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时代
我听说当你不能再拥有时,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题记
我对于高中的记忆,是二中月光下的小喷泉、民族中学(西二中)后面的铁桥、出租屋一楼的大水缸、夏天寝室楼道里铺着的凉席以及夜晚的灯光下学生苦读的身影、、、、、、,林林总总、片片断断、影影绰绰。
一
高一时,我们教室偏居校园东南隅,几层楼房用作教室,对着教室,前面低矮的平房是老师的办公室,中间的空地,由下而上虽是空着,但总被下课时的闹腾填满,因为每个班级都有七十多个学生,这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小院,静时极静,多为晚自习时段及周末午后,印象中有稀疏的几棵树漫生漫长,随着季节叶子和花逐渐由明艳而昏黄,一片片飘落,息在地上。闹时极闹,是各种声音的大发酵,沸腾了一般,辨不出声源。
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化学老师,肤白、脸大而圆,中等偏上的个头,笑起来,可以看出好几颗大白牙,没有威严,所以男同学都不怕他,虽然他常发怒。估计是刚毕业,没有经验,在一次班级自行组织的晚会上,我们班的一群乌合之众曾一度要推翻他,拥戴我们貌美可人的英语老师作班主任。当然,我们是作不了主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书生的儒雅,但他的谦谦君子做派并不妨我们去发现他上课的各种不自然。当他朗诵再别康桥或雨巷时、当他提问学生问题时,他的眼睛总是45℃向上,没有聚焦点的茫然着。
食堂的饭菜,颜色暗淡,吃起来寡而糙。吃饭时间,仍是你争我赶,伸长胳膊拿着饭缸的手让人眼花缭乱,打了饭能冲出重围找到一张空桌子坐着也算壮举。后来的后来,我就延后了吃饭时间,常是打饭的阿姨正在清理残羹冷炙时段。那时候的吃饭,真是止于充饥。
二
高二时候,我们换了教室、换了班主任,从闭塞的小院到了开阔地带,我们的班主任也换成了一个四十多岁,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人。新班主任不修边幅、大腹便便,因胖之故,也给人温暖平易之感。其实,我曾目睹他怒时把一个学生踢下楼梯,男生踉踉跄跄的跑下去,不是一般的仓皇。
新班主任也给我们班带来了新气象,秩序明显好转。
也是在高二,我结识了几个对我影响深远的知己好友。
学习任务日渐繁重,就趁着第一节晚自习下课时间,我们结伴下楼去校园里玩。月光下的校园,柔和安静了许多,我们绕着喷泉一圈圈地走,数天上的星星、看树的影子散落在地上、谈论梦想和远方。
我们对自己实行最严格的管理,要求自己全力以赴投身学习,尤其是临近考试时,课余时间会泡在教室后面的一个小花园里,昏天暗地地背诵政史地。小花园中间是一个人工湖,湖心有假山,一边有回廊,廊上攀爬着藤状植物,葱葱郁郁,花园中但凡空地,皆值花草,确是个背书的好去处。
夏夜的寝室异常闷热,楼道里偶尔会窜过来凉风,我们就把凉席铺到过道里,坐在凉席上用功,然后沉沉睡去,全不顾来来往往的嘈杂。
三
高三时,我们整个年级西迁到原民族中学校园,称之为西二中。
西二中位置荒僻,远没有老二中热闹、繁盛,有街无人、空空荡荡。
我、卢和艳秋在外合租,没有住学生宿舍。
出租屋在临街浅巷里一处小院落的二楼一角,房东是退休小学语文老师,爱说成语,尤其是与其老伴吵架时,常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每逢此时,我们就站在二楼秉住笑声,伸长耳朵。习惯早起的我,一日到楼下洗漱,从大水缸舀水时,在水瓢中发现了她的假牙,上下两排。时值寒秋,天色晦暗未明,偶有鸡鸣狗吠,像极了恐怖故事的桥段。
夏季的雨,总是来势汹汹,一日雨势骤减,我和卢打着伞外出,看到阿英赤着脚,拎着两双鞋从外面回来,没有打伞,未见狼狈扭捏,只觉坦坦荡荡、潇潇洒洒。
也会忙里抽闲,去校外消遣一下,校园北面走过一条长街就是涡河,河上有座铁架桥,在夏夜的黄昏,我们常趴在桥栏上,沐着水面吹来的风,看着天边绯红斑斓的晚霞,吃着从路边买来的包子。
夜色渐浓,远处零星的灯光,一点点勾勒出小城的轮廓,我们也该回去了!
