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犹豫生二胎吗?台湾妈妈告诉你三胎应该这么养
转自公众号点拨了(dianbol)
分享妈妈(韦彤 来自台湾 有三个宝宝)
大陆开放二胎挺久了,很多家庭“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经济条件不成熟、没有精力养育宝宝”成为了不敢要二胎的理由。作为过来人,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借口,二胎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可怕,相反,它很美好,很幸福。
最前面的是我家3岁二宝,后面分别是4岁的哥哥和7个月大的妹妹。也许妈妈看到我这张照片会觉得,“( ⊙o⊙ )哇,三个宝宝,你们肯定很有钱!”,其实我们家庭条件也就一般。
很多父母说养孩子太贵,养不起,其实都是借口。你给宝宝的物质条件太好,即使养一个你都会觉得难,更别说二胎了。把有限的家庭条件合理的调配在孩子身上,足够承担起两个孩子的花销。
不攀比、不过度
我家里三个宝宝,衣服不用买名牌的,弟弟甚至妹妹可以捡哥哥的衣服穿。宝宝1岁前大的快,衣服穿一次明年就穿不到了,两岁前我也只给宝宝买过5次。我们老人家有个说法,刚出生的宝宝穿别人穿过的衣服比较好带(我是觉得迷信啦但作为省钱的借口),外出再买几套好看的,穿着就行了!养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我是不攀比的,你攀比也容易养成孩子攀比的个性。
平时给孩子消费,我会特别注意尺度。比如我带孩子出去玩,有些商店门口放着要投币的机器音乐车,我只允许他们坐,但是我从来不会去投币,其实宝宝能坐上去就很开心了。小孩子是很聪明的,一旦你投了一次,后面就永无止境了。所以千万要控制好第一次,这样孩子以后也不会耍赖要求。
还有就是每次去商场买东西,出门前也会说好,宝宝你只能拿一样。如果拿到太贵的那就直接和宝宝说“这个要好多钱呢,而且我们家也有好多玩具了,换一样吧。”,如果赖皮那就一样都不能买了。这样宝宝会对东西进行取舍,养成不铺张浪费的习惯。
在三个娃的生活消费上严格把握好度,不仅可以培养好宝宝的生活习惯,而且能省下不必要的开支。其次是要会简单的打理家庭经济。
记点小账,理好财
因为婚前有商量过,老公不容易存起来钱,所以经济都是我管着的。平时打理经济时,我会把账记在本子上,比记在电脑手机上方便。每次记录其实也是大概,先知道一个月多少,扣掉生活固定开支跟伙食费,要存多少,大方向记一下就好了。每个月或者3、4个月给老公看一次,让他知道我们花什么,存哪些,他清楚也放心了。我在家专心带孩子理财,让他无后顾之忧就行了,如果我赚的比他多,换他来带孩子O(∩_∩)O。
全职妈妈
最后在经济方面说下“全职妈妈”的问题。
我因为怀上二娃后孕吐反应严重就一直在家里带孩子。很多人觉得全职妈妈在家里带孩子,家里就少赚一份,其实我自己带孩子本身也是赚钱,省去了两份幼儿园费,而且还赚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所以只要把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习惯,平时记好日常开销,养三个孩子也没有问题。养不起是借口罢了。
在经济上有了好的方法控制,在生孩子和教育上我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和方法。
第一胎的育儿心得
我们生大宝是规划好的,第一次生宝宝,揹了十个月还超过预产好不容易卸货了。记得刚生完孩子那时候,在待产室听到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状况好不好,现在想起来还很感动,这个男人是真的把你记在心里。想到这晒下我家大宝的出生照,(*^__^*)
刚当妈妈,好辛苦,半夜要起来喂奶哄孩子,基本上前面两月都没有怎么好好睡觉,后来我发现这样不行,就开始翻资料,找方法,其中看到一本《百岁医生教我的育儿宝典》,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是他配合我们,不是我们迁就他”。总结起来养育大宝的几个要点:孩子哭,不要马上抱,这样会养成孩子哭,要人抱的习惯;另外,宝宝哭不外乎是吃、喝、拉、生病,吃饱→玩→睡→吃,四小时循环一次;最后是孩子趴睡,不容易吓到,不过建议要注意孩子呼吸,因为趴睡有风险,我都是看宝宝会转头,才继续让他趴睡。
小编福利:文章末尾赠送《百岁医生教我的育儿宝典》电子书呦!
