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兰卡日记】#永恒废墟#
好久没有一个人出门旅行了,记得上次独行还是大学毕业旅行中的马来西亚之行。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一个人面对孤单的勇气越来越少,也更习惯与人交流,在这茫茫人海组成的社会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角色。但是,独行和同行,就好像看书和看电视的区别一样,看电视者,眼中看着五彩缤纷的屏幕脑中却一片空白,看书者虽然面对的是黑白无趣的纸面,脑中的现象早已突破天际,漫游在另外一个宇宙;同行者,一路聊天嬉戏看似丰富多彩,归途中却发现因为听朋友的八卦,却错过了很多风景,独行者,少了外界的干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感觉神经更加敏感,这些景色都能深深地印刻在脑海。所以还是一个人出发吧,解放一下早已经被禁锢的想象力。面对这次独自旅行,我想这次的游记我会用两种形式来写,一种是硬攻略——我去了哪里,应该怎么玩,遇到了什么问题;另一种,想写写一个个我遇到的故事,这些故事可大可小,可以写事情可以写人,不过对我来说都是有趣和新颖的。而且,借此文章致我的24岁生日。










【2016年8月9日 吉隆坡国际机场——科伦坡】 #故事一:来时的飞机# 从北京出发,在前往斯里兰卡的飞机上,看到了很多从国内出发的旅行团。登机坐稳系好安全带,就开始四处张望,希望这是一个安稳的睡觉环境。我发现面前的一对父女,他们正在随手翻着旅行社发的介绍这次旅行的宣传单,第一条中“乘坐豪华飞机前往斯里兰卡”看起来格外的可笑,我们明明坐的是腿都伸不开的亚航廉价飞机,但是显然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出游的心情,还是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去哪里游泳,去哪里吃海鲜,单页的宣传单上做满了一处处标签,有的地方写的密密麻麻全是文字,坐在后排虽然看不清楚,却比谁都明白,这些全是他们对于这里的向往。想想自己做攻略的《孤独星球》,也不是带着这一份目的地的向往才前往坐上飞机的么。我记得自己二十岁之前的人生中,少有的机会可以被父母带着出去玩,其中又一次小学时候,因为某次考试分数高,父亲决定带我去家附近的小城市去消暑,第二天的时候一个项目是漂流。我一个人前往,坐大巴的时候父亲把我托付给了一对"看似像夫妻,却以兄妹相称的男女",漂流的过程已经模糊不清了,只记得大巴坏在了回程的路上,没有空调的大巴车中燥热难耐,我随小夫妻下车环顾,全是不到一人高的桑树,正值时节,紫色桑椹挂在枝头,唾手可得。小夫妻便带我去吃,我记得这片桑树的主人是一名老者,他走过来告诉我们,桑葚可以随便吃,只要不弄掉桑叶就可以了,这些桑椹就算不被消灭掉也会招蚂蚁的,蚂蚁会把他们用来喂蚕的桑叶也早塔吊。从小就觉得桑椹事稀罕物的我,最终带着紫红的嘴唇和手指出现在了焦急等待父亲面前。因为母亲工作的缘故,我想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这样全家一起出国玩,一起面对未知的国度了吧,不过看着前排女儿兴奋的用手机自拍的样子,我想对她和父亲来说这次旅行一定会记忆很久。

其实斯里兰卡的签证十分好办,自己在斯里兰卡政府官网上就能办理,除了可能会在付款的界面上等待一阵以外一切都是很流畅的。如果自己实在懒得办理,也可以在淘宝上,最快只要三个小时就能搞定,斯里兰卡对中国是开放落地签的,所以如果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它也能满足你。后来我才发现,如果是接近午夜到达机场的话,落地签证办理处的人相当少,很快就能办好。从北京出发前往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航班一般都会在吉隆坡转机,像我这次乘坐的亚航的航班,转机时间甚至超过了12个小时,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种是可以前往吉隆坡市区玩耍,马来西亚对中国大陆居民开放36小时的过境签证,不需要填写任何表格只需要直接前往海关出示离开马来西亚的机票即可。前往吉隆坡玩耍的路线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因为我这次选择的是坑爹的在出发厅等12个小时。在亚航的转机处办理了下一程飞机的登记卡直接前往出发大厅,这里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类似大食代的美食广场除了马来西亚当地美食辣死你妈饭以外还有一定会出现的肯德基和汉堡王。商户全部可以使用VASA卡和MASTERCARD的信用卡,没有现金也没有关系,另外在麦当劳的附近还有一个ATM,可以支持银联卡取款,所以这里能满足你一切消费欲望。不过虽然我被困12个小时,可是我坐在麦当劳,有WI-FI,有电影,有移动电源,还能时不时的看看攻略,夫复何求?在此还要说一句,因为KLIA2很大,所以建议大家在找地方熬时间之前,先确认自己的登机口,以防最后错过了登机时间。


#故事二:前目的地的勾搭# 众所周知,单独旅行中解决孤独的最好方式就是勾搭一名同行的伙伴。在吉隆坡等待转机的最后一些时间,消耗完了所有的耐心的我变得异常难熬,注意力也开始分散起来,掠过iPad的屏幕,我看到有位男生有一句没一句的和一个女生搭话,说的内容无非是——我都去过哪里,在哪里玩了多长时间,我发现男生在自行的时候,手上的动作总是停不下来,包括来回摆动手指和挥动手臂,细看他的眉毛还随着嘴角的弧度一次次的抬起这。不过,看到那位女生对他好像不感冒,只是低头玩着手机。我想起来之前的自己,在旅程中总是和别人在说自己去过哪里,总感觉在路上每遇到一个朋友都是将吹牛的台词在重复一遍,那个时候的旅行经历更像是一种炫耀的资本,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发现旅行给我带来最好的礼物就是沉淀下来的经历——那些闭上眼就好像回到昨天的经历,还有那些处事不惊的态度,从吉隆坡前往科伦坡的飞机是一架小小的737了,亚行的飞机总是被改造得没办法安稳的放下双腿,只能委屈地蜷缩着,面对超强的冷气,准备一件防寒的衣服最为重要,因为斯里兰卡和国内(吉隆坡)有两个半小时的时差,所以会在今晚午夜之前到达科伦坡机场。从飞机上下来,独自一人的女生上了预约好的包车,男生灰头土脸的去找TUKTUK前往市区,看来这伴不好结啊,这趟飞机下来的都是中国人,门口的tuktuk车司机用中文"亲切"地问候着游客,这种感觉很奇怪,还是赶快逃离这里为好!

