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爸爸,你不要死!
原创 2016-09-07 龙mama 妈董会分享平台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女儿说:爸爸你不要死
那天清晨被人摇醒,迷糊地睁开眼睛,孩子爸与三岁的女儿坐在床尾看着我。等我细看孩子他爸,吓了一跳,脖子肿胀得正常的两倍大,已经不能说话了。
得赶紧去医院,于是马上打电话叫婆婆来我家照看女儿。刚打完电话,女儿突然放声大哭,一头栽进爸爸胸口抱着爸爸哭着说:爸爸你不要死,你不要死!
看到这一幕,我是哭笑不得。看着孩子哭得那么伤心,我也有些难过,理了理情绪,对女儿说:爸爸只是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给医生看看,没有事情的,不会死的。
孩子立马停止哭泣,看着我说:生病了没有吃药真的不会死吗?
我认真地回答:不会!
在送老公去医院的路上,我开始回想,早上发生的这一切。
女儿对生病的感受,对死亡的感受,是怎么来的?
女儿对死的理解是哪里来的呢?
在我们的教育中,死亡与性似乎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清明节、冬至等传统节日,我们有扫墓祭祖的习俗,当孩子面对墓碑时会问为什么我们要祭拜。我们回答是某某某生病了,最后死了。这些在我们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可是在孩子简单的逻辑里,就变成了生病就会死。
数月前,孩子在小区门口玩耍,当时有老人聊天说到:某某生病了,很严重。
当时女儿正在玩手中的玩具车,听到之后就跑来问我:妈妈,刚刚有人说有个奶奶病了,她是不是要死了?
我立马回了句:嘘!不要乱说话哦,只是生病而已,医生会治好的,不会死的。
孩子看着我说:会的,就会的,你说过太奶奶就是生了病然后死了。
孩子说这话的时候,坐在小区门口的老人诧异地看着我们,我只能弱弱地回了句女儿只是关心那个奶奶身体情况,拉着女儿就往回家的路走。
回到家后,女儿整个人都还在气愤中,她觉得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强行压下了她的发言权。
我和老公说了刚刚发生的情况,他笑了笑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女儿还是蛮关心人的,不要在乎那么多,童言无忌,大家不会说什么的,会体谅的。
那刻我想也是的,孩子还小,只是出于好奇,为什么要告诉孩子那么多,让她理解那么多生老病死的含义做什么呢?
是否要告诉孩子生老病死
那时我还不明白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敏感,物换星移不及一个小孩在谷仓一角沉思麻雀之死更加动人。
有时候在和别人讨论,是否要教育孩子面对死亡与疾病的时候,就有人说我想多了,等孩子大了她自然就懂了。
但是,如果我一直不教她,等孩子大了,她就懂了么?
只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如何解释死亡而一直含糊其辞,到最后假使孩子真的出现了什么意外。别人也只会说孩子不懂事、父母没有教好。
最近一周我开始和女儿解释什么叫做生病,为什么我们会生病,生病了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告诉孩子什么叫做死亡,生命的意义与演化。这一切唤起了女儿对生命与健康的尊重与珍惜。
如今,当女儿听到某某生病的时候,就会说要多多喝水,平时要注意锻炼,爱惜自己身体。
怎么和孩子谈论死亡
我们总害怕让孩子问起疾病生死之类的问题。因为,我们常常会纠结,该不该说,该怎么说,说了孩子能理解么。其实,即使你给过她一次次答案,但她还是会不停地问。那我们可以每次修正一点点,于是,她就又深入地再问一点点。
孩子的成长过程,大概就是不断地了解生命,不断寻求生命意义的过程吧。
我们可以先教给孩子一些生命科学知识,然后通过讨论花鸟鱼虫的生命现象,自然地探讨死亡现象。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谈论“死亡”的原因。
前段时间听到母亲身体不适的消息,我一直和女儿说妈妈心情有点难过,因为外婆身体不好,所以妈妈很担心她会不会吃不好,睡不好,有没有按时吃药。
女儿看着我说:妈妈,外婆为什么会生病?
我看着女儿说:因为外婆经常早上起来早就出门了,有时候就忘记吃早餐了。时间一久,外婆身体抵抗力就差了,就开始引起一些病症,但是好好治疗肯定会好起来的。我们自己也要爱惜自己身体,每天要按时吃饭,多喝水,多跑步,这样身体才会棒棒的,当身体非常不舒服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女儿问我:那是不是生病就会死了呢?
我抱着她说:有些非常严重的病,比如吃药没有效果,医生说很难治疗的时候也许会死亡,还有一些是因为自己不珍重生命,比如玩电板、火炉、开水、过马路不看红路灯就会引发突然的意外死亡。
孩子慢慢长大,自然会接受任何生命都有终结的事实,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更多地接近生命,了解生命,把死亡当成一种正常的生命状态,而不是深埋在心底无处诉说的恐惧。
千万别说有些话不说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长大自己去理解。如果你连自己都没法去解释时,又怎么能保护孩子,给孩子带来健康安全?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女儿说:爸爸你不要死
那天清晨被人摇醒,迷糊地睁开眼睛,孩子爸与三岁的女儿坐在床尾看着我。等我细看孩子他爸,吓了一跳,脖子肿胀得正常的两倍大,已经不能说话了。
得赶紧去医院,于是马上打电话叫婆婆来我家照看女儿。刚打完电话,女儿突然放声大哭,一头栽进爸爸胸口抱着爸爸哭着说:爸爸你不要死,你不要死!
