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你的名字》(第一次修订版)
当《你的名字》宣告在今年发表,因为《秒速五厘米》而迷信新海诚的我内心非常期待。《追星之子》不如人意,《言叶之庭》意犹末尽,新作《你的名字》能比肩乃至超越秒五么?及至看到海报,城市少男乡镇少女眺望远方的身影,能感到领略自《秒速五厘米》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心里不觉泛起阵阵悸动,啊,真想能早日一睹为快啊;可不自禁的,又感到担心。
说起这担心,源自于去年某位在内心崇敬的天纵奇才的新作大失水准。当时我几乎刻薄的认为十余集的番剧只有OP和ED能重拾这位天才一贯的水平。冷静下来后我恍然有悟:这位天才也到了该从神坛走下来的时候了,其实早在前一部作品已经存在力有未逮的问题了。我应该继续景仰他,却不应继续迷信他了。伤感!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呢。从此忽然对超喜欢的人和事顾忌得很厉害,深怕他们表现得和我期望里落差太大而使我印象崩坏不复初心。
《你的名字》也会是这样子么?好担心……还是不要兴冲冲的做第一批观看的人好了。
上映以来,风评一派颂扬之声,按捺不住终于观看了《你的名字》。第一感觉是:不错呢,我之前的担心明显完全是多余。不过随后我就怀疑起来了:似乎也不像风评所说的那样好?难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等等我还记得诚大人说过这是自己最得意之作,可我并不认为诚大人说的话是正确的。只有我一个这么认为么?如果是,想必我秒五癌坏掉了呢。
闲话不多说,赶快进入正题吧。虽然,在那之前还是应该阐明我对自己所思所想所评所议是必然不够客观的:
唯“无可无不可”的仁知者无蔽。今儿即将在囿于自己的蔽的情况下评论《你的名字》。为了避免误导他人,谨把此时我的蔽大致细数如下:
个人认知局限和理解局限,必须强调的是我对《你的名字》的理解停留在肤浅层面,分析逻辑也相当混乱。
因为最喜爱《秒速五厘米》,主观上对《秒速五厘米》有严重偏爱,存在入主出奴的问题。
由于个性狂狷乖张,对事物的取向大多时候和大多数人不同。也就是你们说好的,我偏说不好。这次是不是例外不是我说了算的。
程度深浅不得而知,但品评事物时总犯强迫症,你们姑且当成“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吧。
因为看的是英文转译的先行版,所以存在在翻译不准确的字幕下理解出现偏差的可能。
以上。
正式开始我的评论了:
先来说说故事也即是剧情及剧情编排吧。毕竟剧情是一部影片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同是高中生、身份未详的城市男生和出身神社的乡镇女生因为要改变过去(男生视觉)拯救女生所在的乡镇生灵而进行间接不断的灵魂互换,并由此相恋。拯救任务圆满达成的同时,原来知道对方的名字并铭记在心的男生和女生忘却了对方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传奇经历,若干年后凭着双方心目中那份不曾消失的悸动、莫名其妙的在乎终于在男生的城市里相遇并互通姓名——剧情大致就是这样子?啊,太复杂了实在总结不来,许多细节都没顾及,还有重要的概念也没说对吧,但我的理解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即使这样的约略梗概都显得复杂,完整的剧情就更加烧脑了。严格来说太烧脑的剧情影响理解,个人不以为所有给《你的名字》好评的观众都能充分理解《你的名字》的剧情。在对剧情总体不明觉厉的情况下,内心又的确让能够理解的片段所感动,同时为精良的画面震撼、富含激情充满活力的歌曲心跳加速,选择了好评的观众大约不在小数(我也正是这样)。总觉得《你的名字》命名太刻意,或者反过来说剧情为了这样命名而刻意表现。这样命名结合剧情理解,应该是“追寻你的名字”这个意思,但实际表现更多的却是“追寻所爱的你”吧?刻意纠正、附会成“追寻你的名字”就有些拘泥了。我因此陷入了困惑,究竟是所爱的人重要还是所爱的人的名字重要?如果是后者,为什么立花在宫水手心写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喜欢你”?在原本极重言灵信仰的日本,即使忘记了名字立花和宫水却还能互相惦记?我觉得寻找到所爱的人凭的是那灵犀一点绝对错不了的神奇感觉说出的应该是“找到你了(是你……),你是……”而不是因为不确定的过去需要互通姓名来确认“我们在哪里见过?你的名字是?”(曾经见过就等于必定相识?难道就等着再次相逢互通姓名以唤醒消失的记忆?)为何要那么执着于名字呢?名字并不像心里所爱那样具备唯一性——筱原明里这个名字也会变成XX明里,而XX明里又未必一定是筱原明里……重要的难道不是人而是名字么?唉,大约我心里被什么时空穿梭缘定三生总会更改的名字永远不变的爱这样的概念塞住心窍了。姑且理解成“无论如何都要知道喜爱的人是什么名字”好了。
撇开这命名不谈,继续说剧情的编排。我觉得主线其实是“少男少女在梦里相遇相爱却无法交流,几经波折终于知晓了对方的名字;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变故让少男少女忘记了对方,但对对方的爱意却坚执未变,同时也确信只要见面就能想起对方;终于相见了,曾经相识相爱的种种经过风驰电挚的重现在记忆里:啊,是你,就是你,那么,再一次告诉我你的名字吧?什么“灵魂互换”、“口嚼酒”、“结”、“时空扭曲”、“彗星陨落”这些或神秘或科幻的的概念现象都是在主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的手段,完善主线使故事更加丰满。问题是这样的主线需要用上那么奇幻费解的概念来强行表现么?好这也无不可,但是诚大人难道不觉得把这些协同表现的元素独立表现了而且表现的相当“精彩“么?表现灵魂互换的部分,你相当细致的展示细节(“揉胸”、“买金表”)让立花、宫水明显乐在灵魂互换之中再加上立花和宫水各自的亲朋同事的配合让立花和宫水成功玩转灵魂互换,使得故事的前一部分几乎沦为了搞笑片,如此欢乐真的好么?间歇性的灵魂互换给自身带来的完全是积极影响,旁人也能轻易接受乃至愉快接受,我真是不敢苟同,但这里就不作讨论了。表现口嚼酒的时候,我就不多说“口嚼酒”相当猎奇,只问为何要故意的让四叶提议售卖量产巫女口嚼酒,还干脆让三叶替观众脑补出了相关的不忍直视的画面(口嚼!女子高生!还有那双颊霞红朱唇微启兰舌微吐的巫女!我几乎吐一地),这样的安排除了搞笑(对视巫女为神圣化身的我是恶心)有何意义,给观众留下那一幕印象深刻的画面又何意义?反复强调“口嚼”后来又干脆升级到“半身”(唾液竟能取代血的作用?),这之中的必然关联真不是连“结”都不懂的我能理解的呢。那个最复杂的“结”的概念,我不理解就不顺口开河了。彗星陨落,诚大人你为了让少男少女忘却对方制造出事故不难理解,但想出了这么惊天动地的末日灾祸作为事故,脑洞之大真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但你又安排少男少女进行拯救小镇居民的“作战(注意这是作战不是行动)”,不惜采取爆破变电所、劫持广播、散布谣言这样的犯罪行为,如此劲爆惊爆真让我这守法良民怵目惊心。真可谓精彩绝伦啊,但这明显过于吸引注意力了吧,其他人不知怎样,我自己的情况就是不觉为之侧目并耿耿于怀了。剧本难道不应“强干弱枝”突出主线?而现在,爆笑的灵魂互换,让人以头抢地的巫女口嚼酒,还有天崩地坼的彗星陨落,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拯救地球(小镇居民),不知其他观众怎样,我的注意力已经无法集中到立花和宫水的爱情主线上去了……所有的这些表现力太强了,甚至刻意的表现,大有和主线“抢镜”的势头。大约诚大人对暗中的爱情主线“一以贯之”信心满满,但爆笑灵魂互换竟然引发了立花、宫水爱上对方,这因果律超出我的理解范围(反过来反倒容易理解。莫非大家因为看到对方的身体所以在心里已经负责任的私定终身了?);口嚼酒因为含有宫水的唾液也就能承载了宫水的记忆,饮用了就可以穿越时空再度取得和宫水的连接,这其中的固然必至之理……莫测高深;而彗星陨落之前拯救小镇居民(立花和宫水以宫水一个人的身体用两个人的灵魂共同的完整的达成了拯救小镇居民的伟大事业,立花策划、宫水实行并酌情变动)和傍晚在神社本体周围的环形山上他们换回身体于同一时空正式相见相认互诉衷肠又以醒转过来的方式相忘名字这两者都能独立成完整的部分缺乏交集关联不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可以独立出来),顶多只做到了事件时间上的衔接。爱情主线,似乎并没真的充分的做到“一以贯之”,剧情零散成好几个独具亮点自有趣味的片段,勉强用若断若续突然冒出的主线牵扯起来。如果其要改善实也无他,从开始就不要用搞笑和莫名奇妙影响基调,心思用在刻画主线上相应的删减旁逸斜出的枝丫上不该有的亮点——灵魂互换不要那么欢乐、删去立花和奥寺的感情线(这样一来似乎难以让立花、宫水觉察到自己的感情,可以让陌生学妹向立花表白为契机)免得影响立花宫水的感情线、减小搞笑场面(到了立花前往斐陀还有奥寺藤井两人不正不经负责逗乐观众就轻松得过分了)、弃用“巫女口嚼酒”这让人喷饭的情节、拯救小镇居民时不要不择手段(改为宫水竭力说服父亲,未果后以巫女身份预知到灾难降临为理由带着奶奶游说镇上的居民,尽力、尽本分即可,不需要为达成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这儿真要说诚大人没有充分利用宫水的巫女身份),甚至可以更改安排让立花、宫水一同见证彗星陨落的情景再互诉衷情然后“梦醒两忘”(拯救宫水、确保宫水能活下去才是最最本质的目的,拯救小镇居民只是顺便为之不应本末倒置)。明确主题才能寄望“一以贯之”,片段之间应该是联缀起来的而不是牵扯上去的。综上,根据目前的理解,我觉得《你的名字》剧情上并不能算好。感觉诚大人并没特别好的总结《秒速五厘米》和《言叶之庭》的成功,在经历了许多年后,又出现绕回《星之声》、《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趋势了,也许这算是不忘初心?
