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憶讀記 之 李根源《雪生年錄》
八月十八日。今天是讀書鈔書頗為盡興的一天。居停主人劉叔突然拿出厚厚一本復印本。大約是見我對騰衝李根源很有些喜歡。他拿出的是民國廿三年曲石精廬重刊的《雪生年錄》。李根源自己撰寫的五十歲之前的年譜。書名是章太炎題的篆書。據劉叔說是多年前從和順圖書館珍本庫里借出來復制的。如今想見也難了。
先上手粗翻了幾頁。文字簡雅而有生氣。五十年間。李根源由一個邊遠小城走出。參與經歷如此多近代史上的大事。真是一個奇跡。和他稍晚相類的。大約還有沈從文的從鳳凰到北平。當然他們的領域不大相同。翻讀幾頁之後。我決定今天下午哪裡也不去。就坐在院子裏讀這本書同時鈔些出來。
內容太多。把鈔錄的範圍限制在讀書與游歷上。其他的家國大事諸書皆在。此地暫過略過。雲南一直不在華夏文化核心區。當年陳寅恪先生便對一立意寫雲南唐代詩文論文的學生便有如斯建議。然而讀李根源自發蒙讀書到二十來歲。他接受的教育和中原城市的子弟相較。並無大不同。經史並重。同時晚清以來流行的顧炎武黃宗羲曾國藩胡林翼。都在這邊陲之地少年的閱讀書目上。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此外。他多了一些雲南本地詩文風土金石的書目。李根源的游歷行程也是我喜歡的內容。寫得尤為詳細的是他進昆明參加鄉試和到日本留學的橫穿半個中國的旅程。這由舊到新的兩次旅行令作者印象深刻。細細地回憶出經過的大小城市和所費時日。仿佛那個時代相當部分士子求學歷程心路歷程變化發展的縮影。
![]() |
![]() |
![]() |
![]() |
先上手粗翻了幾頁。文字簡雅而有生氣。五十年間。李根源由一個邊遠小城走出。參與經歷如此多近代史上的大事。真是一個奇跡。和他稍晚相類的。大約還有沈從文的從鳳凰到北平。當然他們的領域不大相同。翻讀幾頁之後。我決定今天下午哪裡也不去。就坐在院子裏讀這本書同時鈔些出來。
![]() |
![]() |
![]() |
內容太多。把鈔錄的範圍限制在讀書與游歷上。其他的家國大事諸書皆在。此地暫過略過。雲南一直不在華夏文化核心區。當年陳寅恪先生便對一立意寫雲南唐代詩文論文的學生便有如斯建議。然而讀李根源自發蒙讀書到二十來歲。他接受的教育和中原城市的子弟相較。並無大不同。經史並重。同時晚清以來流行的顧炎武黃宗羲曾國藩胡林翼。都在這邊陲之地少年的閱讀書目上。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 |
![]() |
![]() |
此外。他多了一些雲南本地詩文風土金石的書目。李根源的游歷行程也是我喜歡的內容。寫得尤為詳細的是他進昆明參加鄉試和到日本留學的橫穿半個中國的旅程。這由舊到新的兩次旅行令作者印象深刻。細細地回憶出經過的大小城市和所費時日。仿佛那個時代相當部分士子求學歷程心路歷程變化發展的縮影。
![]() |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