从飞机引导出来过了海关,面对到达大厅的大门,最右边有个小房子,侧面有三个ATM其中只有一个是锡兰商业银行的ATM,只有它可以使用银联卡,所以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往,否则有很多人排队。面对ATM的左手边有一个红色的DIALOG的电话卡出售亭,对于要在斯里兰卡呆一个月的人来说,只有一个9G流量(白天4G,晚上5G),国外通话50分钟,国内通话50分钟的电话卡,这张卡的价格是1300Rs,相比国内是相当便宜的。出了候机厅大门就会有很多司机来问你做不做的士,最好的选择是往外走,到门口的大马路上,坐TUKTUK这样前往尼甘布镇只要600Rs,听说的士是这个价格的两倍。 【2016年8月10日 斯里兰卡小镇尼甘布】 昨天从科伦坡机场到达尼甘布已经晚上十一点多,小镇上一片寂静,听说这里的商店在晚上八点就关门了,还好在科伦坡机场用印度人做的海南鸡饭解决了晚饭,否则还不知道会饿到什么时候。前往lewis place的tuktuk在小路上风驰电掣,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的是斯里兰卡的空气中没有那股东南亚特有的潮气,取而代之的是有一点海腥味的凉风,我记得之前看过的攻略上有说,兰卡的气温比其他东南亚国家都要高,看来雨季来是正确的,有这样的凉风迎接我。



#故事三:巧遇的舍友# 住的青旅是一位中国人开的,距离镇子中心还有一点距离,所以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有一丝害怕。订的是一个六人间,少有的开启了空调,好像只有中国人开的旅店才有这样的待遇,后来我才知道这次吹空调是我未来一个月中最后一次凉快了。进门的对面是也是一位中国人,不久就搭上话了。听她说,这是她第一次出国,之所以选斯里兰卡是觉得这里的中国人少一些。不过让她失望的是,这里一路也有很多中国人,所谓的"常规"路线总是人满为患。她在豆瓣上约了个大叔,希望可以在路上互相照应,没想到中途抛下她自己去玩了,有一个约伴失败的故事。我想起来之前我自己在出去玩的时候,也想避开人群去一些"小众"的景点,不过这样的景点要不就是信息不够完善,要不就是危险系数过高,总是不了了之,最好的结果便是能在开发之前赶去那个景点,不如——诺邓。后来,我学会了在人群中寻找清净,就像是灯光下的阴影一样。而且相机送给我一双可以过滤掉其他杂物的眼睛,通过镜头,总是能看到最想看到的3:2的景色,在此之后,我再也不害怕因为人多而失去乐趣,再也不害怕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这或许是多年练习摄像送给我最好的礼物。不过这名我连名字都没有叫几次的舍友帮了我不少忙,比如兑换了一些卢布,省去了我在烈日下寻找银行的困难。解答了我一些问题,这些基础问题,我怎么都没在网上看到,可惜甘尼布施她最后一站,至此暂别,希望下次再见。


很多人把尼甘布当作斯里兰卡之行的第一站或最后一站,大多数人只是短暂停留一夜便匆匆离开,我觉得可以在这里多留一天,把这里当作对斯里兰卡了解的一个窗口。在尼甘布可以去的地方有两个。第一个是市中心的鱼市,从住的地方前往tuktuk车需要200Rs,渔民坐着像菲律宾做过的螃蟹船张着风帆从近海归来,带着沙丁鱼,石斑鱼,小黄鱼,针鱼,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海鲜。市场里的商家在海边从渔民手上收购回来之后就在渔市中出售。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鱼腥味,隐隐的让人作呕,每转一圈台面上的海鲜都会有变化,刚刚捞出来的石斑还在案板上挣扎的,不知多久能变成别人的盘中餐。鱼市旁边是一个饮料亭,努力工作一上午的当地人总是会来这里买一根烟,叫一口槟榔,再来一杯木苹果奶昔,休息片刻,再回到鱼市的砍杀中,一杯奶昔的价格和一瓶可乐是一样的,都是50Rs。从鱼市出来向东走,经过市中心的圣玛利亚教堂就会到达一个主市场,这里的市场分为日常,五金,蔬菜,香料,干海鲜这几个区域。市场非常大,是一个了解当地生活的好窗口,斯里兰卡盛产肉桂,作为肉桂的一个副产物,新鲜月桂叶也被大量使用,在市场有一些区域都在大量出售新鲜香草,这种场景我很少在别的东南亚国家看到。没想到看似不热的斯里兰卡的阳光还是晒的人皮肤生疼,还是要做好保护措施,最意外的发现是在经过荷兰要塞的时候,我发现越过要塞的大门,那一端竟然是一座监狱,家属们正在排队等待着探监时刻的到来,从土坡向下张望的我显然太显眼了。









