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装逼立体的跑步装备
断断续续跑步也有四五年,近一年来跑步成了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坚持每天出去跑个三五公里,在装备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慢跑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多,想想可以把这些体验做个分享:
阅读的对象:
慢跑的目的有很多,比较流行的是减肥,然后是健身、提升身体素质、挑战自己什么的。我选择慢跑开始主要是提高身体素质,我一向比较懒,运动细胞也比较缺乏,其他的运动如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基本不会,一点时间经常感冒、睡眠质量也比较差,就想看跑跑步能否有所改善。慢跑有几个显著的优点:一是全身的运动,几乎每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相对比较均衡;二是完全独立完成,不需要像其他运动方式需要约上三五好友才能进行,理论上有双鞋你就可以跑;三是运动技术简单,人人都会跑,稍微观察调整一下就可以找到合适的跑步姿势和习惯。我更喜欢的是可以一个人满世界的跑,观赏风景,静静的想想那些开心、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对人生、理想、世界观、共产主义的未来的真谛进行深入的思考(装B),跑完会有一个显著的记录,跑了多久、多少公里、速度是否提升,跑了哪些地方,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心率的显著降低,微信运动排名显著提升,任何一项都是满满的朋友圈好话题(满足装B的需要)。
所以,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帮助哪些开始慢跑的小伙伴,怎么安全、舒畅、持续的跑下去,顺便装一手好B。对于那些完赛马拉松,配速(科普一下,就是平均每公里用时,配速6分钟就是每小时10公里,配速越小越快)在5分以内的装B大神请绕道,这里不欢迎你们!
鞋。神器——《各品牌跑鞋矩阵与购买》
跑步最重要的装备是一双合适的鞋,对鞋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
我开始跑的时候觉得需要一双轻便的鞋,很显然啊,同样的距离,轻便的鞋可以省力,也绝逼没想到跑步还有专业的鞋,那时候对鞋的概念就是篮球鞋(高帮)、足球鞋(带钉)和其他运动鞋。所以,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刚开始跑的时候,穿的是一双以轻便的运动鞋,后来才发现,这鞋还真是某厂专业为跑步设计的(坑爹货),一路跑着还蛮舒服,大概三个月左右就上量进入了10公里。完成第一个10公里的时候兴奋的不能自己,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站到了人生新的巅峰,对,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这么自信!其实跑到9公里左右的时候,已经感觉左腿膝盖隐隐的有点不舒服,10公里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疼了,当时觉得可能就是第一次跑这么远,有点累,休息下就好了。
我错了(多么痛的领悟)!之后几乎长达一年的时间,我都在为膝盖的疼痛所困扰,几乎一进入2公里就开始发作,很难坚持超过3公里。然后各种上网查,各种论坛问,大概知道应该是膝盖的某个部位损伤了,可能是半月板磨损,也可能是韧带伤,总之,原因不明。上网的过程中知道需要找双跑步的鞋,然后我到商场找了双还是比较轻便的,外观看起来还行,有较好折扣的,专业的,跑步鞋!
