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2」看颜值,刷怀旧。
「寒战2」看颜值,刷怀旧。
果然是叫寒战嚒。剧情里文戏很多,激烈的场面就集中在最后的袭击废车场。开篇时本部讯问室的一张构图倒是惊艳了一下,李天俊在画面左下角的旮旯里,MB占领了右边画面的五分之一,中间一张桌子,像跷跷板,又像虎父和幼虎的实力不均衡对峙、挑衅。电影很多近景和特写,尤其是刘sir、MB、简律师的脸部特写,胶原蛋白逐渐远去的松弛的老面孔,全靠颜值/演技,连沙丘一样的眼袋都在颤抖着抢戏。说来,都是老戏骨,应该很多飙戏的期待,然而,除了年轻人李天俊夸张嚣张的眼神,其他演员的表演都很内敛克制,反正既没有温和笑容,也没有极致的情绪。就这样看他们,绷着脸,跟剧情。单从颜值看,依然是别有风味的帅,尤其是简律师浅茶色的眼镜,尤其是他和刘sir从别墅露台上俯瞰维多利亚港时广阔的全景,老得魅力独特了。
坚信MB绝对没变节。可能是愚信,第九感的,还找了些证据。反跟踪力如此强的警务处副处长,怎么会被拍了照还浑然不知---对儿子说远离这群人,是不想他的立场威胁儿子的生命又不被胁迫吧;关上车门的那一刻,他从巷子里回头,是在挣扎与坚定中给欧律师线索吧。当所谓掌握HK未来的一群人举杯时,他也没有端起酒杯,镜头只有意味深长的凝重的侧脸特写。当他陈述刘杰辉与儿子车内的对话时,摘下新眼镜擦拭,从行为心理学分析,他还在适应新的身份和节奏,而且他还说,真相未浮出水面前他质疑一切。当同事问刘sir是否依然相信MB一开始并没有变节时,他没直接回答,只是说,他连儿子都可以大公无私了;或许,曾经的两个副处长、对头,其实才是知音。当然,本以为结束时,他会换回原来的眼镜,然而并没有。最后他隔着玻璃,看着病房的眼神让我迷惑了,但是,必须再次申明,一直相信MB,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与那群人斡旋,是一条甚至没有人理解的孤独的路。然而,不管揣测和坚信人设如何,都要继续等待了。
眼泪扑簌而下。最不由自主的,是MB部下带伤闯入便利店,他隔着玻璃看曾经的卧底部下用充血的眼睛略有笑意地望着自己、举起手枪、略偏了头,一颗子弹直入眉心。面对这场权利的游戏,便利店的路人无辜牵连,曾经的兄弟销声匿迹后复出竟是末日,连警署的处长都是被摆弄的棋子,末了刘sir与蔡sir的照面似乎暗示还有更高层级的老板,万物刍狗,电视电影似乎深谙/暗示只要是一人之下,总归是被胁迫的,都想成唯我独尊的那一人。走得再远,也会被高处的人一眼鹰视。
怀旧的感伤。也是便利店,当抱着婴儿的妇人被劫持时,泪崩了。那女子是「大唐双龙传」里的仙女唐宁啊,甚至连超过一秒的正脸儿都没有。再来看看郭富城、梁家辉旁边的那些人,钱嘉乐、林文龙、杨采妮、杨佑宁、蒋志光、李子雄、骆应钧…那么多熟悉的面孔,作为TVB的老年忠粉,作为快两年没见大作的港剧,莫名的心酸。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叹息,低成本制作虽然粗糙,有时候摄像的镜头里竟然只有两个半的头像、码头的沙包和桌椅一看就是道具,服装、剧情、经典台词也各处重复,但就是那时的快节奏给年少时带来多少揣测剧情的成就感,也消磨了无数的时间,成了不可或缺的记忆。当家花旦、小生相继出走,关键是到内地的大市场来却无法大展拳脚,他们就像是遗失的世界里的人,回到现实生活后却已经与内地有了隔阂,感叹回忆中的一切最美好了。O记,廉署,CID,重案组,飞虎队,谈判专家,证人保护,法政先锋…曾经多么熟悉的词儿,现在都有些模糊了,曾经的作品已经被封存成所谓经典永远成为过去了。当唐宁抱着的婴儿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我也跟着哭得凄惨,他是不是和我一样在为逝去的TVB嚎啕,真的是止不住的低声掩面而泣。
---后来,变成电影情节、剧情、人设如何,我都不关心了,就沉浸在怀旧里、湮没在感伤里了。七月,一起去Hong Kong,再认真寻找那些「怀旧的痕迹」…(20160716)