接下来说说画面,有人评价在画面上《你的名字》继言叶之庭之后又精良到了新的高度,诚然。只可惜人设上感觉没跟背景同一水平,别说是《言叶之庭》,相比秒五都是倒退了。《花名》的人设……就那么待见么?为什么不请京阿尼负责人设呢?这样的画面,应该有冰果、低音号的人设才算珠联璧合,沿用《言叶之庭》的人设也很不错。此外在景色表现上,诚大人主要选择了“全局宏观”的吉卜力风,他自己“相对宏观”的特点只有少量的体现。追求新的境界也许不错,但诚大人就那么的对自己的风格缺乏信心?不过也许是我想多了,像《你的名字》这样动辄采取广角取景表现自然风光,“全局宏观要”比“相对宏观”更加适合呢。
剧情、画面之外,就是配乐了。在配乐上,《你的名字》主题曲和插曲都很好,沿袭诚大人作品一贯的传统对作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缺少了歌曲渲染、烘托气氛附带诠释剧情,诚大人的作品未必能像现在这么感人至深、深入人心。高水准的故事、配乐、画面,三者结合才让诚大人的作品收获到了现有程度上的成功。需要一提的是诚大人在《你的名字》里采用了三首歌曲,这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感觉……诚大人是在更多的使用歌曲取代背景音乐的作用,这其中除了过分复杂的剧情需要多首歌曲概括诠释、升华感情的苦心,恐怕还有对背景音乐信心不足的考量……好怀念天门的音乐啊,不需要人声,只用乐器就能足以把高潮时感情渲染到极致了(让人灵魂震颤的kiss就是一例)。诚大人不再与天门的合作在我看来影响真的很大,“天门不再”后诚大人作品的主题曲、插曲虽然维持着以前的水准,背景音乐却难有天门大人制作时的优良。这儿我小人心妄加忖度,相当多的人(像我这种特别重视配乐的人,甚至觉得只用音乐就足以讲述故事的人)心目中诚大人的作品的成功在于“新海诚故事、画面,天门音乐”,天门音乐这个因素在秒五影响力到达了极致,诚大人觉察到这样下去在以后的作品里有比重失调的可能;随后的《追星之子》,相当程度印证了这样的担忧。最佳搭档因为这样的忧虑还有其他原因分道扬镳了(也可以认为天门大人跟不上锐意创新的诚大人脚步,曲风无法匹配诚大人新作的故事基调)。可惜啊,在我心目中日本的音乐制作人里能超越天门大人的实在是没有呢(比肩的还是相当多的,可是为青春恋爱向作品配乐论旋律清新纯净悠扬优美沁人心脾,有几个自信能追上天门大人?)。
总体算是评论过了,来吐糟一些小细节吧:
1、不要总是说二次元是净土……选举、官商酒会、腐败、具体的法律,这些政治气息感觉到了么?
2、宫水和名取不住的数落深山小镇糸守的不是,我却殷羡不已——湖光山色明丽如画钟灵毓秀情味浓厚,不是人做风光水泥森林人多如蚁情味凉薄的城市可比,好想到糸守那儿去啊。山乡小镇在我看来就是好远的地方才有便利店、卫生环境恶劣、与世隔绝而已(就天朝这边而言,日本可没这样的情况)。只要有快递和网络,那还能成问题么(被城市生活闹腾够了的我要是能到糸守过上宁静惬意的生活,没有这两样也不要紧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竟能如许厌恶鄙弃,失却本心了吧(尤其是宫水,望族出身,编制内的神职人员,镇长的千金,妥妥的糸守姬君、精神领袖,竟然怨气冲天后来甚至说受够这里了,你有这么委屈么)?所以当敕使大声呵止她们说下去我很高兴(只是寄望他会为山乡辩护的我随后就跪了)。敕使还一本正经的说会留在糸守,当时还有些小感动。不料后来连敕使都定居东京……《你的名字》里的人怎么全都说话不算话呢?
3、关于口嚼酒(《你的名字》里的口嚼酒其实是伪口嚼酒,着重的是在酒里混合巫女的唾液用以敬神),日本有没有这个风俗或近似的风俗我无法考究本无权发言,但这样的“口嚼酒”却让我想起了天朝的“信阳毛尖”,也就是少女口唇采茶的故事。我个人觉得用女性特别是少女怎么怎么来彰显独特,殊为恶俗可诛!
4、“巫女口嚼酒”那一段,宫水家的三叶和四叶下山(离开神社)做什么呢?这是个很值得吐糟的地方,但在不确定前还是不要乱喷。
5、计较酒税法,不是因为守法;疯起来连触犯刑法都不怕会怕这个?
6、拿着别人的身体随心所欲,不担心破坏身体原来的主人的形象、给原来身体的主人带来困扰?一个身体间歇的由两个灵魂主导,不会被他人觉得神经分裂?立花、宫水明显都随意支配他人身体到肆无忘惮的程度,欢喜冤家难道也是他们相爱的诱因?
7、男生女生不同的生理现象立华和宫水是不可能妥善处理的。东京和糸守生活方式也不共通,《秋田妹海老名》里菜菜的妈妈就揭示了菜菜不晓得LP瓦斯和都市煤气的区别。秋田的菜菜尚且是这样,更何况是糸守的宫水呢?
8、通常人们辨别是否身处梦中都是以是否拥有痛觉来断定,可以引申为有肉体感觉就不可能是梦境。立花的揉胸、宫水的抚脸,都有了明显的感觉可他们仍然相信这是梦境。随后种种真实情况出现仍然无法动摇他们“这是梦”的认定。这是有多顽固不化?当你置身于完全没体验过的生活完全不熟悉的环境完全不知所措尴尬到极点的情况下你会认为这是梦?是不是可以解释说因为有超强的自适应自来熟能力及想象力,所以立花、宫水都深信这是一场“体验新生活”的梦?对鄙弃小镇生活梦想过在东京作为帅哥生活的宫水还算有点说得过去,但从来没向往过乡村还要作为女生生活的立花怎么可能接受得了这种毫无来由的“梦”?
9、立花体内真是女生灵魂的话,是不可能说出“请你脱下裙子”这样思维不纤细条理不情晰的话。这样语无伦次的发言,是羞涩男生面对喜爱的女生时话说一半的表现。
10、奥寺前辈喜欢的到底是女子力Max的宫水灵魂的立花还是真正的立花?
11、不是说日本高中禁止打工,用人单位也不招聘高中生么?还有成熟的奥寺前辈会选择和高中生交往?看看,有爱就成,雪野老师你那么计较为什么呢!总是跟自己过不去,真是心疼你呀。
12、对敕使、名取、藤井、高木而言,他们的朋友究竟是宫水还是立花?他们更喜欢朋友是原来还是换了灵魂的?
12、论口嚼酒的食品安全性。
13、为什么每次立花入主宫水的身体总要揉胸?从惊奇的揉到有趣陶醉的揉再到最后面无表情揉,立花究竟有多喜爱宫水的欧派?以至停不下手!正如证人四叶所言,立花坏掉了么?少年你放过那个女生,冲……冲敕使去。
14、奥寺前辈这回你懂了吧,再好的“眼福”不如实实在在的“手福”。男生就是更喜欢能让他肢体接触的女生。
15、问:为何立花和宫水相爱了?答:“进入我身体的人是你,进入你身体的人是我”,都这么露骨了不相爱说不过去吧。总是非礼宫水的立花,不负责不行吧?总被立花非礼的宫水,不让立花负责不行吧?
16、老实说看到宫水情不自禁就淌泪了,我脑筋一时转不过来,心思短路还以为是宫水也爱上奥寺前辈了(大囧),毕竟奥寺前辈和立花约会是她一手促成的,都到这地步了才认识到自己也喜欢立花,也太……一股寒意涌上心头,脑内警报信号凄厉的鸣响,不适感致使胃部痉挛,柴刀!世界!不要啊!!!
17、谁说上下课、上下班时间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挤迫不堪的。有情人能利落的解下发带潇洒的甩出去,无心人能在刹那间手急眼快地接住。空间时间不是满有裕余的么。
18、有了关系就没有关系,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歪理。君不见,在日本爆破变电所、劫持广播、散播谣言如此公害事件,因为“我爸是镇长”不也是既往不咎了么?如此恶性事件不见见诸报端、舆论追责,这种“捂住”、“和谐掉”,“有了关系就没有关系”在异邦、在二次元又一次得到印证。
19、不想这万恶的关系网,竟然导致宫水的名字没法见诸报端一误立花就是五年。
20、为什么别人有那么好的伙伴?我说要拯救城市只需毁坏某个垃圾站而已朋友却没有一个敢响应的?
21、“因为暗恋她,同时也是朋友,她说预见到彗星掉下来会砸死所有人,所以我决定相信她遵从她的指示爆破变电所来拯救大伙。即使明知这是犯罪行为,只要想到我和她是愉快的共犯我就无所畏惧,我展现出了从来没有过的决心和勇气……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跳不止……倘若时光再次倒流,我仍会毫不犹豫的相信她和她再痛快的把变电所的爆破一回。”
22、新时代好朋友间的友情体现:唐土那边两肋插刀太抽象——走起!就按你说的把变电所炸了!
23、比起科技仪器的侦测监控,还是宗教性质的通灵感应靠谱。科学?呵呵哒。“小镇的所有居民,端赖神秘学得救了。”
24、感觉日本官方机构又被含沙射影的开涮了一把。陨石落入居住区的概率很低不足为患……这是忽悠好么?就像精神病院逃出了一个患者走到大街上,院方向民众通报说这个患者攻击人概率很低不用担心……只有不负责的责任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结果很严重吧,过分自信放任不管可是要当间接故意玩忽职守论处——开喷吧在野党。
25、五年后宫水等人都现身东京。糸守神社谁来管理?难道糸守在居住区被毁后没有重建?居民们都领到补偿迁徒到外地?然而糸守神神体还在啊,可怜的神呀,你被无情的抛弃了啊。
26、如果有那么一个耿耿于怀的地方,前往逗留在那儿不是一般人的思维么?努力成为民俗研究者者然后前住糸守考察、重建糸守,也是可能的,是我的话就这做(哈这还能讨好泰山大人,我还觉得只要找到糸守神的神体,立花和宫水就感应到对方),就这么困守东京,要是宫水他们不移居东京,立花你准备等到地老天荒?
27、《你的名字》里,立花对初恋移情别恋,敕使也对初恋移情别恋,这里面一定有着深刻用意(恶意)吧?毕竟诚大人一贯都把初恋作为主体,表现“真爱无限好无比虐”,而现在,您要说“初恋其实不懂爱“?