#故事四:海边的姐弟# 斯里兰卡面朝印度洋,印度洋上丰富的洋流带给斯里兰卡的是一波接一波的海浪,所以斯里兰卡的海是出了名的浪,沙滩上的浪头一不留神就能把人打一个跟头。下午五点半,太阳开始西下,收拾一下东西去尼甘布的海岸看日落。太阳与地平面已经成30度角,阳光也不像中午那样刺眼,海浪拍起的水雾被微风吹到岸上,弄得这里潮潮的。本地人也开始在海岸边聚集,享受起这闲暇的一刻。爸爸带着姐妹俩来到海岸边,嘱咐姐姐好好看着弟弟后,便和其它的兰卡人一起聊天去了。开始弟弟很好奇的向海边丢着各种杂物想看看被海浪退回来的样子,后来便鼓起勇气向海中走去。爸爸正好看到这一幕,大声叫嚷着,好像是在叫弟弟回来,姐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过去一把拉住了弟弟。从此之后,弟弟总是在海岸边,围着浪头跑来跑去,姐姐牵着他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尼甘布的海面对着西边的印度洋,虽然看不到海上日落,不过印度洋反射出来的日落黄昏还是非常漂亮的,从镇中心到达海滩边需要打TUKTUK,大概需要150—200Rs,镇上多车,所以不用担心价格与安全问题。9月的日落时间大概是晚上6点左右,整个日落过程大致是5分钟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提前到达海滩哦。在这里还是推荐一下尼甘布海滩区的MOLLY'S HOUSE,这里的中国老板总是会亲自下厨做饭给大家吃,比如今天的火锅。晚上带我们去海岸边抓螃蟹,这里的沙蟹壳薄肉紧实,用姜水稍微蒸一下就可以直接吃了,有的地方连壳带肉都可以直接下肚,非常好吃。关于食物的描述是相当的神奇,首先中午的主食是咖喱鸡杂炒饭,这碗炒饭中我能分辨出的调味料有桂皮,月桂叶,红曲米,姜黄粉,咖喱粉,鸡肝和鸡心还有玉米粒,应该是先用红曲米蒸熟后再炒制的,因为一些普通的大米上也沾上了红色的颜色,上面这个黄色的炸鸡腿味道也是挺有意思的,应该是提前预制好的——裹上姜黄粉炸。不过没有太腌入味。其次是一盘辣炒鸡脖鸡杂,之所以被称为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在里面除了鸡胗和鸡脖以外没有找到任何的其他部分,应该都用来做炸鸡了吧,味道有点想酱烧排骨的原料改成鸡杂,里面用到了小葱洋葱和茴香,不太清楚这样的酱汁是怎么调出来的,未来的几天我还得好好研究一下!


【8月11日 尼甘布—库鲁内格勒—阿努拉德普勒】 #故事五:便当文化# 来到斯里兰卡的第二天,我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兰卡人不管是银行工作的中产阶级,工地上班或是开tuktuk的工薪阶层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随便的把一餐简化成盒饭一份,这种现象在晚餐的时候尤其明显。在阿努拉德普勒,相对宽阔的主路两旁每个几百米就会有一个卖便当的小亭子,亭子不大,加上操作的空间也就五平米,没有座位,所能看到的事物就是玻璃柜里整齐码放的便当,每个便当都是干净的塑料泡沫饭盒,用粘性封条沾得整整齐齐。我询问当地人之后,得知因为信仰的缘故,这里的便当只有两种选择,海鲜或是鸡肉,在路边细细观察了一番,每个便当都是咖喱配上一块肉食,再加上分量很大的米饭,这样一份便当价格也很便宜,统一售价120Rs,折合人名币6元不到,真是相当实惠。每个几分钟,就会有一个骑摩托车的兰卡人急转弯就拐到路边,迅速得掏出准备好的零钱,店主麻利地装好便当,摩托车提着就走,这样的便当亭会一直营业到晚上十点左右直到街上不再有车经过,他们才收起吊在棚子顶上的节能灯回家去,真不知道这当地人样的便当文化是怎么在斯里兰卡盛行的。我想起了中国人的饭局文化,其实兰卡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在饭桌上交流,因为在这里去一家好点的酒店,随便一道菜都需要等上半个小时,这段时间你能干什么呢?别给我说玩手机,大多数兰卡人都停留在像素风手机使用时代,放下手机,好好交流吧。不要因为我的饭先上,你就把口水喷到饭里。


尼甘布不大的汽车站,向南向北都有发车,这里的大巴都是上车之后再买票的,所以不用担心没提前买票错过公车这样的事情发生。没有直接前往阿努拉德普勒的大巴,只能在库鲁内格勒专车,前往这里的车出乎意料的是一辆小巴,而且还有空调,当然比普通的车要稍微贵一些,185Rs一人,听说这种车是私人经营的,当地人大多不会选择坐这种,后来我才知道,只有相对发达的西南海岸才有这样的空调小巴可以称作。到库鲁后就已经中午了,下车之后直接就是车站,车站很大,一定要问人才能找到去阿努的大巴,大巴半小时一趟,这种大巴就是当地人乘坐的大巴车了,没有空调,前后门,窗户洞开,好在兰卡不热,通风的车厢还算能熬得过去,到阿努的车票是145Rs,我发现售票员总有一个习惯——不找零,基本上给钱有去无回,所以一定要提前换好零钱,否则就当给小费咯。阿努有三个车站,从尼甘布到达的时候停在新汽车站,从这里前往stage2(好酒店聚集区)大概需要走600米,打TUKTUK基本上需要100Rs,不过新酒店区的饭店不是很多,如果不想再酒店吃不像样的西餐的话,还是会车站周围吃吧,车站对面不远处有一家FOOD COUNT,味道不错。这里出乎意料的竟然有必胜客,看起来环境不错,来往的食客大多穿着整齐,要不就是外国人,所以我猜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必胜客还是挺贵的。 【8月12日 阿努拉德普勒】 #故事六:意外收到的信# 从库鲁格雷来阿努拉德普勒的时候,我意外的收到了一名学生写给我的信,是写在我花两元买来的小吃的包装纸上的(窃笑),我读给大家听一下"In that moment. I controlled my emotion I acted in a happy mood. From now onwards I thought to work more harder and face my exam well. By the way I didn't show my emotions, it influenced my mind。"看字迹应该是一个男孩,再判断一下内容。我脑海中突然冒起了一个形象,我面前站着的小男孩应该只有12岁,在他黝黑卷曲的头发下是一张高鼻梁深眼窝的棕色面庞,穿着白色的校服衬衫,在阳光的反射下闪闪发亮,下身是蓝色的小裤,我猜午休的玩耍应该让膝盖沾上了灰尘,还没来得及拍掉,长度修剪合适的小裤下是一双发亮的皮鞋,隐约能看见鞋帮上露出的白袜子。小男孩高兴的用蹩脚的英文告诉我,他学会了控制情绪,明白了没有必要把坏情绪展现给每一个人看,他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父母应该会为了他这一小点进步给他买个小礼物吧,是他向往已久的本子,还是一本封面引人注意的书?我想起自己18岁那年的没有由来的暴躁和激动,原因总是很奇怪,比如断网,停水之类的,总是将这样的暴躁情绪发泄给别人,所谓的别人更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人,记不清是希望他们怎么理解这种充满了荷尔蒙的情绪,只记得他们一直在默默地听,指导我恢复平静。学习情绪控制的路是很长的,从我在外上学,自己一个人出门旅行,再到第一个女朋友,我明白情绪的发泄只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再后来,我学会了通过数数来转移自己的坏情绪,就像信中的小男孩一样"work more harder"。