——题记
我对于高中的记忆,是二中月光下的小喷泉、民族中学(西二中)后面的铁桥、出租屋一楼的大水缸、夏天寝室楼道里铺着的凉席以及夜晚的灯光下学生苦读的身影、、、、、、,林林总总、片片断断、影影绰绰。
一
高一时,我们教室偏居校园东南隅,几层楼房用作教室,对着教室,前面低矮的平房是老师的办公室,中间的空地,由下而上虽是空着,但总被下课时的闹腾填满,因为每个班级都有七十多个学生,这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小院,静时极静,多为晚自习时段及周末午后,印象中有稀疏的几棵树漫生漫长,随着季节叶子和花逐渐由明艳而昏黄,一片片飘落,息在地上。闹时极闹,是各种声音的大发酵,沸腾了一般,辨不出声源。
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化学老师,肤白、脸大而圆,中等偏上的个头,笑起来,可以看出好几颗大白牙,没有威严,所以男同学都不怕他,虽然他常发怒。估计是刚毕业,没有经验,在一次班级自行组织的晚会上,我们班的一群乌合之众曾一度要推翻他,拥戴我们貌美可人的英语老师作班主任。当然,我们是作不了主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书生的儒雅,但他的谦谦君子做派并不妨我们去发现他上课的各种不自然。当他朗诵再别康桥或雨巷时、当他提问学生问题时,他的眼睛总是45℃向上,没有聚焦点的茫然着。
食堂的饭菜,颜色暗淡,吃起来寡而糙。吃饭时间,仍是你争我赶,伸长胳膊拿着饭缸的手让人眼花缭乱,打了饭能冲出重围找到一张空桌子坐着也算壮举。后来的后来,我就延后了吃饭时间,常是打饭的阿姨正在清理残羹冷炙时段。那时候的吃饭,真是止于充饥。
二
高二时候,我们换了教室、换了班主任,从闭塞的小院到了开阔地带,我们的班主任也换成了一个四十多岁,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人。新班主任不修边幅、大腹便便,因胖之故,也给人温暖平易之感。其实,我曾目睹他怒时把一个学生踢下楼梯,男生踉踉跄跄的跑下去,不是一般的仓皇。
新班主任也给我们班带来了新气象,秩序明显好转。
也是在高二,我结识了几个对我影响深远的知己好友。
学习任务日渐繁重,就趁着第一节晚自习下课时间,我们结伴下楼去校园里玩。月光下的校园,柔和安静了许多,我们绕着喷泉一圈圈地走,数天上的星星、看树的影子散落在地上、谈论梦想和远方。
我们对自己实行最严格的管理,要求自己全力以赴投身学习,尤其是临近考试时,课余时间会泡在教室后面的一个小花园里,昏天暗地地背诵政史地。小花园中间是一个人工湖,湖心有假山,一边有回廊,廊上攀爬着藤状植物,葱葱郁郁,花园中但凡空地,皆值花草,确是个背书的好去处。
夏夜的寝室异常闷热,楼道里偶尔会窜过来凉风,我们就把凉席铺到过道里,坐在凉席上用功,然后沉沉睡去,全不顾来来往往的嘈杂。
三
高三时,我们整个年级西迁到原民族中学校园,称之为西二中。
西二中位置荒僻,远没有老二中热闹、繁盛,有街无人、空空荡荡。
我、卢和艳秋在外合租,没有住学生宿舍。
出租屋在临街浅巷里一处小院落的二楼一角,房东是退休小学语文老师,爱说成语,尤其是与其老伴吵架时,常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每逢此时,我们就站在二楼秉住笑声,伸长耳朵。习惯早起的我,一日到楼下洗漱,从大水缸舀水时,在水瓢中发现了她的假牙,上下两排。时值寒秋,天色晦暗未明,偶有鸡鸣狗吠,像极了恐怖故事的桥段。
夏季的雨,总是来势汹汹,一日雨势骤减,我和卢打着伞外出,看到阿英赤着脚,拎着两双鞋从外面回来,没有打伞,未见狼狈扭捏,只觉坦坦荡荡、潇潇洒洒。
也会忙里抽闲,去校外消遣一下,校园北面走过一条长街就是涡河,河上有座铁架桥,在夏夜的黄昏,我们常趴在桥栏上,沐着水面吹来的风,看着天边绯红斑斓的晚霞,吃着从路边买来的包子。
夜色渐浓,远处零星的灯光,一点点勾勒出小城的轮廓,我们也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