28、最后的相遇,几乎选择了再一次擦肩而过是为什么?你们忘我的奔跑起来为的就是和得到确认的一直以来在乎的对方相遇,到见面的一刻却又不确定起来?别告诉我这是为了故意采用“错过”的屡见桥段煽动观众情绪扣紧观众心弦顺带符合设想中的最优镜头走位。假如真是这样,我真的要跪了。
29、《前前前世》稍微扯远了。虽然时空扭曲,但也只是相差3年而已,还不到前世、前前世、前前前世那么夸张吧。《なんでもないや》也是,时空旅行者……有不停地穿越在各个时空里么……剧情拜歌曲所赐,又深化、复杂化到更厉害的境界了。
30、在曰本已经有人提出彗星轨迹表现不合理,诚然。然而说出大实话的这个人不但没得到认可反而被大多数人喷成“哗众取宠”、“吹毛求疵”,相信此人是又气又委屈。为了表现得更壮观而断然控制修正彗星轨迹,不该是实诚者所为;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不因主观偏爱而影响客观认定,这才是真爱拥趸应该抱持的立场。我坚定的站在这位实话实说不跟风诚于作品而不诚于某个人的仁兄那边。来,那些坚信彗星会有那样轨迹、有那样的轨迹也无不可的人们把我和他一起喷成哗众取宠吹毛求疵吧,我不会屈服,我只会屈服于真理。并不是要诚大人更正,但诚大人不应该解释一下么。谁无疏忽又或是情况必须无可奈何,出现失误并不可耻,然而敢作敢当不也是美德么。
也来说说看完《你的名字》后的感想:
诚大人说过故事来源于小野小町的和歌:想着他入睡,就能见到他;如知道是个梦,就不该醒来了(思ひつつ寝ればや人の见えつらむ梦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梦”这个概念应该统摄故事才是。但诚大人又引入了“名字”和“结”的概念。并转用“结”为精神统摄故事,“名字”为骨塑造主线,“梦”成为抽象的“结”实质化成为“名字”的手段。因“结”产生“梦”,再由“梦”引出“名字”。如果把这当作是以小野小町的和歌作为参考素材的自由写作,那么诚大人发散思维交出融合“结”、“梦”、“名字”的名为《你的名字》的作文,水平难以评定,但我觉得这偏离参考素材有千里之遥。
开篇女古文教师的授课情节,提及了“他是谁”、“谁那是”、“那是谁”、“谁他是”、“黄昏之时”、“逢魔之刻”、“傍晚”这些关键词。黄昏和傍晚感觉是有区别的混淆在一起难以理解。所有的“他是谁”、“谁那是”、“那是谁”、“谁他是”其实暗示“你是谁(你的名字是?)”,“逢魔之刻”其实暗示“通灵”。有说这女教师让人想起了雪野老师,而我个人因为觉察到这时候提及的关键词绝对蕴含深意的竭力想弄清楚都来不及了所以不大能留意到女教师。认真比较之下,雪野老师要成熟多了知性多了也美丽多了。
其实立花很酷也不失体贴(会照顾女性,例如一叶不方便走路就把一叶背起来了。不过话说回来,宫水的身体可是女性的身体,立花主观想做到什么身体就一定能做到什么的么?)、还保有童真(小儿心性),擅长绘画、运动还有……说谎(明明都揉宫水的欧派上瘾了,还说只揉了一次),在入主宫水的身体后用意气风发不拘小节的风度、突破上篮的英姿征服了糸守高中的男生女生;同样宫水很可爱(有点天然呆,身材还非常好),心思机敏、外向主动(她一手把奥寺前辈拖走时真让我想到了白2里学园祭时春哥一手拖走紧张过度的小木曾的情景,有点小帅呢)、能说会道(顺利把奥寺前辈攻略)、针黹了得。灵魂互换后同学们对宫水的评价其实是立花的真实写照;朋友同事对立花的评价其实是宫水的真实写照。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伪娘、伪郎的路西法属性加成发挥了作用。不过由于对本尊没有充分交代,这灵魂互换后表现出的特长就相当突兀呢。
《你的名字》除了概念太多太复杂,高潮也被分散到三处(恰好主题曲、插曲共三首),也许形成了“高潮迭起”精彩连连的表象,但也注定和深厚的累积起来在结尾爆发高潮这样的经典方式无缘。我还是倾向用经典方式安排高潮,较短的《言叶之庭》正是如此,像《秒速五厘米》那样的,就在前一部分安排一个小高潮(贵树和明里樱花树下kiss)。过多的高潮安排影响观众的情绪累积,没经过充分压抑自然没法大爆发,期望把观众感动得泪腺崩坏、虐得心里豁开一道口子形成一个空洞就难以如愿了。这也许是诚大人的刻意安排——大约意识到以前的作品集中爆发的方式致郁虐心效果明显但治愈温暖却难以体现,那就分散高潮让观众的沉郁累积不起来,这样观众就能更多的感觉到治愈温暖了(诚大人不惜花式搞笑轻松气氛,结尾还给予HE,多方面印证了诚大人比起以前更着眼于治愈了)。
在看《我的名字》的时候让我不断的联想到其他的作品:牡丹亭(非常深刻的体现小町和歌里的梦,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都是梦啊,牡丹亭和紫钗记还都是恋爱内容)、我在麻里体内(对灵魂变换后的对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相对描写真实,最新公开的《你的名字》的公式导览书也表明诚大人参考了这部作品,但我看来诚大人丝毫不受影响,可谓参考得毫不走心)、寻找失去的末来(在女主已死的末来想尽办法回到过去拯救女主)、橘色奇迹(过去、未来,重要的人)、灯穗奇谈(估计诚大人不知道有这个才会对宫水巫女身份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利用),还有其他许多就不全写出来了。诚大人说不定都不甚了解或觉得根本无需了解,而我深感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值得参考借鉴的。最尴尬的是某部改重塑我三观的作品(和你分离后即使失却了所有与你相关的记忆,但我仍能记取有你这么一个最重要的恋人,心心相印的我们定能再次重逢永远幸福的在一起),这部作品不但相关情况与你的名字相似还同样具备现世重逢情节,而且无比感人。冒犯的说,失忆却又莫名在意最终重逢HE结局这样的桥段前辈们早已运用得出神入化,诚大人你这有点自讨没趣东施效颦呢。借鉴不仅是可以取他山之石,同时也能预警情节高度雷同又无法实现超越的尴尬,感觉诚大人失策了呢。
恋人们,趁现在我们都谨记对方而且对方就在眼前赶紧抱紧对方吧。别说那么多对未知将来下定论的誓言。“不会忘记你”、“绝对不会忘记你”,到底还是在片刻之间就忘记了你。这种于己是食言与人是背叛的盟誓不啻挖下偌大的“骗子”深坑自己跳下去,如果双方都是强迫症简直不可收拾。幸而我们的主人公们绝对是那种“既然我们都这样就算扯平了”的心大之人。请珍惜恋人就在眼前的当下,与其许诺未来,远不如就在现在抱紧对方,大声告诉她自己有多爱她,不是“我喜欢你(好、大好)”而是“我爱你(爱)”!“我爱你,最爱你了!”、“我爱你,超爱你的!”、“The world may change my whole life through,But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如果立刻就要迎来和她的分别,那么就大声告诉她“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我们一定会再在一起的!”、“I''ll be coming home wait for me。”
不满已经发生的坏事,不择手段的回到过去谋求改变。我觉得这可以重来的设定是对自然规律秩序的亵渎,也是不负责的表现。人死不能复生,体现的正是生命的珍贵。糸守的毁灭,对警示后世不要轻视陨石的危害也有积极意义。我不能肯定“重来”这种理念的正确性。也许这又是神的旨意,也合符自然……好了相当混乱了不作讨论。另外我在时空认识上是倾向平衡世界/宇宙的不认可在现有世界过去未来随意跳转,故事里也有借敕使之口提及了埃弗雷特多世界的观念,难道这是暗示应该用多世界来解释么?
其实看到正为拯救小镇居民积极奔走的宫水摔倒晕过去后,因为忘记了立华的名字摊开手掌查看时看到的不是立华之前说的他的名字而是“すきだ”,是相当感动的。大约是时间紧迫,比起自己的名字立花更看重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宫水。这一段我很喜欢呢。可惜是“す(好)きだ”不是“愛してる ”,感人的程度大打折扣。前一刻是感动,后一刻是感冻。喜欢和爱存在区别,即使在日本也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吧,但在日本ACGN界一直混淆不清究竟想要贻害到何时啊?
学生时代还是不要光顾妄想不休,在HR面前说着在他看来信口开河的话——在你还为就职奔走不休的时候,朋友们都收到二份、甚至八份offer了……看看立花,就应该引以为戒了。
名取的学生形象还真是经典……虽然制作分工上是田中将贺担任人设,但我想担任作画监督的安藤雅司,到底不胜技痒越俎代庖淘气了一把。哈!在《你的名字》的制作过程,我想他们合作得一定非常愉快。
谁会留意到立花和宫水的倾世绝恋背后,有着奥寺前辈和敕使的感伤和成全?当知道存在这样的请况,那些对《你的名字》赞不绝口的人,你们还觉得《你的名字》有那么纯粹那么美好么?你们还会那么起劲的欢呼么?我呢,永远都不会忽略没资格成为主角的人眼角淌下的泪水、心头的失落的(因为我和你们不同,我也曾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花苗的遭际让我揪心)。
东京在日本真的那么让人向往——种子岛的贵树到了东京,栃木的明里到了东京,糸守的宫水也到了东京,还有许许多多想到东京的人(名取、敕使)都到了东京。在人多的地方相遇概率也会增高——东京俨然成为了经历离别、期盼重逢的人的聚集地(也许还是精神归宿)了。克服阻力来到东京,只为等待与你再次相遇(静候爱临),嗯,这很美很romantic。但是从另一方面考量,你们都这样长此以往东京人口就真要爆炸了啊啊啊,你们都到城市了谁来建设振兴乡镇啊啊啊,《秒速五厘米》有花苗留下,《言叶之庭》有雪野老师回去,《你的名字》里,却群贤毕至东京。只不知年轻人都去了东京,高呼振兴糸守的宫水老爸作何感想呢。
五年来忘记了喜爱的人,只在心里有对某人非常在意的感觉。期间立花和宫水并没有表现得焦燥、痛苦又或是烦恼不安。他们只是被动的等候见面一刻的来临。即使真相就是这样,不妨碍在插曲一再歌颂咏唱他们是如何努力的追寻对方的名字,没有对方的生活是多么的空虚苦闷……我始终不很清楚的是,明明是“想见到你”偏要延伸出去说成“想知道你的名字”,好像立花和宫水就只是失落了彼此的名字而已?
历经这么多年,诚大人终于肯让一对小情侣最后在一起了。好多人都在欢呼。我心不觉恻然。这终于在一起的小情侣不是贵树明里又有何意义(其实贵树明里在一起了也不怎么有意义)?不是只有我你才能收获幸福,他也能够让你收获幸福。而我,也终会因你已经收获幸福而安心撒手放下执念,去追寻去收获我的幸福。我已经明白了,能让你我幸福的,并不是只有“我和你在一起”这个选项,还有“你和他在一起”、“我和她在一起”的选项。我和你的幸福都不是只有你和我能够给予,既然已经在时间里错过,即使再度相遇,也就这样擦肩而过好了。诚大人你既然在秒五告诉我释然就能治愈,到昨天我才刚明白了;今天你居然又推翻以前的说法改称要在一起才能治愈,呜哇哇哇哇哇啊啊,诚大人你背叛了我们,我们都被抛弃了,诚大人你还我们纯真……
许多人都说诚大人终于能好好的说一个复杂的故事了,是不是这样我不持立场。我更多的留意到诚大人的镜头语言能力、桥段组织运用能力并没有什么进步呢。许多表现方式都在之前的作品出现过,许多的场景都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正因为要说好一个复杂的故事,诚大人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对其他方面多讲究别致新颖了。必须提到的是全剧还有两段场景让我称赏,巫女舞蹈和宫水在东京寻觅立花,尤以后者实在非常喜欢。
有人说立花这种男孩很讨人喜欢。这么认为的大约都是那些弟控的大姐姐吧。其实奥寺前辈感觉也有一点弟控呢。立花其实很不成熟,之前也说过了立花是小儿心性,何解?从奥寺前辈和藤井陪伴他前往斐陀途中,急不可耐就对藤井、奥寺前辈不依不饶好像对父母撒娇一般的行止就能知道了(我还感觉要是立花是小孩子形象,那么说藤井、奥寺前辈和他就像父母孩子一家子毫不违和……)。在立花为就职而奔走时大家一致的认定他穿西装不适合我觉得也是因为他还只是个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成长的大男孩。成熟的奥寺前辈,还真有点适合照顾稚嫩的立花呢。
《你的名字》的台词,能让人印象深刻的实在很小。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立花到糸守寻找宫水并在黄昏之时见到宫水时笑着说的:“我来见你了,真不容易啊,你在好远的地方啊。”然而即使是这一句,也平淡得只能在心湖荡起一圈涟漪而已。唉!情感内涵本就不够深厚,情节桥段本就不算精妙,台词缺乏神来之笔(这“神”字也作“有神”解)也不奇怪了。
其实《你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主题曲《你的声音》。可惜诚大人属意不在《你的声音》,不然以此为题又可以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了。《你的名字》命名太随便了,我有些担心这会变成一个梗(“你的XX”),让别有用心的人千奇百怪的玩坏。但愿是我多虑了。
还有一些必须拜请高人的为我解惑的问题呢:
有高人能为我解释“结”、“梦”、“名字”这三个概念么?我隐约感到其实“梦”和“名字”都可以归之于“结”(发带、脐带、DNA甚至是糸守这个名字本身都与“结”存在关联)。虽然我理解能力有限,但我还是渴望尽可能的去理解,这样才能更深刻更确切的去看待《你的名字》。立花和宫水的忘记了对方的名字又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不是“梦醒就什么都记不起来”能解释的。还有时空扭曲(这也是“结”的问题),立花和宫水之间时间差该作何等解?时间线究竟以哪一方为准?宫水前往东京时找到的立花,为什么会是和她同龄的高中生呢?和宫水在梦里相识相爱的是三年后的立花,彗星陨落的那天的立花,肯定不可能是高中生吧?
