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山水还依旧。
待在杭州的那几天,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西湖,即使这样,当我筋疲力尽离开的时候,仍然没有能完全的了解她。至今回想起来,西湖仍然像一个梦境,一个如梦如烟的梦境。尽管在这个梦境里,有着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才子佳人,美酒佳茗。。.
在杭州的日子里,我常常清晨的时候倘佯在西子湖畔,看远山如黛,听暮鼓晨钟。在断桥,我曾寻觅白娘子的身影,万松书院聆听祝英台的读书声。从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到红梅阁的李慧娘。她们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给了西湖最妙曼的一笔。既有佳人,便有才子。西湖迎来了两位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苏东坡和白居易,他们对西湖最大的贡献就是给西湖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苏堤和白堤。今天当我们漫步苏堤,看着满眼的湖光山色,红花绿柳。不能不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奢侈。还有欧阳修,林和靖,杨万里。。。西湖的文人雅士数不胜数,还是让我们去重温一下那些好诗吧,是他们给了西湖最美丽的定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群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西湖同样也不缺剑胆琴心,于是岳飞带着《满江红》,于谦带着《石灰吟》,张苍水的“好山色”,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章太炎,徐锡麟。。。
沧海桑田,悠悠岁月。 西湖的水依然淡定,从容。只是在这悠悠的,柔柔的湖水里,我却分明感受到了温柔的力量,那是一种来自一千多年的温润文化做支撑的力量。
泛舟湖上,入湖心亭,看夕阳西下,秋水一色,林鸟惊飞,令人销魂。忽然想起,许多年前,也是见此情此景,李叔同突然顿悟,遁入空门。林语堂这样评价李叔同:“他的浪漫才情使他即便出世,也选择在了杭州这个风花雪月、侠骨柔情的地方,使那些看惯‘湖山此地,风月斯人’的杭州人生平添了一分新的骄傲。”只是西湖山水未动分毫,而人以几多变迁。经过曲院风荷,看着正开的荷,,想起的自然是张岱那有名的《西湖七月半》;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我欲效仿他老人家也来个泛月西湖,奈何八月的西湖蚊虫实在厉害,看来这清梦也不是人人都做的。
西湖,是这样一个所在,她的清风明月,花开花落,令你许多年后想起仍然会心头发热,恨不能一步跨回到她的身边。而当你面对着她,却又无言表达,无限感慨,万千思绪,化为心头一句;西湖山水还依旧。
在杭州的日子里,我常常清晨的时候倘佯在西子湖畔,看远山如黛,听暮鼓晨钟。在断桥,我曾寻觅白娘子的身影,万松书院聆听祝英台的读书声。从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到红梅阁的李慧娘。她们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给了西湖最妙曼的一笔。既有佳人,便有才子。西湖迎来了两位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苏东坡和白居易,他们对西湖最大的贡献就是给西湖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苏堤和白堤。今天当我们漫步苏堤,看着满眼的湖光山色,红花绿柳。不能不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奢侈。还有欧阳修,林和靖,杨万里。。。西湖的文人雅士数不胜数,还是让我们去重温一下那些好诗吧,是他们给了西湖最美丽的定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群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西湖同样也不缺剑胆琴心,于是岳飞带着《满江红》,于谦带着《石灰吟》,张苍水的“好山色”,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章太炎,徐锡麟。。。
沧海桑田,悠悠岁月。 西湖的水依然淡定,从容。只是在这悠悠的,柔柔的湖水里,我却分明感受到了温柔的力量,那是一种来自一千多年的温润文化做支撑的力量。
泛舟湖上,入湖心亭,看夕阳西下,秋水一色,林鸟惊飞,令人销魂。忽然想起,许多年前,也是见此情此景,李叔同突然顿悟,遁入空门。林语堂这样评价李叔同:“他的浪漫才情使他即便出世,也选择在了杭州这个风花雪月、侠骨柔情的地方,使那些看惯‘湖山此地,风月斯人’的杭州人生平添了一分新的骄傲。”只是西湖山水未动分毫,而人以几多变迁。经过曲院风荷,看着正开的荷,,想起的自然是张岱那有名的《西湖七月半》;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我欲效仿他老人家也来个泛月西湖,奈何八月的西湖蚊虫实在厉害,看来这清梦也不是人人都做的。
西湖,是这样一个所在,她的清风明月,花开花落,令你许多年后想起仍然会心头发热,恨不能一步跨回到她的身边。而当你面对着她,却又无言表达,无限感慨,万千思绪,化为心头一句;西湖山水还依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