看到这一幕,我是哭笑不得。看着孩子哭得那么伤心,我也有些难过,理了理情绪,对女儿说:爸爸只是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给医生看看,没有事情的,不会死的。
孩子立马停止哭泣,看着我说:生病了没有吃药真的不会死吗?
我认真地回答:不会!
在送老公去医院的路上,我开始回想,早上发生的这一切。
女儿对生病的感受,对死亡的感受,是怎么来的?
![]() |
女儿对死的理解是哪里来的呢?
在我们的教育中,死亡与性似乎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清明节、冬至等传统节日,我们有扫墓祭祖的习俗,当孩子面对墓碑时会问为什么我们要祭拜。我们回答是某某某生病了,最后死了。这些在我们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可是在孩子简单的逻辑里,就变成了生病就会死。
数月前,孩子在小区门口玩耍,当时有老人聊天说到:某某生病了,很严重。
当时女儿正在玩手中的玩具车,听到之后就跑来问我:妈妈,刚刚有人说有个奶奶病了,她是不是要死了?
我立马回了句:嘘!不要乱说话哦,只是生病而已,医生会治好的,不会死的。
孩子看着我说:会的,就会的,你说过太奶奶就是生了病然后死了。
孩子说这话的时候,坐在小区门口的老人诧异地看着我们,我只能弱弱地回了句女儿只是关心那个奶奶身体情况,拉着女儿就往回家的路走。
回到家后,女儿整个人都还在气愤中,她觉得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强行压下了她的发言权。
我和老公说了刚刚发生的情况,他笑了笑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女儿还是蛮关心人的,不要在乎那么多,童言无忌,大家不会说什么的,会体谅的。
那刻我想也是的,孩子还小,只是出于好奇,为什么要告诉孩子那么多,让她理解那么多生老病死的含义做什么呢?
![]() |
是否要告诉孩子生老病死
那时我还不明白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敏感,物换星移不及一个小孩在谷仓一角沉思麻雀之死更加动人。
有时候在和别人讨论,是否要教育孩子面对死亡与疾病的时候,就有人说我想多了,等孩子大了她自然就懂了。
但是,如果我一直不教她,等孩子大了,她就懂了么?
只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如何解释死亡而一直含糊其辞,到最后假使孩子真的出现了什么意外。别人也只会说孩子不懂事、父母没有教好。
最近一周我开始和女儿解释什么叫做生病,为什么我们会生病,生病了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告诉孩子什么叫做死亡,生命的意义与演化。这一切唤起了女儿对生命与健康的尊重与珍惜。
如今,当女儿听到某某生病的时候,就会说要多多喝水,平时要注意锻炼,爱惜自己身体。
![]() |
怎么和孩子谈论死亡
我们总害怕让孩子问起疾病生死之类的问题。因为,我们常常会纠结,该不该说,该怎么说,说了孩子能理解么。其实,即使你给过她一次次答案,但她还是会不停地问。那我们可以每次修正一点点,于是,她就又深入地再问一点点。
孩子的成长过程,大概就是不断地了解生命,不断寻求生命意义的过程吧。
我们可以先教给孩子一些生命科学知识,然后通过讨论花鸟鱼虫的生命现象,自然地探讨死亡现象。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谈论“死亡”的原因。
前段时间听到母亲身体不适的消息,我一直和女儿说妈妈心情有点难过,因为外婆身体不好,所以妈妈很担心她会不会吃不好,睡不好,有没有按时吃药。
女儿看着我说:妈妈,外婆为什么会生病?
我看着女儿说:因为外婆经常早上起来早就出门了,有时候就忘记吃早餐了。时间一久,外婆身体抵抗力就差了,就开始引起一些病症,但是好好治疗肯定会好起来的。我们自己也要爱惜自己身体,每天要按时吃饭,多喝水,多跑步,这样身体才会棒棒的,当身体非常不舒服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女儿问我:那是不是生病就会死了呢?
我抱着她说:有些非常严重的病,比如吃药没有效果,医生说很难治疗的时候也许会死亡,还有一些是因为自己不珍重生命,比如玩电板、火炉、开水、过马路不看红路灯就会引发突然的意外死亡。
![]() |
孩子慢慢长大,自然会接受任何生命都有终结的事实,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更多地接近生命,了解生命,把死亡当成一种正常的生命状态,而不是深埋在心底无处诉说的恐惧。
千万别说有些话不说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长大自己去理解。如果你连自己都没法去解释时,又怎么能保护孩子,给孩子带来健康安全?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