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星巴克不得不说的故事
就突然一瞬间来的灵感,当年大学毕业初出茅庐一脚踏入资本主义的泥潭之中,懵懂无知的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一年有余。
首先,就在找工作找的郁闷无比的时候,某日下地铁准备回姐姐家的时候,抬头正好一家星爸爸,鬼使神差的我就走进去,填了表格,然后各种机缘巧合。我就进了虎穴。俗话说的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虽然我也没想明白虎子是什么。
当年年少无知,我去了一家忙碌无比的商场店,所谓商场店,就是人来人往,顾客永无止息,365天全年无休,用来赚钱的店。这种店基本上并没有所谓的第三空间而言。基本上就是星巴克奶茶铺。
不多不少,在星巴克也快一年时间,每天都累成狗。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特别是商场店更是如此,顾客群体更加复杂,每天都在刷新我的世界观。
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
最开始进星巴克,就是记那些乱七八糟的简写。当然我错过了星巴克刚刚进入中国高逼格时期,据说那个时候的杯子都是不用马克笔标记,都是drink calling给吧台,饮料做到好,全靠记性。
等我去上班的时候,已经是星巴克奶茶铺了,当然为了保证它比我们对面一点点奶茶铺高级那么一丢丢,我们还是用马克笔在杯子上写下各种饮料以及客制化的要求。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用和奶茶铺一样的直接打印黏贴的方式,这个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上班收钱写写杯子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至少可以练练字。闲下来还可以拿杯子即兴创作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乐趣都是自己发现的。
说回到那些五花八门的简写,上班第一天补奶油,师傅告诉我奶油就是WC,我心里默默记下来,WC就是奶油奶油就是WC,嗯,厕所就是奶油,奶油就是厕所。
然后还有一个饮料的mark方式也是清新脱俗,大概就是圣诞季结束之后新年的新品,福满栗香玛奇朵CNM,我思想是纯洁的,可是每次有人来点这杯饮料的时候我都觉得人家在骂我,我和顾客核对信息的时候,我又觉得我在骂人家。
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奇葩的mark饮品是热牛奶,对就是热牛奶SM,估计来星巴克买一杯热牛奶的不是抖S就是抖M吧。至少对面全家十块钱不到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这种境界太高,我等穷人并没有办法理解吧。
和买热牛奶相比,我更佩服的是来买冰牛奶的人。大爷,你们真有钱。接近20块买一杯冰牛奶,要是我做吧台简直爱死这种人了,这样的客人请给我一打好么,我愿意用double espresso起誓。
作为一个在没去星巴克上班之前,根本没钱喝星巴克的穷人(说的好像我去星巴克上班了就有钱喝星巴克一样)。一开始进去区别各种咖啡做法还是费了不少脑子,突然有点明白小时候在杂志上看到的,如何在星巴克省钱,具体不太记得内容了,那个时候星巴克外面还有免费的奶缸,可以自己根据喜好加冷牛奶,双份浓缩可以当拿铁喝,妥妥就剩下了十多块 。
从一开始进去,什么都不懂,到现在都自己开始带徒弟,不到一年时间,天知道我到底改变了多少。现在的我,脸皮厚的突破天际,而且会有自己做事情的小脾气。我喜欢在我可以做的范围内耍一些小脾气去发泄一些上班的负面情绪。
之前店里来过一个女人,要求我们用冰块打一杯冰沙,什么都不要放。本来大家都很好心和她解释这个公司规定不能直接给到顾客的,其实通常这样子我们和你讲的时候,一般如果态度好一点通常我们都会帮你做的。只是会提前告诉你,这些事情我其实可以不用做的,但是星巴克要求just do it,那什么事情我们好商量,规定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不是么
对于什么都不添加,就直接打一杯冰块的要求,大家都是震惊的。星巴克的星冰乐除了果汁类,其他但凡涉及到奶制品的都会加润滑剂糖浆,如果不添加,冰沙是超级粗糙而且从blend的里面倒出来超级费劲,而且口感真的不好。
可是解释之后,那个女人不接受,僵持不下。她女儿都已经劝她,说她不要了。也许是我们态度对她太好了吧,越来越来劲,出口成章,是不是来几句英语,“我不知道你们和国外的starbucks是不是不一样,我在国外的starbucks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能做,我说了我不要syrup,你们把那个syrup拿来我看看,是什么”“我从现在都没有听到你们给我say sorry”
我说的那么多不好意思都是白说的么,然后作为顾客为先的原则,我并没有和她抬杠。讲道理的,江浙沪的星巴克管理权本来就在台湾统一,如果换成了美国星巴克直营,我们应该底气能硬一点。