尽管是入手(其实是上脚)了专业的跑鞋,应该说的确有所改善,但膝盖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本质的解决,应该说通过辅助的对膝盖的保养运动,可以慢慢逐步加大里程,但仍然很难突破10公里。直到我开始潜心跟各位大神详细了解各类跑鞋,了解跑鞋的各种定位:
脚型:高足弓、低足弓(扁平足)和正常足弓,这个把脚打湿(不要太湿啊,又咸又湿误判责任自付),在纸上踩个脚印看看就大概知道了,高足弓几乎只看得到有脚掌和脚后跟,低足弓整个脚掌非常清晰;
体重:找把称量量,最好是净重啊,测毛重的请滚粗去,出门靠右,不送。
跑道类型:马路、跑步机、塑胶跑道还是略有区别的,山地跑的请滚粗去,出门靠右,跟着测毛重的走。
脚宽:好像的确有人脚比较宽,需要鞋头空间大点的鞋。
大概把这几个维度找出来,上网百度一下《各品牌跑鞋矩阵与购买》(作者:苗力(沧浪火)及北京若敖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把自己的参数对照一下就能挑到合适的跑鞋。
根据《各品牌跑鞋矩阵与购买》指引入手了A系的某神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膝盖的问题了。
鞋,挑一双合适的鞋,是非常重要的。
价钱方面呢,四大品牌都不便宜,我观察了一年左右,都有大幅折扣的时候,大概在800左右总可以等到入手原价1400左右的顶级跑鞋的时机,其他各系估计类同。装B很重要,但讲真,真心不建议您入手Nike、Ad家的鞋,不值,不够专业。
海淘一定要注意税和靠谱的转运商,我啰啰嗦嗦这么久,您就千万别在某宝买高仿,这货出问题坏的不是您的面子,是您自己身上的某个零件。当然,您觉得膝盖不是亲生的(爹妈生的),也可以无视。
跑步线路。城市这么大,你为什么不去跑跑。神器——珠江南岸
我很不喜欢塑胶跑道,所以我基本不跑圈,主要是觉得塑胶跑道人多,大家都在差不多的时段跑步,满满的都是人,一个是拥挤觉得不舒服,另一个是容易被别人影响节奏,虽然我一直默念我是慢跑我是慢跑我是慢跑,被别人超过一圈两圈三圈的感觉是很不爽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跑道的红色,我觉得很压抑,影响心情。城市里有这么多的公园,还有这么多的地方没怎么去过,为什么不去跑跑呢。
所以我从开始跑步就不停的尝试新的跑道,大学、公园、江畔是我主要考虑的方向,出差的时候会刻意早点起来,在城市里溜达溜达,会看到很多匆匆路过没注意到的细节。
我比较喜欢的几条路线:
珠江南岸:洲头咀-保利天玺。大概全程28公里,沿着珠江贯穿几乎广州的东西,也是广州马拉松的主要赛道(当然,广马的时候你跑的是路面,自己跑的时候跑的是路边的石板路),可以把广州所有的桥梁数一遍,可以路过小蛮腰、有轨电车、珠江码头、海心沙、星海音乐厅、中山大学、大元帅府、海珠桥、白天鹅&白鹅潭,可以看到广州城市的历史递进过程。北岸因为隔了某大机构的大院的人行道相对没那么连续,南岸是完全贯通的人行道,缺点就是全程石板,比较硬。这条跑道沿路都有公交车,跑累了随时可以回滚,长短宜人。
大学城:大学城可以分内外三圈,最外圈就是外环,全程17公里,有完整、连续的跑道,几乎都是柏油路,还是比较舒服的,大学城是个岛,沿途都是江景,可以一个大学一个大学的慢慢数过去。大学城外环是自行车爱好者的胜地,经常有自行车爱好者呼啸而过,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相对来说外环比较开阔,但景色相对枯燥。中间是内环,4.2公里,车辆不算多,基本可以在公路上跑,内环绿树如茵,也可以一个大学一个大学的数过去,但主要是宿舍区,视力好的同学可能比较有眼福。内环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起伏比较大,整个跑道呈马鞍形,大学城的logo好像就是内环的形状。再往内就是大学城沿湖路,沿着中心湖公园的一条公路,非常漂亮的柏油马路,大概是不到3公里,跑起来非常带感,有几段跟内环平行,可以选择跟内环混合跑。大学城跑步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有很多一起跑步的同学,可以充分回温一下青春的节奏。刚开始跑大学城的时候尝试过在几个校园里跑,原来有计划把所有大学跑透透,实在是绿化太糟糕了,几乎是在太阳底下暴晒,后来就放弃了。另外,大学城貌似有治安问题,晚上或者女生最好结对跑。