最后差不多该下结论了。当然还不算是定论哦(以后要是更加深刻的理解《你的名字》看法与今天不同了,我很乐意推翻今天的这个结论)
记得《世说新语·品藻》记载道:
“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在我看来《你的名字》也正如阮裕,虽然……但胜在兼有《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秒速五厘米》、《追星之子》、《言叶之庭》之美。的确是一部佳作。
最后说个段子自嘲吧。
一位指挥家将要指挥演出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排练的时候,指挥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几乎快了一倍。作曲家希望他从头到尾保持同样的速度,指挥家却驳斥他道:“你并不了解你自己的作品。”
这应该是1933年托斯卡尼尼在巴黎指挥拉威尔《西班牙舞曲》时发生的事件,真实性已经难以稽考了。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作曲家目瞪口呆继而怒不可遏的情景。与此相类,可笑作为观众的我强作解人,对《你的名字》诸多指摘诚大人如果知道了一定气冲霄汉。其实最理解《你的名字》的还是诚大人,每个情节安排都必然体现着他的良苦用心。无可非议诚大人拥有“一切解释权”和“最终解释权”。换言之诚大人说《你的名字》是他最得意的作品,那就绝对错不了。
“哪里不好?”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那里。”
“是你理解不足啦,因为这样、这样、这样、那样。怎么样,很好吧,非常好吧?”
“哦……原来这样,高!实在是高!”
“是神作吧。”
“嗯,神作无疑。”
“那个……要我和大家一起给您封圣么?”
“什么封圣现在还早!我还能继续超越自我!”
“嗯!不断进取的诚大人,最喜欢了!”
最后说个妄想,说不定我是第一个想到的,能给大家打开理解《你的名字》的新思路:
立花其实是糸守神。所以他能和宫水梦中互换灵魂(宫水是巫女,也就是灵媒,立花入主她的身体是神附体)。一来二去神和巫女相爱了。正因为神的身份立花偷饮了献给糸守神的供品口嚼酒没遭天遣反倒开启了造物主模式知道了过去未来并又建立了和宫水的连接。神一意孤行的违悖天意拯救了巫女和糸守居民,上天惩罚下来就让神失去神格并且和巫女忘记彼此了,最后当然是心心相印的神和巫女见面了灵犀一点就认出对方就是一直在意的那个人喜闻乐见的在一起了(两个奇葩从此过上了的没羞没臊的恩爱幸福的生活)。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欸?你们说不对?啊拉啊拉,毕竟只是个猜想的而且还只是大致梗概,更确切更细致的地方还要你们发散思维来完善修正哦。
好像还有一些的事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
据说你的名字引进无望,责任据说全在中方。我希望这不是日方的神经过敏乃至无理取闹。让日方终止引进事宜据信是因中国国内你的名字已经存在偷跑的情况会影响票房。就我的判断这是多虑,对诚大人的作品,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慷慨解囊,因为这俨然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现有的英文版转译画质渣渣的先行版完全无法体现原作的精良画面,英文转译也导致字幕二次失真相当影响理解(英文版简直乱译,典型就是把宫水手掌上的“喜欢你”译成“l love you”,爱你妹啊,真想找到日译英的那位给他几记耳光,而诚大人居然说英译版没问题,难道有两个英译版?)。官方的日译中的字幕我真非常的期待,综合想要看到精良的画面,为这两者到《你的名字》正式引进上映时我仍然愿意重温一遍。日方不考虑中国国情反应过激,我觉得这是信心不足的表现(日本会不明天朝国情?喊停引进估计只是表示态度而已)。不趁着现今风头正劲好评如潮拥趸似醉如狂进入中国市场,到真的有高清中文网络字幕直译版偷跑起来损失可就大了。不过我仍是有信心坚信《你的名字》无论何时进入中国版权购买上中日双方必定是二拍即合乃至一拍即合。只不知在中国的网络版权归属是乐视还是B站?抑或是其他视频网站?还是皆大欢喜共同拥有共同放送?总之,个人认为《你的名字》进入中国,并非遥不可及的事呢。
看来还得在最后为《秒速五厘米》一辩。
目前《你的名字》评分9.2,《秒速五厘米》评分8.4。看来大家都觉得《你的名字》比《秒速五厘米》好。对此我持异议。也许我是返朴归真、灰暗悲观那一派吧,我更钟爱像《秒速五厘米》这样贴近现实的作品而不是像《你的名字》这样驰骋想象超现实的作品。《秒速五厘米》不需要借力于奇幻,也没有玄奥的概念折服理解或不理解的人。《秒速五厘米》只是用真实打动人心: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曾有过那种经历(近似经历),我们曾感受过那种心情,我们同感我们痛惜一段或属于自己或属于他人的天真美好的恋爱(初恋)兰因絮果凤泊鸾飘最终形同陌路相见不相识(认)。某个爱到了极点的时刻,就不曾想过坐上飞机飞越千山万水去见她么?异地相恋两处分隔感情逐渐淡化(难以抵挡的外界因素牵引下连原来靠近的两颗心之间的距离也逐渐遥远),最终不再联络;我心内还有不灭的余烬,而你已经彻底冷却(也许只是,惦记着,惦记着,还想再见你一面,看你是否安好而已);竟然真的又见面了,叫住你的话,却说不出口——你不也是默默无语么?你不说出口我又为何要说出口,就这么擦肩而过、错身而过,为我们共同的还没正式说再见(永别,再也不见)正式说结束的故事用实际的行动正式说再见(永别,再也不见)正式说结束好了;从此,我可以不再牵挂你了惦念你(爱你)了——我能彻底放飞自己全心去爱另一个人了——是这样吧?是这样吧。是这样呢。是这样么……即使泪下如雨,到最后还是可以罢休了(不得不罢休了)的释然。《秒速五厘米》是如此的真情实境如此的事事处处时时刻刻引人共鸣,真切的代入感我觉得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感人至深的程度,也没有一部同类型的动漫电影能与之相提并论。我不会期望其他人也和我一道认为《秒速五厘米》最好,但当其他人一道认为《秒速五厘米》不如《你的名字》,我绝不能容忍,我要站在这些人的对立面,击鼓摇旗大喊《秒速五厘米》绝对不会被《你的名字》超越。《秒速五厘米》的故事不如《你的名字》的故事(贴近现实不如奇幻抽象)?天门的配乐不如RADWIMPS配乐(轻音乐不如摇滚乐)?低回郁致如泣如诉闻之鼻酸的《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不足够以一挑《梦灯笼》《前前前世》《なんでもないや》仨?抛开技术进步《秒速五厘米》的画面又能与《你的名字》有多大差距?镜头语言表现手法细节把握《秒速五厘米》哪里不如《你的名字》?如果把《秒速五厘米》比作《廊桥遗梦》,《你的名字》就是《人鬼情未了》,后者会比前者优秀么?我且看若干年后《你的名字》能否像《秒速五厘米》那样创造出一个类似“秒速五厘米”这样的独具概念意境的名词!你们这些不加对比就随意评分的傢……!虽然评分是自我意志体现他人无权干涉但也该负责、慎重不应乱评、胡评!呜,把本喵气成河豚了!不行本喵必定要有以报之——本喵要爆料!本喵尊重诚大人,相信他不会做出不当的事,所以本喵不会说之前提到的那部会让诚大人尴尬的作品;但本喵不能体谅那些轻视《秒速五厘米》拔高《你的名字》的人!本喵就是要举出一部作品打一下他们的面。《你的名字》到底说了个怎么样的故事?表达了怎么样的主题思想?单纯是很好的说了个复杂的故事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然要弄得那么复杂么?必然要用上奇幻才可以体现而写实就表现不了?你们看过《不能说的秘密》么?《不能说的秘密》说了个多好的故事你们知道么?《不能说的秘密》和《你的名字》有多近似你们知道么?《不能说的秘密》比《你的名字》哪个容易理解那个让人感动?实在的说句,要是客观条件许可能黑的话,本喵一点都不介意成为《你的名字》黑。呜,真是气坏本喵了!!!
且容本喵听一遍《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调节心情。
~~~~~
“これ以上なにをうしなえば こころはゆるされるの
どれ程の痛みならば もういちどきみにあえる
One more time 季節よ うつろわないで
……
…………
命が繰り返すならば なんども君のもとへ
欲しいものなど もう何もない
君のほかに大切なものなど”
啊,舒畅多了。果然《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深得我心。
心情大好~
刚才或许言语冒犯,对那些公正对待《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人,我刚才的话并不针对你们,如有误会在此向你们致歉:
对不起!
