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和鼓楼小吃街
北京的南锣鼓巷,承载着太多的传奇,美食、小店还有古式的建筑,在网络中,在朋友和同事的描述中,似乎有着几分超然物外的渲染和勾勒。怀着对这个小巷子的憧憬,带着对西安古城墙旁的书院门和鼓楼后小吃街的深刻记忆,在这个冬天难得暖和的一个午后走进了这里。
下车后,隔街看到了颜色鲜艳,估计应是新近立起的牌坊上书“南锣鼓巷”,一直总是觉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应该是约定俗成的一个称呼,四个字平分秋色阅读的重音,可是看到实地,突然觉得重音应该是在后三个字上,第一个字“南”只是一个方位的称呼,顿时这个称谓少了几分原来的诗意。
这里曾经叫过罗锅巷,但并非与刘墉有关,而只是地势之故。青色的墙壁略显了几分古意,但是两边的小店却玲琅满目,横贯东西,与西安古色古香的小吃街不同,本已很显拥挤的道路总是毫不客气的插入一辆辆的小车,以时速5公里的速度以钢铁之躯和两边的行人展开较量。轻车熟路的司机也似乎根本没有动过靠喇叭开路的念头,而路上排队的人群也一定会对车辆的到来熟视无睹。
所有的小吃都是躲藏在一个个招牌里,透过玻璃才能看到里面的景象,而在西安的回民街你所能看到的是各色各样似乎想要摆到路中间,送到你嘴边的美食,一辆辆的小车上冒着热乎乎的水蒸气,五毛钱一个的镜糕加上五颜六色的配料和甜甜的味道深深的刺激着你的食欲。浓重的陕西乡音大声招揽着两旁的路人。火炉上来回翻滚烘烤的肉串散发着浓重的牛羊肉和孜然的味道,当你努力想要从这些味道中进行选择的时候,你发现这都是徒劳的,因为各家的味道都弥漫在这条街上,混合在一起,很难仔细的从气味中分辨出来。
在南锣鼓巷的第一件事是去文宇奶酪店,时间已近下午一点,竟能排的到,买的着。这家店的双皮奶似乎是这条街的另外一个传奇,每日午时正点起售,先来先得,售罄不候,没想到这次这么难得,只是轮到我们的时候,看了很久的豆沙奶卷却被前一人买走,只得望之兴叹。双皮奶细品之下却也味道甚佳,浓厚的奶味和醇香沁人脾胃。偌大的街道中只是看到了一个在外吹糖人的艺人,之后去了一家餐厅,名字很怪,只是饭菜速度慢的出奇,要得一个宫保鸡丁披萨竟然等了足有一个小时。端出来的中西合璧偏有如锅盔般坚硬,略有几分败兴啊。
下车后,隔街看到了颜色鲜艳,估计应是新近立起的牌坊上书“南锣鼓巷”,一直总是觉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应该是约定俗成的一个称呼,四个字平分秋色阅读的重音,可是看到实地,突然觉得重音应该是在后三个字上,第一个字“南”只是一个方位的称呼,顿时这个称谓少了几分原来的诗意。
这里曾经叫过罗锅巷,但并非与刘墉有关,而只是地势之故。青色的墙壁略显了几分古意,但是两边的小店却玲琅满目,横贯东西,与西安古色古香的小吃街不同,本已很显拥挤的道路总是毫不客气的插入一辆辆的小车,以时速5公里的速度以钢铁之躯和两边的行人展开较量。轻车熟路的司机也似乎根本没有动过靠喇叭开路的念头,而路上排队的人群也一定会对车辆的到来熟视无睹。
所有的小吃都是躲藏在一个个招牌里,透过玻璃才能看到里面的景象,而在西安的回民街你所能看到的是各色各样似乎想要摆到路中间,送到你嘴边的美食,一辆辆的小车上冒着热乎乎的水蒸气,五毛钱一个的镜糕加上五颜六色的配料和甜甜的味道深深的刺激着你的食欲。浓重的陕西乡音大声招揽着两旁的路人。火炉上来回翻滚烘烤的肉串散发着浓重的牛羊肉和孜然的味道,当你努力想要从这些味道中进行选择的时候,你发现这都是徒劳的,因为各家的味道都弥漫在这条街上,混合在一起,很难仔细的从气味中分辨出来。
在南锣鼓巷的第一件事是去文宇奶酪店,时间已近下午一点,竟能排的到,买的着。这家店的双皮奶似乎是这条街的另外一个传奇,每日午时正点起售,先来先得,售罄不候,没想到这次这么难得,只是轮到我们的时候,看了很久的豆沙奶卷却被前一人买走,只得望之兴叹。双皮奶细品之下却也味道甚佳,浓厚的奶味和醇香沁人脾胃。偌大的街道中只是看到了一个在外吹糖人的艺人,之后去了一家餐厅,名字很怪,只是饭菜速度慢的出奇,要得一个宫保鸡丁披萨竟然等了足有一个小时。端出来的中西合璧偏有如锅盔般坚硬,略有几分败兴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