大学:广州有几所高校,校园面积相对较大的主要是华农、华工和中大,校内绿化条件不错,都是适合跑步的地方,跑步的路线可以随机调整,把大学的角角落落都跑跑,也蛮有乐趣的。这三所大学的校园都有一定存量的历史建筑,老中大、老岭南大学的民国建筑非常精致,很值得看看。大学的饭堂比十几二十年前还是改善很多,价钱非常宜人,跑完可以坐下来重温大学时光。华师、暨大也进去过,跑圈的比较多,学校面积不大,跑不开,不是太建议去。
公园:目前主要跑过海珠湖、珠江公园、天河公园,天河公园和海珠湖很受欢迎,我这里就不太啰嗦的。有个准公园环境也还不错,就是生物岛,全程7公里左右,全程江景,岛上有两三个小公园可以顺路逛逛,江边还可以看到威武的军舰和海巡舰,主要缺点是绿化,夏天有个全程暴晒的过程。其他公园如白云山、越秀公园有个比较大幅度的爬升过程,适合做挑战自身的一个目标。
跑道选择方面,日长跑的话最重要的因素是就近就好。
衣服:神器——快干速排运动上衣
衣服是个大系,包括上半身和下半身所需要的。
上半身:跑步是项出汗显著的运动,即使是在北京的冬天,五公里下来我这种偏瘦的身板也是可以大汗淋漓的,更不要说在广州的八月,跑完全身跟水里捞出来一样。选一件快排的运动上衣是非常必要的,绝对绝对绝对不要穿棉质的衣服。各种运动商店有很多的选择,我要求不高,十来块钱的我就上手了,反而后来想装B买的略贵点的跑步上衣,偏薄,虽然也是快干速排的面料,但还是会死死的黏在身上,很不舒服。
速干面料有项缺点,就是不防臭,刚开始不会,穿过几次以后,一身汗下来,浓浓的运动味道还是很显著的。
冬装:我主要在南方,即使是一月份的冬天,跑起来,上半身短袖完全可以接受。去年11月份在帝都出差一周,特意准备了冬装,正好赶上帝都大雪,早上六点起来,速干短袖+套头抓绒+皮肤风衣是可以接受的,再往北就不知道了。
下半身:短裤就可以了
普通运动短裤,在膝盖以上的我觉得都ok了,装B的话可以去买条跑步短裤,大腿外侧开叉,类似旗袍吧,刚开始觉得有段不好意思,习惯就好了,胜在轻便。男装的跑步短裤带内胆,各位亲可以连内裤都省了,更清爽,反正也没什么可损失的,是吧。
冬天装备:南方如广州可以加一条压缩裤,压缩裤可以防止肌肉晃动、排热排汗效果也不错,重要的是穿上以后外观绝对立体装B。直接穿短裤也可以,跑起来就不冷了。北京我压缩裤+运动长裤。
备用服装:不论夏天还是冬天,都建议带多一件上衣,跑完以后走走,觉得舒服了把湿淋淋的上衣换下来,换一件上衣,避免感冒,也舒服很多,关键是防臭啊。
温馨提醒:颜色鲜艳的跑步服装绝对是吸睛装B的大杀器,纺织面料包裹面积越大效果越明显,主要针对女性。
小配件。可以极大提供便利的小玩意,神器——导汗带
腰包&臂带:我不喜欢臂带,买过一个用了一两次就放弃了,一直用一个腰包,可以装一个4.7寸手机、一把钥匙和一点零钱,腰包要选择和腰围比较熨帖的,有一点弹性就可以了,不然你会全程觉得手机在晃,影响节奏。臂带的好处是可以随时看进度,我觉得手臂不舒服,所以放弃了。
导汗带:就是导汗带而不是别的什么玩意。
汉流满面的感觉非常不好,特别是流进眼睛里面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我尝试过很多方法,随身带小毛巾、魔术头巾、止汗带、护腕,最后还是在某猫上入手了一根导汗带,塑胶材质的,紧贴额部,用一圈汗槽将汗水导向头的后部防止汗水流到眼部和脸部,效果非常好,强烈建议入手。价钱方面丰简宜人,我本来打算买根试试的,一根二十来块的山寨玩意,效果不错。可能正品的胶质会好一些。
手表、手环、心率器具:手表手环我觉得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基本上随身会带手机,装个app里程、速度、时间什么的全部解决了。心率是个大问题,但因人而已,长跑是项有风险的运动,广马也出现过猝死的悲剧,适不适合长跑自己最好做一个比较靠谱的医学确认,路跑往往都是一个人上路,真有个万一的话还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靠谱,心率表主要就是防止悲剧发生用的。这货一般不便宜,对于跑量达到5公里以上或者体重较高有家族心脏病史的最好还是咬咬牙上一块。G家的GPS+心率不错,新上市的水果手表II看起来不错,土豪可以测评一下。
App:靠谱的App是提振信心和保护身体的大杀器。神器——MY ASICS