今天是到阿努拉德普了的第一天,花500Rs租了一辆破烂的山地车,开始了一天的旅行。世界文化遗产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在25刀门票里的区域,一类是单独售票的区域,门票只有一天有效期,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分两天进行浏览。在我今天去过的所有地方,有三个地方是值得一去的——菩提树,菩提树后的佛塔和皇家花园。菩提树听说是从印度,那棵佛祖悟道的树上的一个枝杈长成的,2000多年的历史让它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书之一,这颗大树枝繁叶茂,香火旺盛,不仅如此,大树周围成林的菩提都是它的后代。正值佛牙节的月份,斯里兰卡的佛教信徒从四面八方赶来,给菩提捐供睡莲,向神职人员递交自己送给大树的珍贵礼物。这些人都穿着白色的纱笼,听说白色可以反射日光,是世界上最纯洁的颜色。在北边离大树不远,是这座被称作鲁万维利萨耶舍利塔的白色佛塔佛塔。这座精美的舍利塔四周是一堵围墙,上面雕有上百头并肩站立的大象,在经历印度军队若干次入侵而饱受破坏后,这座舍利塔现在高55米,比原有的设计矮了不少,形状也不是最初的“气泡”形状了,最底层围绕着象征佛教的五色旗。这里进门之前需要脱鞋,地面经过阳光的炙烤变得非常烫,建议大家带一双厚袜子备用,光脚绕佛塔走一圈的人,要不就是虔诚的信徒,要不就是真正的猛士。菩提树向西南走,骑车大概15分钟就能看到隐藏在停车场一边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是斯里兰卡皇家园林的典范,倚靠地势,在大石头旁边建造的水池,现在只剩下一片废墟,从红土砂石小路边走过,隐约能感受到当年的园林的辉煌,这里估计是整个景区人最少的地方,破旧的大门已经锈迹斑斑,终于可以安心的找一棵大树,趁着树荫坐在下面,闭上眼睛想象着1000年前,斯里兰卡王国的辉煌。因为信仰的缘故,建议大家穿白色的衣服和长裤进寺庙,否则会经常的被友善的提醒。骑车的朋友一定记着,兰卡的交通是靠左行驶。









食物上,我吃到了一种辣酱,感觉是用老椰子的椰蓉捣碎和辣椒发酵而成的,除了淡淡的椰子香以外,还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酸味,配上煎饼也算是好吃。


【8月13日 阿努拉德普勒废墟】 #故事六:喜欢中国姑娘的小哥# 来斯里兰卡也有一段时间了,路上总会有人跟我打招呼,搭话,感觉到一些是骗人的,一些是希望推销自己的服务的,一些是真正想交朋友的。不过因为当时实在无法辨别,鉴于网上的一些例子,我都避免深入交流。我也明白大多数会流利说英语的兰卡人要不是有钱人,要不就是以旅游为生的人,相信遇到的大多数人都不是有钱人,毕竟他们不会没事干主动和你搭讪。午后阳光灼热,我能感觉到太阳晒在手臂上辣辣的感觉,打卡式的浏览终于接近尾声,来到最后一个,也是最远的一个景点大象池塘,宽广规整的池塘占满了这里的整片区域,这座池塘是僧伽罗人在水利运用上的杰出写照。在池塘边小坐准备休息一阵子后,一位看似不大的小哥过来打招呼,也懒得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正常的介绍自己后,他便问道我喜欢中国女孩还是外国的,没等我回答,他告诉我他喜欢中国的,因为她们干净漂亮,他之前认识过几个都是来自上海和北京(我觉得他应该只知道这两个城市)的女孩,说到这里他抬起眼睛看向前方,我猜他回想起了那些和女孩初识的美妙时刻吧。我说,中国女孩一般不会独行,他告诉我们她们是独行的,不过都有男朋友,接下来就开始讨论一些“深入”的话题,其中不乏一些恶心的意淫。天知道这小哥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实在懒得让他打扰我休息的心情,草草收场离开了池塘边。哦,忘了说,这小哥比我小两岁,原来懂一门其它语言还是泡妞的好技能。小哥,你可长点心吧。 每次来到一个城市,我总会去它的博物馆转转,看看数百年数千年来这里的居民在这里如何生活,如何造就辉煌。闭上眼睛隔着玻璃和那些古物产生的交流让我好像能够感受到之前的主人是怎么样使用它的,是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早上,还是在烈日当头的平原中午。和博物馆不同,来到这片废墟能触摸到实物,能触摸到千百年以来岁月的痕迹。这次阿努拉德普勒废墟之行,看到的却是是一片片的废墟,和吴哥窟不同,这里的废墟除了地基和一些石柱,连房顶都没剩下几个。不过正好给我了想象的空间,闭上眼睛,挥动双手用想象力移动复原每一块砖石,建设出一千年前的宫殿。 公元500年的旱季早晨,慢慢升起的太阳用阳光驱散了林间的薄雾。从皇宫传来消息,国王下令维修阿努拉德普勒的阿巴哈亚奇瑞修道院了,伴随着僧人们的一阵欢呼,新的佛塔也开始建设了,听说这座佛塔比南印度的任何一座佛塔都高,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塔了。走过石砖铺成的小路,踏上月光石的台阶,在舍利塔边许下王国经久不衰的愿望。看着高台上的日冕,上午已经过半,祈祷之后,便来到黄铜宫殿里学习佛教书籍,这座宫殿有九层,带着一个金黄色的铜屋顶,这样的一座宫殿一年能接待近1000名来访的僧人居住,时不时的还会有一切国王的客人住在这里。在这里遇见了从中国远渡重洋来到此地的僧人,他们正在努力的翻译着经书,希望把知识带回过去帮助他们的皇帝统治臣民,他们中有一位叫法显的僧人,听说已经在这里学习了很多年了。中午,方圆数里的信众带着他们的饭来到寺院供大家食用,他们将带来的米饭放到一个巨大的石头槽中,等着僧人去取,听说这个石头槽已经是百年之前的文物了,边吃饭边为他们祈祷,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他们种的粮食都能有大丰收。不过听说今年的旱季格外的长,国王水库里的水已经不够用了,必要的时候,可能需要打开大象池塘的大门,让他们来接水,希望能熬到雨季。