想换个角度看待《秒五》么?那么在看对《秒五》的相关解读评析时,关掉《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的洗脑循坏,配合以下这一首歌边听边看会有别样滋味哦(听多了会有歪解,切忌多听)。
《千山暮雪》
最爱拥抱着你
最怕看到你的哭泣
总会想起相爱时光
你和我静静依偎的情景
我们都以为是永远
却看不到悲伤靠近
人世间太多事
我却不能为你抵挡抗拒
爱与不爱谁能决定
你已是我不悔唯一
千山呀万水的飞翔
却回不去你的心里
我该如何去挽留你
当绝望慢慢淹没我眼睛
飞越千山 心默默呼喊着你
眼泪滴在心上面
一点一点累积这爱你的体会
如果痴心不愿后悔
这是种幸福啊
还是种宿罪
时间在变
谁能打造永远
纵然我在心里天天喊你千万遍
在梦里我看着你依旧的容颜
幸福只是虚构的一瞬间
我也明白全是过往云烟
回头心上已暮雪
或曰:非要在虚拟寻找真实,子可以瞑目矣。
答:不可,不可!不见2.9次元,仆必一目不暝、四支犹温也。
又有曰:看盗版还敢在豆瓣瞎掰,君诚不知羞耻人也。
答:以智文过,君子之贼。事诚如此,何敢再为之辞!仆愧甚!但凭尊驾处置,不敢有言。
可不可以不要这么煽情……遇见全是命中注定,一点都不用力,讲究的是机缘不是努力争取。寻觅恍如隔世的小镇,穿越错位的时空,历经不可思议的事件,那个喜欢我的男孩无比艰辛的找到了我,不但救下了即将在可见未来死去的我还有大家,但我还是忘记了他的名字,只有他当时在我手掌上写下的“喜欢你”三个字在以后的岁月里告诉我曾经有那么一个记不起名字的人喜欢我,非常非常。
——答《你的名字》某短评。
说起这担心,源自于去年某位在内心崇敬的天纵奇才的新作大失水准。当时我几乎刻薄的认为十余集的番剧只有OP和ED能重拾这位天才一贯的水平。冷静下来后我恍然有悟:这位天才也到了该从神坛走下来的时候了,其实早在前一部作品已经存在力有未逮的问题了。我应该继续景仰他,却不应继续迷信他了。伤感!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呢。从此忽然对超喜欢的人和事顾忌得很厉害,深怕他们表现得和我期望里落差太大而使我印象崩坏不复初心。
《你的名字》也会是这样子么?好担心……还是不要兴冲冲的做第一批观看的人好了。
上映以来,风评一派颂扬之声,按捺不住终于观看了《你的名字》。第一感觉是:不错呢,我之前的担心明显完全是多余。不过随后我就怀疑起来了:似乎也不像风评所说的那样好?难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等等我还记得诚大人说过这是自己最得意之作,可我并不认为诚大人说的话是正确的。只有我一个这么认为么?如果是,想必我秒五癌坏掉了呢。
闲话不多说,赶快进入正题吧。虽然,在那之前还是应该阐明我对自己所思所想所评所议是必然不够客观的:
唯“无可无不可”的仁知者无蔽。今儿即将在囿于自己的蔽的情况下评论《你的名字》。为了避免误导他人,谨把此时我的蔽大致细数如下:
个人认知局限和理解局限,必须强调的是我对《你的名字》的理解停留在肤浅层面,分析逻辑也相当混乱。
因为最喜爱《秒速五厘米》,主观上对《秒速五厘米》有严重偏爱,存在入主出奴的问题。
由于个性狂狷乖张,对事物的取向大多时候和大多数人不同。也就是你们说好的,我偏说不好。这次是不是例外不是我说了算的。
程度深浅不得而知,但品评事物时总犯强迫症,你们姑且当成“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吧。
因为看的是英文转译的先行版,所以存在在翻译不准确的字幕下理解出现偏差的可能。
以上。
正式开始我的评论了:
先来说说故事也即是剧情及剧情编排吧。毕竟剧情是一部影片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同是高中生、身份未详的城市男生和出身神社的乡镇女生因为要改变过去(男生视觉)拯救女生所在的乡镇生灵而进行间接不断的灵魂互换,并由此相恋。拯救任务圆满达成的同时,原来知道对方的名字并铭记在心的男生和女生忘却了对方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传奇经历,若干年后凭着双方心目中那份不曾消失的悸动、莫名其妙的在乎终于在男生的城市里相遇并互通姓名——剧情大致就是这样子?啊,太复杂了实在总结不来,许多细节都没顾及,还有重要的概念也没说对吧,但我的理解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即使这样的约略梗概都显得复杂,完整的剧情就更加烧脑了。严格来说太烧脑的剧情影响理解,个人不以为所有给《你的名字》好评的观众都能充分理解《你的名字》的剧情。在对剧情总体不明觉厉的情况下,内心又的确让能够理解的片段所感动,同时为精良的画面震撼、富含激情充满活力的歌曲心跳加速,选择了好评的观众大约不在小数(我也正是这样)。总觉得《你的名字》命名太刻意,或者反过来说剧情为了这样命名而刻意表现。这样命名结合剧情理解,应该是“追寻你的名字”这个意思,但实际表现更多的却是“追寻所爱的你”吧?刻意纠正、附会成“追寻你的名字”就有些拘泥了。我因此陷入了困惑,究竟是所爱的人重要还是所爱的人的名字重要?如果是后者,为什么立花在宫水手心写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喜欢你”?在原本极重言灵信仰的日本,即使忘记了名字立花和宫水却还能互相惦记?我觉得寻找到所爱的人凭的是那灵犀一点绝对错不了的神奇感觉说出的应该是“找到你了(是你……),你是……”而不是因为不确定的过去需要互通姓名来确认“我们在哪里见过?你的名字是?”(曾经见过就等于必定相识?难道就等着再次相逢互通姓名以唤醒消失的记忆?)为何要那么执着于名字呢?名字并不像心里所爱那样具备唯一性——筱原明里这个名字也会变成XX明里,而XX明里又未必一定是筱原明里……重要的难道不是人而是名字么?唉,大约我心里被什么时空穿梭缘定三生总会更改的名字永远不变的爱这样的概念塞住心窍了。姑且理解成“无论如何都要知道喜爱的人是什么名字”好了。
撇开这命名不谈,继续说剧情的编排。我觉得主线其实是“少男少女在梦里相遇相爱却无法交流,几经波折终于知晓了对方的名字;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变故让少男少女忘记了对方,但对对方的爱意却坚执未变,同时也确信只要见面就能想起对方;终于相见了,曾经相识相爱的种种经过风驰电挚的重现在记忆里:啊,是你,就是你,那么,再一次告诉我你的名字吧?什么“灵魂互换”、“口嚼酒”、“结”、“时空扭曲”、“彗星陨落”这些或神秘或科幻的的概念现象都是在主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的手段,完善主线使故事更加丰满。问题是这样的主线需要用上那么奇幻费解的概念来强行表现么?好这也无不可,但是诚大人难道不觉得把这些协同表现的元素独立表现了而且表现的相当“精彩“么?表现灵魂互换的部分,你相当细致的展示细节(“揉胸”、“买金表”)让立花、宫水明显乐在灵魂互换之中再加上立花和宫水各自的亲朋同事的配合让立花和宫水成功玩转灵魂互换,使得故事的前一部分几乎沦为了搞笑片,如此欢乐真的好么?间歇性的灵魂互换给自身带来的完全是积极影响,旁人也能轻易接受乃至愉快接受,我真是不敢苟同,但这里就不作讨论了。表现口嚼酒的时候,我就不多说“口嚼酒”相当猎奇,只问为何要故意的让四叶提议售卖量产巫女口嚼酒,还干脆让三叶替观众脑补出了相关的不忍直视的画面(口嚼!女子高生!还有那双颊霞红朱唇微启兰舌微吐的巫女!我几乎吐一地),这样的安排除了搞笑(对视巫女为神圣化身的我是恶心)有何意义,给观众留下那一幕印象深刻的画面又何意义?反复强调“口嚼”后来又干脆升级到“半身”(唾液竟能取代血的作用?),这之中的必然关联真不是连“结”都不懂的我能理解的呢。那个最复杂的“结”的概念,我不理解就不顺口开河了。彗星陨落,诚大人你为了让少男少女忘却对方制造出事故不难理解,但想出了这么惊天动地的末日灾祸作为事故,脑洞之大真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但你又安排少男少女进行拯救小镇居民的“作战(注意这是作战不是行动)”,不惜采取爆破变电所、劫持广播、散布谣言这样的犯罪行为,如此劲爆惊爆真让我这守法良民怵目惊心。真可谓精彩绝伦啊,但这明显过于吸引注意力了吧,其他人不知怎样,我自己的情况就是不觉为之侧目并耿耿于怀了。剧本难道不应“强干弱枝”突出主线?而现在,爆笑的灵魂互换,让人以头抢地的巫女口嚼酒,还有天崩地坼的彗星陨落,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拯救地球(小镇居民),不知其他观众怎样,我的注意力已经无法集中到立花和宫水的爱情主线上去了……所有的这些表现力太强了,甚至刻意的表现,大有和主线“抢镜”的势头。大约诚大人对暗中的爱情主线“一以贯之”信心满满,但爆笑灵魂互换竟然引发了立花、宫水爱上对方,这因果律超出我的理解范围(反过来反倒容易理解。莫非大家因为看到对方的身体所以在心里已经负责任的私定终身了?);口嚼酒因为含有宫水的唾液也就能承载了宫水的记忆,饮用了就可以穿越时空再度取得和宫水的连接,这其中的固然必至之理……莫测高深;而彗星陨落之前拯救小镇居民(立花和宫水以宫水一个人的身体用两个人的灵魂共同的完整的达成了拯救小镇居民的伟大事业,立花策划、宫水实行并酌情变动)和傍晚在神社本体周围的环形山上他们换回身体于同一时空正式相见相认互诉衷肠又以醒转过来的方式相忘名字这两者都能独立成完整的部分缺乏交集关联不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可以独立出来),顶多只做到了事件时间上的衔接。爱情主线,似乎并没真的充分的做到“一以贯之”,剧情零散成好几个独具亮点自有趣味的片段,勉强用若断若续突然冒出的主线牵扯起来。如果其要改善实也无他,从开始就不要用搞笑和莫名奇妙影响基调,心思用在刻画主线上相应的删减旁逸斜出的枝丫上不该有的亮点——灵魂互换不要那么欢乐、删去立花和奥寺的感情线(这样一来似乎难以让立花、宫水觉察到自己的感情,可以让陌生学妹向立花表白为契机)免得影响立花宫水的感情线、减小搞笑场面(到了立花前往斐陀还有奥寺藤井两人不正不经负责逗乐观众就轻松得过分了)、弃用“巫女口嚼酒”这让人喷饭的情节、拯救小镇居民时不要不择手段(改为宫水竭力说服父亲,未果后以巫女身份预知到灾难降临为理由带着奶奶游说镇上的居民,尽力、尽本分即可,不需要为达成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这儿真要说诚大人没有充分利用宫水的巫女身份),甚至可以更改安排让立花、宫水一同见证彗星陨落的情景再互诉衷情然后“梦醒两忘”(拯救宫水、确保宫水能活下去才是最最本质的目的,拯救小镇居民只是顺便为之不应本末倒置)。明确主题才能寄望“一以贯之”,片段之间应该是联缀起来的而不是牵扯上去的。综上,根据目前的理解,我觉得《你的名字》剧情上并不能算好。感觉诚大人并没特别好的总结《秒速五厘米》和《言叶之庭》的成功,在经历了许多年后,又出现绕回《星之声》、《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趋势了,也许这算是不忘初心?
