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一部值得多看几遍的电影
![]() |
Hello,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烧脑短片,调音师。该片由奥利维耶·特雷内导演,2010年于法国上映,荣获法国凯撒最佳短片奖。烧脑的剧情是该片是一大看点,而似有若无的结尾又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仅仅长十分钟的短片却包含了世间百态,值得细细咀嚼。当你看完整部影片再重温一遍开头,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他自己的调音师。
影片的一开始调音师半裸上身在弹钢琴,悠扬的琴声却藏不住男主头上细密的汗水。沙发上坐着一个男人,但却并不是为了他弹奏,也不是为了调音师自己,而是为了他身后的人。随即画面一转来到了一场音乐比赛,从小被当做天才音乐手培养的他练习钢琴15年只为了这场比赛,但由于过度紧张,他失败了。失败的他再也没有弹过钢琴,而是伪装成了一名盲人调音师,因为是盲人,人们会觉得他的听觉感官更好,更加相信他的调音技术。因为是盲人,所以小费也会给的更多,人们也会更加热情。因为是盲人,人们在他的面前无所顾忌,他甚至还会看见一些平时不会看见的事,比如在他面前穿裤子的西装男,和只穿内衣跳舞的女孩。就像调音师的上司所说,这个世界不是暴露狂就是偷窥狂。如果说跳舞的女孩是暴露狂,那调音师就是当之无愧的偷窥狂。
当调音师沉寂在假装盲人并得到优待时,迎来了影片的高潮,当调音师到女主人家调音时,按了门铃没人应答,调音师拿出了随身的记事本查看,确定无误之后又按了门铃,女主人让他回去,但习惯了优待的调音师又怎么会甘心走,这时对门的邻居打开了房门一脸疑惑的看向他们。女主人也看到了这一幕,无奈之下只得开门让调音师进去。刚一进去调音师就被滑到了,并且看见沙发上女主人的丈夫已经死亡,浑身沾满了鲜血的调音师不敢声张,依然假装是个盲人。女主人说地上的血是家里正在装修的油漆,并且以衣服脏了为由让调音师脱掉衣服去帮他换一件。起了疑心的女主还摘下墨镜看了调音师的眼睛,带了隐形眼镜的调音师自认为一直以来假装的都不错,这次仍然不会被怀疑,于是打算不揭穿女主,而是继续假装下去。突然他想到了还在他外套中的记事本,一个盲人为什么会需要记事本,调音师有点慌了,但他还是继续假装,认为只要自己假装的好女主就不会有怀疑。他也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的演技,最后的最后女主也没有拆穿调音师,而是拿了一把射钉枪举在调音师的身后,调音师努力告诉自己,没事的,他是盲人,他看不见身后的事物,只要一直弹琴身后的人就不会开枪杀死他。于是他开始了他的演奏,他为了身后人的演奏。
其实女主从一开始就怀疑了调音师,当调音师刚进门时,女主反锁了门,或许是从猫眼里看见了调音师在门后看记事本,又或许是看见了他准确无误的按了门铃便起了疑心。从女主丈夫安稳的死相其实不难看出她的丈夫也是一个盲人,在女主观察调音师的眼睛时她难道就没有察觉么?在她拿到调音师的衣服时难道就不会看到调音师的记事本么?当调音师知道自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时, 他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逃避,伪装,一次又一次的麻醉自己不会被暴露。而正是调音师的怯懦与不敢面对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试想他一个正当年的青年面对一个老妇人为什么就不能绝地反击呢?
他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正如开篇的比赛一样,调音师的心理素质不够,也害怕把自己暴露于人们面前。他一直把自己藏于伪装之下,认为这就是安全的,却忘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当危险到来之时也未能自救。正如生活中的人们一样,当一直隐藏在自己所设计的角色中时,是否还能来得及找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这部难得的不多见的烧脑小短片,值得多看几遍,也许你会和我有不同的感悟。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