最后换了另外的收银帮那个女人收完钱,大家以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吧台给她的饮料上面误放了奶油,伙伴表示能否帮她刮掉,她特别果断的表示,你重新给我做一杯。伙伴帮她重新做了一杯,而那个女人又表示,你们饮料为什么做的这么慢。最后愤愤不平的走掉了。
对于这种顾客,我表示这家店不是我私人的,我随随便便给你一杯未加工的原物料,我是需要承担风险的。请大家互相体谅,我也是打工的,你喝的是30块的快捷咖啡,不是300块的。
我能给你我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服务,但是30块和300块毕竟是不一样的,请不要为难我。也请不要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我,每个人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我不会为了你一个人变好也不可能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儿变坏。
还有网上所谓的隐藏菜单,我们是没有的。每一个人入职带训的时候,都没有一份配方叫做“隐藏配方”,一切菜单上没有的饮料,我们统一称为客制化饮品。
网上很多饮料很多公司是出过规定,门店是不能做的,很多饮料真的就是为了好看,并不好喝。当然要做是可以,最好不要挑在门店的高峰时段,那个时候的吧台伙伴都快累死了,看见杯子上面一堆客制化要求,会帮你做,但是质量并得不到保证。
我真的不知道“初恋”是什么鬼,还有什么“沉鱼落雁”,我还“闭月羞花”呢
冰摇茶真的不要点去冰啊,我真的不是为了省原物料才给你冰块的,真的是不放冰块超级难喝。常温茶加上常温果汁,想想味道就感人。
红茶拿铁、抹茶拿铁就真的不要点冰的了,尤其是去冰。抹茶粉和红茶粉真的和冷的牛奶摇不开。一口喝下去,泡沫加上满满一嘴的粉末,那个感觉简直清新。
冰的卡布奇诺,也是一块神奇的产品。作为一款奶泡型的饮料,我对它的印象还是在韩剧里面,女主喝过之后满嘴的泡沫等着男主去用嘴擦掉啊!冰的我怎么给你弄出来奶泡啊,嗯,对,我就在冷的牛奶上面给你加上热的奶泡哦~ 能好喝么,我其实并没有勇气试过这个超凡脱俗的饮品。
同样的还有冰的巧克力去冰的,我无法理解这个甜度。每次补原物料的时候,巧克力原液那个甜度熏的我都有些反胃,去冰的巧克力,巧克力原液和牛奶的比例差不多是3:2,没有冰块的中和,一杯喝下去,估计一个月吃不下甜食吧。
冰的焦糖玛奇朵去冰,其实就是一杯冰的香草糖浆给你加了点焦糖酱而已。
然后,某次打烊偶然发现的还蛮好喝的东西,热的红茶加上香草糖浆。
毕竟那么多的原物料,随便排列组合一下都是新东西。
首先,就在找工作找的郁闷无比的时候,某日下地铁准备回姐姐家的时候,抬头正好一家星爸爸,鬼使神差的我就走进去,填了表格,然后各种机缘巧合。我就进了虎穴。俗话说的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虽然我也没想明白虎子是什么。
当年年少无知,我去了一家忙碌无比的商场店,所谓商场店,就是人来人往,顾客永无止息,365天全年无休,用来赚钱的店。这种店基本上并没有所谓的第三空间而言。基本上就是星巴克奶茶铺。
不多不少,在星巴克也快一年时间,每天都累成狗。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特别是商场店更是如此,顾客群体更加复杂,每天都在刷新我的世界观。
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
最开始进星巴克,就是记那些乱七八糟的简写。当然我错过了星巴克刚刚进入中国高逼格时期,据说那个时候的杯子都是不用马克笔标记,都是drink calling给吧台,饮料做到好,全靠记性。
等我去上班的时候,已经是星巴克奶茶铺了,当然为了保证它比我们对面一点点奶茶铺高级那么一丢丢,我们还是用马克笔在杯子上写下各种饮料以及客制化的要求。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用和奶茶铺一样的直接打印黏贴的方式,这个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上班收钱写写杯子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至少可以练练字。闲下来还可以拿杯子即兴创作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乐趣都是自己发现的。
说回到那些五花八门的简写,上班第一天补奶油,师傅告诉我奶油就是WC,我心里默默记下来,WC就是奶油奶油就是WC,嗯,厕所就是奶油,奶油就是厕所。
然后还有一个饮料的mark方式也是清新脱俗,大概就是圣诞季结束之后新年的新品,福满栗香玛奇朵CNM,我思想是纯洁的,可是每次有人来点这杯饮料的时候我都觉得人家在骂我,我和顾客核对信息的时候,我又觉得我在骂人家。