睁开眼,一切化为沙土。 今天在“吃”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椰子糖浆。街边的小吃店买着ROTI和冰野子,坐下之后点了一份香蕉ROTI,等到片刻菜上来之后,老板娘告诉我,这样的煎饼需要沾着“蜂蜜”来吃,我吃第一口的时候就发现,这样的蜜没有蜂蜜特有的香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椰子的香味,要来一瓶仔细看,这瓶“蜜”的颜色是那种诱人的焦糖色,而且粘度明显没有那么高,外包装上写着椰子糖浆,我才恍然大悟,这糖浆味道清淡不腻,适合沾着一些油腻的甜食来吃,味道很不错,查了查淘宝上没有卖,所以回去要带几瓶。



【8月14日 阿努拉德普勒—波隆纳鲁沃】 #故事七:腼腆友善的男主人# 因为之前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负面的新闻和之前遇到的小哥,所以对于斯里兰卡过于热情的本地人都有一些戒心。一路上的经历也证实了这点,凑上来陪你聊天的人要不是骗子,要不是想给你推销一些东西。兰卡的酒店一般很少出现公司经营,大多数都是将自己的住房改造成可以供别人住宿的地方,所以大多数服务生都是酒店的主人。前两天来到阿努拉德普勒的时候,入住这家酒店第一次见到了这家酒店的男主人,他带着腼腆的微笑欢迎我入住,带着口音的生涩英文关心的问我是不是从车站走来的,从他这里感受到了一种点到为止的热情,这让我深受感动,这种热情不会让人感到尴尬又不会让人觉得被冷落。晚上我坐在院子里写游记的时候,男主人也会主动的帮我打开风扇和吊顶灯顺便询问一下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跟他聊天的过程中,他告诉我这栋房子是家里一起建设的,住的有他父母,老婆和妹妹,第一个孩子也马上要出生了,前段时间除了装修房子,还买了一辆小车,希望家人出行能方便一些。之前听说在兰卡能开车的人都是有钱人,这家人有这么一大栋房子和两辆汽车,应该是挺富有的,相比有钱,更让我惊讶的是男主人身上有用的礼貌和气质,那种“腼腆”的友善让交流的时候充满了舒适。 兰卡的退房时间是上午十点,昨天的自行车之旅耗尽了我所有的力气,一觉起来已经九点半了,匆匆地收拾了行李准备前往车站。依旧和宾馆的男主打了招呼归还了钥匙,前往新长途汽车站,那里有前往波隆纳鲁沃的大巴。大巴是没有空调的国营派,三个小时的车程只需要人名币7元,一路上上下下耽误了不少时间,到达波隆纳鲁沃已经下午三点了,住宿的地方在本地好像还算小有名气,和TUKTUK司机一说路名他就知道在哪了。房东是一位有些发胖的大妈,进门就端来了草莓番石榴汁,缓解了一路的疲劳。下午的时光在手机和发呆中一晃而过,这里是波隆的新城,所以吃饭的地方甚少,出门之后没走多远就放弃了继续觅食的计划,匆匆在一家TEA HOUSE买了外带的kutto带回酒店吃,友善的大叔还让我试了试自己去炒。

说道kothu这种神奇的食物,在斯里兰卡应该是最常见的了,不管是高档餐厅,还是普通的外卖摊都会有这种食物供应,这种介于pasta和risotto的美食起源于斯里兰卡中部城市——拜伦克罗。先说工具,首先盛具不是铁锅,而且一块放在灶台上的铁板,和铁板烧很像,其次炒kothu的工具是一种介于刀和铁铲之间的工具——一块铁板的末端弯成弧形做手把。首先先用铁板热一个鸡蛋,待鸡蛋到半熟的时候,撒上萝卜丝和包菜丝混合;然后加入鸡肉和切成面条状的印度ROTI,炒的时候不停的用铁片切,直到所有原料变成大小一厘米一下的碎块,浇上特有的酱汁就可以出锅啦!这种食物虽然不能说是最好吃的,但是一定是这里最常见最顶饱的小吃,伴随着贴片撞击铁板发出的啪啪的金属声,一定是唤醒本地人味觉的晚餐闹铃。