接下来说说画面,有人评价在画面上《你的名字》继言叶之庭之后又精良到了新的高度,诚然。只可惜人设上感觉没跟背景同一水平,别说是《言叶之庭》,相比秒五都是倒退了。《花名》的人设……就那么待见么?为什么不请京阿尼负责人设呢?这样的画面,应该有冰果、低音号的人设才算珠联璧合,沿用《言叶之庭》的人设也很不错。此外在景色表现上,诚大人主要选择了“全局宏观”的吉卜力风,他自己“相对宏观”的特点只有少量的体现。追求新的境界也许不错,但诚大人就那么的对自己的风格缺乏信心?不过也许是我想多了,像《你的名字》这样动辄采取广角取景表现自然风光,“全局宏观要”比“相对宏观”更加适合呢。
剧情、画面之外,就是配乐了。在配乐上,《你的名字》主题曲和插曲都很好,沿袭诚大人作品一贯的传统对作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缺少了歌曲渲染、烘托气氛附带诠释剧情,诚大人的作品未必能像现在这么感人至深、深入人心。高水准的故事、配乐、画面,三者结合才让诚大人的作品收获到了现有程度上的成功。需要一提的是诚大人在《你的名字》里采用了三首歌曲,这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感觉……诚大人是在更多的使用歌曲取代背景音乐的作用,这其中除了过分复杂的剧情需要多首歌曲概括诠释、升华感情的苦心,恐怕还有对背景音乐信心不足的考量……好怀念天门的音乐啊,不需要人声,只用乐器就能足以把高潮时感情渲染到极致了(让人灵魂震颤的kiss就是一例)。诚大人不再与天门的合作在我看来影响真的很大,“天门不再”后诚大人作品的主题曲、插曲虽然维持着以前的水准,背景音乐却难有天门大人制作时的优良。这儿我小人心妄加忖度,相当多的人(像我这种特别重视配乐的人,甚至觉得只用音乐就足以讲述故事的人)心目中诚大人的作品的成功在于“新海诚故事、画面,天门音乐”,天门音乐这个因素在秒五影响力到达了极致,诚大人觉察到这样下去在以后的作品里有比重失调的可能;随后的《追星之子》,相当程度印证了这样的担忧。最佳搭档因为这样的忧虑还有其他原因分道扬镳了(也可以认为天门大人跟不上锐意创新的诚大人脚步,曲风无法匹配诚大人新作的故事基调)。可惜啊,在我心目中日本的音乐制作人里能超越天门大人的实在是没有呢(比肩的还是相当多的,可是为青春恋爱向作品配乐论旋律清新纯净悠扬优美沁人心脾,有几个自信能追上天门大人?)。
总体算是评论过了,来吐糟一些小细节吧:
1、不要总是说二次元是净土……选举、官商酒会、腐败、具体的法律,这些政治气息感觉到了么?
2、宫水和名取不住的数落深山小镇糸守的不是,我却殷羡不已——湖光山色明丽如画钟灵毓秀情味浓厚,不是人做风光水泥森林人多如蚁情味凉薄的城市可比,好想到糸守那儿去啊。山乡小镇在我看来就是好远的地方才有便利店、卫生环境恶劣、与世隔绝而已(就天朝这边而言,日本可没这样的情况)。只要有快递和网络,那还能成问题么(被城市生活闹腾够了的我要是能到糸守过上宁静惬意的生活,没有这两样也不要紧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竟能如许厌恶鄙弃,失却本心了吧(尤其是宫水,望族出身,编制内的神职人员,镇长的千金,妥妥的糸守姬君、精神领袖,竟然怨气冲天后来甚至说受够这里了,你有这么委屈么)?所以当敕使大声呵止她们说下去我很高兴(只是寄望他会为山乡辩护的我随后就跪了)。敕使还一本正经的说会留在糸守,当时还有些小感动。不料后来连敕使都定居东京……《你的名字》里的人怎么全都说话不算话呢?
3、关于口嚼酒(《你的名字》里的口嚼酒其实是伪口嚼酒,着重的是在酒里混合巫女的唾液用以敬神),日本有没有这个风俗或近似的风俗我无法考究本无权发言,但这样的“口嚼酒”却让我想起了天朝的“信阳毛尖”,也就是少女口唇采茶的故事。我个人觉得用女性特别是少女怎么怎么来彰显独特,殊为恶俗可诛!
4、“巫女口嚼酒”那一段,宫水家的三叶和四叶下山(离开神社)做什么呢?这是个很值得吐糟的地方,但在不确定前还是不要乱喷。
5、计较酒税法,不是因为守法;疯起来连触犯刑法都不怕会怕这个?
6、拿着别人的身体随心所欲,不担心破坏身体原来的主人的形象、给原来身体的主人带来困扰?一个身体间歇的由两个灵魂主导,不会被他人觉得神经分裂?立花、宫水明显都随意支配他人身体到肆无忘惮的程度,欢喜冤家难道也是他们相爱的诱因?
7、男生女生不同的生理现象立华和宫水是不可能妥善处理的。东京和糸守生活方式也不共通,《秋田妹海老名》里菜菜的妈妈就揭示了菜菜不晓得LP瓦斯和都市煤气的区别。秋田的菜菜尚且是这样,更何况是糸守的宫水呢?
8、通常人们辨别是否身处梦中都是以是否拥有痛觉来断定,可以引申为有肉体感觉就不可能是梦境。立花的揉胸、宫水的抚脸,都有了明显的感觉可他们仍然相信这是梦境。随后种种真实情况出现仍然无法动摇他们“这是梦”的认定。这是有多顽固不化?当你置身于完全没体验过的生活完全不熟悉的环境完全不知所措尴尬到极点的情况下你会认为这是梦?是不是可以解释说因为有超强的自适应自来熟能力及想象力,所以立花、宫水都深信这是一场“体验新生活”的梦?对鄙弃小镇生活梦想过在东京作为帅哥生活的宫水还算有点说得过去,但从来没向往过乡村还要作为女生生活的立花怎么可能接受得了这种毫无来由的“梦”?
9、立花体内真是女生灵魂的话,是不可能说出“请你脱下裙子”这样思维不纤细条理不情晰的话。这样语无伦次的发言,是羞涩男生面对喜爱的女生时话说一半的表现。
10、奥寺前辈喜欢的到底是女子力Max的宫水灵魂的立花还是真正的立花?
11、不是说日本高中禁止打工,用人单位也不招聘高中生么?还有成熟的奥寺前辈会选择和高中生交往?看看,有爱就成,雪野老师你那么计较为什么呢!总是跟自己过不去,真是心疼你呀。
12、对敕使、名取、藤井、高木而言,他们的朋友究竟是宫水还是立花?他们更喜欢朋友是原来还是换了灵魂的?
12、论口嚼酒的食品安全性。
13、为什么每次立花入主宫水的身体总要揉胸?从惊奇的揉到有趣陶醉的揉再到最后面无表情揉,立花究竟有多喜爱宫水的欧派?以至停不下手!正如证人四叶所言,立花坏掉了么?少年你放过那个女生,冲……冲敕使去。
14、奥寺前辈这回你懂了吧,再好的“眼福”不如实实在在的“手福”。男生就是更喜欢能让他肢体接触的女生。
15、问:为何立花和宫水相爱了?答:“进入我身体的人是你,进入你身体的人是我”,都这么露骨了不相爱说不过去吧。总是非礼宫水的立花,不负责不行吧?总被立花非礼的宫水,不让立花负责不行吧?
16、老实说看到宫水情不自禁就淌泪了,我脑筋一时转不过来,心思短路还以为是宫水也爱上奥寺前辈了(大囧),毕竟奥寺前辈和立花约会是她一手促成的,都到这地步了才认识到自己也喜欢立花,也太……一股寒意涌上心头,脑内警报信号凄厉的鸣响,不适感致使胃部痉挛,柴刀!世界!不要啊!!!
17、谁说上下课、上下班时间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挤迫不堪的。有情人能利落的解下发带潇洒的甩出去,无心人能在刹那间手急眼快地接住。空间时间不是满有裕余的么。
18、有了关系就没有关系,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歪理。君不见,在日本爆破变电所、劫持广播、散播谣言如此公害事件,因为“我爸是镇长”不也是既往不咎了么?如此恶性事件不见见诸报端、舆论追责,这种“捂住”、“和谐掉”,“有了关系就没有关系”在异邦、在二次元又一次得到印证。
19、不想这万恶的关系网,竟然导致宫水的名字没法见诸报端一误立花就是五年。
20、为什么别人有那么好的伙伴?我说要拯救城市只需毁坏某个垃圾站而已朋友却没有一个敢响应的?
21、“因为暗恋她,同时也是朋友,她说预见到彗星掉下来会砸死所有人,所以我决定相信她遵从她的指示爆破变电所来拯救大伙。即使明知这是犯罪行为,只要想到我和她是愉快的共犯我就无所畏惧,我展现出了从来没有过的决心和勇气……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跳不止……倘若时光再次倒流,我仍会毫不犹豫的相信她和她再痛快的把变电所的爆破一回。”
22、新时代好朋友间的友情体现:唐土那边两肋插刀太抽象——走起!就按你说的把变电所炸了!
23、比起科技仪器的侦测监控,还是宗教性质的通灵感应靠谱。科学?呵呵哒。“小镇的所有居民,端赖神秘学得救了。”
24、感觉日本官方机构又被含沙射影的开涮了一把。陨石落入居住区的概率很低不足为患……这是忽悠好么?就像精神病院逃出了一个患者走到大街上,院方向民众通报说这个患者攻击人概率很低不用担心……只有不负责的责任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结果很严重吧,过分自信放任不管可是要当间接故意玩忽职守论处——开喷吧在野党。
25、五年后宫水等人都现身东京。糸守神社谁来管理?难道糸守在居住区被毁后没有重建?居民们都领到补偿迁徒到外地?然而糸守神神体还在啊,可怜的神呀,你被无情的抛弃了啊。
26、如果有那么一个耿耿于怀的地方,前往逗留在那儿不是一般人的思维么?努力成为民俗研究者者然后前住糸守考察、重建糸守,也是可能的,是我的话就这做(哈这还能讨好泰山大人,我还觉得只要找到糸守神的神体,立花和宫水就感应到对方),就这么困守东京,要是宫水他们不移居东京,立花你准备等到地老天荒?
27、《你的名字》里,立花对初恋移情别恋,敕使也对初恋移情别恋,这里面一定有着深刻用意(恶意)吧?毕竟诚大人一贯都把初恋作为主体,表现“真爱无限好无比虐”,而现在,您要说“初恋其实不懂爱“?
