嘛香”的我。 胃口变好的我,依然有各种麻烦问题,比如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咽炎,满脸冒痘等各种上火症状,以及反复感冒,头疼。接下来的“健美篇”将告诉你我是怎样一一战胜它们,成为如今精神饱满浑身抖擞的我的!![[得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