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衡量文献综述
(高艳云,2012) 能力剥夺 FGT方法 Alkire and Foster (2007, 2011) (许飞琼,2000) 中国贫困的基本特点 1. 绝对 v 相对 贫困并存 2. 区域 v 阶层 贫困并存 3. 城市 v 农村 贫困并存 4. 物质 v 精神 贫困并存 5. 长期性 v 复杂性 并存 呵呵。。。这不是很正常嘛 中国贫困问题的基本致因 1. 历史原因 “发达国家的贫困往往是现实原因导致的贫困,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却通常是历史积淀下来的。” “重要性在减退,10-20年可剔除……” 2. 自然原因 灾害?? 3.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 “重要特征” 4. 家人与个人原因 。。。够全面嗳 5. 失业原因 6. 收入分配原因 中国贫困问题基本走势 下次再看 (都阳和蔡昉,2005) “温饱陷阱” 拟合 看起来超有学问的样子。。。 “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 (邹薇和方迎风,2011) “阿玛蒂亚 森最早从‘能力’、‘功能’、‘权利’等角度来讨论贫困问题,他指出,一方面,不能把贫困仅仅看成是收入缺乏或消费水平底下,贫困的是指是人们缺乏改变其生存状况、抵御各种生产或生活风险、抓住经济机会和获取经济收益的‘能力’,或者其能力‘被剥夺’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贫困往往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相伴随的,即贫困人口无法平等地获取或接触到许多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公共品),不具备把这些产品转化成效用的‘功能’或‘权利’(Sen,1985;阿玛蒂亚 森,2001)。因此, 对贫困的认识、测度和治理要超越单一的‘收入或消费’的维度,而应该考虑更多的维度,包括平等的教育机会、平等的卫生医疗条件、平等的社会保障安排、平等的获取信息和技术机会等。” 大赞成!!!!!!!!!!!! 构造多维贫困指数的方法。。。。很有趣哦 基于信息理论的方法 投入产出效率方法 (林卡和范晓光,2006) 真的好深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看 “这种状况促使中国学者去反思市场化的副作用,并对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和社会再分配等问题进行研究(Guan,2003;朱玲,2001)。” (林伯强,2003) 计量经济的方法 “讨论了贫困分析常用的几个概念和衡量指标,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分析模型” 好像很棒的样子。。。作者又是亚洲发展银行的人 只是日子蛮久的了 (胡兵、赖景生和胡宝娣,2007) 数量方法,不知道可不可靠 Lorenz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