首先是提振信心:说实话,绝大部分时候跑步都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一个人傻逼逼不停的跑啊跑啊,随时随地都在忍受着心里一个强烈的呼声,停下来休息会。这么伟大的付出自然需要正能量,立体装B的各种App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了各手机,咕咚、悦跑圈、Nike之类的,能够记录里程、速度、步数,甚至能提供线上马拉松,还能分享到朋友圈!大概的建议就是选择地图靠谱的,国产的app大多使用百度或者高德的地图,对GPS数据进行了优化,能完美的匹配跑步路线,国外的基本使用Google,地图偏离相当显著。各知名App的主要问题就是数据不准,一般来说就是比较讨好,例如你跑了5公里,他会显示5.5左右,这样速度就有显著提升,减肥的效果也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更容易得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膜拜。咕咚和悦跑圈还提供线上马拉松的奖牌服务,这个晒出来绝对立体装逼。
其次是运动保护和训练计划:靠谱的app会提供运动教练功能,我使用的是Asics的app,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例如十公里,输入自己目前的洪荒之力状态,例如最远能跑两公里,用时二十分钟,每周能坚持跑步的次数,他就能制定一个长达数月的训练计划。基本上按照他的计划,循序渐进,很轻松就能达到人生目标,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朋友圈流行的一些app也提供类似的功能,比较了一下,的确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我定制了一个全马的计划,Asics会把长距离跑安排在周末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日常的训练计划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微调,例如从周二调整到周三,其他的训练计划动态进行调整,某国产App几乎所有的计划都是7公里的倍数,尼玛,要我一个工作日跑个21公里的教练是多麽不靠谱的教练啊。
小结一下,慢跑=适合您的鞋+速干快排上衣+合适的跑步线路+靠谱的App+导汗带+跑
装逼慢跑=颜色妖艳的适合您的鞋+颜色鲜艳的压缩内衣+颜色鲜艳的的速干快排上衣+头带+臂包+耳塞+手表+颜色鲜艳的压缩裤+好身材+朋友圈
加塞一个非营利性小广告:迪卡侬的确有很多好玩意,重在品类齐全、经济实惠(请迪卡侬主动提供本文软文广告费)。
阅读的对象:
慢跑的目的有很多,比较流行的是减肥,然后是健身、提升身体素质、挑战自己什么的。我选择慢跑开始主要是提高身体素质,我一向比较懒,运动细胞也比较缺乏,其他的运动如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基本不会,一点时间经常感冒、睡眠质量也比较差,就想看跑跑步能否有所改善。慢跑有几个显著的优点:一是全身的运动,几乎每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相对比较均衡;二是完全独立完成,不需要像其他运动方式需要约上三五好友才能进行,理论上有双鞋你就可以跑;三是运动技术简单,人人都会跑,稍微观察调整一下就可以找到合适的跑步姿势和习惯。我更喜欢的是可以一个人满世界的跑,观赏风景,静静的想想那些开心、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对人生、理想、世界观、共产主义的未来的真谛进行深入的思考(装B),跑完会有一个显著的记录,跑了多久、多少公里、速度是否提升,跑了哪些地方,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心率的显著降低,微信运动排名显著提升,任何一项都是满满的朋友圈好话题(满足装B的需要)。
所以,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帮助哪些开始慢跑的小伙伴,怎么安全、舒畅、持续的跑下去,顺便装一手好B。对于那些完赛马拉松,配速(科普一下,就是平均每公里用时,配速6分钟就是每小时10公里,配速越小越快)在5分以内的装B大神请绕道,这里不欢迎你们!
