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后宫·甄嬛传》中各个细节的历史来源
《后宫·甄嬛传》小说一经面世,就被称为宫斗小说的巅峰之作。除了性格鲜明的各路人物,惊心动魄的情节反转,成就这部小说的,还有那些足可以同真实历史相媲美的细节。今天就扒一扒小说《后宫·甄嬛传》非常体现作者流潋紫功力和诚意的细节安排。
1. 皇族成员的姓名。
小说中的朝代是架空王朝。皇室男丁,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水字旁的字。比如小说中男主皇帝的名字叫做玄凌,同甄嬛相爱的清河王叫做玄清。与皇帝同辈的兄弟名字分别为玄济、玄洵等。
在小说中,皇帝玄凌一共有四个儿子,予漓、予涵、予沛和予润,这些名字都带有三点水的水字旁。
这样的命名方式,文中提及原因为:“民心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有爱民之意。
历史上类似的取名规则有朱明王朝的规定。朱元璋规定明朝皇室子孙的名字要以“金木水火土”为序,寓意是江山代代,就如金木水火土生生不息,不可断绝一样。大家读到明朝后期朱家宗室的名字,会觉得生僻字居多。那是因为前期常见字都被祖宗们用光了,后世子孙要按照这个规则取名,只能有生僻字可用了。
乾隆曾经规定后代的取名排辈为“永、绵、奕、载”,意思也是江山永固。
2. 玄凌生母昭成太后的经历
不同于小说中,电视剧中的皇帝是一脸大叔样,没有原著中的年轻风流。这也是电视剧开拍时,陈建斌的剧照一放出来就引起原著迷一片哀嚎的原因吧。不过电视剧改变也很成功的!
电视剧中的雍正熬到了四十四岁才登基。小说中的玄凌是年少登基,所以才会有华妃慕容世兰娘家和汝南王成为权臣的契机。
玄凌生母叫做朱成璧,扶持玄凌登基后,因为玄凌当时年纪太小,还曾经短暂的垂帘听政。这个过程中,也到了摄政王的支持。但最后朱成璧却抓住机会把摄政王下狱除爵,要了对方的命。
有一次甄嬛到太后宫中见太后,无意中听到了太后同竹息的对话,由此判断出太后同摄政王之间有私情。在大结局卷中,玄凌在悲愤中说出了自己曾经碰见太后同摄政王有……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这个情节发展应该带有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关系的影子。
3. 甄嬛被废出宫,到甘露寺修行
甄嬛因为一件衣裳惹怒了皇帝,被废出宫,到寺庙里当尼姑。后来又在皇帝贴身太监的帮助下,成功回宫。出家后又回宫的经历,就是耳熟能详的武则天的经历。要说武则天和甄嬛回宫后有什么相同点,那就是寺庙经历彻底把她们磨成了铁石心肠,回宫后的人生如同开挂了一样,无人可以是敌手。
4. 皇帝后期的宠妃胡蕴蓉
这个人物在电视剧情节中被删除了。在小说中后半段,她可是扮演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她进宫就是朝着后位来的。甄嬛扳倒皇后,她也出了不少力。后来为了打压甄嬛,向皇帝高密甄嬛同清河王玄清有私情,直接导致皇帝害死玄清。
胡蕴蓉的母亲是一位翁主,与皇帝攀亲。入宫前就有传言称她手掌天生不能伸开,结果皇帝一见面就把她的手弄开了,中间还握有一个玉璧。
这个情节仿照的就是汉武帝钩弋夫人的故事。
5. 眉庄儿子登基,甄嬛作为养母登上太后之位
历史上并非生母也并非嫡母而被继位皇帝尊为太后的是道光皇帝的妃嫔孝静成。在孝全皇后去世后,因为当时的咸丰皇帝和恭亲王都年幼,就由孝静成皇后照顾。咸丰帝继位后,首先尊她为康慈皇贵太妃,按照皇太后的待遇给她养老。病重之际,为了满足她的心愿,尊奉为皇太后。
电视剧中眉庄生下的是女儿。但在小说中眉庄生下的是儿子,予润,排行第四。在甄嬛的扶持下, 予润先被立为太子,接着继位成皇帝,尊甄嬛为明懿皇太后。
