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IP改编游戏热后,生死狙击将成下一个魔兽?
![]() |
近两年来,IP文学、IP影视、IP游戏、 IP动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IP成为了国内新兴的一种经济模式。如今,行业已步入IP3.0时代,网络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等泛娱乐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过去一年里,IP热弥漫着整个影视行业,随后又渗入到游戏领域中。这一轮IP热,从热门网络小说等改编为影视剧开始,再延伸到影视剧二轮改编为网络游戏,形成了以网络文学为核心的“影游联动”。
同时,伴随游戏领域的竞争白热化,游戏企业平台化,泛娱乐化发展成为趋势,新的游戏时代已经到来。
泛娱乐时代,游戏IP加速蝶飞
《花千骨》、《芈月传》等大IP都实现了“影游联动”,《盗墓笔记》、《三体》等也在推出电影的同时开发游戏;十年神话《诛仙》更是发挥了强大的洪荒之力:在小说、游戏、影视、动漫上都取得了成功。
据灼识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IP行业蓝皮书》显示,我国游戏IP的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6.3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4%,预计还会进一步增长,在2020年达到188.7亿元左右。毋庸置疑,在泛娱乐时代,IP早已成为游戏行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虽说IP热、“影游联动”模式为游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不可否认,游戏IP本身的巨大潜质也为IP的其他泛娱乐衍生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契机。就像超级IP《魔兽》,电影《魔兽》上映一周,中国累计票房高达11.18亿元。而作为游戏IP,《魔兽世界》流行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 |
据悉,中国玩家最具情怀的《魔兽争霸3》发售于2002年,凭借着精彩的剧情,互动极强的局域网对战和暴雪高水准的CG动画,彻底吸引了当时的游戏玩家。不得不承认,魔兽已经在中国留下浓重而又深刻的一笔。
从游戏首发到电影上映经历了10年之久,长时间的沉淀化作了游戏IP的口碑,使得游戏粉丝和被广泛影响的潜在受众成为了电影票房的消费者。这无疑为电影的高票房贡献了强大的力量。
其实,无论是IP改编游戏,还是从游戏本身入手,展开进一步的IP衍生品开发,都为游戏产业带来了丰富的发展机遇。
IP逆向开发,新一轮IP热来袭
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重要支柱,游戏行业正处于不断的变化中。VR时代、IP时代的到来,为游戏产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机遇。游戏IP不只是文学、影视、动漫等的IP衍生品,也是IP主宰者。
![]() |
今年,以《生死狙击》游戏为原型的小说,《生死狙击之死神游戏》在各大平台连载,受到了广大玩家的追捧与疯传。《生死狙击之死神游戏》已累计上架包括咪咕阅读,书旗小说,QQ阅读,掌阅书城、创别书城等35个阅读平台,累计覆盖阅读人群高达8亿,并获得了书旗精品推荐,咪咕主编力荐、创别精品推荐等50多个重磅推荐位,累计阅读人数高达1200多万。
作为国内人气最高的枪战页游,《生死狙击》自2013年上线以来累计用户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超650万,并于今年突破了月流水一亿;同时,在线玩家超过75万,百度指数超过20万。
纵观当下的游戏IP市场,有着深厚的粉丝基础和用户口碑的作品,为IP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人气基础,能够成为广受市场欢迎的爆款IP。同样的,《生死狙击》这部凝聚着玩家情怀的IP,也将成为下一个“魔兽”。
从最初的文学、影视IP改编游戏,到如今游戏IP逆向网络文学,并做到同步联动开发,这一全新的开发模式将开启新一轮的IP热潮。
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说网络文学IP是根,游戏IP则是果。因为游戏天生就有两大优势,一是具备强大的变现能力,二是拥有丰富的外延性。因此,它能借助其他文化载体提升游戏的边际效益,以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