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奇葩的mark饮品是热牛奶,对就是热牛奶SM,估计来星巴克买一杯热牛奶的不是抖S就是抖M吧。至少对面全家十块钱不到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这种境界太高,我等穷人并没有办法理解吧。
和买热牛奶相比,我更佩服的是来买冰牛奶的人。大爷,你们真有钱。接近20块买一杯冰牛奶,要是我做吧台简直爱死这种人了,这样的客人请给我一打好么,我愿意用double espresso起誓。
作为一个在没去星巴克上班之前,根本没钱喝星巴克的穷人(说的好像我去星巴克上班了就有钱喝星巴克一样)。一开始进去区别各种咖啡做法还是费了不少脑子,突然有点明白小时候在杂志上看到的,如何在星巴克省钱,具体不太记得内容了,那个时候星巴克外面还有免费的奶缸,可以自己根据喜好加冷牛奶,双份浓缩可以当拿铁喝,妥妥就剩下了十多块 。
从一开始进去,什么都不懂,到现在都自己开始带徒弟,不到一年时间,天知道我到底改变了多少。现在的我,脸皮厚的突破天际,而且会有自己做事情的小脾气。我喜欢在我可以做的范围内耍一些小脾气去发泄一些上班的负面情绪。
之前店里来过一个女人,要求我们用冰块打一杯冰沙,什么都不要放。本来大家都很好心和她解释这个公司规定不能直接给到顾客的,其实通常这样子我们和你讲的时候,一般如果态度好一点通常我们都会帮你做的。只是会提前告诉你,这些事情我其实可以不用做的,但是星巴克要求just do it,那什么事情我们好商量,规定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不是么
对于什么都不添加,就直接打一杯冰块的要求,大家都是震惊的。星巴克的星冰乐除了果汁类,其他但凡涉及到奶制品的都会加润滑剂糖浆,如果不添加,冰沙是超级粗糙而且从blend的里面倒出来超级费劲,而且口感真的不好。
可是解释之后,那个女人不接受,僵持不下。她女儿都已经劝她,说她不要了。也许是我们态度对她太好了吧,越来越来劲,出口成章,是不是来几句英语,“我不知道你们和国外的starbucks是不是不一样,我在国外的starbucks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能做,我说了我不要syrup,你们把那个syrup拿来我看看,是什么”“我从现在都没有听到你们给我say sorry”
我说的那么多不好意思都是白说的么,然后作为顾客为先的原则,我并没有和她抬杠。讲道理的,江浙沪的星巴克管理权本来就在台湾统一,如果换成了美国星巴克直营,我们应该底气能硬一点。
最后换了另外的收银帮那个女人收完钱,大家以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吧台给她的饮料上面误放了奶油,伙伴表示能否帮她刮掉,她特别果断的表示,你重新给我做一杯。伙伴帮她重新做了一杯,而那个女人又表示,你们饮料为什么做的这么慢。最后愤愤不平的走掉了。
对于这种顾客,我表示这家店不是我私人的,我随随便便给你一杯未加工的原物料,我是需要承担风险的。请大家互相体谅,我也是打工的,你喝的是30块的快捷咖啡,不是300块的。
我能给你我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服务,但是30块和300块毕竟是不一样的,请不要为难我。也请不要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我,每个人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我不会为了你一个人变好也不可能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儿变坏。
还有网上所谓的隐藏菜单,我们是没有的。每一个人入职带训的时候,都没有一份配方叫做“隐藏配方”,一切菜单上没有的饮料,我们统一称为客制化饮品。
网上很多饮料很多公司是出过规定,门店是不能做的,很多饮料真的就是为了好看,并不好喝。当然要做是可以,最好不要挑在门店的高峰时段,那个时候的吧台伙伴都快累死了,看见杯子上面一堆客制化要求,会帮你做,但是质量并得不到保证。
我真的不知道“初恋”是什么鬼,还有什么“沉鱼落雁”,我还“闭月羞花”呢
冰摇茶真的不要点去冰啊,我真的不是为了省原物料才给你冰块的,真的是不放冰块超级难喝。常温茶加上常温果汁,想想味道就感人。
红茶拿铁、抹茶拿铁就真的不要点冰的了,尤其是去冰。抹茶粉和红茶粉真的和冷的牛奶摇不开。一口喝下去,泡沫加上满满一嘴的粉末,那个感觉简直清新。
冰的卡布奇诺,也是一块神奇的产品。作为一款奶泡型的饮料,我对它的印象还是在韩剧里面,女主喝过之后满嘴的泡沫等着男主去用嘴擦掉啊!冰的我怎么给你弄出来奶泡啊,嗯,对,我就在冷的牛奶上面给你加上热的奶泡哦~ 能好喝么,我其实并没有勇气试过这个超凡脱俗的饮品。
同样的还有冰的巧克力去冰的,我无法理解这个甜度。每次补原物料的时候,巧克力原液那个甜度熏的我都有些反胃,去冰的巧克力,巧克力原液和牛奶的比例差不多是3:2,没有冰块的中和,一杯喝下去,估计一个月吃不下甜食吧。
冰的焦糖玛奇朵去冰,其实就是一杯冰的香草糖浆给你加了点焦糖酱而已。
然后,某次打烊偶然发现的还蛮好喝的东西,热的红茶加上香草糖浆。
毕竟那么多的原物料,随便排列组合一下都是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