28、最后的相遇,几乎选择了再一次擦肩而过是为什么?你们忘我的奔跑起来为的就是和得到确认的一直以来在乎的对方相遇,到见面的一刻却又不确定起来?别告诉我这是为了故意采用“错过”的屡见桥段煽动观众情绪扣紧观众心弦顺带符合设想中的最优镜头走位。假如真是这样,我真的要跪了。
29、《前前前世》稍微扯远了。虽然时空扭曲,但也只是相差3年而已,还不到前世、前前世、前前前世那么夸张吧。《なんでもないや》也是,时空旅行者……有不停地穿越在各个时空里么……剧情拜歌曲所赐,又深化、复杂化到更厉害的境界了。
30、在曰本已经有人提出彗星轨迹表现不合理,诚然。然而说出大实话的这个人不但没得到认可反而被大多数人喷成“哗众取宠”、“吹毛求疵”,相信此人是又气又委屈。为了表现得更壮观而断然控制修正彗星轨迹,不该是实诚者所为;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不因主观偏爱而影响客观认定,这才是真爱拥趸应该抱持的立场。我坚定的站在这位实话实说不跟风诚于作品而不诚于某个人的仁兄那边。来,那些坚信彗星会有那样轨迹、有那样的轨迹也无不可的人们把我和他一起喷成哗众取宠吹毛求疵吧,我不会屈服,我只会屈服于真理。并不是要诚大人更正,但诚大人不应该解释一下么。谁无疏忽又或是情况必须无可奈何,出现失误并不可耻,然而敢作敢当不也是美德么。
也来说说看完《你的名字》后的感想:
诚大人说过故事来源于小野小町的和歌:想着他入睡,就能见到他;如知道是个梦,就不该醒来了(思ひつつ寝ればや人の见えつらむ梦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梦”这个概念应该统摄故事才是。但诚大人又引入了“名字”和“结”的概念。并转用“结”为精神统摄故事,“名字”为骨塑造主线,“梦”成为抽象的“结”实质化成为“名字”的手段。因“结”产生“梦”,再由“梦”引出“名字”。如果把这当作是以小野小町的和歌作为参考素材的自由写作,那么诚大人发散思维交出融合“结”、“梦”、“名字”的名为《你的名字》的作文,水平难以评定,但我觉得这偏离参考素材有千里之遥。
开篇女古文教师的授课情节,提及了“他是谁”、“谁那是”、“那是谁”、“谁他是”、“黄昏之时”、“逢魔之刻”、“傍晚”这些关键词。黄昏和傍晚感觉是有区别的混淆在一起难以理解。所有的“他是谁”、“谁那是”、“那是谁”、“谁他是”其实暗示“你是谁(你的名字是?)”,“逢魔之刻”其实暗示“通灵”。有说这女教师让人想起了雪野老师,而我个人因为觉察到这时候提及的关键词绝对蕴含深意的竭力想弄清楚都来不及了所以不大能留意到女教师。认真比较之下,雪野老师要成熟多了知性多了也美丽多了。
其实立花很酷也不失体贴(会照顾女性,例如一叶不方便走路就把一叶背起来了。不过话说回来,宫水的身体可是女性的身体,立花主观想做到什么身体就一定能做到什么的么?)、还保有童真(小儿心性),擅长绘画、运动还有……说谎(明明都揉宫水的欧派上瘾了,还说只揉了一次),在入主宫水的身体后用意气风发不拘小节的风度、突破上篮的英姿征服了糸守高中的男生女生;同样宫水很可爱(有点天然呆,身材还非常好),心思机敏、外向主动(她一手把奥寺前辈拖走时真让我想到了白2里学园祭时春哥一手拖走紧张过度的小木曾的情景,有点小帅呢)、能说会道(顺利把奥寺前辈攻略)、针黹了得。灵魂互换后同学们对宫水的评价其实是立花的真实写照;朋友同事对立花的评价其实是宫水的真实写照。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伪娘、伪郎的路西法属性加成发挥了作用。不过由于对本尊没有充分交代,这灵魂互换后表现出的特长就相当突兀呢。
《你的名字》除了概念太多太复杂,高潮也被分散到三处(恰好主题曲、插曲共三首),也许形成了“高潮迭起”精彩连连的表象,但也注定和深厚的累积起来在结尾爆发高潮这样的经典方式无缘。我还是倾向用经典方式安排高潮,较短的《言叶之庭》正是如此,像《秒速五厘米》那样的,就在前一部分安排一个小高潮(贵树和明里樱花树下kiss)。过多的高潮安排影响观众的情绪累积,没经过充分压抑自然没法大爆发,期望把观众感动得泪腺崩坏、虐得心里豁开一道口子形成一个空洞就难以如愿了。这也许是诚大人的刻意安排——大约意识到以前的作品集中爆发的方式致郁虐心效果明显但治愈温暖却难以体现,那就分散高潮让观众的沉郁累积不起来,这样观众就能更多的感觉到治愈温暖了(诚大人不惜花式搞笑轻松气氛,结尾还给予HE,多方面印证了诚大人比起以前更着眼于治愈了)。
在看《我的名字》的时候让我不断的联想到其他的作品:牡丹亭(非常深刻的体现小町和歌里的梦,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都是梦啊,牡丹亭和紫钗记还都是恋爱内容)、我在麻里体内(对灵魂变换后的对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相对描写真实,最新公开的《你的名字》的公式导览书也表明诚大人参考了这部作品,但我看来诚大人丝毫不受影响,可谓参考得毫不走心)、寻找失去的末来(在女主已死的末来想尽办法回到过去拯救女主)、橘色奇迹(过去、未来,重要的人)、灯穗奇谈(估计诚大人不知道有这个才会对宫水巫女身份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利用),还有其他许多就不全写出来了。诚大人说不定都不甚了解或觉得根本无需了解,而我深感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值得参考借鉴的。最尴尬的是某部改重塑我三观的作品(和你分离后即使失却了所有与你相关的记忆,但我仍能记取有你这么一个最重要的恋人,心心相印的我们定能再次重逢永远幸福的在一起),这部作品不但相关情况与你的名字相似还同样具备现世重逢情节,而且无比感人。冒犯的说,失忆却又莫名在意最终重逢HE结局这样的桥段前辈们早已运用得出神入化,诚大人你这有点自讨没趣东施效颦呢。借鉴不仅是可以取他山之石,同时也能预警情节高度雷同又无法实现超越的尴尬,感觉诚大人失策了呢。
恋人们,趁现在我们都谨记对方而且对方就在眼前赶紧抱紧对方吧。别说那么多对未知将来下定论的誓言。“不会忘记你”、“绝对不会忘记你”,到底还是在片刻之间就忘记了你。这种于己是食言与人是背叛的盟誓不啻挖下偌大的“骗子”深坑自己跳下去,如果双方都是强迫症简直不可收拾。幸而我们的主人公们绝对是那种“既然我们都这样就算扯平了”的心大之人。请珍惜恋人就在眼前的当下,与其许诺未来,远不如就在现在抱紧对方,大声告诉她自己有多爱她,不是“我喜欢你(好、大好)”而是“我爱你(爱)”!“我爱你,最爱你了!”、“我爱你,超爱你的!”、“The world may change my whole life through,But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如果立刻就要迎来和她的分别,那么就大声告诉她“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我们一定会再在一起的!”、“I''ll be coming home wait for me。”
不满已经发生的坏事,不择手段的回到过去谋求改变。我觉得这可以重来的设定是对自然规律秩序的亵渎,也是不负责的表现。人死不能复生,体现的正是生命的珍贵。糸守的毁灭,对警示后世不要轻视陨石的危害也有积极意义。我不能肯定“重来”这种理念的正确性。也许这又是神的旨意,也合符自然……好了相当混乱了不作讨论。另外我在时空认识上是倾向平衡世界/宇宙的不认可在现有世界过去未来随意跳转,故事里也有借敕使之口提及了埃弗雷特多世界的观念,难道这是暗示应该用多世界来解释么?
其实看到正为拯救小镇居民积极奔走的宫水摔倒晕过去后,因为忘记了立华的名字摊开手掌查看时看到的不是立华之前说的他的名字而是“すきだ”,是相当感动的。大约是时间紧迫,比起自己的名字立花更看重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宫水。这一段我很喜欢呢。可惜是“す(好)きだ”不是“愛してる ”,感人的程度大打折扣。前一刻是感动,后一刻是感冻。喜欢和爱存在区别,即使在日本也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吧,但在日本ACGN界一直混淆不清究竟想要贻害到何时啊?
学生时代还是不要光顾妄想不休,在HR面前说着在他看来信口开河的话——在你还为就职奔走不休的时候,朋友们都收到二份、甚至八份offer了……看看立花,就应该引以为戒了。
名取的学生形象还真是经典……虽然制作分工上是田中将贺担任人设,但我想担任作画监督的安藤雅司,到底不胜技痒越俎代庖淘气了一把。哈!在《你的名字》的制作过程,我想他们合作得一定非常愉快。
谁会留意到立花和宫水的倾世绝恋背后,有着奥寺前辈和敕使的感伤和成全?当知道存在这样的请况,那些对《你的名字》赞不绝口的人,你们还觉得《你的名字》有那么纯粹那么美好么?你们还会那么起劲的欢呼么?我呢,永远都不会忽略没资格成为主角的人眼角淌下的泪水、心头的失落的(因为我和你们不同,我也曾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花苗的遭际让我揪心)。
东京在日本真的那么让人向往——种子岛的贵树到了东京,栃木的明里到了东京,糸守的宫水也到了东京,还有许许多多想到东京的人(名取、敕使)都到了东京。在人多的地方相遇概率也会增高——东京俨然成为了经历离别、期盼重逢的人的聚集地(也许还是精神归宿)了。克服阻力来到东京,只为等待与你再次相遇(静候爱临),嗯,这很美很romantic。但是从另一方面考量,你们都这样长此以往东京人口就真要爆炸了啊啊啊,你们都到城市了谁来建设振兴乡镇啊啊啊,《秒速五厘米》有花苗留下,《言叶之庭》有雪野老师回去,《你的名字》里,却群贤毕至东京。只不知年轻人都去了东京,高呼振兴糸守的宫水老爸作何感想呢。
五年来忘记了喜爱的人,只在心里有对某人非常在意的感觉。期间立花和宫水并没有表现得焦燥、痛苦又或是烦恼不安。他们只是被动的等候见面一刻的来临。即使真相就是这样,不妨碍在插曲一再歌颂咏唱他们是如何努力的追寻对方的名字,没有对方的生活是多么的空虚苦闷……我始终不很清楚的是,明明是“想见到你”偏要延伸出去说成“想知道你的名字”,好像立花和宫水就只是失落了彼此的名字而已?
历经这么多年,诚大人终于肯让一对小情侣最后在一起了。好多人都在欢呼。我心不觉恻然。这终于在一起的小情侣不是贵树明里又有何意义(其实贵树明里在一起了也不怎么有意义)?不是只有我你才能收获幸福,他也能够让你收获幸福。而我,也终会因你已经收获幸福而安心撒手放下执念,去追寻去收获我的幸福。我已经明白了,能让你我幸福的,并不是只有“我和你在一起”这个选项,还有“你和他在一起”、“我和她在一起”的选项。我和你的幸福都不是只有你和我能够给予,既然已经在时间里错过,即使再度相遇,也就这样擦肩而过好了。诚大人你既然在秒五告诉我释然就能治愈,到昨天我才刚明白了;今天你居然又推翻以前的说法改称要在一起才能治愈,呜哇哇哇哇哇啊啊,诚大人你背叛了我们,我们都被抛弃了,诚大人你还我们纯真……
许多人都说诚大人终于能好好的说一个复杂的故事了,是不是这样我不持立场。我更多的留意到诚大人的镜头语言能力、桥段组织运用能力并没有什么进步呢。许多表现方式都在之前的作品出现过,许多的场景都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正因为要说好一个复杂的故事,诚大人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对其他方面多讲究别致新颖了。必须提到的是全剧还有两段场景让我称赏,巫女舞蹈和宫水在东京寻觅立花,尤以后者实在非常喜欢。
有人说立花这种男孩很讨人喜欢。这么认为的大约都是那些弟控的大姐姐吧。其实奥寺前辈感觉也有一点弟控呢。立花其实很不成熟,之前也说过了立花是小儿心性,何解?从奥寺前辈和藤井陪伴他前往斐陀途中,急不可耐就对藤井、奥寺前辈不依不饶好像对父母撒娇一般的行止就能知道了(我还感觉要是立花是小孩子形象,那么说藤井、奥寺前辈和他就像父母孩子一家子毫不违和……)。在立花为就职而奔走时大家一致的认定他穿西装不适合我觉得也是因为他还只是个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成长的大男孩。成熟的奥寺前辈,还真有点适合照顾稚嫩的立花呢。
《你的名字》的台词,能让人印象深刻的实在很小。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立花到糸守寻找宫水并在黄昏之时见到宫水时笑着说的:“我来见你了,真不容易啊,你在好远的地方啊。”然而即使是这一句,也平淡得只能在心湖荡起一圈涟漪而已。唉!情感内涵本就不够深厚,情节桥段本就不算精妙,台词缺乏神来之笔(这“神”字也作“有神”解)也不奇怪了。
其实《你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主题曲《你的声音》。可惜诚大人属意不在《你的声音》,不然以此为题又可以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了。《你的名字》命名太随便了,我有些担心这会变成一个梗(“你的XX”),让别有用心的人千奇百怪的玩坏。但愿是我多虑了。
还有一些必须拜请高人的为我解惑的问题呢:
有高人能为我解释“结”、“梦”、“名字”这三个概念么?我隐约感到其实“梦”和“名字”都可以归之于“结”(发带、脐带、DNA甚至是糸守这个名字本身都与“结”存在关联)。虽然我理解能力有限,但我还是渴望尽可能的去理解,这样才能更深刻更确切的去看待《你的名字》。立花和宫水的忘记了对方的名字又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不是“梦醒就什么都记不起来”能解释的。还有时空扭曲(这也是“结”的问题),立花和宫水之间时间差该作何等解?时间线究竟以哪一方为准?宫水前往东京时找到的立花,为什么会是和她同龄的高中生呢?和宫水在梦里相识相爱的是三年后的立花,彗星陨落的那天的立花,肯定不可能是高中生吧?