鞋。神器——《各品牌跑鞋矩阵与购买》
跑步最重要的装备是一双合适的鞋,对鞋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
我开始跑的时候觉得需要一双轻便的鞋,很显然啊,同样的距离,轻便的鞋可以省力,也绝逼没想到跑步还有专业的鞋,那时候对鞋的概念就是篮球鞋(高帮)、足球鞋(带钉)和其他运动鞋。所以,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刚开始跑的时候,穿的是一双以轻便的运动鞋,后来才发现,这鞋还真是某厂专业为跑步设计的(坑爹货),一路跑着还蛮舒服,大概三个月左右就上量进入了10公里。完成第一个10公里的时候兴奋的不能自己,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站到了人生新的巅峰,对,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这么自信!其实跑到9公里左右的时候,已经感觉左腿膝盖隐隐的有点不舒服,10公里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疼了,当时觉得可能就是第一次跑这么远,有点累,休息下就好了。
我错了(多么痛的领悟)!之后几乎长达一年的时间,我都在为膝盖的疼痛所困扰,几乎一进入2公里就开始发作,很难坚持超过3公里。然后各种上网查,各种论坛问,大概知道应该是膝盖的某个部位损伤了,可能是半月板磨损,也可能是韧带伤,总之,原因不明。上网的过程中知道需要找双跑步的鞋,然后我到商场找了双还是比较轻便的,外观看起来还行,有较好折扣的,专业的,跑步鞋!
尽管是入手(其实是上脚)了专业的跑鞋,应该说的确有所改善,但膝盖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本质的解决,应该说通过辅助的对膝盖的保养运动,可以慢慢逐步加大里程,但仍然很难突破10公里。直到我开始潜心跟各位大神详细了解各类跑鞋,了解跑鞋的各种定位:
脚型:高足弓、低足弓(扁平足)和正常足弓,这个把脚打湿(不要太湿啊,又咸又湿误判责任自付),在纸上踩个脚印看看就大概知道了,高足弓几乎只看得到有脚掌和脚后跟,低足弓整个脚掌非常清晰;
体重:找把称量量,最好是净重啊,测毛重的请滚粗去,出门靠右,不送。
跑道类型:马路、跑步机、塑胶跑道还是略有区别的,山地跑的请滚粗去,出门靠右,跟着测毛重的走。
脚宽:好像的确有人脚比较宽,需要鞋头空间大点的鞋。
大概把这几个维度找出来,上网百度一下《各品牌跑鞋矩阵与购买》(作者:苗力(沧浪火)及北京若敖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把自己的参数对照一下就能挑到合适的跑鞋。
根据《各品牌跑鞋矩阵与购买》指引入手了A系的某神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膝盖的问题了。
鞋,挑一双合适的鞋,是非常重要的。
价钱方面呢,四大品牌都不便宜,我观察了一年左右,都有大幅折扣的时候,大概在800左右总可以等到入手原价1400左右的顶级跑鞋的时机,其他各系估计类同。装B很重要,但讲真,真心不建议您入手Nike、Ad家的鞋,不值,不够专业。
海淘一定要注意税和靠谱的转运商,我啰啰嗦嗦这么久,您就千万别在某宝买高仿,这货出问题坏的不是您的面子,是您自己身上的某个零件。当然,您觉得膝盖不是亲生的(爹妈生的),也可以无视。
跑步线路。城市这么大,你为什么不去跑跑。神器——珠江南岸
我很不喜欢塑胶跑道,所以我基本不跑圈,主要是觉得塑胶跑道人多,大家都在差不多的时段跑步,满满的都是人,一个是拥挤觉得不舒服,另一个是容易被别人影响节奏,虽然我一直默念我是慢跑我是慢跑我是慢跑,被别人超过一圈两圈三圈的感觉是很不爽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跑道的红色,我觉得很压抑,影响心情。城市里有这么多的公园,还有这么多的地方没怎么去过,为什么不去跑跑呢。
所以我从开始跑步就不停的尝试新的跑道,大学、公园、江畔是我主要考虑的方向,出差的时候会刻意早点起来,在城市里溜达溜达,会看到很多匆匆路过没注意到的细节。
我比较喜欢的几条路线:
珠江南岸:洲头咀-保利天玺。大概全程28公里,沿着珠江贯穿几乎广州的东西,也是广州马拉松的主要赛道(当然,广马的时候你跑的是路面,自己跑的时候跑的是路边的石板路),可以把广州所有的桥梁数一遍,可以路过小蛮腰、有轨电车、珠江码头、海心沙、星海音乐厅、中山大学、大元帅府、海珠桥、白天鹅&白鹅潭,可以看到广州城市的历史递进过程。北岸因为隔了某大机构的大院的人行道相对没那么连续,南岸是完全贯通的人行道,缺点就是全程石板,比较硬。这条跑道沿路都有公交车,跑累了随时可以回滚,长短宜人。
大学城:大学城可以分内外三圈,最外圈就是外环,全程17公里,有完整、连续的跑道,几乎都是柏油路,还是比较舒服的,大学城是个岛,沿途都是江景,可以一个大学一个大学的慢慢数过去。大学城外环是自行车爱好者的胜地,经常有自行车爱好者呼啸而过,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相对来说外环比较开阔,但景色相对枯燥。中间是内环,4.2公里,车辆不算多,基本可以在公路上跑,内环绿树如茵,也可以一个大学一个大学的数过去,但主要是宿舍区,视力好的同学可能比较有眼福。内环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起伏比较大,整个跑道呈马鞍形,大学城的logo好像就是内环的形状。再往内就是大学城沿湖路,沿着中心湖公园的一条公路,非常漂亮的柏油马路,大概是不到3公里,跑起来非常带感,有几段跟内环平行,可以选择跟内环混合跑。大学城跑步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有很多一起跑步的同学,可以充分回温一下青春的节奏。刚开始跑大学城的时候尝试过在几个校园里跑,原来有计划把所有大学跑透透,实在是绿化太糟糕了,几乎是在太阳底下暴晒,后来就放弃了。另外,大学城貌似有治安问题,晚上或者女生最好结对跑。
大学:广州有几所高校,校园面积相对较大的主要是华农、华工和中大,校内绿化条件不错,都是适合跑步的地方,跑步的路线可以随机调整,把大学的角角落落都跑跑,也蛮有乐趣的。这三所大学的校园都有一定存量的历史建筑,老中大、老岭南大学的民国建筑非常精致,很值得看看。大学的饭堂比十几二十年前还是改善很多,价钱非常宜人,跑完可以坐下来重温大学时光。华师、暨大也进去过,跑圈的比较多,学校面积不大,跑不开,不是太建议去。
公园:目前主要跑过海珠湖、珠江公园、天河公园,天河公园和海珠湖很受欢迎,我这里就不太啰嗦的。有个准公园环境也还不错,就是生物岛,全程7公里左右,全程江景,岛上有两三个小公园可以顺路逛逛,江边还可以看到威武的军舰和海巡舰,主要缺点是绿化,夏天有个全程暴晒的过程。其他公园如白云山、越秀公园有个比较大幅度的爬升过程,适合做挑战自身的一个目标。
跑道选择方面,日长跑的话最重要的因素是就近就好。
衣服:神器——快干速排运动上衣
衣服是个大系,包括上半身和下半身所需要的。
上半身:跑步是项出汗显著的运动,即使是在北京的冬天,五公里下来我这种偏瘦的身板也是可以大汗淋漓的,更不要说在广州的八月,跑完全身跟水里捞出来一样。选一件快排的运动上衣是非常必要的,绝对绝对绝对不要穿棉质的衣服。各种运动商店有很多的选择,我要求不高,十来块钱的我就上手了,反而后来想装B买的略贵点的跑步上衣,偏薄,虽然也是快干速排的面料,但还是会死死的黏在身上,很不舒服。
速干面料有项缺点,就是不防臭,刚开始不会,穿过几次以后,一身汗下来,浓浓的运动味道还是很显著的。
冬装:我主要在南方,即使是一月份的冬天,跑起来,上半身短袖完全可以接受。去年11月份在帝都出差一周,特意准备了冬装,正好赶上帝都大雪,早上六点起来,速干短袖+套头抓绒+皮肤风衣是可以接受的,再往北就不知道了。
下半身:短裤就可以了
普通运动短裤,在膝盖以上的我觉得都ok了,装B的话可以去买条跑步短裤,大腿外侧开叉,类似旗袍吧,刚开始觉得有段不好意思,习惯就好了,胜在轻便。男装的跑步短裤带内胆,各位亲可以连内裤都省了,更清爽,反正也没什么可损失的,是吧。
冬天装备:南方如广州可以加一条压缩裤,压缩裤可以防止肌肉晃动、排热排汗效果也不错,重要的是穿上以后外观绝对立体装B。直接穿短裤也可以,跑起来就不冷了。北京我压缩裤+运动长裤。
备用服装:不论夏天还是冬天,都建议带多一件上衣,跑完以后走走,觉得舒服了把湿淋淋的上衣换下来,换一件上衣,避免感冒,也舒服很多,关键是防臭啊。
温馨提醒:颜色鲜艳的跑步服装绝对是吸睛装B的大杀器,纺织面料包裹面积越大效果越明显,主要针对女性。
小配件。可以极大提供便利的小玩意,神器——导汗带
腰包&臂带:我不喜欢臂带,买过一个用了一两次就放弃了,一直用一个腰包,可以装一个4.7寸手机、一把钥匙和一点零钱,腰包要选择和腰围比较熨帖的,有一点弹性就可以了,不然你会全程觉得手机在晃,影响节奏。臂带的好处是可以随时看进度,我觉得手臂不舒服,所以放弃了。