野史中有“狸猫换太子”的典故。这个故事的不同在于强势后妃夺他人子嗣,生母并不情愿。但甄嬛以养母的身份尊为皇太后,其实是情感付出的结果。
1. 皇族成员的姓名。
小说中的朝代是架空王朝。皇室男丁,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水字旁的字。比如小说中男主皇帝的名字叫做玄凌,同甄嬛相爱的清河王叫做玄清。与皇帝同辈的兄弟名字分别为玄济、玄洵等。
在小说中,皇帝玄凌一共有四个儿子,予漓、予涵、予沛和予润,这些名字都带有三点水的水字旁。
这样的命名方式,文中提及原因为:“民心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有爱民之意。
历史上类似的取名规则有朱明王朝的规定。朱元璋规定明朝皇室子孙的名字要以“金木水火土”为序,寓意是江山代代,就如金木水火土生生不息,不可断绝一样。大家读到明朝后期朱家宗室的名字,会觉得生僻字居多。那是因为前期常见字都被祖宗们用光了,后世子孙要按照这个规则取名,只能有生僻字可用了。
乾隆曾经规定后代的取名排辈为“永、绵、奕、载”,意思也是江山永固。
2. 玄凌生母昭成太后的经历
不同于小说中,电视剧中的皇帝是一脸大叔样,没有原著中的年轻风流。这也是电视剧开拍时,陈建斌的剧照一放出来就引起原著迷一片哀嚎的原因吧。不过电视剧改变也很成功的!
电视剧中的雍正熬到了四十四岁才登基。小说中的玄凌是年少登基,所以才会有华妃慕容世兰娘家和汝南王成为权臣的契机。
玄凌生母叫做朱成璧,扶持玄凌登基后,因为玄凌当时年纪太小,还曾经短暂的垂帘听政。这个过程中,也到了摄政王的支持。但最后朱成璧却抓住机会把摄政王下狱除爵,要了对方的命。
有一次甄嬛到太后宫中见太后,无意中听到了太后同竹息的对话,由此判断出太后同摄政王之间有私情。在大结局卷中,玄凌在悲愤中说出了自己曾经碰见太后同摄政王有……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这个情节发展应该带有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关系的影子。
3. 甄嬛被废出宫,到甘露寺修行
甄嬛因为一件衣裳惹怒了皇帝,被废出宫,到寺庙里当尼姑。后来又在皇帝贴身太监的帮助下,成功回宫。出家后又回宫的经历,就是耳熟能详的武则天的经历。要说武则天和甄嬛回宫后有什么相同点,那就是寺庙经历彻底把她们磨成了铁石心肠,回宫后的人生如同开挂了一样,无人可以是敌手。
4. 皇帝后期的宠妃胡蕴蓉
这个人物在电视剧情节中被删除了。在小说中后半段,她可是扮演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她进宫就是朝着后位来的。甄嬛扳倒皇后,她也出了不少力。后来为了打压甄嬛,向皇帝高密甄嬛同清河王玄清有私情,直接导致皇帝害死玄清。
胡蕴蓉的母亲是一位翁主,与皇帝攀亲。入宫前就有传言称她手掌天生不能伸开,结果皇帝一见面就把她的手弄开了,中间还握有一个玉璧。
这个情节仿照的就是汉武帝钩弋夫人的故事。
5. 眉庄儿子登基,甄嬛作为养母登上太后之位
历史上并非生母也并非嫡母而被继位皇帝尊为太后的是道光皇帝的妃嫔孝静成。在孝全皇后去世后,因为当时的咸丰皇帝和恭亲王都年幼,就由孝静成皇后照顾。咸丰帝继位后,首先尊她为康慈皇贵太妃,按照皇太后的待遇给她养老。病重之际,为了满足她的心愿,尊奉为皇太后。
电视剧中眉庄生下的是女儿。但在小说中眉庄生下的是儿子,予润,排行第四。在甄嬛的扶持下, 予润先被立为太子,接着继位成皇帝,尊甄嬛为明懿皇太后。
野史中有“狸猫换太子”的典故。这个故事的不同在于强势后妃夺他人子嗣,生母并不情愿。但甄嬛以养母的身份尊为皇太后,其实是情感付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