还有不能错过的就是当地的酸奶,35Rs一小盒,有很多生产厂家,最出名的应该是整个HIGH LAND牌的,凝固的酸奶尝起来有股奶酪的味道,不是很酸但是很好吃。


最后,波隆纳鲁沃的门票需要25刀,我希望我看见不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废墟。 【8月15日 波隆纳鲁沃废墟】 #故事八:新婚蜜月行# 昨晚在民宿里一共遇到了两队中国男女,第一对看似不大的男女好像是来问房间的,得知没有房间就悻悻地走了,第二对男女是骑摩托车回来的,一进门女生就叫嚷着洗头,应该是吹了不少沙土,进房之后就再也没见出来,直到早上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才打上招呼。原来男生是在中央财经大学的老师,趁着暑期放假出来度蜜月的,这次旅行包括马尔代夫的五天和斯里兰卡的十天,听起来还是蛮不错的蜜月,在马代的五天,男主给我的评价是太无聊了,再多的细节他也给不出了,看来这趟旅行他没有多大的期待呀。没聊多久,女主就回房间收拾东西了,这个时候男主悄悄的告诉我,这次旅行是她老婆安排设计的,只是拉着他玩罢了。原来在我理解之外,还有女生安排,男生陪玩的概念。他们今天就要离开这里前往康地了,连佛牙节都不太清楚的一对,不知道这计划是怎么安排的。










和民宿遇见的新婚夫妇互相道别后我也开始了今天的行程,想象中波隆废墟定和阿努一样,寥寥无几的游人分布在充满了半米高的围墙遗迹中,满地沙尘和漫长的打卡旅行。但是在旅行中我发现和之前的预计有三处不同,也就是说这里除了半米高的围墙是真的以外,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首先介绍一下这里,波隆的建设时间比阿努要晚500年,也就是宋朝的时候,波隆才开始被当作首都,那个时候大宋子民已经开始称这里锡兰了,相比之下欧洲人民正生活在暴力和贫困的泥沼之中,僧伽罗人利用自己对于水利的熟练运用建立了如此繁华的首都,真是让人意外。公元10世纪末,当时的国都和佛教中心阿努拉达普拉开始衰落、波隆纳鲁沃因取而代之声名鹊起。14世纪起趋于荒废。20世纪初,复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现存的估计大部分建于波罗迦罗摩巴忽大帝和尼散迦摩罗统治时期。好,第一个猜想失误:这里会有寥寥无几的游人,这里的游客绝对比阿努的要多,全是包车或者旅行团来此地参观,除了欧美东亚的游人意外,我竟然看到了兰卡本地和印度的游客,真是让我感到意外。所以对此我有两个建议给大家:早点起床。我发现这里的游人大多是来进行一日游的,波隆本地的酒店极少所以我看大多数人都不会住在此地,如果你前一晚住在此地的话,可以早点起床,前往博物馆唯一的售票点买票(如果来晚了,还要排队哦)。一路向前,很多旅行团是从头到尾一步步玩的,大多数人都被堵四方庭院了,越往后面人越少,所以不妨直接到最后,一路向前晚,下午的时候离镇子最近的景点人最少。第二个错误的猜想,这里会有满地沙尘。意料之外的是这里的主要马路全是被砖块铺好的,骑车起来是相当方便,不过骑行的最后土地沙漠化严重,大风吹起的沙粒打在脸上生疼,所以你们自己看怎么办吧。说到路,其实从售票点博物馆向上走,有一条沿着水库的小路,风景极好,人也极少(包车的根本不会来这里),选择下午日落时分来骑行绝对能给你的波隆之旅划上完美句号。第三个错误的猜想,漫长的打卡之旅。这里的主路只有一条,从城堡到四方庭院到最后的加兰寺,骑车不过半小时,一路景点也相对集中,所以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查看地图,一路向前骑就好了,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建议,紧挨着博物馆的北边有一片被称作小岛公园(island park)的地方,是很多游客会忽略的景点,这里有狮王会议厅,还有一处人造小岛,这里面向西边,这里不查门票(从水库边的路,经过THE LAKE HOUSE 可以绕过售票厅直接到这里)所以这里是提前熟悉一下环境和观赏遗迹日落的好地方,我来的时候周围连围墙都没有,官方应该已经放弃这个地方了吧,值得一来哦。好吧,就这些,明天就要前往下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狮子岩了,看着30刀的门票,不管值不值我都觉得肉疼。








在食物上,今天吃到的秋葵咖喱,不管在口感还是味道上都让人眼前一亮,可能是因为不辣的缘故,再加上秋葵黏液的分泌让整个咖喱吃起来都比较顺口,不过还是依旧加入了月桂叶,非常影响咀嚼时候的体验,每次吃到的时候味道都很冲,而且要专门吐出来。晚上吃到的牛奶鸡蛋姜汁布丁的味道非常不错,淡淡的姜辣味接触了鸡蛋的腻,不过应该在制作的时候搅拌过于猛烈导致气泡过多,整个布丁都千疮百孔的。




【8月16日 丹布勒(石窟寺)】 #故事九:司机和售票员的默契# 众所周知,每辆公共汽车上,司机和售票员都是“天生一对”,在国内男司机不畏危险舍身和女售票员聊天的故事我算是看多了,记得几年前为奶奶扫坟归来的路上,就因为司机回头和售票员聊天,直接撞到前面的水泥车上,出水泥金属口狠狠地插在司机腰部,我也差点被人收魂去了。不过今天的我想讲的故事是因为另一种默契。从波隆出发到丹布勒的41路汽车,在我上车的时候已经不是起始站了,没有找到座位,索性在引擎盖前站住了脚,这个地方基本上是这个大巴站位中最好的位置了,当然如果出车祸,我也是第一个飞出去的人。司机看上去三十出头,穿着橘红色的POLO衫,和藏青色的裤子,依照南亚人的传统,裤子上多少都会有一些磨出的破洞,少见的穿了一双厚实的运动鞋,应该是工作需要吧,总不能穿着人字拖开车吧。左手戴着一条已经碰掉零件的电子表,右手边本来设计防止水杯的地方也被改为放小小的像素风直板手机。面前的速度表从来没超过过0,车子却开得飞快。我觉得他肯定不知道减速带的意义是什么,他总是在面对减速带的时候不停地加速,并哔哔哔的按着喇叭。售票员在我的右手边(悬挂在车外),皮肤也是黝黑,深陷的眼圈配上一条明显的双眼皮真的有些奇怪,棕色做旧(破旧?)的短袖下是一条异常合身的紧身牛仔裤,接下来又是一双紫色的人字拖,我很好奇他在外挂的时候没想过会不小心脱脚?手里拿的是一个政府部分发的"票本",夹在一块磨损严重的铁板上。所有的票价都是手写上去的。每当没有客人上下车的他就剥开藏在裤兜里的槟榔大嚼特嚼,有几次还示意我要不要试试,我好不容易空出一双手摆摆,想一下他放的位置(屁兜)我就完全没有胃口了。有的时候,售票员会用放在车前零钱框里的指套梳子梳一梳他自来卷的头发,这个梳子是相当奇怪,像是一个指环上套了一个橡胶片,另外一面是密密麻麻的凸起很适合梳南亚人卷曲的短发。售票员对所有乘客的态度都是爱理不理,只管开票收钱的,一副高冷的霸道总裁样,唯独会和司机开开玩笑。兰卡的路况太过糟糕,司机并不能回头专注和他聊天,不过还能搭得上售票员的话,我想这就是多年合作的一种默契吧。不过每当车子经过寺庙和佛像的时候,总是会适时的停下来,让售票员下去拜拜,这可能是他们的默契吧。一路上,我唯一奇怪的就是,他除了拜佛像和摆印度寺庙,这样佛祖会高兴么?

