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球友再续前缘 身板矫健激情一如从前
再聚首,依然这帮老朋友(肩)
球友再续前缘 身板矫健激情一如从前(主)
本报记者 洪漩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就像周华健歌里所唱的那样,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本是一件幸运的事。在浦江有那么一群篮球爱好者,曾走散,再聚首,他们给重新组建的队伍取了个别有情怀的名字——“老球友”。
篮协成立组球赛 几多老相识再聚首
十几年前,在浦江中山路片区有一群篮球爱好者,大家时常聚在一起打球,时间久了就约定俗成组成一支中山篮球队。可惜过了几年,因缘际会,队员逐渐分散,球队也就此悄然解散。
直至2015年5月,浦江县篮球协会正式成立,通过篮协组织的几场比赛,当初球队队员季海鹰决定将四散的队友重新召集到一起。时隔十几载,当初的小伙子,如今都到了壮年,当初的壮汉,现在也步入中老年。过去大家一同挥洒汗水,驰骋球场的日子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如今重组后的球队队员平均年龄约45岁,其中年纪最大的近60岁。“这么多年过去,大家的篮球梦没有破灭,虽然体力不如从前,但是岁月累积的技巧和经验却增长,现在聚在一起,把球投入篮筐那一刻,似乎找到了当初的感觉。”季海鹰颇有些感慨,“也正是因为都是旧相识,所以我们取名老球友。”
队员裁判角色随意切换 球队“隐形成员”发挥大用处
自从老球友球队重新组建后,队员们还专门拉了个篮球爱好者的微信群,想打球时只需在微信群里招呼一声,马上可以收到回应,组织一场友谊赛。季海鹰告诉记者,现在“老球友”可是浦江县当地知名的球队,有时候可得提前预约才能排上号。
作为一支草根队伍,球员裁判领队一应俱全,不过偶尔裁判缺席的时候,往往替补队员还得兼顾裁判一职。前半场比赛尚且在场边吹着哨子的裁判,中场休息过后可能就在球场上带球过人。
季海鹰作为球队领队,后备箱里常年放着自制的记分牌,不过提到球队的亮点,他说球队还有另一个特殊的成员——dv,每每比赛,总有一个替补队员在场边守着一台dv、一个三脚架,及时录制比赛视频。比赛结束,季海鹰会及时将视频剪辑上传到优酷,然后分享到微信群里,供大家讨论。“为了给大家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我专门花了500元上了剪辑软件培训课。我们通过回放可以进行技术统计、进球失误的分析等等,有助于提高我们球队的能力。”
打球重在健身交流 娱乐为主竞技为辅
身高184厘米的李慧民在球场上奔跑起来,丝毫不输小年轻,1960年出生的他是球队里最年长的队员。球赛中场休息的他虽然汗流浃背,但是精神头似乎不错。“队员中有建筑设计师、公务员、企业主、教师等等各种职业,虽然我们体力不比年轻人,但是我们年龄相仿、配合纯熟,交流沟通起来也十分方便。”李慧民顿了顿感慨:“人还是这群人。”
十多年前,球队里的小伙子在场上拼搏,场边有女朋友加油助威。十多年后,小伙子早已变成中年人,场边则是变成了妻子和孩子一齐呐喊加油的身影。不变的是大家心中共同的篮球梦。
球友再续前缘 身板矫健激情一如从前(主)
本报记者 洪漩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就像周华健歌里所唱的那样,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本是一件幸运的事。在浦江有那么一群篮球爱好者,曾走散,再聚首,他们给重新组建的队伍取了个别有情怀的名字——“老球友”。
篮协成立组球赛 几多老相识再聚首
十几年前,在浦江中山路片区有一群篮球爱好者,大家时常聚在一起打球,时间久了就约定俗成组成一支中山篮球队。可惜过了几年,因缘际会,队员逐渐分散,球队也就此悄然解散。
直至2015年5月,浦江县篮球协会正式成立,通过篮协组织的几场比赛,当初球队队员季海鹰决定将四散的队友重新召集到一起。时隔十几载,当初的小伙子,如今都到了壮年,当初的壮汉,现在也步入中老年。过去大家一同挥洒汗水,驰骋球场的日子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如今重组后的球队队员平均年龄约45岁,其中年纪最大的近60岁。“这么多年过去,大家的篮球梦没有破灭,虽然体力不如从前,但是岁月累积的技巧和经验却增长,现在聚在一起,把球投入篮筐那一刻,似乎找到了当初的感觉。”季海鹰颇有些感慨,“也正是因为都是旧相识,所以我们取名老球友。”
队员裁判角色随意切换 球队“隐形成员”发挥大用处
自从老球友球队重新组建后,队员们还专门拉了个篮球爱好者的微信群,想打球时只需在微信群里招呼一声,马上可以收到回应,组织一场友谊赛。季海鹰告诉记者,现在“老球友”可是浦江县当地知名的球队,有时候可得提前预约才能排上号。
作为一支草根队伍,球员裁判领队一应俱全,不过偶尔裁判缺席的时候,往往替补队员还得兼顾裁判一职。前半场比赛尚且在场边吹着哨子的裁判,中场休息过后可能就在球场上带球过人。
季海鹰作为球队领队,后备箱里常年放着自制的记分牌,不过提到球队的亮点,他说球队还有另一个特殊的成员——dv,每每比赛,总有一个替补队员在场边守着一台dv、一个三脚架,及时录制比赛视频。比赛结束,季海鹰会及时将视频剪辑上传到优酷,然后分享到微信群里,供大家讨论。“为了给大家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我专门花了500元上了剪辑软件培训课。我们通过回放可以进行技术统计、进球失误的分析等等,有助于提高我们球队的能力。”
打球重在健身交流 娱乐为主竞技为辅
身高184厘米的李慧民在球场上奔跑起来,丝毫不输小年轻,1960年出生的他是球队里最年长的队员。球赛中场休息的他虽然汗流浃背,但是精神头似乎不错。“队员中有建筑设计师、公务员、企业主、教师等等各种职业,虽然我们体力不比年轻人,但是我们年龄相仿、配合纯熟,交流沟通起来也十分方便。”李慧民顿了顿感慨:“人还是这群人。”
十多年前,球队里的小伙子在场上拼搏,场边有女朋友加油助威。十多年后,小伙子早已变成中年人,场边则是变成了妻子和孩子一齐呐喊加油的身影。不变的是大家心中共同的篮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