导汗带:就是导汗带而不是别的什么玩意。
汉流满面的感觉非常不好,特别是流进眼睛里面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我尝试过很多方法,随身带小毛巾、魔术头巾、止汗带、护腕,最后还是在某猫上入手了一根导汗带,塑胶材质的,紧贴额部,用一圈汗槽将汗水导向头的后部防止汗水流到眼部和脸部,效果非常好,强烈建议入手。价钱方面丰简宜人,我本来打算买根试试的,一根二十来块的山寨玩意,效果不错。可能正品的胶质会好一些。
手表、手环、心率器具:手表手环我觉得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基本上随身会带手机,装个app里程、速度、时间什么的全部解决了。心率是个大问题,但因人而已,长跑是项有风险的运动,广马也出现过猝死的悲剧,适不适合长跑自己最好做一个比较靠谱的医学确认,路跑往往都是一个人上路,真有个万一的话还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靠谱,心率表主要就是防止悲剧发生用的。这货一般不便宜,对于跑量达到5公里以上或者体重较高有家族心脏病史的最好还是咬咬牙上一块。G家的GPS+心率不错,新上市的水果手表II看起来不错,土豪可以测评一下。
App:靠谱的App是提振信心和保护身体的大杀器。神器——MY ASICS
首先是提振信心:说实话,绝大部分时候跑步都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一个人傻逼逼不停的跑啊跑啊,随时随地都在忍受着心里一个强烈的呼声,停下来休息会。这么伟大的付出自然需要正能量,立体装B的各种App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了各手机,咕咚、悦跑圈、Nike之类的,能够记录里程、速度、步数,甚至能提供线上马拉松,还能分享到朋友圈!大概的建议就是选择地图靠谱的,国产的app大多使用百度或者高德的地图,对GPS数据进行了优化,能完美的匹配跑步路线,国外的基本使用Google,地图偏离相当显著。各知名App的主要问题就是数据不准,一般来说就是比较讨好,例如你跑了5公里,他会显示5.5左右,这样速度就有显著提升,减肥的效果也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更容易得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膜拜。咕咚和悦跑圈还提供线上马拉松的奖牌服务,这个晒出来绝对立体装逼。
其次是运动保护和训练计划:靠谱的app会提供运动教练功能,我使用的是Asics的app,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例如十公里,输入自己目前的洪荒之力状态,例如最远能跑两公里,用时二十分钟,每周能坚持跑步的次数,他就能制定一个长达数月的训练计划。基本上按照他的计划,循序渐进,很轻松就能达到人生目标,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朋友圈流行的一些app也提供类似的功能,比较了一下,的确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我定制了一个全马的计划,Asics会把长距离跑安排在周末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日常的训练计划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微调,例如从周二调整到周三,其他的训练计划动态进行调整,某国产App几乎所有的计划都是7公里的倍数,尼玛,要我一个工作日跑个21公里的教练是多麽不靠谱的教练啊。
小结一下,慢跑=适合您的鞋+速干快排上衣+合适的跑步线路+靠谱的App+导汗带+跑
装逼慢跑=颜色妖艳的适合您的鞋+颜色鲜艳的压缩内衣+颜色鲜艳的的速干快排上衣+头带+臂包+耳塞+手表+颜色鲜艳的压缩裤+好身材+朋友圈
加塞一个非营利性小广告:迪卡侬的确有很多好玩意,重在品类齐全、经济实惠(请迪卡侬主动提供本文软文广告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