丹布勒的镇中心横穿着A9公路,下车的地方是巴士总站里著名的石窟寺还有一定的距离,从那里打TUKTUK到达石窟寺最少需要100RS,实际上这笔钱还是蛮值得的,谁也不想沿着危险的公路上,烈日下走三公里,再加上公路上的大巴大多数是那些不懂减速的司机开的。本地最著名的石窟寺位于一座石山之上,从充满沙土灰尘的停车场绕过老旧公园风格的金寺,就可以找到上山的路了。石阶低矮平常,一路上中国游客的旅行团也变得异常的多了起来,听他们的对话中,我发现丹布勒(狮子岩)应该是他们斯里兰卡之行的第一站,我有点能想象到明天去狮子岩是什么样子了,一路上经过几个卖纪念品的小摊二十分钟不到就能爬到山顶,寄存了鞋子,进入寺庙,我突然意识到,这里就是LP里一张描绘斯里兰卡的照片,随即我在同一个角度拍了一张——心满意足了。这里主要是五个在石壁中的石窟,援引《孤独星球》上的介绍——“丹布拉石窟寺由五个石洞组成,是斯里兰卡众多石窟寺中规模最为壮观庄严的,其历史以波罗密语记载于第一窟的入口处。 丹布拉石窟寺的壁画是令人赞叹的,从石壁到石洞顶都涂上了漆,尤其是石洞顶上的几何绘画,线条流畅。”真正让我惊讶的是旁边的一座小山丘,这座小山丘好像有人用蛋糕铲从地面上铲起一块岩层带着地面上的泥土树木直接斜倚在石窟寺旁一样,让我好奇这里到底经过了怎么样的地质运动。









山下的JUICE BAR卖的果汁随随便便都要250RS,吓我的转身就离开。总的来说,石窟寺还是这的一来的,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把另外一天安排给狮子岩更好。今天我只遇到了一个问题,介绍上说10刀门票的石窟寺今天竟然没有收钱?不知道是不是负责人带着他的小姨子跑路了,所以这个免费的景点是我一路以来最大的惊喜。 食物上,HOPPER是我最新的发现,这种椰浆做的脆饼只会在晚饭时候供应。圆形深陷的铜锅放在火上加热后,打入打好的椰浆面糊,随着面糊从外围流向中心,在边上行程一层脆脆的薄片,而在中心位置的面糊变得软糯粘牙充满了淡淡的椰子香。最后放上一个也加过椰浆的鸡蛋,加热至鸡蛋半熟就可以出锅了,撒上黑胡椒后味道还真的不错,这里的黑胡椒用的是胡椒粉想对现磨胡椒来说,味道没有那么冲,所以不会抢了椰浆本身的味道,其次甜菜根咖喱的味道还挺不错,可以回去试试。



【8月17日 锡吉里耶(狮子岩)】 #故事十:心虚的工作人员# 今天是斯里兰卡人每月一次的固定节日——满月日,从早上出门开始就发现大街小巷的商铺都关门了,连银行都关门了。选在这个时候前往狮子岩游玩真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几乎半个斯里兰卡的人都聚集在狮子岩,单行的上山路被塞的满满的,根本不可能顺利的上去,一个看似两个小时能玩完的景点,怕是一整天都上不去山顶。这里毕竟花了我30刀的门票,就在我的心情悬在放弃的边缘时,一个挂着胸牌看似工作人员的秃头男暗示我的过去,四十岁的模样,穿着衬衫制服裤,脚踩着依旧是一双人字拖。聊了半天才知道是给他一点小费,他带我绕过人群从另外一条上山道上去,一路上他不停地用小小的像素风手机打着电话,好像再和别人沟通着什么,直到山顶,他示意我给500Rs的小费后便不再向前,好像为了避免见到下一个工作人员,心虚的坐在台阶上,他心虚我更心虚,生怕他拿了这500Rs跑掉,重新排队倒是小事,要是被当作插队逃票的话,那就糗大了。心虚的他不停的告诉我,他没有时间了要下去,并给我看着他的手表,我依旧坚持这。直到前面的工作人员过来接我,我才放心的让他离开。现在回想起来着好像一块相当灰色的区域,应该牵扯到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利用25元人民币绕过了数小时的队伍,还是相当划算的。