最后差不多该下结论了。当然还不算是定论哦(以后要是更加深刻的理解《你的名字》看法与今天不同了,我很乐意推翻今天的这个结论)
记得《世说新语·品藻》记载道:
“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在我看来《你的名字》也正如阮裕,虽然……但胜在兼有《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秒速五厘米》、《追星之子》、《言叶之庭》之美。的确是一部佳作。
最后说个段子自嘲吧。
一位指挥家将要指挥演出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排练的时候,指挥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几乎快了一倍。作曲家希望他从头到尾保持同样的速度,指挥家却驳斥他道:“你并不了解你自己的作品。”
这应该是1933年托斯卡尼尼在巴黎指挥拉威尔《西班牙舞曲》时发生的事件,真实性已经难以稽考了。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作曲家目瞪口呆继而怒不可遏的情景。与此相类,可笑作为观众的我强作解人,对《你的名字》诸多指摘诚大人如果知道了一定气冲霄汉。其实最理解《你的名字》的还是诚大人,每个情节安排都必然体现着他的良苦用心。无可非议诚大人拥有“一切解释权”和“最终解释权”。换言之诚大人说《你的名字》是他最得意的作品,那就绝对错不了。
“哪里不好?”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那里。”
“是你理解不足啦,因为这样、这样、这样、那样。怎么样,很好吧,非常好吧?”
“哦……原来这样,高!实在是高!”
“是神作吧。”
“嗯,神作无疑。”
“那个……要我和大家一起给您封圣么?”
“什么封圣现在还早!我还能继续超越自我!”
“嗯!不断进取的诚大人,最喜欢了!”
最后说个妄想,说不定我是第一个想到的,能给大家打开理解《你的名字》的新思路:
立花其实是糸守神。所以他能和宫水梦中互换灵魂(宫水是巫女,也就是灵媒,立花入主她的身体是神附体)。一来二去神和巫女相爱了。正因为神的身份立花偷饮了献给糸守神的供品口嚼酒没遭天遣反倒开启了造物主模式知道了过去未来并又建立了和宫水的连接。神一意孤行的违悖天意拯救了巫女和糸守居民,上天惩罚下来就让神失去神格并且和巫女忘记彼此了,最后当然是心心相印的神和巫女见面了灵犀一点就认出对方就是一直在意的那个人喜闻乐见的在一起了(两个奇葩从此过上了的没羞没臊的恩爱幸福的生活)。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欸?你们说不对?啊拉啊拉,毕竟只是个猜想的而且还只是大致梗概,更确切更细致的地方还要你们发散思维来完善修正哦。
好像还有一些的事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
据说你的名字引进无望,责任据说全在中方。我希望这不是日方的神经过敏乃至无理取闹。让日方终止引进事宜据信是因中国国内你的名字已经存在偷跑的情况会影响票房。就我的判断这是多虑,对诚大人的作品,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慷慨解囊,因为这俨然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现有的英文版转译画质渣渣的先行版完全无法体现原作的精良画面,英文转译也导致字幕二次失真相当影响理解(英文版简直乱译,典型就是把宫水手掌上的“喜欢你”译成“l love you”,爱你妹啊,真想找到日译英的那位给他几记耳光,而诚大人居然说英译版没问题,难道有两个英译版?)。官方的日译中的字幕我真非常的期待,综合想要看到精良的画面,为这两者到《你的名字》正式引进上映时我仍然愿意重温一遍。日方不考虑中国国情反应过激,我觉得这是信心不足的表现(日本会不明天朝国情?喊停引进估计只是表示态度而已)。不趁着现今风头正劲好评如潮拥趸似醉如狂进入中国市场,到真的有高清中文网络字幕直译版偷跑起来损失可就大了。不过我仍是有信心坚信《你的名字》无论何时进入中国版权购买上中日双方必定是二拍即合乃至一拍即合。只不知在中国的网络版权归属是乐视还是B站?抑或是其他视频网站?还是皆大欢喜共同拥有共同放送?总之,个人认为《你的名字》进入中国,并非遥不可及的事呢。
看来还得在最后为《秒速五厘米》一辩。
目前《你的名字》评分9.2,《秒速五厘米》评分8.4。看来大家都觉得《你的名字》比《秒速五厘米》好。对此我持异议。也许我是返朴归真、灰暗悲观那一派吧,我更钟爱像《秒速五厘米》这样贴近现实的作品而不是像《你的名字》这样驰骋想象超现实的作品。《秒速五厘米》不需要借力于奇幻,也没有玄奥的概念折服理解或不理解的人。《秒速五厘米》只是用真实打动人心: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曾有过那种经历(近似经历),我们曾感受过那种心情,我们同感我们痛惜一段或属于自己或属于他人的天真美好的恋爱(初恋)兰因絮果凤泊鸾飘最终形同陌路相见不相识(认)。某个爱到了极点的时刻,就不曾想过坐上飞机飞越千山万水去见她么?异地相恋两处分隔感情逐渐淡化(难以抵挡的外界因素牵引下连原来靠近的两颗心之间的距离也逐渐遥远),最终不再联络;我心内还有不灭的余烬,而你已经彻底冷却(也许只是,惦记着,惦记着,还想再见你一面,看你是否安好而已);竟然真的又见面了,叫住你的话,却说不出口——你不也是默默无语么?你不说出口我又为何要说出口,就这么擦肩而过、错身而过,为我们共同的还没正式说再见(永别,再也不见)正式说结束的故事用实际的行动正式说再见(永别,再也不见)正式说结束好了;从此,我可以不再牵挂你了惦念你(爱你)了——我能彻底放飞自己全心去爱另一个人了——是这样吧?是这样吧。是这样呢。是这样么……即使泪下如雨,到最后还是可以罢休了(不得不罢休了)的释然。《秒速五厘米》是如此的真情实境如此的事事处处时时刻刻引人共鸣,真切的代入感我觉得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感人至深的程度,也没有一部同类型的动漫电影能与之相提并论。我不会期望其他人也和我一道认为《秒速五厘米》最好,但当其他人一道认为《秒速五厘米》不如《你的名字》,我绝不能容忍,我要站在这些人的对立面,击鼓摇旗大喊《秒速五厘米》绝对不会被《你的名字》超越。《秒速五厘米》的故事不如《你的名字》的故事(贴近现实不如奇幻抽象)?天门的配乐不如RADWIMPS配乐(轻音乐不如摇滚乐)?低回郁致如泣如诉闻之鼻酸的《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不足够以一挑《梦灯笼》《前前前世》《なんでもないや》仨?抛开技术进步《秒速五厘米》的画面又能与《你的名字》有多大差距?镜头语言表现手法细节把握《秒速五厘米》哪里不如《你的名字》?如果把《秒速五厘米》比作《廊桥遗梦》,《你的名字》就是《人鬼情未了》,后者会比前者优秀么?我且看若干年后《你的名字》能否像《秒速五厘米》那样创造出一个类似“秒速五厘米”这样的独具概念意境的名词!你们这些不加对比就随意评分的傢……!虽然评分是自我意志体现他人无权干涉但也该负责、慎重不应乱评、胡评!呜,把本喵气成河豚了!不行本喵必定要有以报之——本喵要爆料!本喵尊重诚大人,相信他不会做出不当的事,所以本喵不会说之前提到的那部会让诚大人尴尬的作品;但本喵不能体谅那些轻视《秒速五厘米》拔高《你的名字》的人!本喵就是要举出一部作品打一下他们的面。《你的名字》到底说了个怎么样的故事?表达了怎么样的主题思想?单纯是很好的说了个复杂的故事么?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然要弄得那么复杂么?必然要用上奇幻才可以体现而写实就表现不了?你们看过《不能说的秘密》么?《不能说的秘密》说了个多好的故事你们知道么?《不能说的秘密》和《你的名字》有多近似你们知道么?《不能说的秘密》比《你的名字》哪个容易理解那个让人感动?实在的说句,要是客观条件许可能黑的话,本喵一点都不介意成为《你的名字》黑。呜,真是气坏本喵了!!!
且容本喵听一遍《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调节心情。
~~~~~
“これ以上なにをうしなえば こころはゆるされるの
どれ程の痛みならば もういちどきみにあえる
One more time 季節よ うつろわないで
……
…………
命が繰り返すならば なんども君のもとへ
欲しいものなど もう何もない
君のほかに大切なものなど”
啊,舒畅多了。果然《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深得我心。
心情大好~
刚才或许言语冒犯,对那些公正对待《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人,我刚才的话并不针对你们,如有误会在此向你们致歉:
对不起!
想换个角度看待《秒五》么?那么在看对《秒五》的相关解读评析时,关掉《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的洗脑循坏,配合以下这一首歌边听边看会有别样滋味哦(听多了会有歪解,切忌多听)。
《千山暮雪》
最爱拥抱着你
最怕看到你的哭泣
总会想起相爱时光
你和我静静依偎的情景
我们都以为是永远
却看不到悲伤靠近
人世间太多事
我却不能为你抵挡抗拒
爱与不爱谁能决定
你已是我不悔唯一
千山呀万水的飞翔
却回不去你的心里
我该如何去挽留你
当绝望慢慢淹没我眼睛
飞越千山 心默默呼喊着你
眼泪滴在心上面
一点一点累积这爱你的体会
如果痴心不愿后悔
这是种幸福啊
还是种宿罪
时间在变
谁能打造永远
纵然我在心里天天喊你千万遍
在梦里我看着你依旧的容颜
幸福只是虚构的一瞬间
我也明白全是过往云烟
回头心上已暮雪
或曰:非要在虚拟寻找真实,子可以瞑目矣。
答:不可,不可!不见2.9次元,仆必一目不暝、四支犹温也。
又有曰:看盗版还敢在豆瓣瞎掰,君诚不知羞耻人也。
答:以智文过,君子之贼。事诚如此,何敢再为之辞!仆愧甚!但凭尊驾处置,不敢有言。
可不可以不要这么煽情……遇见全是命中注定,一点都不用力,讲究的是机缘不是努力争取。寻觅恍如隔世的小镇,穿越错位的时空,历经不可思议的事件,那个喜欢我的男孩无比艰辛的找到了我,不但救下了即将在可见未来死去的我还有大家,但我还是忘记了他的名字,只有他当时在我手掌上写下的“喜欢你”三个字在以后的岁月里告诉我曾经有那么一个记不起名字的人喜欢我,非常非常。
——答《你的名字》某短评。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