合理规划好二胎时间
有了大宝以后,老公没有满足,他希望第一胎是个女儿,姐姐比哥哥更会照顾弟弟妹妹。后来有了二宝,其实是挺意外的。人家说喂母乳,月经不会那么快来,我生完后2、3个月就和老公好了,结果就中奖了。可是没有隧老公的心愿是个男宝。偷偷说:O(∩_∩)O~我最喜欢男宝了。
这里有一点想告诉妈妈们,如果要生二宝或三宝,不要像我生的那么紧凑,隔两年最好,年龄接近,而且小,带起来会比较累,隔两岁的话最好,大的还能够照顾小的。
后来的第三个宝宝,还是因为老公想要拼妹妹,如果有了,就生。最后老公的愿望实现了...我给他带来了一个健康的女宝。到现在已经七个月了。
养三个比一个轻松
很多妈妈可能会问,三个孩子一起照顾起来不累吗?其实有了带大宝的成功经验,再用在二宝、三宝上就不会那么辛苦了。而且养两、三个比养一个轻松很多,因为宝宝会自己玩,我也不用当孩子的“玩具”了。
生下妹妹后,大哥、二哥都很喜欢,总是把妹妹当成“玩具”抢着照顾,我不需要去哄妹妹,两个能干的哥哥就可以照顾的挺好。每次我们出去玩,两个哥哥都爱抢妹妹的婴儿车推。后来没办法,就安排大哥出门推,二哥回来推。这才不吵了,因为觉得这样公平。晒下两个哥哥一起推妹妹的照片。还有一张哥哥帮妹妹收涎水的照片,收涎水就是收口水,是我们台湾的一个习俗,宝宝三、四个月时要收口水,让宝宝以后不容易流口水。
我们家在台湾,大陆没有房子,住在昆山公司提供的房子里。大哥、二哥比较大了,我现在就安排他们睡自己的房间,开始培养一些独立感。他们总是喜欢和玩具一块睡,也许是想象玩具可以保护自己。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把玩具拿走,让玩具陪着宝宝没事的。睡前我会陪他们说说话讲讲故事必须等他们睡着,我才离开房间。
记得有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是关于洗澡的。我放了一缸水,让他俩自己玩去,然后我就去煮饭了,他们偷偷拿了我的乳液玩自己的脸…跟我说他们是小丑。虽然他们搞得卫生间乱糟糟的,我又得花时间打扫,但是看到他们两个的可爱样,心里其实美滋滋的,两个宝宝大了,都会逗妈妈开心了。
两个宝宝的教育经验
宝宝长大了是开心,但仍是孩子,还是爱闹腾的,所以需要妈妈去教育引导。而且我是全职在家带宝宝,就得想一些好的方法来教育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家里两个男孩都喜欢玩具,所以总是相互抢着玩,有时候还会因为玩具打架,但其实每个玩具当初都有是买给谁的,不是买给两个人的,所以我就在买来的玩具上直接标上字母,表示这个玩具是你的,如果别人要玩就要向你借。实在分不清是谁的,就轮流玩,如果不同意两个人都没得玩。这样兄弟两个也不会因为玩具归属权不明确吵架,这样也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拥有的东西,学会借东西,同时也要讲究先来后到的顺序。
除了划分玩具的归属,我还会弄一些趣味活动,让孩子参与进来,学习一些生活技巧,增强动手能力。我家孩子喜欢煮菜,晒衣服的地方就被他的煮菜玩具占领。这些放玩具的纸箱和棚子都是我自己做的,用来摆放玩具,孩子也非常的喜欢。
我自己去超市买了做汉堡的材料,然后把鸡肉炸好,让宝宝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食材和辅料。做好的汉堡自己可以吃掉。这样孩子既学会了一些关于辅料的常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吃到了美食,一举三得。晒下这次活动的照片。
到这里已经分享完了我的故事。其实孩子就像一颗落在我们家庭土壤中的种子,有时候我们会过度地滋养它,溺爱它。但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让种子适应土壤,适应土里已有的水分和养料。只有这样,不管有多少粒种子,土壤都能接纳。
最后送给想要生二胎和正在养育二胎的妈妈们一句话“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是他配合我们,不是我们迁就他。
更多经验分享可以尽在公众号dianbol 还可免费领取全套育儿教材、视频、电子书等
分享妈妈(韦彤 来自台湾 有三个宝宝)