首先介绍一下狮子岩,援引孤独星球上的介绍“这块巨岩高两百公尺,由远处看,狮子岩是块俯伏在丹不拉(Dambulla)东北部平地。顶部平坦貌似狮子的大石,狮头风化掉落,只剩下孤伶伶的狮身,背上藏了一个建在二百米高空的花园宫殿。曾被埋没在丛林中好几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中才被英国猎人贝尔发现,从此备受考古界的重视。它的范围包括护城河,一座花园广场,一座巨大的岩石,以及建筑在岩石顶端,砖红色的空中城堡”,这里的景点主要分为两块一处就是狮子岩,一处是狮子岩下的博物馆,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博物馆是日本人帮助建设的,可玩性要远远大于那块大石头。 丹布勒小镇有两个公交车站,其中一个是从本地发出的短程公交车总站,前往锡吉里耶的大巴每半个小时一趟,基本上一路走走停停一个小时才能到达狮子岩,下车之后要需要走1公里的土路才能到达售票处,这里一张门票是30刀,是我一路上见过最贵的门票,公园门口的小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的。检票上山后第一个路过的地方是公元五世纪的几幅壁画,从台阶上去看壁画要走过一个像滚筒洗衣机一样的旋转楼梯,这壁画,画的是天神的妻妾,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保护完好,棕褐色的皮肤搭配姣好的面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木瓜一样的半圆胸部,很难想象这浑圆的胸脯是那个年代的审美标准,也就至少从那个时候男人就开始喜欢大胸了,这里禁止拍照,收起你们的手机吧。再向前是一片涂鸦墙,原来涂鸦的时间足够长也能称为古迹呀,谁知道长城上的那些到此一游在500年后会不会称为学者研究汉语变化的一种资料。在向上绕过一个平台就能看到那出名的狮子爪了,听说当年这里还有一个用石头雕刻的狮子头。在向上走过一条狭窄的金属栈道就能来到山顶,这里一片废墟,只剩下脚踝高的石头低级,横望山下的郁郁葱葱想象着1500年前的文明就觉得沧海桑田一晃而过。自古华山一条道,这里的下山路和上山路是一样的,正像我之前说的,真正的精华在山下的那个博物馆,里面介绍了狮子岩所有的历史,还展出了一枚精美绝伦的黄金耳坠,镶嵌着鸽子蛋大小的五彩宝石相当漂亮。而且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感极强绝对不是简单上上楼梯这么简单,博物馆里有大树,瀑布,池塘和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不过年久失修看起来破旧了一些,很容易被人忽略。不得不说一下本地人的素质,兰卡人插队好像已经是习惯了,不管多少人的情况下都敢插队或是向前硬挤,这次的狮子岩之行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点。而且他们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就是没有私人空间,在挤的时候人都是贴在前面人身上的,这一点我是实在受不了,我能想象作为一个女性去那里应该少不了咸猪手。







回去的路上还吃了一种乡土食物,甜土豆切块加入小人参(大雾)放在陶罐里焖煮,直到土豆软烂但为变形,铲出后放在荷叶中加少量辣椒食用,味道很好,但是本地土豆瓶中应该是制作土豆泥的沙土豆,所以口感软烂但很顺滑。


-
派大星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8 06:31:38
-
cll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7 09:59:42
-
半途图图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24 12:22:13
-
Di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13 16:29:08
-
迷糊宝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5 23:27:56
-
黄不爱东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1 11:10:52
-
柑橘苦精少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07 14:32:48
-
贼王的心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04 18:43:36
-
小小籽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8 16:40:33
-
睫毛掉进眼睛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3 08:42:34
-
A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09:01:36
-
马柴可猪斯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3 17:43:1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0 01:26:09
-
康妮康妮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0 16:33:02
-
SuM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6 10:30:12
-
言沅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9 20:25:20
-
討厭和人归類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8 22:14:36
-
贰拾柒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8 20:59:48
-
累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8 17:14:55
-
ff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8 15:51:17
-
coolmilk312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8 14:53:00
-
峨眉周杰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7 16:03:15
-
Fred_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23:04:18
-
白兔糖v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22:26:55
-
Burn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19:18:36
-
NID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18:28:58
-
纪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16:28:21
-
S他们喊我崔小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13:50:29
-
凤清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13:41:13
-
樱井甜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08:57:44
-
衾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07:18:38
-
没病走两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6 00:18:21
-
无理姑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5 17:05:25
-
shellym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5 16:40:5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4 19:06:15
-
sadwaw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4 09:48:57
-
喃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4 09:20:21
-
一一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4 08:54:58
-
周舟漾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14:26:15
-
瞎扯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14:15:11
-
柳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11:19:13
-
咖啡杯里的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09:51:35
-
什么什么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00:13:48
-
绿色小熊软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2 23:09:45
-
丘丘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2 22:22:06
-
发高烧星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2 15:12:35
-
牛肉面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2 14:24:43
-
deviln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2 13:13:10
-
bec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1 22:07:57
-
StayGoldAO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1 20:53:08
-
豆友115605320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1 16:36:41
-
再想想呢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1 16:33:26
-
樱桃闪闪19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1 11:40:59
-
嘟~嘟~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0 15:57:14
-
一只6🌈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0 11:48:37
-
欢乐斗地主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0 08:59:31
-
白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22:47:33
-
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22:20:46
-
蘑菇不会开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19:26:24
-
三文鱼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17:56:52
-
八分钟的温暖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14:53:37
-
二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10:21:40
-
泉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10:13:11
-
Petite Chan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01:29:23
-
jj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23:43:0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9:47:08
-
舒窈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7:35:34
-
yyde30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6:16:54
-
举个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5:46:06
-
锦浠·渔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5:39:45
-
、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1:50:41
-
若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1:43:34
-
瑾、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11:25:45
-
雪见糖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09:45:48
-
yinapap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02:13:37
-
神在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20:57:02
-
风•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17:41:08
-
WQI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16:56:13
-
克拉克和拉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14:02:15
-
葡萄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10:52:29
-
一颗春卷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10:17:54
-
蛮蛮_STON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09:38:06
-
本人晚睡早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09:26:24
-
Wi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08:31:52
-
__Sev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07:52:22
-
海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07:49:5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07:38:36
-
autum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23:14:3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20:59:11
-
就是有朵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5:32:30
-
程延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4:46:19
-
黄昏里的安物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3:23:40
-
Heyssch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3:18:41
-
Erised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1:54:40
-
王小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1:44:37
-
树上的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1:04:17
-
sab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1:04:15
-
Eileen_b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10:02:37
-
金加隆重度依赖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08:22:22
-
降降降降降❤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6 07: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