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郭台铭可能陌生,但提起富士康却家喻户晓
郭台铭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很少,但是提起富士康,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郭台铭便是这赫赫有名的富士康创始人。在台湾20年前,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一千大制造业都够不上;但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首富,麾下企业遍及欧美。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
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作为长子,他更是承担了很多的责任。想要上学就必须靠自己打工挣钱,为了筹够学费,他几乎做过所有能做的工种。靠着半工半读,郭台铭最终只上到了专科。直到他长大成人,他的家庭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家里最好的家具是一把单独的藤椅。
对于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郭台铭从小就有执念和思考。读完专科之后,他的不少同学都进入航运公司上班。那时候的台湾航运贸易越来越好,航运公司的待遇优厚,他也在航运公司当了一段时间的业务员。
同学们、同事们都沉浸在悠闲的工作中,但郭台铭却始终在思考:没有工厂哪来的贸易呢?开工厂才能发展出更好的事业。思考良久的郭台铭决定辞去优厚报酬的工作创业。他拿了母亲多年的积蓄十万台币,和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
当时,他接了朋友的一个生产塑料零件的单子,但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源都远远够不上开办工厂的。甚至很多模具都买不起。郭台铭只好四处找模具厂帮忙,加上行业却越来越不景气,那个单子最终也被对方放弃。
千辛万苦的忙了一年,最后除了一屁股债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出资的朋友们都被吓住了,纷纷撤出投资,不过一年的时间,郭台铭就成了光杆司令。第一次雄心壮志的创业,就这么惨淡收场。
尽管第一次创业就撞得头破血流,郭台铭的创业之火却没有因此而被浇熄。很快,他又发现了二次的机会。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有了一次教训的郭台铭决定这一次从小的地方做起——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
他又借款30万成立了鸿海公司,全公司上上下下只有15个人。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
这个时期,台湾经济飞速发展,地价不断飙升,房价更是成倍增长,不少商人看到了商机,都做起了炒房炒地的买卖。当时公司发展势头正猛的郭台铭也曾经犹豫过,毕竟炒房抄地省心省力、来钱又快,对比苦兮兮的开厂子真是容易太多。但纠结两个星期后,郭台铭决定还是把工厂办好。他坚信:做长远的生意,才能赢到最后。谈长远,兴办工业一定要比投机炒作好!
公司想做大,光靠赊和借肯定做不长。当初到处求模具厂的经历使得郭台铭重视起技术更新、设备引进、与人才培养。趁着资产充沛,郭台铭立即日本购买设备,开始建立自己的模具厂。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富士康)”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如今,鸿海的员工已经由最初的15个人,扩大到15万人,年收入达9000亿。
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绝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第一次借钱创业失败了,不仅赔光了母亲多年的积蓄,还失去了多年的兄弟情谊(因为创业失败,无法偿还借款);第二次又借钱创业,公司步履维艰,时好时坏,郭台铭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寒冬中的孤雁,咬牙切齿的坚持。但无论如何艰难,在创业这条道路上,郭台铭始终没有放弃过。
最近,郭台铭去自己工厂视察的时候,简单的和自己的鸿海工程师做了个交流。其中有好事者就在一干人中间大声追问郭台铭:为什么累死累活的是我,首富却是你!而郭台铭的回答简单明了,也发人深思,震撼全场!
郭台铭说:我们之间有三个差别。
第一:三十年前我创建鸿海的时候是赌上全部家当,不成功便成仁。而你只是寄出几十份履历表后来鸿海上班,而且随时可以走人。
我跟你的差别在:创业与就业。
第二:我选择从连接器切入市场,到最后跟苹果合作是因为我眼光判断正确,而你在哪个部门上班是因为学历和考试被分配的。
我们之间的差别在:选择与被选择。
第三:我24小时都在思考如何创造利润,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数万个家庭生计与数十万股民的权益。而你只要想什么时候下班跟照顾好你的家庭。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最喜欢探讨的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没钱怎么创业?对于这一点,郭台铭说:创业,钱不是问题,在于有无创业精神;而所谓创业精神,核心就是有没有决心。对于创业,我们要要想的不是钱从哪里来,而是,是不是真的有决心有毅力做下去,哪怕会一败涂地。
现在,信贷员的创业机会来啦,深圳市我爱微点金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主打产品——金融微店,为广大信贷员创业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营销展业工具如一键群发短信、朋友圈、群好友、热点文章、趣味视频等来自主获客。为你的创业提供保障。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