果然是叫寒战嚒。剧情里文戏很多,激烈的场面就集中在最后的袭击废车场。开篇时本部讯问室的一张构图倒是惊艳了一下,李天俊在画面左下角的旮旯里,MB占领了右边画面的五分之一,中间一张桌子,像跷跷板,又像虎父和幼虎的实力不均衡对峙、挑衅。电影很多近景和特写,尤其是刘sir、MB、简律师的脸部特写,胶原蛋白逐渐远去的松弛的老面孔,全靠颜值/演技,连沙丘一样的眼袋都在颤抖着抢戏。说来,都是老戏骨,应该很多飙戏的期待,然而,除了年轻人李天俊夸张嚣张的眼神,其他演员的表演都很内敛克制,反正既没有温和笑容,也没有极致的情绪。就这样看他们,绷着脸,跟剧情。单从颜值看,依然是别有风味的帅,尤其是简律师浅茶色的眼镜,尤其是他和刘sir从别墅露台上俯瞰维多利亚港时广阔的全景,老得魅力独特了。
坚信MB绝对没变节。可能是愚信,第九感的,还找了些证据。反跟踪力如此强的警务处副处长,怎么会被拍了照还浑然不知---对儿子说远离这群人,是不想他的立场威胁儿子的生命又不被胁迫吧;关上车门的那一刻,他从巷子里回头,是在挣扎与坚定中给欧律师线索吧。当所谓掌握HK未来的一群人举杯时,他也没有端起酒杯,镜头只有意味深长的凝重的侧脸特写。当他陈述刘杰辉与儿子车内的对话时,摘下新眼镜擦拭,从行为心理学分析,他还在适应新的身份和节奏,而且他还说,真相未浮出水面前他质疑一切。当同事问刘sir是否依然相信MB一开始并没有变节时,他没直接回答,只是说,他连儿子都可以大公无私了;或许,曾经的两个副处长、对头,其实才是知音。当然,本以为结束时,他会换回原来的眼镜,然而并没有。最后他隔着玻璃,看着病房的眼神让我迷惑了,但是,必须再次申明,一直相信MB,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与那群人斡旋,是一条甚至没有人理解的孤独的路。然而,不管揣测和坚信人设如何,都要继续等待了。
眼泪扑簌而下。最不由自主的,是MB部下带伤闯入便利店,他隔着玻璃看曾经的卧底部下用充血的眼睛略有笑意地望着自己、举起手枪、略偏了头,一颗子弹直入眉心。面对这场权利的游戏,便利店的路人无辜牵连,曾经的兄弟销声匿迹后复出竟是末日,连警署的处长都是被摆弄的棋子,末了刘sir与蔡sir的照面似乎暗示还有更高层级的老板,万物刍狗,电视电影似乎深谙/暗示只要是一人之下,总归是被胁迫的,都想成唯我独尊的那一人。走得再远,也会被高处的人一眼鹰视。
怀旧的感伤。也是便利店,当抱着婴儿的妇人被劫持时,泪崩了。那女子是「大唐双龙传」里的仙女唐宁啊,甚至连超过一秒的正脸儿都没有。再来看看郭富城、梁家辉旁边的那些人,钱嘉乐、林文龙、杨采妮、杨佑宁、蒋志光、李子雄、骆应钧…那么多熟悉的面孔,作为TVB的老年忠粉,作为快两年没见大作的港剧,莫名的心酸。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叹息,低成本制作虽然粗糙,有时候摄像的镜头里竟然只有两个半的头像、码头的沙包和桌椅一看就是道具,服装、剧情、经典台词也各处重复,但就是那时的快节奏给年少时带来多少揣测剧情的成就感,也消磨了无数的时间,成了不可或缺的记忆。当家花旦、小生相继出走,关键是到内地的大市场来却无法大展拳脚,他们就像是遗失的世界里的人,回到现实生活后却已经与内地有了隔阂,感叹回忆中的一切最美好了。O记,廉署,CID,重案组,飞虎队,谈判专家,证人保护,法政先锋…曾经多么熟悉的词儿,现在都有些模糊了,曾经的作品已经被封存成所谓经典永远成为过去了。当唐宁抱着的婴儿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我也跟着哭得凄惨,他是不是和我一样在为逝去的TVB嚎啕,真的是止不住的低声掩面而泣。
---后来,变成电影情节、剧情、人设如何,我都不关心了,就沉浸在怀旧里、湮没在感伤里了。七月,一起去Hong Kong,再认真寻找那些「怀旧的痕迹」…(20160716)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