大陆开放二胎挺久了,很多家庭“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经济条件不成熟、没有精力养育宝宝”成为了不敢要二胎的理由。作为过来人,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借口,二胎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可怕,相反,它很美好,很幸福。
![]() |
三个宝宝heying |
最前面的是我家3岁二宝,后面分别是4岁的哥哥和7个月大的妹妹。也许妈妈看到我这张照片会觉得,“( ⊙o⊙ )哇,三个宝宝,你们肯定很有钱!”,其实我们家庭条件也就一般。
很多父母说养孩子太贵,养不起,其实都是借口。你给宝宝的物质条件太好,即使养一个你都会觉得难,更别说二胎了。把有限的家庭条件合理的调配在孩子身上,足够承担起两个孩子的花销。
不攀比、不过度
我家里三个宝宝,衣服不用买名牌的,弟弟甚至妹妹可以捡哥哥的衣服穿。宝宝1岁前大的快,衣服穿一次明年就穿不到了,两岁前我也只给宝宝买过5次。我们老人家有个说法,刚出生的宝宝穿别人穿过的衣服比较好带(我是觉得迷信啦但作为省钱的借口),外出再买几套好看的,穿着就行了!养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我是不攀比的,你攀比也容易养成孩子攀比的个性。
平时给孩子消费,我会特别注意尺度。比如我带孩子出去玩,有些商店门口放着要投币的机器音乐车,我只允许他们坐,但是我从来不会去投币,其实宝宝能坐上去就很开心了。小孩子是很聪明的,一旦你投了一次,后面就永无止境了。所以千万要控制好第一次,这样孩子以后也不会耍赖要求。
![]() |
还有就是每次去商场买东西,出门前也会说好,宝宝你只能拿一样。如果拿到太贵的那就直接和宝宝说“这个要好多钱呢,而且我们家也有好多玩具了,换一样吧。”,如果赖皮那就一样都不能买了。这样宝宝会对东西进行取舍,养成不铺张浪费的习惯。
在三个娃的生活消费上严格把握好度,不仅可以培养好宝宝的生活习惯,而且能省下不必要的开支。其次是要会简单的打理家庭经济。
记点小账,理好财
因为婚前有商量过,老公不容易存起来钱,所以经济都是我管着的。平时打理经济时,我会把账记在本子上,比记在电脑手机上方便。每次记录其实也是大概,先知道一个月多少,扣掉生活固定开支跟伙食费,要存多少,大方向记一下就好了。每个月或者3、4个月给老公看一次,让他知道我们花什么,存哪些,他清楚也放心了。我在家专心带孩子理财,让他无后顾之忧就行了,如果我赚的比他多,换他来带孩子O(∩_∩)O。
![]() |
全职妈妈
最后在经济方面说下“全职妈妈”的问题。
我因为怀上二娃后孕吐反应严重就一直在家里带孩子。很多人觉得全职妈妈在家里带孩子,家里就少赚一份,其实我自己带孩子本身也是赚钱,省去了两份幼儿园费,而且还赚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所以只要把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习惯,平时记好日常开销,养三个孩子也没有问题。养不起是借口罢了。
在经济上有了好的方法控制,在生孩子和教育上我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和方法。
第一胎的育儿心得
我们生大宝是规划好的,第一次生宝宝,揹了十个月还超过预产好不容易卸货了。记得刚生完孩子那时候,在待产室听到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状况好不好,现在想起来还很感动,这个男人是真的把你记在心里。想到这晒下我家大宝的出生照,(*^__^*)
![]() |
刚当妈妈,好辛苦,半夜要起来喂奶哄孩子,基本上前面两月都没有怎么好好睡觉,后来我发现这样不行,就开始翻资料,找方法,其中看到一本《百岁医生教我的育儿宝典》,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是他配合我们,不是我们迁就他”。总结起来养育大宝的几个要点:孩子哭,不要马上抱,这样会养成孩子哭,要人抱的习惯;另外,宝宝哭不外乎是吃、喝、拉、生病,吃饱→玩→睡→吃,四小时循环一次;最后是孩子趴睡,不容易吓到,不过建议要注意孩子呼吸,因为趴睡有风险,我都是看宝宝会转头,才继续让他趴睡。
小编福利:文章末尾赠送《百岁医生教我的育儿宝典》电子书呦!
合理规划好二胎时间
有了大宝以后,老公没有满足,他希望第一胎是个女儿,姐姐比哥哥更会照顾弟弟妹妹。后来有了二宝,其实是挺意外的。人家说喂母乳,月经不会那么快来,我生完后2、3个月就和老公好了,结果就中奖了。可是没有隧老公的心愿是个男宝。偷偷说:O(∩_∩)O~我最喜欢男宝了。
这里有一点想告诉妈妈们,如果要生二宝或三宝,不要像我生的那么紧凑,隔两年最好,年龄接近,而且小,带起来会比较累,隔两岁的话最好,大的还能够照顾小的。
后来的第三个宝宝,还是因为老公想要拼妹妹,如果有了,就生。最后老公的愿望实现了...我给他带来了一个健康的女宝。到现在已经七个月了。
养三个比一个轻松
很多妈妈可能会问,三个孩子一起照顾起来不累吗?其实有了带大宝的成功经验,再用在二宝、三宝上就不会那么辛苦了。而且养两、三个比养一个轻松很多,因为宝宝会自己玩,我也不用当孩子的“玩具”了。
生下妹妹后,大哥、二哥都很喜欢,总是把妹妹当成“玩具”抢着照顾,我不需要去哄妹妹,两个能干的哥哥就可以照顾的挺好。每次我们出去玩,两个哥哥都爱抢妹妹的婴儿车推。后来没办法,就安排大哥出门推,二哥回来推。这才不吵了,因为觉得这样公平。晒下两个哥哥一起推妹妹的照片。还有一张哥哥帮妹妹收涎水的照片,收涎水就是收口水,是我们台湾的一个习俗,宝宝三、四个月时要收口水,让宝宝以后不容易流口水。
![]() |
我们家在台湾,大陆没有房子,住在昆山公司提供的房子里。大哥、二哥比较大了,我现在就安排他们睡自己的房间,开始培养一些独立感。他们总是喜欢和玩具一块睡,也许是想象玩具可以保护自己。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把玩具拿走,让玩具陪着宝宝没事的。睡前我会陪他们说说话讲讲故事必须等他们睡着,我才离开房间。
![]() |
记得有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是关于洗澡的。我放了一缸水,让他俩自己玩去,然后我就去煮饭了,他们偷偷拿了我的乳液玩自己的脸…跟我说他们是小丑。虽然他们搞得卫生间乱糟糟的,我又得花时间打扫,但是看到他们两个的可爱样,心里其实美滋滋的,两个宝宝大了,都会逗妈妈开心了。
![]() |
两个宝宝的教育经验
宝宝长大了是开心,但仍是孩子,还是爱闹腾的,所以需要妈妈去教育引导。而且我是全职在家带宝宝,就得想一些好的方法来教育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家里两个男孩都喜欢玩具,所以总是相互抢着玩,有时候还会因为玩具打架,但其实每个玩具当初都有是买给谁的,不是买给两个人的,所以我就在买来的玩具上直接标上字母,表示这个玩具是你的,如果别人要玩就要向你借。实在分不清是谁的,就轮流玩,如果不同意两个人都没得玩。这样兄弟两个也不会因为玩具归属权不明确吵架,这样也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拥有的东西,学会借东西,同时也要讲究先来后到的顺序。
![]() |
除了划分玩具的归属,我还会弄一些趣味活动,让孩子参与进来,学习一些生活技巧,增强动手能力。我家孩子喜欢煮菜,晒衣服的地方就被他的煮菜玩具占领。这些放玩具的纸箱和棚子都是我自己做的,用来摆放玩具,孩子也非常的喜欢。
![]() |
我自己去超市买了做汉堡的材料,然后把鸡肉炸好,让宝宝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食材和辅料。做好的汉堡自己可以吃掉。这样孩子既学会了一些关于辅料的常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吃到了美食,一举三得。晒下这次活动的照片。
![]() |
到这里已经分享完了我的故事。其实孩子就像一颗落在我们家庭土壤中的种子,有时候我们会过度地滋养它,溺爱它。但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让种子适应土壤,适应土里已有的水分和养料。只有这样,不管有多少粒种子,土壤都能接纳。
最后送给想要生二胎和正在养育二胎的妈妈们一句话“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是他配合我们,不是我们迁就他。
更多经验分享可以尽在公众号dianbol 还可免费领取全套育儿教材、视频、电子书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